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策的加工过程及个体差异:模糊痕迹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彬 徐富明 +2 位作者 王伟 张慧 罗寒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6-324,共9页
模糊痕迹理论是行为决策领域的重要解释理论,它认为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存在字面加工和要义加工两种方式,在决策时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要义加工,而且这两种加工存在个体差异。决策的加工模型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以框架效应和风险知觉为例对... 模糊痕迹理论是行为决策领域的重要解释理论,它认为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存在字面加工和要义加工两种方式,在决策时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要义加工,而且这两种加工存在个体差异。决策的加工模型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以框架效应和风险知觉为例对该模型进行解释。模糊痕迹理论通过分析加工方式的个体差异来解释决策的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比较模糊痕迹理论与其他理论,完善根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的决策加工模型,并深入探索决策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痕迹理论 框架效应 风险知觉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差异研究——以南京市乳制品消费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周应恒 马仁磊 王二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后伴随着消费者对问题食品购买的恢复,其风险感知逐步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着眼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以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认知偏差和消费者决策慎重程度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全文... 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事件后伴随着消费者对问题食品购买的恢复,其风险感知逐步降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着眼于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以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认知偏差和消费者决策慎重程度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全文的分析框架。基于南京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影响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政府信任水平、个人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风险感知与恢复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可能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风险感知 恢复购买 行为差异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金鳌 陆彩凤 +2 位作者 王欣 左弯弯 Jonathan R.Baldridge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34,共8页
目的: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健身人群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运动损伤经历等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以上因素对实际健身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测效度,并探究其间的性别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减少和预防... 目的: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探讨大众健身人群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运动损伤经历等心理预测因素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以上因素对实际健身锻炼中运动损伤的预测效度,并探究其间的性别差异,旨在为进一步有效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健身俱乐部新入会的学员中,随机选取300名(男性150人,女性150人)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志愿者组成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每周3~4次的健身锻炼。要求受试者在俱乐部每次锻炼前及时记录并提供风险认知、风险承担、运动能力判断及运动损伤经历等信息。利用运动损伤风险量表(RISSc)、风险承担行为量表(RTB)和李克特五级评分法(Likert-Type Scale)等对以上因素进行测试与评价。之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1)"风险认知"并不与"风险承担"或"运动损伤"呈负相关;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使锻炼者受伤风险显著增加,其比值比(ORs)区间为:3.79~7.95;3)"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4)"运动能力判断"与"风险承担"呈正相关;5)"风险承担"与"运动能力高估"、"运动损伤"或"运动损伤经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6)"运动损伤经历"与运动损伤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7)女性的"风险认知"水平比男性高,"风险承担"水平比男性低;但在"运动能力判断"和"运动能力高估"上,并无性别差异,且随后男性和女性在健身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量较为接近。结论:1)健身锻炼心理预测因素中,"风险认知"不与运动损伤呈负相关;"运动能力高估"与运动损伤呈正相关;"风险承担"与运动损伤之间无相关性。2)低水平的"风险认知"和"运动能力判断"是健身锻炼者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3)女性风险认知力比男性高,运动能力判断(高估)与男性相似,风险承担行为比男性少,且易受过去运动损伤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锻炼 心理预测 风险认知 风险承担 运动能力判断 运动能力高估 运动损伤经历 运动损伤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对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5省1573个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钟涨宝 李飞 冯华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81,共10页
利用5省22个乡镇1573个样本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对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普遍程度较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评估是影响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重要因素,新农保作为一种有限保障... 利用5省22个乡镇1573个样本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对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普遍程度较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评估是影响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重要因素,新农保作为一种有限保障并不能降低农民的养老风险感知。第二,农民的养老风险感知存在代际差异,其中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和社会养老保障能力评估对农民养老风险感知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代际农民的养老观念、消费观念、所处的人生阶段存在差异所形成的。由此提出政府要正确认识农民的养老风险感知及其代际差异,着力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新农保待遇水平两方面采取措施降低农民的养老风险感知,以避免养老危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风险感知 代际差异 养老保障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翠华山景区暴雨灾害游客风险感知差异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峰 洪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22,928,共8页
以秦岭翠华山景区为例,通过游客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感知信息;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模型,定量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分析游客个体特征对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游客减灾态度比较积极,减灾知识... 以秦岭翠华山景区为例,通过游客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感知信息;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模型,定量评价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最后分析游客个体特征对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游客减灾态度比较积极,减灾知识较缺乏,减灾行为较差。综合来看,游客对翠华山景区暴雨灾害风险感知综合能力较弱。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是否发生灾害等个体特征对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游客风险感知 差异性评价 翠华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6,共14页
公共安全服务中,公众看客心理有时会带来沉重后果,因此,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关注不够。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利用逻辑斯特回归方法,研究内在性动机、风险感知... 公共安全服务中,公众看客心理有时会带来沉重后果,因此,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关注不够。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利用逻辑斯特回归方法,研究内在性动机、风险感知以及参与能力等对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解释作用可以发现:内在性动机能够显著提高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同时,它的自我奉献维度正向影响作用显著;风险感知中,个人-公众风险感知差值显著负向影响高风险性公众参与,风险感知总值的影响有限;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参与能力变量也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因此,为提升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行为,应该培养和识别个人内在性动机特别是自我奉献精神,并提供机会引导个人发挥内在性动机的作用,降低个人风险感知以抑制风险感知的消极影响,不断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并将参与能力合理纳入志愿者招募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性动机 自我奉献 风险感知 个人-公众风险感知差值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