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冻土区灌注桩入模温度对地温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亚平 郭春香 +2 位作者 赵世运 张鲁新 朱元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85,共5页
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冻土区单桩地温场的热分析模型,然后以青藏高原清水河某地段夏季施工为条件,考虑实际气温和地温的初始条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混凝土入模温度从5℃提高到12℃时桩周地温场的变化,分析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对桩... 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冻土区单桩地温场的热分析模型,然后以青藏高原清水河某地段夏季施工为条件,考虑实际气温和地温的初始条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混凝土入模温度从5℃提高到12℃时桩周地温场的变化,分析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对桩的自然回冻时间及施工进度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进度安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区 钻孔灌注桩 人模温度 地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管道的失效形式及监测技术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宏庆 李均峰 苏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100,共3页
随着开发和利用高寒及多年冻土区油气资源的热潮来临,多年冻土区管道建设的步伐必将加快。由于管道与冻土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冻土的冻胀和融沉对管道运行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对管道实施先进高效的监测技术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有... 随着开发和利用高寒及多年冻土区油气资源的热潮来临,多年冻土区管道建设的步伐必将加快。由于管道与冻土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冻土的冻胀和融沉对管道运行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对管道实施先进高效的监测技术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分析了冻胀和融沉对管道的破坏机理,研究了多年冻土区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和产生机理,指出产生翘曲上拱和折皱的根本原因是管道承受的轴向应力过大。最后,提出了对多年冻土区管道实施监测的主要内容,即自然环境监测和管—土相互作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带 管道 变形 膨胀 沉降 监测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演参数的多年冻土路基长期温度场预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鸣 冯玉勇 周家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29,共5页
利用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路基3 a的现场温度场及沉降监测数据,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反演了冻土路基的热力学参数,并在反演参数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模拟预测了冻土路基在不同保温处理方案下的长期温度场变化情况.结果... 利用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路基3 a的现场温度场及沉降监测数据,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反演了冻土路基的热力学参数,并在反演参数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法模拟预测了冻土路基在不同保温处理方案下的长期温度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温材料路基阴阳坡地的温度场差异小于素填土路基,多年冻土季节性活动层厚度也远低于素填土路基;保温材料路基施工后3 a内仍将发生冻融变形,形成路基病害,但破坏程度低于素填土路基;50 a后,保温材料路基将与青藏高原气候环境达到新的热平衡状态,施工对多年冻土造成的破坏可得到修复,路基稳定性良好,但素填土路基仍存在较厚的季节性活动层,这将会使路基发生严重的变形破坏;保温处理方案可较为有效地减少冻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冻土路基 沉降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下冻土区温度变化对桩基受力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云东 刘云波 杨德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1-15,23,共6页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冻土区桩基础在地震荷载下特性的影响本文运用MIDAS/GT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讨论了地震作用下不同温度对单桩基础受力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不同模型状况下的特征值、相对位移和弯矩曲线,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冻土区桩基础在地震荷载下特性的影响本文运用MIDAS/GT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讨论了地震作用下不同温度对单桩基础受力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不同模型状况下的特征值、相对位移和弯矩曲线,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下温度升高会使桩基础反应变大,桩基础更容易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区 地震荷载 温度变化 桩基础受力响应分析 MIDAS/GTS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支护在多年冻土区矿井巷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龙怀 曹忠清 马富廷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10期42-43,共2页
针对多年冻土区巷道围岩的特殊性,利用锚杆支护的作用原理,确定了支护参数,提出了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进行了效果分析。
关键词 锚杆支护 多年冻土区 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路堤、路堑过渡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波 张建明 +1 位作者 马小杰 覃英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8,共7页
根据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堤、路堑过渡带近5年来的地温和变形监测资料,分析挖方段、零填段及填方段的冻土上限变化和路基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挖方段,2002和2004年的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均为1.6 m,相对原天然上限下降量为0.5 m,但在2... 根据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路堤、路堑过渡带近5年来的地温和变形监测资料,分析挖方段、零填段及填方段的冻土上限变化和路基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挖方段,2002和2004年的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均为1.6 m,相对原天然上限下降量为0.5 m,但在2005年冻土上限有所回升,其变形主要表现为路基换填土层的固结变形;零填段,冻土上限上升量较大,2005年上升量达2.5 m,其变形主要来自活动层的压密变形;填方段,冻土上限有所上升,2005年上升量为0.7 m,其变形主要为天然上限以下冻土层的压缩及蠕变变形;到2005年12月,此过渡带路基均没有发生融沉变形,路基热稳定性好;从总沉降变形量来看,路堤断面变形量最大,零填断面变形量次之,路堑断面变形量最小,2004年11月后,总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路基纵向变形比率最大为1.3∶1 000,小于线路设计坡度的3∶1 000,路基纵向沉降变形比较均匀,路面平顺性较好,能满足列车安全行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路堤 路堑过渡带 多年冻土人为上限 路基变形 路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道在冻土带的热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昆 练章华 +2 位作者 夏永波 刘清泉 冯靓 《石油工程建设》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埋地油气管道通过永冻土地带时,由于管内介质与周围的冻土发生了热力作用,使冰土解冻,在管道周围形成融化圈。文章分析了永冻土的特点,建立了永冻土地带土壤传热数学模型:融化圈内外传热方程、管道向土壤和土壤表面向大气所放热量的守... 埋地油气管道通过永冻土地带时,由于管内介质与周围的冻土发生了热力作用,使冰土解冻,在管道周围形成融化圈。文章分析了永冻土的特点,建立了永冻土地带土壤传热数学模型:融化圈内外传热方程、管道向土壤和土壤表面向大气所放热量的守恒关系、融化圈界面处土壤温度、相变界面处固相变为液相的传热条件。还建立了埋地管道模型,并以穿过永冻土地带土壤的输油管道为例,分析并计算了各种应力的最大值所在的位置和大小,提出了在永冻土地带减小管道热力变形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冻土地带 传热 热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栗晓林 马巍 +3 位作者 穆彦虎 牛永红 黄永庭 柴明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0-432,共13页
根据青藏高原不同年平均地温区域多年冻土的长期监测资料及附面层理论,分别建立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计算模型,分析气候变暖和工程活动作用下多年冻土的变化过程。考虑采用分离式路基来弱化宽幅整体式路基所引起的“聚热效应”,分析不同... 根据青藏高原不同年平均地温区域多年冻土的长期监测资料及附面层理论,分别建立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计算模型,分析气候变暖和工程活动作用下多年冻土的变化过程。考虑采用分离式路基来弱化宽幅整体式路基所引起的“聚热效应”,分析不同年平均地温和隔离带宽度下分离式路基对多年冻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窄幅路基相比,宽幅路基具有强烈的吸热特性,导致下部多年冻土退化严重。在路基修筑后第50年,年平均地温为-0.5,-1.0,-1.5和-2.0℃区域的宽幅路基中心下部多年冻土上限比窄幅路基的分别低2.73,3.66,3.67和2.60 m,宽幅路基下部6 m深度多年冻土地温比窄幅路基的分别高0.61,0.87,0.82和0.48℃;两幅分离式路基之间存在相互热干扰作用,使得路基两侧土体温度场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随着年平均地温的降低和隔离带宽度的增加,路基两侧土体温度场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即两幅路基之间的相互热干扰作用减小。因此,拟建青藏高速公路可使用分离式路基来代替整体式路基进行修筑,且年平均地温和隔离带宽度是分离式路基修筑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速公路 整体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 年平均地温 隔离带宽度 多年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层上水地区实用排水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舍佩廖夫 戴长雷 李卉玉 《黑龙江水利》 2016年第12期22-26,33,共6页
研究冻结层上水地区实用排水措施对解决冻土地区居民因冻结层上水而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以建在永久冻土上最大的城市——雅库茨克市为例进行说明,指出了:(1)永冻区土壤浸没问题给许多居民带来诸多不便;(2)永冻... 研究冻结层上水地区实用排水措施对解决冻土地区居民因冻结层上水而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以建在永久冻土上最大的城市——雅库茨克市为例进行说明,指出了:(1)永冻区土壤浸没问题给许多居民带来诸多不便;(2)永冻区土壤浸没主要是人们在建设大量砌体结构房屋的同时,还对道路进行改造,铺浇沥青而造成的;(3)矿化冻结层上水的危害主要为其在多年冻土层下的渗漏引发的湿陷现象和其的广泛分布使城区无法进行绿化;(4)永冻区城市排水要求为应从冻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角度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科学依据,制定实用的保护措施;(5)永冻区城市排水技术方案构建时建议形成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收集雨水和冻结层上水的三级排水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浸没 排水 永冻区 冻结层上水 雅库茨克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设计计算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兵魁 熊治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2,共6页
结合青藏铁路试验工程,在分析热棒路基热周转特性的基础上,建立热棒路基热工计算模型,阐述热棒路基的设计计算过程,讨论设计计算中基本参数的选取,热棒产冷量的计算,产冷量与间距、蒸发段长度、散热面积的关系,安全系数的选取。... 结合青藏铁路试验工程,在分析热棒路基热周转特性的基础上,建立热棒路基热工计算模型,阐述热棒路基的设计计算过程,讨论设计计算中基本参数的选取,热棒产冷量的计算,产冷量与间距、蒸发段长度、散热面积的关系,安全系数的选取。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清水河试验段热棒路基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直径76mm、散热面积3.27m^2、蒸发段长度5m的热棒,能够很好地起到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其产冷量达1900MJ。热棒的合理纵向间距应在3.5~4.0m;安全系数在1.1~1.2。相比之下,散热面积、蒸发段长度对产冷量的影响较明显,热棒直径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路基 热棒 青藏铁路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针叶林表层土壤冻融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鹏 贾丙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2-1128,共7页
基于2009—2019年地表土壤温度和积雪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变化特征,包括冻融循环次数和天数、冻融开始和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变动幅度等。表层土壤春季融化过程期主要发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秋... 基于2009—2019年地表土壤温度和积雪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变化特征,包括冻融循环次数和天数、冻融开始和结束时间、持续时间、变动幅度等。表层土壤春季融化过程期主要发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秋季冻结过程期主要发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平均每年发生冻融39次或41 d。春季融化过程期相比秋季冻结过程期,平均冻融循环次数或天数相差并不大,研究期间内大于、小于和相近年份均有出现。但冻结期冻融循环变动幅度(主要在2.6~15.0℃)大于融化期(主要在2.6~12.5℃)。春季融化期开始时间与积雪结束时间基本吻合,而积雪开始时间均发生在秋季冻结期结束之后。因此,两个冻融期很少有积雪覆盖,冻融循环主要受气温影响。本研究为深入理解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适宜的气候变化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多年冻土 寒温带 兴安落叶松林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汉龙 《铁道标准设计》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 40 0 0多m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长达 5 60多km ,要求使用具有抗冻、抗渗、护筋性能的耐久性混凝土 ,该类混凝土在技术指标控制上和使用寿命上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不同。结合青藏铁路基础和墩石施工 ,阐述耐久性混凝...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 40 0 0多m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长达 5 60多km ,要求使用具有抗冻、抗渗、护筋性能的耐久性混凝土 ,该类混凝土在技术指标控制上和使用寿命上都与普通混凝土有很大不同。结合青藏铁路基础和墩石施工 ,阐述耐久性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区 耐久性混凝土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地区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立军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结合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要求 ,介绍了耐久性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及拆模的施工工艺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冻土地 区耐久性混凝土 施工工艺 青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地区路基翻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永全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19期88-90,共3页
在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翻浆是常见病害之一,翻浆通常伴随冻胀问题产生,所以对翻浆的防治主要应该考虑路基冻胀的问题。通过对引起冻土区公路路基冻胀的因素及冻胀机理进行分析,并探讨路基翻浆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 在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翻浆是常见病害之一,翻浆通常伴随冻胀问题产生,所以对翻浆的防治主要应该考虑路基冻胀的问题。通过对引起冻土区公路路基冻胀的因素及冻胀机理进行分析,并探讨路基翻浆的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区 路基 冻胀 翻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地带管沟的冻土爆破开挖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开 《石油工程建设》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以鄯善至乌鲁木齐输气管道建设中达坂城沼泽地带冻土层管沟开挖施工为例,报道了首次采用锅炉车蒸汽喷射穿孔打出炮眼、炸药爆破冻土、机械清沟的成功施工经验。
关键词 沼泽 冻土层 埋地管道 管道施工 输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涵洞开挖的施工措施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凯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20期52-54,共3页
涵洞施工是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过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此,以某公路为例,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涵洞开挖措施进行研究,以促进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原 冻土区 公路施工 涵洞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地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永全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20期79-81,共3页
在冻土区进行公路桥梁基础工程施工时,由于地基的冻融作用,很容易对桥梁产生各种不良影响。鉴于此,对冻土区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冻土地区公路桥梁桩基础工程的具体施工技术,可为冻土地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冻土区 桥梁工程 桩基础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下娘姆特矿充水条件分析及首采区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月明 王家彬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娘姆特煤矿地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多年冻土和融区的存在,矿井水文地质有其特殊性,结合矿井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分析了矿区充水因素,并运用大井法和比拟法预测了矿井首采区的涌水量。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娘姆特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是各... 娘姆特煤矿地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多年冻土和融区的存在,矿井水文地质有其特殊性,结合矿井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分析了矿区充水因素,并运用大井法和比拟法预测了矿井首采区的涌水量。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娘姆特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是各种融区,主要充水水源为砂岩裂隙水,且矿区首采区涌水量较低,从而为矿井的设计、开采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融区 充水因素 大井法 比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线多年冻土遥感调查工程地质分区 被引量:1
19
作者 甄春相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84-188,共5页
青藏铁路北起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南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560余千米为多年冻土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通过地... 青藏铁路北起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南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560余千米为多年冻土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植被发育以及地形坡向等要素的专题制图和综合分析进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将多年冻土区划分为强烈冻融活动区、中等冻融活动区和一般冻融活动区。可依照不同等级的冻融活动区制定指导性的工程勘察技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工程地质分区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冻土视电磁电阻率划定融冰/富冰区(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Vladimir N.Efremov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调查了在多年冻土区解冻识别过程中明显的电磁电阻率,得到了富冰地区一个新参数应用效果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融冰丰富区域的电阻率和介电常数,可有效地划定联合账户。这个参数是根据模块测量数据和表面电波阻抗参数在10~1000 kH... 调查了在多年冻土区解冻识别过程中明显的电磁电阻率,得到了富冰地区一个新参数应用效果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融冰丰富区域的电阻率和介电常数,可有效地划定联合账户。这个参数是根据模块测量数据和表面电波阻抗参数在10~1000 kHz频率范围内测定的。549 kHz的结果表明,这种明显的电磁波电阻率解冻区域上方的异常为-97%和视电阻率的异常是-59%。在864 kHz的结果显示,这种明显的电磁电阻率的冰丘细胞核上面的异常率为74%时,表观电阻率的异常为32%。在分析过程中电阻率电磁增加,地下冰和冻土等富含冰的物体显著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表面阻抗 解冻区 富冰区 永久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