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转子永磁传动不平衡和失准耦合振动的抑制控制方法
1
作者 郭永存 马鑫 +2 位作者 王爽 李德永 杨豚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95-3209,共15页
大型带式输送机在启制动工况或非均匀负载条件下,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易受周期性激励和扰动产生较大振动,特别是该系统磁场呈现非正弦分布以及存在涡电流谐波等因素,使得该系统运行中的振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具有调... 大型带式输送机在启制动工况或非均匀负载条件下,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易受周期性激励和扰动产生较大振动,特别是该系统磁场呈现非正弦分布以及存在涡电流谐波等因素,使得该系统运行中的振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具有调速高效、运行成本低、适应能力强且等优势,但其非线性特征明显。神经网络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通过引入非线性激活函数和深度结构,使得网络能够拟合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迭代学习过程中,网络根据系统的实时振动数据不断调整参数,以实现振动抑制的目标。故采用该算法对转子系统的振动抑制开展研究,对提升系统整体的稳定性,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中磁场非正弦分布及涡电流谐波等因素诱发的传动不平衡与失准耦合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迭代学习控制算法(MNN-ILC),创新性引入了基于误差值的自适应因子σ和正则化的权重衰减系数λ,以快速响应系统变化并减少误差,旨在有效抑制振动。采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拟系统在不对中不平衡状态下的振动特性。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1台55kW的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实时缓振能力。结果显示:未施加控制时测量点的最大振幅为18.7μm;施加MNN-ILC算法后,振幅最大值降低至3.1μm,减幅达到约83.4%。通过对比MNN-ILC算法与传统ILC算法、现有改进的ILC算法,发现施加控制后约10s时,传统ILC算法开始发散,而MNN-ILC算法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控制性能,将振幅控制在±3.5μm以内。MNN-ILC相较于ILC,振动抑制效果提升了约51.9%、58.1%、61.4%;在响应时间上分别减少了约33.4%、32.0%、32.5%。该研究为双转子永磁传动系统的振动抑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永磁传动 自适应因子 失准耦合 MNN-ILC算法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真空断路器永磁斥力机构运动特性监测系统研究
2
作者 刘晓明 张煦松 +1 位作者 姜文涛 宋柏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31,共9页
针对短行程直流真空断路器永磁斥力机构运动速度快、动态参数多且难以精准监测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多参数动态特性监测系统。以400 V/400 A/25 kA直流真空断路器永磁斥力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耦隔离技术采集分合闸线圈电压模拟信号,... 针对短行程直流真空断路器永磁斥力机构运动速度快、动态参数多且难以精准监测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多参数动态特性监测系统。以400 V/400 A/25 kA直流真空断路器永磁斥力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耦隔离技术采集分合闸线圈电压模拟信号,同时采用传感技术和二阶滤波的方式对电流信号与位移信号进行降噪采集,并基于C#自主开发上位机显示界面,实现短行程快速操动机构多参数的实时同步显示。通过与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和机械特性测试仪监测参数的比对分析可知,系统采集误差可控制在3.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真空断路器 永磁斥力机构 机械特性 动态特性 光耦隔离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调速器的涡流场分析与性能计算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旭 王大志 +2 位作者 刘震 宋克岭 刘胜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单组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通过对其进行静态磁场分析,得到了静态时导体环中磁通沿周向、径向及轴向的分布。然后建立了三维运动涡流场的有限元模型,理解了设备运行时涡流场的分布并对涡流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磁... 设计了一种单组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通过对其进行静态磁场分析,得到了静态时导体环中磁通沿周向、径向及轴向的分布。然后建立了三维运动涡流场的有限元模型,理解了设备运行时涡流场的分布并对涡流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磁场间的耦合力分布,解决了轴向力失衡问题。通过实验测试,得到的实验特征参数关系曲线与有限元特征参数关系曲线相吻合,表明了所设计的永磁调速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调速器 有限元 三维运动涡流场 耦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kW刮板输送机的矿用永磁耦合器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袁文琦 李栋 +2 位作者 刘跃 孟国营 牛耀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根据40k W刮板输送机的原始参数,结合煤矿安全要求和标准,进行矿用永磁耦合器的设计。结构选型采用圆盘式涡流磁力耦合器,计算并确定输出转矩的范围,永磁材料选取钕铁硼N45SH,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制定样机结构参数,完成整体的设计计算,讨... 根据40k W刮板输送机的原始参数,结合煤矿安全要求和标准,进行矿用永磁耦合器的设计。结构选型采用圆盘式涡流磁力耦合器,计算并确定输出转矩的范围,永磁材料选取钕铁硼N45SH,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制定样机结构参数,完成整体的设计计算,讨论过载保护方案及传动轴的校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永磁耦合器 转矩 过载保护 传动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速型盘式磁力耦合器永磁体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永存 方成 +1 位作者 王鹏彧 陈健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66,共6页
针对大功率可调速型盘式磁力耦合器运行时,永磁体温度过高且易失效的问题,采用磁路法对导体转子的涡流损耗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功率高负载工况下的磁力耦合器永磁体稳态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差增大,磁... 针对大功率可调速型盘式磁力耦合器运行时,永磁体温度过高且易失效的问题,采用磁路法对导体转子的涡流损耗进行了理论推导,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功率高负载工况下的磁力耦合器永磁体稳态温度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差增大,磁力耦合器中的永磁体温度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随着磁力耦合器气隙距离的减小,永磁体的最高温度逐步升高;当磁力耦合器的转差在180r/min以下,气隙不小于18mm时,其永磁体温度将保持在55℃以下,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和剩磁几乎不受影响,可保证磁力耦合器正常高效工作;当磁力耦合器处于大功率高负载工作状态下,气隙距离对永磁体的温度状态影响显著,当转差为180r/min,气隙小于15mm时,永磁体温度将急剧上升,当气隙减小至3mm时,永磁体的实际最高温度将达到180℃以上,剩磁相比于室温下降接近20%,最大磁能积下降约45%。该研究成果对大功率磁力耦合器温度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耦合器 永磁转子 温度场 气隙 转差 涡流损耗 磁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涡流永磁耦合器磁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方军 陶红艳 余成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40-46,50,共8页
永磁耦合器气隙磁场大小及分布对其性能影响较大,为了深入研究磁场情况,通过磁路法计算磁势及各部分磁阻,推导静态气隙磁感应强度。在永磁耦合器工作时会产生感应涡流磁场,总磁场为磁体磁场和涡流磁场的叠加,分析运动产生的感应涡流电... 永磁耦合器气隙磁场大小及分布对其性能影响较大,为了深入研究磁场情况,通过磁路法计算磁势及各部分磁阻,推导静态气隙磁感应强度。在永磁耦合器工作时会产生感应涡流磁场,总磁场为磁体磁场和涡流磁场的叠加,分析运动产生的感应涡流电密度以及叠加磁场在气隙部分的有效磁通。运用Ansoft有限元软件,通过三维瞬态仿真得到静态及一定工况下的涡流电密度、气隙磁感应强度。通过磁场分析了解磁路结构,可为进一步的磁路优化设计、减小漏磁、提高磁能利用率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耦合器 磁场分析 气隙磁感应强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KCPSVR的改进型永磁调速器的性能预测及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大志 李召 +1 位作者 蒋明华 时统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1-937,共7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凹槽磁极永磁盘和开槽导体盘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针对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构造了输入样本空间,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输出样本空间,从而构造出完备的训练数据集;然后基于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 设计了一种具有凹槽磁极永磁盘和开槽导体盘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针对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构造了输入样本空间,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输出样本空间,从而构造出完备的训练数据集;然后基于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了该装置的优化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即输出转矩和涡流损耗)之间的预测模型;为了尽可能实现输出转矩最大和涡流损耗最小,将两个优化目标转化为"满意度最大"这一单目标问题,并利用空间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满意的结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结构永磁调速器相比,优化之后永磁调速器的性能得到了改善,使得涡流损耗降低了10%,同时输出转矩提高了22%;另外,制造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室仿真平台的验证,证实了所提优化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以及改进型永磁调速器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调速器 有限元法 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机 性能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永磁耦合驱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富君 仲于海 +1 位作者 张子华 常忠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64,共5页
为了降低抽油机的装机功率,缓冲振动,实现节能,对抽油机用永磁磁力耦合器驱动能力进行研究。介绍了抽油机永磁耦合器驱动原理,利用Ansoft软件建立耦合器的三维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耦合驱动能力、传动效率及... 为了降低抽油机的装机功率,缓冲振动,实现节能,对抽油机用永磁磁力耦合器驱动能力进行研究。介绍了抽油机永磁耦合器驱动原理,利用Ansoft软件建立耦合器的三维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耦合驱动能力、传动效率及启动能力等特性,对抽油机用耦合器样机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永磁磁力耦合器能够稳定地传递力矩,在一定范围内,传动能力随铜盘与磁盘之间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两盘转速差的增大而增强;工作区域较宽,效率都可达到95%以上,最大传递力矩可以达到最佳工作点的3倍以上;具有很强的延迟启动能力,过载系数高,可适应抽油机的载荷波动;能够降低装机功率,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并实现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永磁耦合器 传递力矩 驱动能力 传动效率 启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温度耦合方法的永磁驱动器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迪 王大志 +1 位作者 李硕 于林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分析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温度场.基于电磁场解析计算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电磁场解析模型,推导了涡流损耗公式.计算了热阻和散热系数,并以涡流损耗为热源,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等效热网络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 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分析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温度场.基于电磁场解析计算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的电磁场解析模型,推导了涡流损耗公式.计算了热阻和散热系数,并以涡流损耗为热源,建立了盘式永磁驱动器等效热网络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时盘式永磁驱动器的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的变化.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比较表明:基于电磁-温度场耦合方法所建立的电磁场解析模型和温度场解析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涡流损耗和铜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电磁-温度场 耦合分析 电磁场解析计算 等效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车辆W-ECHPS中绕组式永磁耦合器的稳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磊 江浩斌 耿国庆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3-710,共8页
为解决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转向路感差和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绕组式永磁耦合器(WTPMC)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W-ECHPS)。文中介绍W-ECHPS系统和WTPMC的结构原理;确定不同行驶工况下WTPMC的运行参数,为WTPMC的设计和基于行... 为解决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转向路感差和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绕组式永磁耦合器(WTPMC)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W-ECHPS)。文中介绍W-ECHPS系统和WTPMC的结构原理;确定不同行驶工况下WTPMC的运行参数,为WTPMC的设计和基于行驶工况的性能研究提供依据;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WTPMC进行有限元仿真,以研究其稳态性能,包括电磁性能、调速器性能和转差功率回收性能;在仿真结果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试制WTPMC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并与空载时线反电动势、IGBT占空比和超级电容端电压的仿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WTPMC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能满足运行极限点的要求,通过调节IGBT的占空比,能在不同行驶工况下运行,同时,其具有良好的转差功率回收性能,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转差功率回收率在67.4%~72.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式永磁耦合器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 有限元仿真 稳态性能 转差功率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永磁耦合器调速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文琦 时剑文 +2 位作者 孟国营 荀家进 王利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105,109,共4页
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矿用永磁耦合器建模仿真,得出气隙越小转矩越大且转矩随转差率的变化类似于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结论,分析了通过调节气隙大小,实现调速控制的可行性。提出永磁耦合器调速机构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目前煤矿生产... 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矿用永磁耦合器建模仿真,得出气隙越小转矩越大且转矩随转差率的变化类似于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结论,分析了通过调节气隙大小,实现调速控制的可行性。提出永磁耦合器调速机构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目前煤矿生产中常用的几种调速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揭示永磁传动调速更适合井下恶劣环境的特点。最后探讨在泵类负载上采用永磁耦合器控制转速,可产生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速特性 调速机构 恒转矩负载 永磁耦合器 异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磁传动旋转流变仪方案设计和动态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志宏 李银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51-56,共6页
在石油工业压裂处理中,压裂液的流变参数对压裂效果影响显著。准确测量在深井高压下压裂液的流变参数对压裂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流变仪工作压力较高时,传动轴穿过筒体时密封十分困难,密封带来的摩擦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采用永磁耦合... 在石油工业压裂处理中,压裂液的流变参数对压裂效果影响显著。准确测量在深井高压下压裂液的流变参数对压裂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流变仪工作压力较高时,传动轴穿过筒体时密封十分困难,密封带来的摩擦对测量精度影响很大。采用永磁耦合器解决了上述问题,且使仪器的结构简化。采用球形封头改进普通同轴圆筒流变仪的结构,使流变仪机械强度提高,力矩传递能力增强。运用Simulink对流变仪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系统的测量方法和确定系统中相关参数,可以对高压流变仪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流变仪设计方案可以为高压流变仪的设计作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仪 高压 磁传动 永磁耦合器 SIMULINK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涡流耦合器传递转矩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习康 刘巍 +1 位作者 孙明浩 罗唯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39-1746,共8页
永磁涡流耦合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传递转矩的有效计算是评价其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一台6磁极对数、额定输入转速1450 r/min的永磁涡流耦合器,首先,根据耦合器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线走向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永磁涡流耦合... 永磁涡流耦合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传递转矩的有效计算是评价其传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一台6磁极对数、额定输入转速1450 r/min的永磁涡流耦合器,首先,根据耦合器几何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力线走向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永磁涡流耦合器的磁路分布,进而通过分析漏磁边界条件得到了泄漏磁阻和有效磁动势;其次,建立导体盘涡流的坐标系,根据趋肤深度和安培环路定律,考虑磁场分布的连续性和对称性,构建了耦合器的磁感应强度方程;然后,根据导体盘涡电流密度和电导率的数学关系,同时考虑三维端部效应,得到了传递转矩的解析结果;最后,建立样机试验平台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转速差范围内,所提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相对误差在6%以内.采用该方法对永磁涡流耦合器的设计优化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涡流耦合器 磁路 泄漏磁阻 传递转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式永磁涡流联轴器热磁耦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宇 李晓雪 +1 位作者 汪爱明 高振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101,共6页
筒式永磁涡流联轴器运行时由于感应涡流的存在引起内部温度升高,影响永磁涡流联轴器性能,文中考虑到温度对永磁体剩磁、矫顽力,对导体及钢架的电导率影响,对联轴器进行热力学、电磁学耦合性能分析,使用ANSYS Maxwell对联轴器进行电磁场... 筒式永磁涡流联轴器运行时由于感应涡流的存在引起内部温度升高,影响永磁涡流联轴器性能,文中考虑到温度对永磁体剩磁、矫顽力,对导体及钢架的电导率影响,对联轴器进行热力学、电磁学耦合性能分析,使用ANSYS Maxwell对联轴器进行电磁场有限元仿真,使用Workbench进行温度场仿真,进一步将温度场数据导入电磁场仿真中反复迭代,得到收敛的转矩及温度数据,搭建了试验平台,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涡流联轴器 磁力驱动 热磁耦合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调速型永磁耦合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时剑文 孙珂 孟国营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更好地指导矿用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设计、选型和使用,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选取气隙厚度、导体盘电导率、导体盘厚度三个关键因素,对40 k W矿用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最大传递转矩、最大可调转速、功率损耗这三个重要性能指标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指导矿用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设计、选型和使用,采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选取气隙厚度、导体盘电导率、导体盘厚度三个关键因素,对40 k W矿用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最大传递转矩、最大可调转速、功率损耗这三个重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负载匹配,分析其调速特性及节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分别与三个性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对于恒转矩与二次方律负载,永磁耦合器都有13%的最大调速范围,对于恒转矩负载起不到节能效果,对于二次方律负载,在需要调节流量的情况下,最多可降低13%的流量及34%的电机功率,相较于增阻调节流量方式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耦合器 有限元分析 转矩传递 功率损耗 节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及其电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前程 林鹤云 +2 位作者 李毅搏 王克羿 李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4-116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FCPM-ECC),通过在永磁转子内设置磁障以减少漏磁、增强聚磁效应,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和耦合器的输出转矩.基于等效磁路法(MEC)建立了FCPM-ECC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涡流和电磁转矩表达式,并...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磁式永磁涡流耦合器(FCPM-ECC),通过在永磁转子内设置磁障以减少漏磁、增强聚磁效应,从而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和耦合器的输出转矩.基于等效磁路法(MEC)建立了FCPM-ECC的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其涡流和电磁转矩表达式,并通过3D有限元法(FEA)验证了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此外,研究了永磁体极数、永磁体厚度、永磁内转子铁芯厚度和磁障尺寸等参数变化对FCPM-ECC转矩提升程度的影响,并总结了不同永磁体厚度下磁障尺寸参数选取的一般规律.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聚磁式结构可以显著减小永磁体的漏磁,进而提高耦合器的输出转矩.与传统内置永磁式涡流耦合器(IPM-ECC)相比,在永磁体用量相等的情况下,采用该聚磁式结构可将输出转矩提升1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分析 有限元分析 聚磁效应 等效磁路法 永磁涡流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啮合永磁联轴器涡流场分析和传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新权 张亚萍 +1 位作者 王珺 白万本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1,25,共8页
介绍了可调速轴向啮合永磁联轴器的特点和无机械接触转矩传递机理。基于三维运动涡流场,建立了单铜套型永磁联轴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磁场和涡流场进行分析,得出筒式永磁联轴器磁场和涡流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磁极数、永磁体厚度、铜套... 介绍了可调速轴向啮合永磁联轴器的特点和无机械接触转矩传递机理。基于三维运动涡流场,建立了单铜套型永磁联轴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磁场和涡流场进行分析,得出筒式永磁联轴器磁场和涡流场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磁极数、永磁体厚度、铜套厚度及气隙厚度等设计参数对涡流密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永磁场及涡流场之间耦合力分布,解决筒式永磁联轴器径向力不均衡问题。选择四组不同结构参数进行双筒型永磁联轴器样机试制及试验测试,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与传动特性研究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型永磁联轴器 有限元 涡流 耦合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调速偶合器在选煤厂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强 刘军 《中国煤炭》 2018年第2期87-90,共4页
对选煤厂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和永磁调速偶合器传动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选用永磁调速偶合器作为选煤厂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流程。根据现场应用与数据分析表明,永磁调速偶合器传动装置能够实... 对选煤厂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和永磁调速偶合器传动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选用永磁调速偶合器作为选煤厂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流程。根据现场应用与数据分析表明,永磁调速偶合器传动装置能够实现对复杂现场更精准地软启动控制与设备保护,软启动效果较好,且散热效果较快,避免了由于瞬时启动负载过大导致电机断轴与烧毁电机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带式输送机 永磁调速偶合器 软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永磁偶合器离心负载调速最大发热点温度场研究
19
作者 朱玉芹 王雷 刘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采用流固耦合速度场及传热场结合的方法,对560kW矿用永磁偶合器应用于露天矿离心负载调速过程最大发热点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可知最大发热点工况下热损耗与转差率呈3次方关系,流固耦合速度场求得散热系数139.9W/(m^(2)·k),最高温... 采用流固耦合速度场及传热场结合的方法,对560kW矿用永磁偶合器应用于露天矿离心负载调速过程最大发热点的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可知最大发热点工况下热损耗与转差率呈3次方关系,流固耦合速度场求得散热系数139.9W/(m^(2)·k),最高温度在热源铜盘处为107.53℃,最低温度为永磁体盘处69.3℃,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但高温升造成了磁场传动性能衰减。基于此种工况提出了于钢盘内圈开通风孔方式提高散热性能,最终实现铜盘最高温度降低10℃,其余温度降低4~6℃,温度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偶合器 流固耦合 温度仿真 最大发热点 散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