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SM正切趋近律无位置传感器角度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奇伟 蒋东昊 +3 位作者 王益明 张雪锋 刘津成 陈杨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在负载转矩突变的动态过程中,基于PI调节器的角度补偿方法作用时PMSM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转子电角度估算误差波动剧烈,因此依据角度估算误差的定义,建立了转子电角度补偿算法的数学模型。根据滑模控制和趋近律理论,提出了基于正切... 在负载转矩突变的动态过程中,基于PI调节器的角度补偿方法作用时PMSM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SMO)转子电角度估算误差波动剧烈,因此依据角度估算误差的定义,建立了转子电角度补偿算法的数学模型。根据滑模控制和趋近律理论,提出了基于正切趋近律的变步长闭环角度补偿方法,选择角度估算误差的半角正切值作为角度调节步长,并通过前馈解耦得到的角度估算误差正余弦信号计算该步长,实现了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的改善。根据归一化灵敏度的定义,分析调节步长随角度估算误差变化的灵敏度,提出了基于归一化补偿灵敏度的系统动态性能分析方法,衡量两种补偿算法作用下系统的动态性能。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正切趋近律补偿方法具有更高的归一化补偿灵敏度,在负载转矩突变等角度估算误差变化剧烈的工况下能够实现更好的补偿效果,抑制估算角度误差的波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PI补偿方法,正切趋近律补偿方法能够将突加额定转矩动态过程中角度估算误差的波动幅度降低61.9%,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缩短23%,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角度估算误差 PI补偿方法 滑模控制 正切趋近律 归一化补偿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器学习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字孪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友锐 沈玉轩 徐善永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7,共7页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工业设备的核心部件,对其准确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智能数据驱动方法和实时监督技术可助力制定精准维护计划,实现低碳节能运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展永磁同步电机高效运维研究,可实现虚实同步、监测电机运行状况,并进...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工业设备的核心部件,对其准确地故障诊断至关重要,智能数据驱动方法和实时监督技术可助力制定精准维护计划,实现低碳节能运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展永磁同步电机高效运维研究,可实现虚实同步、监测电机运行状况,并进一步结合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出由变分模态分解、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联合BP-Adaboost的故障诊断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最优诊断误差率低至1.75%,平均诊断误差控制为约3.6%,诊断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数字孪生 虚实同步 机器学习 匝间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振噪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彦欣 赵文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67-3684,I0033,共1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因其优越的电磁性能被广泛应用,电机的振动噪声特性作为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径向磁通PMSM电磁振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概述,对电磁力、结构模态、电磁振噪分析及抑制方面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归纳。对于电机电磁振噪的抑制,主要介绍结构优化方法和控制策略改进方法。最后,阐述现有PMSM电磁振噪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振动和噪声 电磁力 结构模态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研究
4
作者 徐政 张建忠 +1 位作者 姜永将 邓富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05-3213,I0029,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的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异常振动和噪声,甚至可能导致电机出现永久性的损坏,准确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定子铁芯的局部饱和,并进一步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凸极性增加,而该现象并... 永磁同步电机的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异常振动和噪声,甚至可能导致电机出现永久性的损坏,准确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发现局部退磁故障会引起定子铁芯的局部饱和,并进一步导致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感凸极性增加,而该现象并不会在均匀退磁状态下出现。基于此,提出基于电机在高频信号注入下零序电压中的高频故障特征,有针对性地诊断局部退磁故障,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高频信号注入 零序电压 局部退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的共模环流抑制方法
5
作者 彭飞 董影 +2 位作者 周佳新 姚宇 黄允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8,I002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率之间的矛盾。为了抑制双频逆变器内部的共模环流,降低高频逆变器的容量需求,对共模环流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种共模环流抑制方法,通过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注入零轴分量,有效降低共模环流,从而减小功率器件的容量和损耗。通过仿真和实验,详细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双频逆变器 共模环流抑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极永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杰 王凯 +4 位作者 郭玲玲 李烽 朱姝姝 刘闯 陈万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1126,I0026,共10页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 交替极永磁(consequent 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每对极下的气隙磁密不对称,在特定极槽配合下其反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EMF)中存在2、4次等偶次谐波分量,引起额外的转矩脉动,降低转矩输出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注入多谐波电流产生的转矩补偿原有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推导适用于任意次谐波磁链产生的转矩脉动通用解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给出利用谐波电流抑制转矩脉动的理论依据;提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注入多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抑制由2、4、5、7、11、13次谐波反电势引起的3、6、12次转矩脉动;并利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实现谐波电流的精确跟踪。最后,以一台三相9槽10极交替极永磁电机为例,通过不同工况下的转矩脉动抑制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极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pmSM) 反电动势(EMF)谐波 谐波电流注入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热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温度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未希 刘宇阳 陈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36,共11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s)转子温度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预测方法。基于导热微分方程迭代求解瞬态温度场须依赖初始温度,而转子初始温度难以获得导致无法用于工程实际。针对该问题,提出以热电偶直接测量得到的...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MSMs)转子温度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预测方法。基于导热微分方程迭代求解瞬态温度场须依赖初始温度,而转子初始温度难以获得导致无法用于工程实际。针对该问题,提出以热电偶直接测量得到的5个不同位置定子温度序列为输入,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机散热工况下的转子温度。采用某额定功率70 kW的水冷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台架试验数据,分析数据特性确定模型输入量,构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给出模型超参数调校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2.03℃,均方误差为8.47℃2,优于先进的时间卷积网络模型。多组不同输入序列的比较表明,采用提出的5个温度序列作为输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工况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 温度预测 散热工况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I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效率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邱鑫 黄文新 +1 位作者 卜飞飞 杨建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2-48,共7页
为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出一种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在线效率优化方法。首先分析IPMSM的铜损和铁损,并将控制器损耗归入铜损,以全面考虑IPMSM驱动系统的电磁损耗。同时推导了铜损和总电磁损耗随定子磁... 为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出一种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在线效率优化方法。首先分析IPMSM的铜损和铁损,并将控制器损耗归入铜损,以全面考虑IPMSM驱动系统的电磁损耗。同时推导了铜损和总电磁损耗随定子磁链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频繁变速运行的分区式效率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离散化思想,根据转速和转矩将电动机运行范围分为不同区间,并在各自区间内单独作寻优搜索。所述方法对寻优算法依赖性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在线效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效率优化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裹包机PMSM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兴国 钟定铭 +1 位作者 王力 陈玮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0,82,共4页
针对接缝式裹包机的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控制具有高效率的永磁铁同步电机(PMSM)伺服驱动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于参数变化和外面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大大提高,而且控制力大为降低。
关键词 裹包机 永磁铁 同步电机 自适应 模糊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PMSM MTPA控制系统滑模速度控制 被引量:33
10
作者 金宁治 王旭东 李文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8,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对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同时削弱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固有的抖振,将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调速系统中。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分配定子...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对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同时削弱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固有的抖振,将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策略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调速系统中。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分配定子直轴、交轴电流,将他们与转矩的关系分别拟合为低阶多项式,提高了该方法的工程实用性;速度环采用基于变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选取积分滑模面,并将控制律连续化,有效地削弱了滑模控制系统固有的抖振。仿真与实验表明,所设计控制器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具有优良的稳态、动态性能,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变指数趋近律 积分滑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故障诊断技术综述
11
作者 张雪男 任泰安 +2 位作者 金谷香 田杰 韩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的结构简单、功率因数高、力能指标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文章介绍了PMS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简化数学模型,针对定子绕组开路故障,采用处理和优化电流信号的方式对比...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PMSM)的结构简单、功率因数高、力能指标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文章介绍了PMS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简化数学模型,针对定子绕组开路故障,采用处理和优化电流信号的方式对比数据诊断出故障相;针对定子绕组短路故障,根据短路严重程度分类采用数学模型获取特征信号,利用优化算法提取负序、零序电压和电流特征值分量,实现故障的诊断与定位;针对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通过提取PMSM负序分量定子绕组电流与阻抗的数据,诊断出故障相。在复杂工况下,对PMSM定子故障的诊断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优化算法削弱故障特征量纲的影响,以增强诊断模型的通用性,进一步提升PMSM定子故障在线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定子故障 在线监测 故障预警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晓东 陈龙 +2 位作者 杨泽斌 朱熀秋 嵇小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3-877,共5页
针对常规解析法建立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磁链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方法.对BPMSM磁链的非线性建模进行简单分析,在介绍LS-SVM回归理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基本思想的基础... 针对常规解析法建立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磁链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一种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BPMSM磁链建模方法.对BPMSM磁链的非线性建模进行简单分析,在介绍LS-SVM回归理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1确定模型的权向量w,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2确定模型的正则化参数γ,通过贝叶斯证据框架推断准则3确定模型的核参数σ,进而建立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BPMSM磁链模型.在Matlab7.0环境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LS-SVM的磁链模型具有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结构灵活、计算速度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 贝叶斯证据框架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PMSM变论域模糊控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爱娟 冯雅茹 李少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64-274,共11页
目的为提高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效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I控制器参数无法适时调整而引起的稳态误差较大、抗干扰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新型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方法通过游走策略和变异分布策略对樽海鞘群智能算法... 目的为提高自动化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效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I控制器参数无法适时调整而引起的稳态误差较大、抗干扰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新型变论域模糊控制器。方法通过游走策略和变异分布策略对樽海鞘群智能算法的位置更新进行改进,同时加入过界个体的加权位置修正与劣势个体二次迁移,并将优化后的算法与变论域模糊PI控制器相结合,用于调节伸缩因子,以获得对永磁同步电机更好的控制效果。结果仿真表明,文中改进后的控制器较传统PI控制器有效减小了静态误差;同时优化后的控制器令PMSM在变速和变载工况下响应更快,较改进前的樽海鞘群算法作用下PI控制器在变速和变载工况下的超调量分别降低约21.35%和62.85%。结论算法优化伸缩因子后得到的变论域模糊控制与其他控制相比,更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减小了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变论域模糊控制 樽海鞘群算法 伸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及NTD的PMSM无机械传感器位置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清 王太勇 +2 位作者 董靖川 刘清建 李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12-1215,共4页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及非线性跟踪微分器(NTD)的PMSM无机械传感器位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基于ESO及NTD的观测器实时观测出电机转子位置及转速,在此基础上实现PMSM无机械传...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及非线性跟踪微分器(NTD)的PMSM无机械传感器位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基于ESO及NTD的观测器实时观测出电机转子位置及转速,在此基础上实现PMSM无机械传感器位置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快速、准确、无超调,对于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梅森旋转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随机SVPWM高频电磁振动抑制
15
作者 陈浈斐 万向民 +2 位作者 陈书桐 王磊 王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4-2517,共14页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频电流谐波频谱扩展中,该方法可分散集中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的高频谐波,有效地削弱高频电磁振动。同时,采用改进梅森旋转(MT)算法生成随机数,增强了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和空间遍历性,保证了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的扩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MT算法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式达到了有效抑制电机高频段电磁振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谐波 电磁振动 双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基于谐波电动势定向的PMSM转矩脉动抑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淑英 储昭晗 +1 位作者 房佳禹 谢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80,共13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脉动抑制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为抑制转矩脉动需要注入电流的相位与谐波电动势的相位相同,为谐波电流的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此,论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谐波电动势相位定向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案。该方案...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脉动抑制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为抑制转矩脉动需要注入电流的相位与谐波电动势的相位相同,为谐波电流的生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此,论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基于谐波电动势相位定向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高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谐波电动势进行估计,继而获得注入谐波电流的相位角;通过转速脉动信号的提取并设计相应的闭环控制调节器获得待注入谐波电流幅值,最终根据相位角和幅值生成所需注入的谐波电流。由于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器不能有效跟踪交流信号,本文通过设计旋转积分器实现对谐波电流的跟踪控制,并最终实现了转矩脉动的抑制。最后,论文通过基于伺服系统的实验平台验证了本文的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扩张状态观测器 谐波电动势 谐波电流 旋转积分器 转矩脉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I-f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控制
17
作者 李福 陈双琛 +2 位作者 兰志勇 蒋云泽 赵怡妮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895-3904,共10页
为解决无位置控制永磁电机在开环I-f起动阶段转速振荡明显、抗扰动能力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f控制策略,使用开环d轴电压微分补偿开环频率给定,增大了系统阻尼,抑制了电机转速振荡,并基于电流动态与角度动态解耦的切换策略,... 为解决无位置控制永磁电机在开环I-f起动阶段转速振荡明显、抗扰动能力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I-f控制策略,使用开环d轴电压微分补偿开环频率给定,增大了系统阻尼,抑制了电机转速振荡,并基于电流动态与角度动态解耦的切换策略,在切换过程中保持电流幅值不变且无任何机械动态,提高了I-f控制向转速闭环控制切换的平滑性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并与文献[22]中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型I-f控制策略对转速振荡的抑制效果更好,且可以实现从开环到闭环的快速平滑切换,抗负载扰动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控制 I-f 控制 阻尼 切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波注入的无滤波器PMSM初始位置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淑旺 王强 杨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转子初始位置误差会对其启动和运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无滤波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过程中插入一段等幅值正反脉冲,通过比较d轴响应电流并结合位置观测器的方法,获取转子初始位置,实... 针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中,转子初始位置误差会对其启动和运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无滤波器高频方波信号注入过程中插入一段等幅值正反脉冲,通过比较d轴响应电流并结合位置观测器的方法,获取转子初始位置,实现电机的无传感器任意位置低速带载启动。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电机及观测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初始位置十分准确,最大误差约为3.6°。最后,通过硬件实验实现了电机任意位置带载启动且位置误差均在3.6°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传感器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方波注入 脉冲注入 初始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PWM逆变器供电时FSCW-PMSM损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浈斐 邢宁 +2 位作者 李志新 王枫 凌志豪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3,共11页
为探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逆变器引入的时间谐波电流对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fractional-slot concentrated-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FSCW-PMSM)损耗特性的影响... 为探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逆变器引入的时间谐波电流对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fractional-slot concentrated-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FSCW-PMSM)损耗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SVPWM逆变器与FSCW-PMSM联合系统中电机损耗谐波特性分析方法。首先,理论分析了考虑时间谐波电流时电机损耗的时空谐波特性。其次,以一台三相双层绕组10极12槽PMSM为例,搭建电机与SVPWM逆变器的场路联合仿真模型,求解样机在恒转矩和恒功率调速时损耗的谐波特性,揭示各谐波损耗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转子谐波损耗由基波电流与次谐波、iZ±p次齿谐波和(f_(c)±4 f)/f、(f_(c)±2 f)/f次时间谐波电流与p、Z±p次空间谐波引起;定子铁芯谐波损耗由基波磁场、谐波励磁磁场及(f_(c)±4 f)/f、(f_(c)±2 f)/f次时间谐波电流引起。该结论适用于其他极槽组合的FSCW-PMSM。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同步电机(FSCW-pmSM)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时空谐波特性 时间谐波电流 场路联合仿真 空间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裹包机凸轮定位差动器PMSM交流伺服系统
20
作者 陈玮 钟定铭 +1 位作者 王力 陈兴国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50,58,共4页
根据裹包机的伺服系统控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由模糊控制具有高效率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交流伺服系统,采用空间矢量的PWM调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除高效率外,还能运行于单一功率因数,研究时间缩短,且... 根据裹包机的伺服系统控制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由模糊控制具有高效率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交流伺服系统,采用空间矢量的PWM调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除高效率外,还能运行于单一功率因数,研究时间缩短,且不需明确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裹包机 永磁铁 同步电机 模糊控制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