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污染物的跨胎盘转移效率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克宇 熊军 袁必锋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空气、食品和生活用品等传播介质中,妊娠期接触环境污染物不仅影响孕妇健康,还可能对分娩结果及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胎盘作为母体和胎儿之间的屏障,对部分环...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空气、食品和生活用品等传播介质中,妊娠期接触环境污染物不仅影响孕妇健康,还可能对分娩结果及胎儿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胎盘作为母体和胎儿之间的屏障,对部分环境污染物具有选择性阻隔作用,即一些污染物被阻留于母体血液,而另一些环境污染物通过被动扩散、胎盘转运蛋白或内吞作用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脐带血中。跨胎盘转移效率(transplacental transfer efficiency,TTE)即污染物在脐带血中与在母体血液中水平的比值,常用于评估环境污染物跨越胎盘屏障的能力。TTE与污染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脂溶性、极性和结构特征等理化性质有关;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胎盘血流量、胎盘成熟度、胎盘转运蛋白和代谢酶的功能也会显著影响污染物的转移过程。本文总结了TTE的研究方法以及近年来有关环境污染物(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多溴二苯醚(PBDEs)、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等)的TTE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TTE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环境污染物的跨胎盘转移机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评估环境污染物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质谱 环境污染物 跨胎盘转移效率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多溴二苯醚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厂尾水处理系统浓缩池上清液回用对PFASs的富集 被引量:2
2
作者 司佳蕾 祖振权 +2 位作者 鲍寻 陈晗 林涛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52-62,共11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具有累积特性,其长期的富集效应不容忽视。浓缩池上清液是水厂尾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回用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构建中试...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具有累积特性,其长期的富集效应不容忽视。浓缩池上清液是水厂尾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回用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通过构建中试试验装置,对水厂尾水处理系统中的浓缩池上清液进行连续直接回流,探究水处理工艺中PFASs潜在的富集风险,判断上清液安全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浓缩池上清液中总PFASs质量浓度在14.6~36.0 ng/L,平均质量浓度为27.3 ng/L,与以长江为水源的原水PFASs组分特征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总PFASs含量优于原水。在15 d的中试试验周期内,上清液直接回用对排泥水和炭砂滤柱反冲洗水总PFASs浓度水平未有明显改变;回用后出水总PFASs质量浓度为2.2~3.6 ng/L,未回用时为3.1 ng/L,上清液连续直接回用对出水中的PFASs组分影响甚微,未出现明显富集现象,甚至表现出了改善出水水质的效果;出水中PFASs的健康风险可忽略不计。总之,以PFASs为风险控制指标,浓缩池上清液进行连续直接回用具备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处理系统 浓缩池上清液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 连续直接回用 富集风险 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活性炭滤芯与反渗透膜滤芯对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性能试验
3
作者 裴赛峰 俞超 +4 位作者 金玉娥 李玉白 邵俊珊 宋峻 张昀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4-59,113,共7页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 饮用水中普遍检出全氟化合物(PFASs)。该研究以4种典型的PFASs,即全氟丁基羧酸(PFBA)、全氟己基磺酸(PFHxS)、全氟辛基羧酸(PFOA)及全氟辛基磺酸(PFOS)为目标物质,以活性炭滤芯及反渗透(RO)膜滤芯两种常用家庭净水部件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种净水材料对PFASs自来水加标水样的去除性能及过滤前后相关水质参数。结果表明,对于活性炭滤芯,PFHxS、PFOA、PFOS在7倍额定总净水量内去除率为72%~86%,PFBA去除率相对较低,且通水量超过2倍额定总净水量后,去除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FASs的去除率与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无机阴离子等水质参数不相关;对于RO膜滤芯,PFASs的去除率可达90%~100%,PFBA去除率在通水后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PFHxS、PFOA及PFOS的去除率与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等无机阴离子浓度呈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家用活性炭滤芯、RO膜滤芯对饮用水中的PFAS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研究可为家庭净水装置去除PFASs提供使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活性炭滤芯 反渗透膜滤芯 去除性能 饮用水 家庭净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海川 曹文成 +4 位作者 刘小方 刘潇 程青云 周妍 闻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对产妇母乳PFASs含量的影响,估算婴儿经母乳的PFASs每日摄入量并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母乳中23种PFASs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5~42 pg/mL,定量限为15~126 pg/mL,回收率为65.6%~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2.8%。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高于80%,中位数分别为200.7、63.5和25.2 pg/m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均低于4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产妇年龄大、腌制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增高有关,豆类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降低有关。婴儿经母乳PFOS、PFOA和PFHxS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1、7.9和3.2 ng/(kg5d),表明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PFASs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母乳 污染水平 影响因素 婴儿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鱼中1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小琦 刘真真 +4 位作者 王美玉 谷晨舒 王新全 刘连亮 齐沛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0-748,共9页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水体中,鱼类等水产品的摄入可能是人类接触PFASs的重要来源,因此亟需建立鱼类产品中PFASs的高效、准确分析技术。本研究以磁性纳米材料为净化吸附剂,基于QuEChERS方法,建立了鱼类产品中13...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广泛存在于全球环境水体中,鱼类等水产品的摄入可能是人类接触PFASs的重要来源,因此亟需建立鱼类产品中PFASs的高效、准确分析技术。本研究以磁性纳米材料为净化吸附剂,基于QuEChERS方法,建立了鱼类产品中13种PFAS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方法。实验分别考察了萃取溶剂类型、净化吸附剂(Fe_( 3)O_( 4)-TiO_( 2)和N-丙基乙二胺(PSA))用量对PFASs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条件。采用Luna Omega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μm)进行分离,利用电喷雾电离(ESI)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内标法定量。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3种PFASs在0.01~5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3,检出限为0.001~0.023μg/L,定量限为0.003~0.078μ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0.5、10、100μg/kg)下,13种PFASs的加标回收率为78.1%~118%,日内精密度为0.2%~11.1%,日间精密度为0.8%~8.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所有鱼样品中均有PFASs检出,分别为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全氟十一烷酸、全氟十二烷酸和全氟十三烷酸,各自的检出总含量为0.327~1.728μg/kg。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且灵敏度高,适用于鱼类产品中PFASs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吸附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R-Lipid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肉中17种全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巧丽 潘胜东 +3 位作者 王立 方兰云 陈晓红 金米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2-1041,共10页
建立了基于EMR-Lipid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快速准确测定牛肉中17种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后,采用100 mg PS... 建立了基于EMR-Lipid的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快速准确测定牛肉中17种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后,采用100 mg PSA+80 mg C_(18)+40 mg GCB+150 mg EMR-Lipid混合填料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0.5 mmol/L氟化铵水溶液-甲醇体系为流动相,在Acquity Premier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上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17种PFASs的线性范围为0.2~20.0μg/L,相关系数为0.9915~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3~0.007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1~0.02μg/kg。在0.05、0.5、1.8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17种PFASs的加标回收率为71.1%~127.4%,RSD为0.6%~14.4%。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本研究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相比于不同浓度(2.0、5.0、10.0 mmol/L)的甲酸铵或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体系,0.5 mmol/L氟化铵水溶液-甲醇体系作为流动相时,17种PFASs的灵敏度均有提高,其中羧酸类长链PFASs(C_(10)~C_(18))的灵敏度可提高1~2倍。相比于单独使用PSA、C_(18)、GCB、EMR-Lipid吸附材料和PSA+C_(18)+GCB组合吸附材料,本文选择的PSA+C_(18)+GCB+EMR-Lipid混合吸附材料具有对油脂基质去除效果更佳的特点。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基质效应低,重复性好,可用于牛肉中多种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同时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烷基化合物 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对健康与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纺织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魏宏远 姚金波 +1 位作者 王红霞 林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52,共10页
为减少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的使用,梳理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首先阐述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的传播路径、使用分布情况,并讨论了这些物质对环境... 为减少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的使用,梳理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首先阐述了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以及它们的传播路径、使用分布情况,并讨论了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同时,介绍了全球环保机构以及相关标准对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在生产和使用上的限制与规定。此外,还特别关注了含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合物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要减少全氟烷基及多氟烷基助剂的使用,积极寻找无氟纺织助剂作为替代品的重要性,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物质 多氟烷基物质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烷羧酸 纺织助剂 无氟纺织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血清中7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梓皓 梁凤至 +2 位作者 陈学蓉 吴萍 吴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2,共9页
以同位素为内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血清中7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的方法,同时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水平,探讨PFASs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依托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采集孕妇孕晚期血清样... 以同位素为内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孕妇血清中7种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的方法,同时评估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水平,探讨PFASs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依托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采集孕妇孕晚期血清样本,并放置于-80℃冰箱后统一检测。首先将血清样品解冻,之后依次加入13C标记的内标物、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和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TBAS),在超声处理后加入甲基叔丁基醚(MTBE)洗脱两次,收集所有洗脱液,涡旋混匀后离心,转移上清液至进样瓶中,随后进行检测。使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分,评估孕期PFASs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7种PFASs在0.1~2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为0.006~0.020 ng/mL,定量限(LOQ)为0.020~0.066 ng/mL,加标回收率为84.6%~116.8%。该方法所需样本量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际样品检测发现,456名孕妇血清中7种PFASs的检出率均≥97.4%,其中暴露水平最高的是全氟辛酸(PFOA),中位数水平为19.4 ng/mL。同时,对379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进行评估,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孕期母体体内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每增加一个自然对数(ln)水平,新生儿的主动肌张力及一般反应分别降低0.36分(95%置信区间(CI):-0.64~-0.08)和0.34分(95%CI:-0.61~-0.07);全氟壬酸(PFNA)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被动肌张力和NBNA总分分别降低0.38分(95%CI:-0.74~-0.01)和0.37分(95%CI:-0.68~-0.06);全氟癸酸(PFDA)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行为能力降低0.28分(95%CI:-0.54~-0.01);而全氟己烷磺酸(PFHxS)每增加一个ln水平,新生儿的NBNA总分上升0.27分(95%CI:0.05~0.48)。性别分层分析发现,男性新生儿对PFASs的神经毒性作用更加敏感。通过此方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的7种PFASs,并结合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估发现,孕期PFASs暴露会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 血清 孕期暴露 神经行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植物油中21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9
作者 冯灏 张炜 +4 位作者 何保山 李盼盼 高树青 郭宝元 杨永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1-739,共9页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可通过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等多种途径污染植物油。因此建立植物油中PFASs的高灵敏、高准确分析方法对保障植物油质量安全至关重...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可通过原料、加工过程、包装材料等多种途径污染植物油。因此建立植物油中PFASs的高灵敏、高准确分析方法对保障植物油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检测植物油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三类21种PFASs的分析方法。实验对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进行优化,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固相萃取净化填料等样品前处理条件对样品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植物油样品经乙腈直接提取,采用弱阴离子WAX SPE柱净化后,通过C18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通过特征离子对及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目标分析物在其相应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5;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4~0.015μg/kg和0.015~0.050μg/kg,方法回收率为95.6%~115.8%,相对标准偏差为0.3%~10.9%(n=9)。本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稳定性高,适用于多种植物油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固相萃取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环境水相和沉积物中19种全/多氟烷基化合物
10
作者 高珂 辛晓东 +3 位作者 刘红 刘莉 宋艳 贾瑞宝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61-69,166,共10页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在水环境中具有生态毒性、长距离迁移性、能随食物链富集等特点。随着水环境中PFASs的暴露风险不断增加,PFASs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文章改进了固相...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在水环境中具有生态毒性、长距离迁移性、能随食物链富集等特点。随着水环境中PFASs的暴露风险不断增加,PFASs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文章改进了固相萃取法富集水样、超声振荡-提取法提取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条件,优化了液相色谱和三重四极杆质谱分离检定条件,整合建立了适用于测定环境水相与沉积物中19种PFAS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相中19种PFASs在低、中、高浓度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0.2%~120.0%、74.3%~114.2%、65.4%~107.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1%~12.1%、4.5%~11.7%、4.3%~9.8%。沉积物中19种PFASs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3%~124.1%、89.9%~104.3%、95.1%~105.7%,RSD分别为5.0%~14.3%、3.1%~10.9%、2.6%~9.9%。水相和沉积物中PFASs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方法检出限为0.2~0.5 ng/L和0.1~0.6 ng/g,方法定量限为0.8~2.0 ng/L和0.4~2.5 ng/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方法学指标好,适用于各类型水质和沉积物中PFASs的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多氟化合物 沉积物 前处理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去除研究进展
11
作者 汪利德 汪宝岩 +1 位作者 张蕾 刘玉灿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228-236,269,共10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被广泛用于农业和杀虫剂,以及航空业的水性成膜泡沫(AFFFs)、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添加剂和侵蚀抑制剂的制造等。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PFASs出现在土壤、饮用水、地下水、湖泊和海洋之中。传统的水处...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被广泛用于农业和杀虫剂,以及航空业的水性成膜泡沫(AFFFs)、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添加剂和侵蚀抑制剂的制造等。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PFASs出现在土壤、饮用水、地下水、湖泊和海洋之中。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常用于处理难降解有机物,但部分工艺对PFASs去除能力有限。因此,对不同方法去除水中PFASs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去除效率进行了汇总。简言之,物理方法操作简便、不产生多余反应副产物且经济效益高,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水中PFASs的去除;生物降解可以实现完全降解,并且具有成本低、环保和可持续性等优点,但难以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化学方法虽然可通过破坏C—F键实现对水中PFASs的有效去除,但成本相对过高,且可能生成毒性更强的氧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s 物理吸附法 生物降解法 高级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多氟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贺思思 史亚利 +1 位作者 蔡亚岐 张春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随着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各国对于该类物质的关注逐步升高。该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广泛检出,使得其环境行为研究不断扩展和加深。目前... 随着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各国对于该类物质的关注逐步升高。该类物质在环境中的广泛检出,使得其环境行为研究不断扩展和加深。目前,针对不同类型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式与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而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是开展PFASs环境科学、管理和污染控制研究的前提。该文针对传统PFASs及其异构体、PFASs前体物和新型PFASs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认识其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质谱 样品前处理 全氟/多氟化合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雷 戴玙芽 +8 位作者 陈晓婷 周顺怡 林洁颖 刘韵 林庆祺 晁元卿 汤叶涛 仇荣亮 王诗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1-1622,共12页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备受学界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可长距离迁移、易生物蓄积等特点,已在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本文综述了PFASs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吸附、...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备受学界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可长距离迁移、易生物蓄积等特点,已在土壤和水体等环境介质中被广泛检出。本文综述了PFASs在土壤中的污染现状、吸附、迁移等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以及由食物链蓄积所产生的毒害效应,并指出了目前针对土壤-作物系统中PFASs研究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系统评估PFASs的环境行为与归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 吸附机理 迁移 作物吸收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中全氟/多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及其作为污染指示物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童 陈雨 +2 位作者 符杰 张爱茜 傅建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ated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持久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全球生态系统及人体中已被普遍检出,其潜在的毒性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蛋是卵生动物生命的起源,同时其营养丰富,...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ated substances,PFASs)在环境中有极强的持久性和生物富集能力,在全球生态系统及人体中已被普遍检出,其潜在的毒性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蛋是卵生动物生命的起源,同时其营养丰富,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因此,蛋中的污染物水平一方面有可能影响卵生动物种族繁衍,另一方面也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风险。近年来禽蛋类样品作为非损伤性生物基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污染情况的评估,同时利用蛋类样品中污染物水平评估相应的遗传发育毒性风险和摄入健康风险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该文对现有文献中蛋中PFASs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蛋作为PFASs污染指示物的适用性和先进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示物 样品前处理 全氟/多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全氟多氟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振聚 罗忻 +4 位作者 梁生康 汤志旭 叶曦雯 马强 牛增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940,共10页
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遍的一类化合物,由于其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而被广泛研究,已在全球许多环境和生物基质中检出,相关法规的演变是趋向对PFAS进行大类或整类列管。目前研究PFAS的传统方法... 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普遍的一类化合物,由于其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而被广泛研究,已在全球许多环境和生物基质中检出,相关法规的演变是趋向对PFAS进行大类或整类列管。目前研究PFAS的传统方法主要采用质谱技术,其中基于低分辨质谱的目标物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高分辨质谱因其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等特点在高通量和未知物分析上更具优势,可以同时实现目标物和非目标物的测定,满足和应对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加严。该文主要综述了高分辨质谱在PFAS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关的前处理方法,并通过环境样品、食品、消费品、人体样品等基质分别对其应用进行介绍,阐述了非靶向分析的流程,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 高分辨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中14种全氟烷基化合物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献礼 饶钦雄 +2 位作者 张其才 杜鹏辉 宋卫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5-1105,共11页
采用基于羧基多壁碳纳米管填料的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消减样品中的脂肪和磷脂等杂质干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14种全氟烷基化合... 采用基于羧基多壁碳纳米管填料的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消减样品中的脂肪和磷脂等杂质干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同时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14种全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方法。样品加入5 mL 0.1%甲酸水溶液涡旋混匀,接着加入15 mL乙腈,加入2 g无水硫酸钠和2 g氯化钠萃取盐,涡旋振荡3 min,离心后取10 mL上清液过快速滤过型净化柱,流出液氮吹浓缩近干,用甲醇复溶至1 mL后,取上清液过0.22μm滤膜,采用Shimadzu Shim-pack G1ST-C18色谱柱(100 mm×2.1 mm,2μm)分离,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内标法定量分析。该研究优化了液相色谱条件,5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体系作为流动相时14种PFASs普遍具有更佳的峰形和灵敏度。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14种PFASs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0.999;14种目标物质的方法检出限(LOD)为0.03~0.15μg/kg,定量限(LOQ)为0.10~0.50μg/kg;3个添加水平下14种PFASs的平均回收率为73.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8%~19.5%。运用该方法对上海3个养殖基地的中华绒螯蟹样品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简便、高效,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适用于中华绒螯蟹中14种PFASs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滤过型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烷基化合物 中华绒螯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林玉 雷素珍 曾红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36-341,350,共7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可以作为PFASs的载体,使PFASs进入人体,在血液和器官中积聚分布,从而导致各类健康问题。本文对PFASs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污染研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PFASs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肉类、蛋类、水产品及果蔬等食品中的污染情况,分析了PFASs通过大气、水源、土壤等进入食物的途径,总结了PFASs对人体的危害:导致心肌发育毒性、使细胞膜病变和改变人体胆固醇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食品中PFASs的应对措施。减少食品包装中PFASs的过度使用,寻找新的PFASs替代物,减少PFASs经食品摄入,正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 pfass) 食品污染 食品接触材料 途径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多介质界面行为研究进展
18
作者 黄磊 胡斌 +2 位作者 刘刚 李艳红 潘丽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5-29,共15页
近年来,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土壤既是PFASs污染的重要受体,也会在吸附-解吸、淋溶等作用影响下成为释放PFASs的污染源,从而对受纳水体造成持续污染,尤其是... 近年来,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土壤既是PFASs污染的重要受体,也会在吸附-解吸、淋溶等作用影响下成为释放PFASs的污染源,从而对受纳水体造成持续污染,尤其是对土壤下覆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因此,理解PFASs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是预测其环境归趋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任务。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土壤-地下水系统中PFASs的污染来源和界面行为进行了综述,并对现存问题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展望,以期为PFASs在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土壤-地下水系统 多介质 多界面行为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长江水源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骏 裘一鸣 +2 位作者 张淑敏 姜巍巍 金磊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61-66,94,共7页
新污染物风险控制是环境科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的前沿热点。论文开展了人工生态湿地对长江水源常规水质指标和抗生素、全氟化合物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TN、TP、NO-3-N和藻类平均去除率为46.6%、52.8%、&g... 新污染物风险控制是环境科学和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的前沿热点。论文开展了人工生态湿地对长江水源常规水质指标和抗生素、全氟化合物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TN、TP、NO-3-N和藻类平均去除率为46.6%、52.8%、>81.2%和46.1%。对抗生素的整体去除率为32.0%,林可霉素、磺胺甲恶唑和氟甲砜霉素在湿地中难去除。全氟化合物整体去除率为22.9%,基质吸附和水体悬浮物吸附沉降起主要作用,沉水植物对全氟化合物净化效果不明显。人工湿地各区域沉水植物叶片表面微生物群落具有较大差异,变形菌门和蓝藻为优势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新污染物 抗生素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 沉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