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ic oleoylethanolamide treatment attenuates diabetes-induced mice encephalopathyby activat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 alpha in hippocampus
1
作者 REN Tong LIU Jin-feng +11 位作者 ZHUO Ren-gong XU Lan-xi ZHANG Yi-jiao ZHANG Hui-jun PENG Lu CHEN Cai-xia ZHOU Yu ZHAO Yun LI Wen-jun LI Ying JIN Xin YANG Li-cha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0-681,共2页
OBJECTIVE Oleoylethanolamide(OEA) is an endogenou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 agonist that acts on the peripheral control of energy metabol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EA exerts n... OBJECTIVE Oleoylethanolamide(OEA) is an endogenou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 agonist that acts on the peripheral control of energy metabolism.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EA exerts neuroprotec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However,whether OEA affects the outcomes of diabetes-induced encephalopathy(DE) requires further study.METHODS The chronic effects of OEA on DE were evaluated in C57BL/6 and PPARαknockout mice,individually.The 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with Morris water maze.The expression of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au in mice hippocampus were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The influence of OEA in neuron loss and neuroplasticity were assessed with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OEA markedly ameliorated performance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its capabilities of suppressing glycometabolism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au in the hippocampus.OEA offered protection from diabetes-induced impairments in hippocampal neuroplasticity.Furthermore,the changes in Morris water maze performance and neuron loss could not be observed in PPARα knockout mouse models with OEA administration.CONCLUSION The ability of OEA to control PPARα signaling can serve as a novel neuroprotective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induced encephal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OYLETHANOLAMIDE diabeticencephalopathy spatial cognitive function NEUROPROTECTIO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代谢物MMA通过抑制PPAR-α/TFEB通路加重脓毒性心肌损伤
2
作者 崔岩 杨光远 +4 位作者 刘明远 董天崴 赵广阳 陆成博 刘烨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5,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代谢物甲基丙二酸(MMA)对脓毒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脂多糖(LPS)2.00μg/ml处理24 h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其后12 h分别给予MMA 5 mmol/L和PPAR-α激动剂GW7647100 nmol/L,将心肌细胞分... 目的探讨线粒体代谢物甲基丙二酸(MMA)对脓毒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脂多糖(LPS)2.00μg/ml处理24 h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其后12 h分别给予MMA 5 mmol/L和PPAR-α激动剂GW7647100 nmol/L,将心肌细胞分为LPS组、LPS+MMA组、LPS+GW7647组和LPS+MMA+GW7647组。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8~12周龄,20~25 g,腹腔注射LPS 20 mg/kg构建脓毒性心肌损伤体内模型。根据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MMA组(MMA 400 mg/kg,n=8)、LPS组(LPS 20 mg/kg,n=8)、LPS+MMA组(LPS 20 mg/kg+MMA 400 mg/kg,n=8)和对照组(LPS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8)。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的数据集,纳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951例,分析血清MMA、C反应蛋白(CRP)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及MMA和CRP与hs-cTnT的相关性。测定H9c2心肌细胞活力、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H9c2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细胞钴胺素水平,检测H9c2心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及小鼠心肌组织MMA含量。通过小鼠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PPAR-α、转录因子EB(TFEB)蛋白表达。荧光染色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死亡率。结果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与CRP<30 mg/L组相比,CRP≥30 mg/L组血清hs-cTnT增高的患者比例和MMA水平均增加(P=0.017和0.007)。相比低水平MMA组,高水平MMA组血清hs-cTnT升高的患者比例增加(P=0.00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P(r=0.074,P=0.021)和MMA(r=0.260,P<0.001)与hs-cTnT均呈正相关。LPS 2.00μg/ml处理心肌细胞24 h后,培养基上清液MMA明显升高(P<0.001),心肌细胞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表达量减少(P=0.004),而心肌细胞钴胺素含量轻度代偿性上升(P=0.020)。LPS组心肌组织MM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0)。与LPS组相比,LPS+MMA组心肌组织MMA水平增加(P<0.001)。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下降(均为P=0.040),LPS+MMA组较LPS组下降更显著(P=0.008和0.010)。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血清CK-MB和心肌组织MDA水平升高(均为P<0.001),LPS+MMA组较LPS组血清CK-MB(P=0.003)和心肌组织MDA水平进一步升高(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PS抑制H9c2心肌细胞PPAR-α(P=0.009)和TFEB蛋白表达(P=0.010),且LPS+MMA会进一步降低二者表达水平(P=0.006和0.004)。体外给予GW7647可改善由LPS及LPS+MMA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TFEB蛋白表达减少(均为P<0.001)。同时,GW7647可降低由LPS和LPS+MMA刺激心肌细胞释放的LDH水平(P<0.001和P=0.040)及心肌细胞死亡(P<0.001和P=0.010)。结论MMA可通过抑制PPAR-α/TFEB通路加重脓毒性心肌损伤,激活PPAR-α后可减轻MMA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 心肌损伤 甲基丙二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转录因子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通过调控PPARβ/δ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海马炎症反应
3
作者 袁嘉 王瑶 +5 位作者 刘晓月 陈俐彤 艾坤 田浩梅 谢灿明 陈楚淘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6-492,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β/δ(PPARβ/δ)的表达探讨针刺(AC)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海马组织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IRI组、CIRI+AC组及CIRI+AC+PPARβ/δsiRNA组,利用大脑中动...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β/δ(PPARβ/δ)的表达探讨针刺(AC)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海马组织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IRI组、CIRI+AC组及CIRI+AC+PPARβ/δsiRNA组,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CIRI大鼠模型,通过针刺治疗进行干预。在干预7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RT-qPCR检测海马区PPARβ/δ、IL-1β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各造模组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比均显著升高(P<0.01);与CIRI组比较,CIRI+AC组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比均显著降低(P<0.01),海马区PPARβ/δ、IL-10表达量显著上调,IL-1β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可见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与CIRI+AC组比较,CIRI+AC+PPARβ/δsiRNA组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区PPARβ/δ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IL-10、IL-1βmR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针刺可改善CIRI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和脑梗死体积比,其机制可能与PPARβ/δ的表达上调,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发挥脑保护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β/δ 炎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张园 祁彤 +7 位作者 高飞 刘慧 纪品川 张亚超 高占华 孔令娟 常柏 郭建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1,共8页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B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细胞活性氧、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微管相关轻链蛋白1轻链3(LC3)、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以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小鼠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能够减轻db/db小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脏Sirt1、PGC-1α以及MFN2的表达水平,恢复肾脏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水陆二仙丹 抵挡汤 线粒体自噬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线粒体融合蛋白信号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鞭龟甲配伍滋阴补肾调节能量代谢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姜砚馨 王梓旭 +3 位作者 罗美 田劭丹 田昕 史圣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6-731,共6页
目的:探讨鹿鞭龟甲配伍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缓解肾阴虚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灌胃醋酸地塞米松制备肾阴虚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 目的:探讨鹿鞭龟甲配伍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缓解肾阴虚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灌胃醋酸地塞米松制备肾阴虚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左归丸组、鹿龟低剂量组、鹿龟高剂量组、鹿鞭组和龟甲组7组。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测定血清中乳酸(BLA)、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肌酸激酶(CK)、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检测骨骼肌肌糖原含量、肌肉组织中钠钾(ATP)酶(Na^(+)-K^(+)-ATP酶)、钙镁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AMPK、PGC1α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体质量均明显升高,阴虚症状有所改善。各给药组力竭游泳时间增加,BLA、CK、Cr含量降低,LDH、cGMP、肌糖原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肌肉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骨骼肌组织p-AMPK/AMPK与PGC1α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鹿鞭与龟甲配伍能够提高糖原储存,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可通过骨骼肌AMPK/PGC1α通路调节葡萄糖的转运消耗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缓解阴虚引起的能量代谢旺盛,从而提高运动耐力,促进疲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鞭 龟甲 肾阴虚 醋酸地塞米松 抗疲劳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肥胖糖尿病大鼠棕色脂肪活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芬 何华亮 +3 位作者 娄序笙 张丽萍 刘铜华 贾晓蕾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3-1338,共6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肥胖2型糖尿病(ZDF)大鼠棕色脂肪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发性肥胖2型糖尿病ZDF大鼠(fa/fa)40只,按照体质量及随机血糖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中...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肥胖2型糖尿病(ZDF)大鼠棕色脂肪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自发性肥胖2型糖尿病ZDF大鼠(fa/fa)40只,按照体质量及随机血糖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小檗碱低剂量组,每组8只,同周龄瘦型且健康的自发性肥胖伴糖尿病早期大鼠(Zucker大鼠)(fa/+)8只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评价血糖和体质量,计算各组大鼠白色脂肪(WAT)、棕色脂肪(BAT)的比重,观察脂肪组织形态特征,检测棕色脂肪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棕色脂肪解耦联蛋白-1(UCP-1)、含PR结构域的锌指蛋白16(PRDM1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与小檗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在控制体质量增长及降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二甲双胍组与小檗碱各给药组BAT、WAT比值有显著降低(P<0.01);二甲双胍组脂肪细胞直径相对减小显著;小檗碱各组脂肪细胞直径相对减小,且小檗碱高剂量组特征更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与小檗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上升(P<0.01);二甲双胍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mRNA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小檗碱具有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糖及体质量的作用,具有诱导肥胖2型糖尿病ZDF大鼠棕色脂肪活化的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PGC-1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棕色脂肪活化 糖尿病 肥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0介导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7
作者 崔莉 马菲妍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45-1654,共10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法对65只SD大鼠构建糖尿病模型,余10只SD大鼠同步腹腔注射等量无菌...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法对65只SD大鼠构建糖尿病模型,余10只SD大鼠同步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记为正常组。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p300上调组、p300下调组、PPAR-γ上调组、PPAR-γ下调组、空载对照组和模型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同步经玻璃体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外,各组分别经玻璃体注射pcDNA-p300、si-p300、pcDNA-PPAR-γ、si-PPAR-γ、pcDNA腺病毒溶液。每组各取5只大鼠,Evans blue法检测左眼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脂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氧化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上述各组5只大鼠取右眼视网膜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每组剩余大鼠断头法处死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左眼视网膜组织p300、PPAR-γ、蛋白激酶Cβ(PKCβ)、衔接蛋白p66Shc(P66Shc)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免疫标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右眼视网膜组织上述蛋白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p300靶向PPAR-γ并观察定位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升高而HDL-C、SOD活性,p300、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p300下调组p300表达下降(P <0.05)、p300下调组和PPAR-γ下调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升高而HDL-C、SOD活性,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 <0.05),p300上调组p300表达升高(P <0.05)、p300上调组和PPAR-γ上调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下降而HDL-C、SOD活性,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升高(P <0.05)。p300下调组与PPAR-γ下调组、p300上调组与PPAR-γ上调组、空载对照组与模型组血-视网膜屏障损伤,脂质和过氧化反应指标,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无病理改变,模型组和空载对照组可见明显病理改变,p300下调组和PPAR-γ下调组可见严重病理改变,而p300上调组和PPAR-γ上调组病理改变轻微;ChIP证实p300靶向PPAR-γ,且二者均定位于细胞质。结论 上调p300可正向介导PPAR-γ控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下调p300可通过抑制PPAR-γ激活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质过氧化反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CBS通过影响PGC-1α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8
作者 于晓静 高雅楠 +6 位作者 李迎 涂丽梅 高千喜 孙要军 和荣丽 康玉明 史小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AAV),监测大鼠血压,ELISA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 PVN过表达CBS可以增加SHR的PVN中CBS(约3.8倍,P<0.05)及PGC-1α(约1.6倍,P<0.05)的转录水平;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从177.81 mmHg降至128.77 mmHg,P<0.001),但PVN敲减PGC-1α会减弱过表达CBS降低SHR血压的作用(从128.77 mmHg升至152.79 mmHg,P<0.05);PVN过表达CBS可以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但同时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时这种作用被减弱甚至消除。结论 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并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PGC-1α的转录水平,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改善交感神经兴奋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下丘脑室旁核(PVN) 胱硫醚-β-合酶(CBS)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δ激动剂GW501516调控细胞自噬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9
作者 陈凯立 王婷 罗智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6-250,256,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激动剂GW501516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脓毒症模型小鼠分为model组、GW501516组和GW501516+雷帕霉素(Rap)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sham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激动剂GW501516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脓毒症模型小鼠分为model组、GW501516组和GW501516+雷帕霉素(Rap)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sham组)。通过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D-乳酸(D-LA)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小肠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组织自噬体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组织中PPARδ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小鼠肠黏膜损伤严重,血清中D-LA和DAO水平及小肠组织中sIgA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小肠组织出现过度自噬,PPAR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model组比较,GW501516组小鼠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血清中D-LA和DAO水平及小肠组织中sIgA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小肠组织的过度自噬被抑制,PPARδ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Rap可显著抑制GW501516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GW501516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GW5015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 自噬 肠黏膜屏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介导的能量代谢重塑在肾疾病中的作用
10
作者 戴祺慧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调节代谢分子网络特别是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PPAR能够改善线粒体损伤,促进脂肪酸分解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肾的代谢功能和缓解肾的病变。尽管现已开发了多种激活PPAR的小分子药物,但该类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肾疾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精细解析PPAR家族调控肾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寻找和开发新的靶向PPAR及其调控的下游代谢途径的小分子药物,对于肾疾病的认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明确不同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针对性地应用靶向PPAR的药物或策略对肾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PPAR家族成员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方式及其在氧化磷酸化和糖脂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了PPAR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急性、慢性肾病和年龄相关性肾疾病的影响,有望为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能量代谢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β对双酚A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调控
11
作者 李长青 杨少华 +1 位作者 申男 汪惠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6,共7页
双酚A(BPA)是一种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物,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密切相关,生命早期BPA暴露会导致雄性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但该效应是否具有持续的暴露依赖性尚不清楚。文章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 双酚A(BPA)是一种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物,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密切相关,生命早期BPA暴露会导致雄性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但该效应是否具有持续的暴露依赖性尚不清楚。文章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调控BPA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选用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设置对照组(生理盐水)和BPA组(BPA给药量500μg/(kg·d)),以灌胃方式对3周龄小鼠进行药物暴露至8周龄,随后经过56 d停药期。结果显示:BPA组小鼠肝脏出现脂质堆积,经过56 d停药期,肝脏脂质堆积得到部分缓解,但是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肝脏损伤依然存在;mRN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结果显示,PPARs 3种亚型中的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其下游靶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载脂蛋白D(APOD)差异性表达(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PPARβ参与调控BPA暴露导致的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停止暴露后,PPARβ上调可缓解肝脏脂质堆积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BPA) 代谢紊乱 肝脂堆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 脂肪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态平衡在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吕梦溪 徐志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SIRT3通路可能通过对中枢线粒体动态平衡的调控,在PN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突触可塑性的增强,同时还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1在糖尿病小鼠心肌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黄科铭 罗贤玲 +2 位作者 蔡正尧 袁素鑫 冯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7-1485,共9页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es,DM)小鼠心肌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MR)中的作用与机制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选用Pak1flox/flox(Pak1f/f)小鼠及心肌细胞特异性P... 目的:探讨p21活化激酶1(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es,DM)小鼠心肌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MR)中的作用与机制及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选用Pak1flox/flox(Pak1f/f)小鼠及心肌细胞特异性Pak1敲除(cardiomyocyte-specific Pak1 knockout,Pak1CKO)小鼠,随机分为Pak1f/f组、Pak1f/f+DM组、Pak1CKO组、Pak1CKO+DM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M模型。建模成功6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处死小鼠取心室肌,采用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评价心肌病理变化及脂质蓄积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ak1、磷酸化Pak1(phosphorylated Pak1,p-Pa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PPARγ、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B2,SCARB2/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蛋白水平及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phosphorylated pyruvate dehydrogenase E1α,p-PDHA1)与PDHA1的比值;RT-qPCR法检测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2(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2,DGAT1/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Pak1f/f组相比,Pak1f/f+DM组与Pak1CKO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和缩短分数(fraction shortening,FS)显著下降而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 Vold)及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 Vols)则显著上升(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显著且伴有过度脂质蓄积;心肌内p-Pak1、Pak1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PPARα、PPARγ及CPT1、LPL、CD36、FABP3和PDK4等蛋白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p-PDHA1/PDHA1比值升高(P<0.01);DGAT1和DGAT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ak1CKO+DM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与Pak1f/f+DM组趋势相同但程度更甚,即使与Pak1f/f+DM组相比,Pak1CKO+DM组除EF、FS和LVVold外的其余指标仍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DM小鼠心肌Pak1蛋白表达受抑,通过激活PPARα/γ信号通路介导MR,增加心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利用而降低对葡萄糖的氧化能力,导致心肌细胞脂质蓄积、心肌损伤和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代谢重编程 p21活化激酶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影响血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施浩然 李善达 +6 位作者 王崑 陈羽翔 李卓骋 张宇 朱许源 高亮 蒋鸿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84,共7页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0%~40%的受者,增加心血管疾病、感染、败血症等风险。PTDM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他克莫司作为常用的免疫抑制药...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移植后糖尿病(PTDM)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影响10%~40%的受者,增加心血管疾病、感染、败血症等风险。PTDM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等。他克莫司作为常用的免疫抑制药,是PT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包括损伤胰岛β细胞、介导线粒体自噬受损等。此外,他克莫司还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激活胆汁酸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升高血糖。近年来,一些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在肾移植受者中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其联合使用的循证医学证据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需深入研究他克莫司的多种作用位点,以减少PTDM的发生,改善肾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糖代谢 移植后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激活AMPK/PPAR-α信号通路缓解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
15
作者 张晓英 吴佳佳 +3 位作者 司祺 吴国秀 张亮 张致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14-1921,共8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卡托普利12.0 mg·kg^(-1)·d^(-1)组,AngⅡ+DMY 100 mg·kg^(-1)·d^(-1)组,AngⅡ+DM...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卡托普利12.0 mg·kg^(-1)·d^(-1)组,AngⅡ+DMY 100 mg·kg^(-1)·d^(-1)组,AngⅡ+DMY 200 mg·kg^(-1)·d^(-1)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药物干预组灌胃DMY、阳性药物组灌胃卡托普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AngⅡ1.0 mg·kg^(-1)·d^(-1)。4周后计算心重/体质量比(heart weight/body weight,HW/BW)、左心室/体质量比(left ventricle weight/body weigh,LVW/BW),检测胎儿基因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三磷酸腺苷合酶5β亚基(adenosine triphosphate 5β,ATP 5β)和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2,UCP2)mRNA的表达,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乳酸(Lactic acid)含量,初步探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T细胞核因子c4(T-cell nuclearfactor cytoplasmic 4,NFATc4)蛋白表达水平。利用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肥大的细胞模型,并采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进行干预,检测胎儿基因(ANF、BNP、β-MHC)mRNA表达以及AMPK、PPAR-α的蛋白表达。结果DMY干预可明显降低小鼠HW/BW、LVW/BW,胎儿基因ANF、BNP、β-MHC、UCP2 mRNA表达降低,而ATP 5βmRNA升高,小鼠心肌细胞的肥大程度缓解,血清中CK-MB、LDH、FFA、Lactic acid含量下降,p-AMPK、AMPK、PPAR-α蛋白表达增加,而NFATc4蛋白表达下降。在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细胞模型中,DMY预处理可使胎儿基因mRNA表达下降,而加入compound C抑制AMPK后,胎儿基因的表达出现回升,同时AMPK和PPAR-α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DMY通过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增加心肌细胞能量供应,改善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其机制与激活AMPK/PPAR-α通路及抑制NFATc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心肌肥厚 糖脂代谢 AMP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T细胞核因子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lcNAcylation通过调节Rack1蛋白稳定性参与SHH型髓母细胞瘤的形成
17
作者 罗静雅 高堂清 +1 位作者 杨檬檬 杨海红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 目的:研究O-GlcNAcylation调节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Rack1)的稳定性在SHH型髓母细胞瘤(SHH type medulloblastoma,SHH-MB)形成中的功能作用。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肿瘤标本库中分子分型所确定的SHH-MB肿瘤及癌旁组织,分析样本中Rack1和O-GlcNAcylation(O-Glc NAc)的表达水平差异。对于人源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使用糖基化转移酶(OGT)抑制剂(OSMI-1)和去糖基化转移酶(OGA)抑制剂(TM-G)进行处理,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O-Glc NAc酶标记系统、免疫共沉淀(Co-IP)和Western blot法判断Rack1有无发生O-Glc NAc,而后通过环己酰亚胺(CHX)实验和泛素化修饰实验证实O-GlcNAcylation对Rack1蛋白水平的影响。构建敲低Rack1的髓母细胞瘤模型,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免疫荧光染色和划痕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同时通过在免疫缺陷型小鼠进行异种原位肿瘤移植进行验证,在所得组织样本中(sh-NC和shRack1)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SHH信号通路变化。结果:Rack1和O-GlcNAcylation在SHH-MB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Rack1表达水平和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关系。对Daoy细胞系使用OSMI-1、TM-G处理后,发现O-Glc NAc能明显促进Daoy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O-GlcNAc则抑制细胞增殖。分子实验证实Rack1蛋白O-GlcNAcylation可以调节其蛋白稳定性,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Daoy细胞系敲低Rack1表达,其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动物水平方面,相较于对照组,Rack1蛋白敲低的肿瘤组织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并且Rack1可通过调节SHH信号通路参与SHH-MB形成。结论:O-GlcNAcylation可通过调节Rack1蛋白的稳定性进而参与SHH-MB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K1 O-GLCNACYLATION 细胞增殖 SHH-M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孙思媛 蔡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为DMD疾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AAV9-PRMT7的mdx小鼠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利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腓肠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GC-1α的精氨酸甲基化水平。结果:PRMT7在mdx小鼠腓肠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减少(0.67±0.03,F=70.764,P=0.001);上调PRMT7显著降低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167.87±13.25,F=407.751,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071.54±46.63,F=55.996,P=0.048];上调PRMT7明显改善mdx小鼠腓肠肌的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状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16±0.03,F=86.820,P=0.00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66.11±3.84,F=228.175,P=0.001;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2.53±0.06,F=499.962,P<0.001;纤维化面积:10.33±0.47,F=604.272,P=0.002);上调PRMT7提高PGC-1α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上调PRMT7显著提高PGC-1α和Nrf2的蛋白水平(PGC-1α:1.94±0.11,F=31.565,P=0.038;Nrf2:1.53±0.12,F=140.761,P<0.001)。结论:促进PRMT7的表达能够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理状态,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PGC-1α/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 炎症 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αactivation inhibits astrocyte over acti⁃vation by restoring autophagy flux after tran⁃sient brain ischemia
19
作者 LUO Dou-dou YE Wen-xuan +3 位作者 YUAN Xiao-qian ZHANG Ya-li JIN Xin ZHOU Y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8-678,共1页
OBJECTIVE Astrocytes activa⁃tion and glial scar formation are the important causes that hinder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However,its precise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Peroxisome pro... OBJECTIVE Astrocytes activa⁃tion and glial scar formation are the important causes that hinder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However,its precise mechanism has not been clarified.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is a ligand-activated nuclear transcriptional factor.This study aim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role of PPARαin astrocyte activatio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and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METHODS Astrocyte activation in vivo model was induced by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in mice and in vitro model was induced by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in primary culture of mouse astrocyte.The effects of PPARαon astrocyte ac⁃tivation and autophagy flux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dition of PPARαdysfunction(PPARαnull mice)or PPARαactivation by oleoylethanol⁃amide(OEA).RESULTS PPARαmainly ex⁃pressed in activated astrocytes during the chron⁃ic phase of brain ischemia and PPARαdysfunc⁃tion promoted astrocytes activation after brain ischemia in vivo and in vitro.After cerebral isch⁃emia,the expressions of LC3-Ⅱ/Ⅰand P62 both increased in the brain tissue near the infarct core.Autophagic vesicles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 astrocytes,and mRFP-GFP-LC3 adenovirus infection assay indi⁃cated the block of autophagy flux.PPARαdys⁃function aggravated autophagy flux block,while PPARαactivation preserved the lysosome func⁃tion and restored autophagy flux in astrocytes after OGD/R.Autophagy flux blocker bafilomycin A1 and chloroquine antagonized the effect of OEA on inhibiting astrocyte activation.CONCLU⁃SION PPARαactivation inhibites the over-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by restoring the autophagy flux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cyte activation AUTOPHAGY au⁃tophagy flux ischemic strok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LYSOS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肾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