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时代“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DeepSeek为例
1
作者
高佳佳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共17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人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人类认知主体性与人工智能赋能自主性间的耦合效应,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双重挑战:理论上,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导致现有知...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人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人类认知主体性与人工智能赋能自主性间的耦合效应,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双重挑战:理论上,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导致现有知识和能力架构失衡;实践中,可能引发人工智能“常规”使用认定失准、“一般技术能力”界定困难以及“后见之明偏见”加剧等问题。对此,可采取“动态调整式”的应对策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使用程度的二元区分制框架;建立涵盖相关技术领域扩展、“一般技术能力”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回溯的认定标准;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利审查程序;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细化充分公开要求。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系统调适,既能维护专利制度的稳定性,又能增强对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推动形成更加高效、公平的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创新
本领域技术人员
人类中心主义
一般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反思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东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判断专利创造性的虚拟人,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剖析,将从根基上促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分析、管理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明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内涵和外延,解读其局限...
[目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判断专利创造性的虚拟人,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剖析,将从根基上促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分析、管理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明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内涵和外延,解读其局限性并探讨其本质及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本领域技术人员判断可以被能够进行客观和系统判断的管理学模型所取代,对创造性判断的研究应当从本领域技术人员转移到影响要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领域技术人员
专利制度
专利创造性
创造性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
3
作者
李健
《知识产权》
2025年第8期109-126,共1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符合专利客体要求、产权保护需求及市场价值标准,因此,专利制度应成为推动此类技术方案产权化的首选路径。从制度完善而言,针对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属性与现有授权规则之间的冲突,需主动调整专利授权规则,并细化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就保护程序而言,根据人机协同发明特点,在专利审查特别是创造性认定环节,应聚焦于人类参与者的创造性贡献,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概念升级为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专利法保护
算法黑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时代“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DeepSeek为例
1
作者
高佳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共17页
文摘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人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人类认知主体性与人工智能赋能自主性间的耦合效应,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双重挑战:理论上,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导致现有知识和能力架构失衡;实践中,可能引发人工智能“常规”使用认定失准、“一般技术能力”界定困难以及“后见之明偏见”加剧等问题。对此,可采取“动态调整式”的应对策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使用程度的二元区分制框架;建立涵盖相关技术领域扩展、“一般技术能力”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回溯的认定标准;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利审查程序;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细化充分公开要求。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系统调适,既能维护专利制度的稳定性,又能增强对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推动形成更加高效、公平的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创新
本领域技术人员
人类中心主义
一般技术能力
Keywords
art
ificial
in
telligence
human-mach
in
e collaborative
in
novation
person
skill
ed
in
the
art
anthropocentrism
ordinary
technical capability
分类号
D923.4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反思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东华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69,共4页
文摘
[目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判断专利创造性的虚拟人,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剖析,将从根基上促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分析、管理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明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内涵和外延,解读其局限性并探讨其本质及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本领域技术人员判断可以被能够进行客观和系统判断的管理学模型所取代,对创造性判断的研究应当从本领域技术人员转移到影响要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上。
关键词
本领域技术人员
专利制度
专利创造性
创造性判断
Keywords
the
person
having
ordinary
skill
s
in
the
art
patent system patent
in
ventiveness
in
ventiveness assessment
分类号
DF5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
3
作者
李健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知识产权》
2025年第8期109-126,共18页
基金
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406190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符合专利客体要求、产权保护需求及市场价值标准,因此,专利制度应成为推动此类技术方案产权化的首选路径。从制度完善而言,针对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属性与现有授权规则之间的冲突,需主动调整专利授权规则,并细化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就保护程序而言,根据人机协同发明特点,在专利审查特别是创造性认定环节,应聚焦于人类参与者的创造性贡献,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概念升级为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专利法保护
算法黑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Keywords
AI-generated technical solutions
patent protection
algorithmic black box
person having ordinary skill in the art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时代“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DeepSeek为例
高佳佳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反思
刘东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
李健
《知识产权》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