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DeepSeek为例
1
作者 高佳佳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共17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人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人类认知主体性与人工智能赋能自主性间的耦合效应,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双重挑战:理论上,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导致现有知...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人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此模式下,人类认知主体性与人工智能赋能自主性间的耦合效应,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标准面临双重挑战:理论上,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导致现有知识和能力架构失衡;实践中,可能引发人工智能“常规”使用认定失准、“一般技术能力”界定困难以及“后见之明偏见”加剧等问题。对此,可采取“动态调整式”的应对策略: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使用程度的二元区分制框架;建立涵盖相关技术领域扩展、“一般技术能力”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回溯的认定标准;推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利审查程序;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细化充分公开要求。通过上述四个维度的系统调适,既能维护专利制度的稳定性,又能增强对技术变革的适应性,推动形成更加高效、公平的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创新 本领域技术人员 人类中心主义 一般技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东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判断专利创造性的虚拟人,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剖析,将从根基上促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分析、管理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明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内涵和外延,解读其局限... [目的/意义]"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判断专利创造性的虚拟人,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剖析,将从根基上促进专利制度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分析、管理学模型等研究方法,明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内涵和外延,解读其局限性并探讨其本质及可能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本领域技术人员判断可以被能够进行客观和系统判断的管理学模型所取代,对创造性判断的研究应当从本领域技术人员转移到影响要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领域技术人员 专利制度 专利创造性 创造性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保护
3
作者 李健 《知识产权》 2025年第8期109-126,共1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创新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催生出众多富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由人工智能参与生成的技术方案是否需要专利法保护,以及现行授权规则和审查模式可否直接适用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正当性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符合专利客体要求、产权保护需求及市场价值标准,因此,专利制度应成为推动此类技术方案产权化的首选路径。从制度完善而言,针对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属性与现有授权规则之间的冲突,需主动调整专利授权规则,并细化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就保护程序而言,根据人机协同发明特点,在专利审查特别是创造性认定环节,应聚焦于人类参与者的创造性贡献,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概念升级为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 专利法保护 算法黑箱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