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评价体系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研究进展及适用性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广思 朱欣 贺肖淇 《广东园林》 2024年第2期2-6,共5页
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绿地是风景园林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指导可持续景观建设的标准体系。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体系的提出和引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以SITES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概述其起源、主... 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绿地是风景园林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指导可持续景观建设的标准体系。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体系的提出和引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以SITES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概述其起源、主要内容等,明确其在城市绿地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全面总结了SITES评价体系在国内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同时深入探讨了其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SITES在关注“场地”尺度、覆盖全生命周期、设置“门槛”条件以及全球统一标准等方面展现了较强的适用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于中国城市绿地项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SITES标准与国内标准规范的不匹配,分值权重的失衡,缺乏政府相关福利政策支持和推广受限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可持续景观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 景观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metallic lithiophilic sites to assist sustained diffusion-deposition of Li^(+) toward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
2
作者 HUANG Shao-zhen HE Pan +2 位作者 YU Hua-ming LI Hui-miao CHEN Li-b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2期4437-4448,共12页
Lithium metal stands out as an exceptionally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boasting an extraordinari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impressive energy density.Despite these advantageous characters,the issues of dendrite fo... Lithium metal stands out as an exceptionally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boasting an extraordinarily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impressive energy density.Despite these advantageous characters,the issues of dendrite formation and volume expansion of lithium metal anodes lead to performance decay and safety concerns,significantly impeding their advancement towards widespread commercial viability.Herein,a lithium-rich Li-B-In composite anode with abundant lithophilic sites and outstanding structural stability is reported to address the mentioned challenges.The evenly distributed Li-In alloy in the bulk phase of anodes act as mixed ion/electron conductors and nucleation sites,facilitating accelerated Li ions transport dynamics and suppressing lithium dendrite formation.Additionally,these micron-sized Li-In particles in LiB fibers framework can enhance overall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provide sufficient interior space to accommodate the volume changes during cycling.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B-In composite anode exhibits long-term cyclability,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 and high-capacity retention.This work confirms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a 3 D skeleton and hetero-metallic lithiophilic sites can achieve stable and dur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offering innovative insights for the practical deployment of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metal anodes lithiophilic sites intermetallic phase enhanced structural stability fast ion dif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TES的滨水后工业景观实践——以广州白鹅潭聚龙湾展示中心项目为例
3
作者 张文文 杨明炎 王驰翔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评估景观可持续性的主流选择之一,为保护、改善和恢复健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效益及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滨水后工业景观具有较高的地理经济价值、较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示范性,是可持续设...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作为当前世界范围内评估景观可持续性的主流选择之一,为保护、改善和恢复健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效益及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滨水后工业景观具有较高的地理经济价值、较大的影响力和重要的示范性,是可持续设计落地与传播的重要实践类型。以中国内地首个获得SITES铂金级认证的后工业景观项目——广州白鹅潭聚龙湾展示中心景观项目为例,总结分析场地SITES对于滨水后工业景观实践在设计前评估、场址设计、施工维护与运营阶段的指导。通过对中国内地地区落地SITES的实践反思,总结了关注在地性资源与发挥项目带动性作用的整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景观 后工业景观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 广州白鹅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级地震形变场特征及场地效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伟华 许强 +4 位作者 吉锋 解明礼 范宣梅 王运生 赵建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28.50°N,87.45°E)发生M_(S)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裂谷与藏南拆离系的交汇区域,是近年来该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采用现场调查、雷达遥感分析和光...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28.50°N,87.45°E)发生M_(S)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裂谷与藏南拆离系的交汇区域,是近年来该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采用现场调查、雷达遥感分析和光学遥感解译等方法,对西藏定日M_(S)6.8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形变场、地表破裂特征以及地震场地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到以下成果。(1)通过InSAR技术分析和光学遥感解译,揭示了地震造成的强烈地表位移,断层主要表现为北段上盘的垂直向下位移分量和相对左旋位移分量,因此可以推断登么错断裂的运动机制以北段的上盘正断运动为主,兼少量左旋运动。(2)地震引发的地表破裂显著,北段破裂显著而南段相对较弱,破裂带与登么错湖边界形态较为一致,整体表现为拉张陷落特征。(3)场地效应方面,地震导致房屋建筑严重破坏,表现为断裂带破坏效应、上盘效应、延伸方向效应和房屋结构效应,特别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受损严重;此外,地震未诱发大规模地质灾害,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量滑坡和崩塌。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该地区地震活动规律、提升地震灾害防范能力以及灾后重建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定日县 6.8级地震 InSAR形变场 地表破裂 场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高萍 何景师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新载体。从学徒制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标准研制、工程师身份认同等方面分析了现场工程师项目实施的困境,引入协同学理论建构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项目的“三环聚合、协同联动”社会支持系统模型,并从建立目标协同机制、开放联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质量实施项目的运行机制,通过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促进政企校深度协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职业教育 协同 社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布局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新文 李思琦 李家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7,共13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是对中华文明演进史进行叙事的重要形式。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数量、类型和布局方面,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大遗址资源相比,还不足以构成完整体系来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依托四...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是对中华文明演进史进行叙事的重要形式。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数量、类型和布局方面,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大遗址资源相比,还不足以构成完整体系来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依托四批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数据,以在时空维度上讲述“中国故事”为发展目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较准确地反映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体系化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体系化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空间布局 大遗址保护 中华文明演进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出山店库区桥头遗址存续前后的古环境背景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玉凤 武志江 +5 位作者 李双权 刘洪妍 任萧 郭仰山 王朝栋 郭丽华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3,共17页
淮河是一条对华夏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的河流。但相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考古及古环境研究较为滞后。桥头遗址是淮河上游一处以石家河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址。本研究通过对桥头遗址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地层调查和室内样品的测试分析,对... 淮河是一条对华夏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的河流。但相较于黄河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考古及古环境研究较为滞后。桥头遗址是淮河上游一处以石家河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址。本研究通过对桥头遗址区及其临近区域的地层调查和室内样品的测试分析,对该遗址生成前后的环境变化以及古洪水事件与遗址的存续关系等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桥头遗址生成前大约在8.1~4.6 ka BP(9.1~5.4 cal.ka BP),遗址所在至少方圆2 km的范围区一直被湖沼所覆盖;4.6 ka BP(5.4 cal.ka BP)以后,温暖湿润的气候、地势较高的湖沼相沉积高地以及紧邻作为遗址水源地的母子河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先民来桥头区域生活;4.0 ka BP的气候异常事件、3.5 ka BP(3.9 cal.ka BP)的气候波动所带来的洪水灾害和3.2 ka BP(3.6 cal.ka BP)的淮河改道等自然环境的频繁变动,使得石家河文化以后的1000年时间内遗址区不适宜人类居住。3 ka BP(3.3 cal.ka BP)之后,桥头遗址所在区域的气温逐渐升高变暖,先人再次在此定居;2.5 ka BP(1.8 cal.ka BP)后,气候的剧烈波动、洪水的频繁泛滥再次威胁到人类在桥头遗址区域生产生活,先人从此地再次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桥头遗址 古环境 古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焕萍 魏培阳 +2 位作者 张永强 陈刚 向洋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为提升我国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2022年初启动了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平台采用大数据和气象信息分析技术,融合高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集、气象灾害与台风历史数据、气象预报数据以及基础地理信息等,研制形成了包括风能... 为提升我国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2022年初启动了风能资源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平台采用大数据和气象信息分析技术,融合高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集、气象灾害与台风历史数据、气象预报数据以及基础地理信息等,研制形成了包括风能资源查询分析、台风等气象灾害评估与预报预测信息分析、可开发量分析、风机宏观评估、风机自动排布、测风塔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业务与服务功能。为满足大数据量的存储和分析需求,设计了基于地理哈希编码的存储结构、按层高分表以及多节点部署等方法,同时创新性使用提取山顶、山脊线、图像识别及分类等算法,结合气象、气候、高程、遥感图像等条件,构建风能资源评估模型并应用在风机自动布机业务。该平台已在国内多家风电企业本地化部署并应用,主要提供风能资源评估、风机布局、近海风能资源分析及风电场选址等服务,结果表明:平台能够识别风能资源丰富区域,并为风电场选址提供可量化的指标数据,为风电场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资源 资源评估 大数据组织 宏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都兰下柴开与柴新西南遗址调查简报
9
作者 任萌 李冀源 +8 位作者 李犇(执笔/整理) 郭梦 肖永明 陈洪海 马健 王尹辰(拍照) 方丹(绘图) 姜淼(绘图) 王赫(整理)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共7页
下柴开与柴新西南遗址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两处诺木洪文化遗址,这两处遗址距离相近,文化面貌一致。在下柴开遗址剖面发现了土石混筑墙体等遗迹,在柴新西南遗址发现了石墙基,根据采集的遗物、遗迹特征以及遗址形态,发现与诺木洪文... 下柴开与柴新西南遗址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的两处诺木洪文化遗址,这两处遗址距离相近,文化面貌一致。在下柴开遗址剖面发现了土石混筑墙体等遗迹,在柴新西南遗址发现了石墙基,根据采集的遗物、遗迹特征以及遗址形态,发现与诺木洪文化的典型遗址搭里他里哈遗址相比较展现出独特的一面。五个测年数据表明这两处遗址都处于距今2850—2750年间,属于诺木洪文化晚期典型河岸台地遗存。此次调查为建立诺木洪文化的年代序列提供了依据,并丰富了诺木洪文化的文化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柴开遗址 柴新西南遗址 诺木洪文化 青铜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的现实阻滞与靶向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兰 何景师 麦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5,共6页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缺乏与产业岗位需求高度适配的现场工程人才评价模式等现实阻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的靶向路径是:以现场工程场域建设为载体,共议现场工程师产科教联合培养框架;以结构化教师团队为后盾,共商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以高质量人才评价为抓手,共筑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闭环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院校 现场工程师 实践场域 实践项目 结构化教师团队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晨 穆靖昊 后青松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91,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凸显。为缓解反向因果和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基于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并排除了市场拓展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竞争性假设,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检验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政府制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吸收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SimAM-ASFF的油气钻采井场安全隐患识别及智能穿戴设备研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瑾秋 张来斌 +3 位作者 胡洋柏 储胜利 孙秉才 黎泽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004-7012,共9页
油气钻采井场情况复杂且安全隐患种类多,为提高井场安全隐患识别的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油气钻采井场安全隐患识别方法。首先,为解决图片背景复杂,识别难度加大的问题,在骨干网络引进SimAM注意力机制;其次,为解决隐患类型的... 油气钻采井场情况复杂且安全隐患种类多,为提高井场安全隐患识别的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油气钻采井场安全隐患识别方法。首先,为解决图片背景复杂,识别难度加大的问题,在骨干网络引进SimAM注意力机制;其次,为解决隐患类型的尺度差异较大且一张图片中存在多种尺度的问题,用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SFF)替换原有特征融合方式;最后,通过与其他模型进行比对来验证改进模型的隐患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模型识别平均精确值提高了10.4%,对油气钻采井场安全隐患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为解决油气钻采井场安全隐患视频监控识别的限制,研发一套智能穿戴设备,有效提高了井场安全隐患识别的便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钻采井场 安全隐患 图像识别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墟王裕口南地出土石器研究
13
作者 杨宽 赵俊杰 何毓灵 《文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45,共8页
本文以殷墟王裕口南地2009年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器功能研究的关联方法,经过系统的分类与功能推断,探讨了遗址发掘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该遗址在殷墟一期、二期时石器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样;殷墟三期、四期时,... 本文以殷墟王裕口南地2009年出土的石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器功能研究的关联方法,经过系统的分类与功能推断,探讨了遗址发掘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利用方式。研究表明,该遗址在殷墟一期、二期时石器种类丰富,生计方式多样;殷墟三期、四期时,遗址功能转变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制骨手工作坊。王裕口南地这种遗址生产方式的转变与殷墟整个遗址的发展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王裕口南地 石器功能 遗址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宇亮 李澳华 +3 位作者 邢浩 李丽华 宋宣儒 杨果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和三维数值仿真手段实现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激励工况模拟,得到可液化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应变;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研究地震动激励下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孔隙水压力、超孔压比、桩身内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地震动强度对群桩加固地基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不同地震动持时下群桩加固地基的液化区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下,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响应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减小;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沿地基深度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地基土液化区深度逐渐加大;地基液化主要发生在地震动激励强烈的时段;当地震结束时,大部分地基土体单元从液化状态转变为非液化状态;在高强度地震动激励下,加固桩的桩身弯矩变化显著,但桩身内力分布合理,其值在允许范围内,桩身不会遭到破坏。可将群桩加固地基方案应用于可液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群桩 地基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液化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巢鼠属3个种的分布地点
15
作者 陈燕 张一真 +5 位作者 白智江 尹文书 龙向祥 刘毅 王海蓉 王登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8,共12页
巢鼠属Micromys的巢鼠M.minutus、红耳巢鼠M.erythrotis和高原巢鼠M.pygmaeus随着近年捕获样本的增多及系统发育研究的深入才被分类厘定,属内物种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存在与否及分布地点等信息不明确。本研究在贵州省4个县(市)捕获到9只巢... 巢鼠属Micromys的巢鼠M.minutus、红耳巢鼠M.erythrotis和高原巢鼠M.pygmaeus随着近年捕获样本的增多及系统发育研究的深入才被分类厘定,属内物种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存在与否及分布地点等信息不明确。本研究在贵州省4个县(市)捕获到9只巢鼠属动物,通过cyt b基因序列比对确定为巢鼠和红耳巢鼠,测量其外形、毛色和头骨指标并进行对比;同时,从GenBank下载了全国82只巢鼠、红耳巢鼠和高原巢鼠cyt b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并综合这些鼠的采集点信息归纳3种鼠在贵州省的分布地点。结果显示,捕获的9只鼠包含5只巢鼠和4只红耳巢鼠,分别聚类于91只巢鼠属动物系统发育树3个支系中的2个。巢鼠的体长和尾长显著长于红耳巢鼠。从分布地点看,巢鼠、红耳巢鼠和高原巢鼠在贵州省的采集点分布表现为自东向西、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变化,一些地区存在2种巢鼠同域分布的情况。研究结果填补了贵州省巢鼠属3个种的分化特征和分布地点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鼠属 贵州省 分布地点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装配式临时支撑结构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雄 倪伟淋 +1 位作者 扈士静 杨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8-1700,共13页
针对隧道临时支撑施工中的不足,提出临时支撑装配化,并从临时支撑形状、装配化结构、受力变形等方面对该新型结构展开研究。以邵家塘隧道为背景,统计现场监测数据,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将其与传统临时支撑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可得:隧道后行洞... 针对隧道临时支撑施工中的不足,提出临时支撑装配化,并从临时支撑形状、装配化结构、受力变形等方面对该新型结构展开研究。以邵家塘隧道为背景,统计现场监测数据,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将其与传统临时支撑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可得:隧道后行洞开挖时会对先行洞的变形造成不利影响。竖直临时支撑对隧道左、右拱腰、地表沉降以及总收敛变形的控制较好,与传统弧形相比,分别减小了16%、20%、55%和14%,且竖直临时支撑能够更快恢复稳定,可缩短拆撑距。采用竖直临时支撑,隧道初支受力相比弧形支撑更小、更安全,竖向和横向最大应力分别减小了58%、73%。采用ABAQUS软件对临时支撑局部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装配式竖直和传统临时支撑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装配式临时支撑结构在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更有优势,选用装配式临时支撑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装配化结构 数值模拟 临时支撑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前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浩 巴好亮 +4 位作者 叶聪 王豪 沈永春 李国瑞 李艳青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 随着“三深”(深空、深海、深地)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存在诸多技术联系,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将有利于助力“三深”技术发展。本文从对比深空与深海环境特征角度出发,揭示了深海工程与深空探测技术在压力、温度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进一步分别从结构安全性、复杂作业技术与装备、无人智能化与载荷小型化、试验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前瞻性探索。分析发现,地外空间物理特征的多样性十分突出,部分热点星球的空间环境与深海环境存在较强的相似性,具体体现在压力及腐蚀环境等方面,这使得深海结构物的设计与防腐技术具备向深空探测领域的移植性;同时深空探测对于装备的复杂控制、无人自动化程度需求与深海装备的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的装备研制技术具备互换基础;海底火山区以及南极冰下湖存在非常明显的类地外空间特征,面向深空探测具备建立试验场的环境条件,可作为未来深海试验场以及深空探测新型试验技术的研究方向。综上所述,随着深海与深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技术互换以及跨域应用已经显现出较高的可能性,将深海工程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深空探测领域,将助力我国深空探测装备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工程 深空探测 结构安全性 作业装备 智能化与小型化 深海试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与共享——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叶飞 王宏伟 +4 位作者 刁红旗 刘也 强生银 周宝峰 温瑞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当前强震动观测网络尚不能给出覆盖震中近场所有区域的地震动输入记录,建立了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工作的技术框架。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 S6.8地震为例,阐述了各技术环节的详细过程,开展了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区域宏观... 针对当前强震动观测网络尚不能给出覆盖震中近场所有区域的地震动输入记录,建立了公里网格的强震动时程快速产出工作的技术框架。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 S6.8地震为例,阐述了各技术环节的详细过程,开展了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区域宏观场地条件估计和强震动时程模拟等工作。结果表明:①此次地震释放地震矩达4.7×10^(19) N·m,对应矩震级为7.05;断层滑动以正断层为主并带有少量的左旋走滑分量,最大滑动位移超过了3 m;破裂持续了20多秒,以向北方向破裂传播为主,可能会引起潜在的破裂方向性效应;②给出了30弧秒分辨率的V_(S30)分布图和工程场地分类图,震中附近区域场地以Ⅰ类和Ⅱ类为主,东南方向较大区域的V_(S30)介于260~510 m/s;③给出了近场区域(27°30′N~30°00′N、86°18′E~88°36′E)内14996个虚拟观测点的模拟三分量加速度时程,并由实际观测记录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最大水平向峰值地面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可达1.0 g,0.4、0.2 g等值线近似与Ⅸ、Ⅷ度等震线重合,0.10、0.05 g等值线围合区域略小于Ⅶ、Ⅵ度区范围。研究工作和成果可以为震中区域各类承灾体的损伤判别、灾害评估和韧性评估等工作提供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时程 定日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随机有限断层模拟 区域场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定村”的“一岳两渎”地域传统村落择址营建理法研究
19
作者 赵亮 黄仲 +2 位作者 张星 张艺杰 宋凤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20,共12页
古代城邑乡野聚落体系中,临水村落作为城乡人居依据山水营建的典型样本,是挖掘人居单元营建与水势形胜关系统筹考量的重要载体。聚焦于古代重要水系“四渎”之二河渎、济渎及“五岳”之一岱岳所形成的“一岳两渎”地域,以地域内“以水... 古代城邑乡野聚落体系中,临水村落作为城乡人居依据山水营建的典型样本,是挖掘人居单元营建与水势形胜关系统筹考量的重要载体。聚焦于古代重要水系“四渎”之二河渎、济渎及“五岳”之一岱岳所形成的“一岳两渎”地域,以地域内“以水定村”的118个村落为样本,在村-水尺度与择址考量分异下,建构村水空间单元层级及其数形解析的特征抽取方式,总结提出“流域水系-河流河段-河岸水工”的多尺度择址特征解析。根据择址特征,溯源古代村落的定基择址理法,总结出分群择址下“因势逐源”、分段择址下“适形近枝”、分类择址下“据麓落溪”的村水择址营建理法,并从“以水定村”视角下建构分群择址下的集中连片划定、分段择址下的“三生”圈层布局、分类择址下的遗产价值传承的保护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水定村” “一岳两渎”地域 传统村落 择址特征 营建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点预测模型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选址方法
20
作者 宋玲 常隆涛 +3 位作者 吕舜铭 杨朝晖 刘新锋 陈关忠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134,共9页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 为了提升光伏电站运营效率,针对多站点选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站点预测模型(MSFM),通过时空相关性、事件数据和气象因素来预测多站点的电力输出。引入三维张量来表示时空数据,采用张量分解技术恢复零条目,并利用三维张量和ResNet模型模拟时空邻接性、趋势、事件文本数据及气象影响。根据山东省济南市的1 155个光伏发电站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实验数据集,通过平均绝对误差、相对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效果,4个评价指标分别至少降低了2.3%、0.9%、2.6%、2.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应用于多站点选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选址 多站点电力输出预测 深度残差网络 模型融合 时空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