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预氧化对藻类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其强化混凝除藻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立宁 方晶云 +1 位作者 马军 陈忠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82-185,共4页
对比研究了氯(Cl2)、高锰酸钾(KMnO4)以及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等氧化剂预氧化对颤藻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其强化混凝除藻的效果.细胞氧化前后的光学显微摄影图片表明:氧化剂对细胞表面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氧化剂不仅破坏了细胞的表... 对比研究了氯(Cl2)、高锰酸钾(KMnO4)以及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等氧化剂预氧化对颤藻细胞结构的影响及其强化混凝除藻的效果.细胞氧化前后的光学显微摄影图片表明:氧化剂对细胞表面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氧化剂不仅破坏了细胞的表面结构,同时还使胞内物质释放出来,使得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升高.几种氧化剂的对比研究结果还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除藻除浊效果较为明显,混凝沉后水藻细胞含量(以OD420和叶绿素含量表示)均有大幅度降低,说明PPC预氧化具有很好的强化混凝除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藻 预氧化 强化混凝除藻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对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关春雨 马军 +1 位作者 隋铭皓 鲍晓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2-425,429,共5页
比较了臭氧(O3)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对水源水预氧化的助凝效果及其对后续陶粒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剂投加量均为2mg/L时,PPC的助凝效果较为明显,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氧化剂时的85.7... 比较了臭氧(O3)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对水源水预氧化的助凝效果及其对后续陶粒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剂投加量均为2mg/L时,PPC的助凝效果较为明显,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氧化剂时的85.7%和24.2%提高到88.3%和35.2%;O3能够增加沉淀后水的可生化性,使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由0.97L/(m·mg)降至0.89L/(m·mg)。PPC预氧化有助于生物过滤对浊度的稳定去除,而O3预氧化则有助于生物过滤对DOC的去除。与O3预氧化相比,PPC预氧化有利于后续生物过滤运行初期对NH4+-N的去除,二者后续生物过滤在前3个月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6%和73.1%,运行后期二者NH4+-N去除率接近。当进水NH4+-N大于2.0mg/L时,DO是其去除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预氧化 生物过滤 有机物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瑞雪 王龙 张丽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0,共3页
系统分析了微污染水强化常规混凝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阐述了影响强化混凝的主要因素:混凝剂种类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pH值对混凝的影响,以及碱度及原水水质的影响。说明了几种强化混凝方法,展望了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在微污染水... 系统分析了微污染水强化常规混凝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阐述了影响强化混凝的主要因素:混凝剂种类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pH值对混凝的影响,以及碱度及原水水质的影响。说明了几种强化混凝方法,展望了强化混凝处理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 强化混凝 水处理 粉末活性炭(PAC)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松花江水的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永吉 刘前军 周玲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6,共4页
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春季时期松花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并用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对絮凝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春季松花江水,单独投加混凝剂,不能有效去除浊度,投量过大还可能使浊度、... 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春季时期松花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流动电流检测技术研究了其电动特性,并用絮凝脉动颗粒检测技术对絮凝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春季松花江水,单独投加混凝剂,不能有效去除浊度,投量过大还可能使浊度、色度等指标升高;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其进行强化处理后,可使沉后水浊度显著降低,对色度、CODMn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使流动电流值SC升高,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是通过氧化作用,降低了胶体颗粒表面负电性,使胶体稳定性降低,从而有利于混凝剂对胶体的絮凝作用;对絮凝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了混凝过程,絮体形成快,絮体粒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松花江水 预氧化处理 机理 检测技术 絮凝过程 CODMn 过氧化作用 胶体稳定性 处理效果 电动特性 流动电流 试验结果 强化处理 去除效果 颗粒表面 絮凝作用 监测结果 混凝过程 混凝剂 水浊度 电流值 负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受污染水库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强标 张永华 张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0,共3页
水库水因藻类的污染产生臭味、色度和有机物质含量极大升高;烧杯搅拌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对藻类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且臭味明显的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并且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与混凝剂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 水库水因藻类的污染产生臭味、色度和有机物质含量极大升高;烧杯搅拌试验和生产性试验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可显著提高对藻类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且臭味明显的水库水的处理效果;并且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与混凝剂的投加顺序对混凝效果有一定影响,混凝剂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药剂效果更好,且存在最佳投量1.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 有机物污染 藻类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聚合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威 陈忠林 +3 位作者 田家宇 于莉君 陈伟雄 李圭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0,共3页
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的除污染效能。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强化了对浊度、有机物及铁、锰等污染物质的去除,并且与常规工艺相比能较好地控制出厂水三卤甲烷的生成量。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预氧化 微污染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预氧化与活性炭—砂滤池联用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任芝军 马军 曹晓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5,29,共4页
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与活性炭—砂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效能。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投加质量浓度为1.5 ̄2.0 mg/L的高锰酸盐预氧化,并用活性炭-砂滤池代替原有的石英砂滤池,能有效地... 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与活性炭—砂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效能。与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投加质量浓度为1.5 ̄2.0 mg/L的高锰酸盐预氧化,并用活性炭-砂滤池代替原有的石英砂滤池,能有效地提高混凝与过滤工艺的综合除污染效能,该组合工艺对有机物、藻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2.4%、99.5%、66.2%和65.9%,出水无明显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 强化混凝 颗粒活性炭 砂滤池 强化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任芝军 马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75,79,共3页
采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技术进行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生产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1.5-2.0mg/L的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沉后水中藻类平均去除率提高23%,臭味降低1-2个等级,出厂水中有机物浓度和余氯消耗速度明显降低。
关键词 高锰酸盐复合药刑 除藻 除臭 余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