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感知视角下红色乡村旅游景区提升策略研究——以豫北安阳马氏庄园为例
1
作者 殷静柯 贾琦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豫北乡村地区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乡村旅游红色景区发展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安阳马氏庄园为考察对象进行场地调研,基于文化感知理论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文化感知...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豫北乡村地区拥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乡村旅游红色景区发展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安阳马氏庄园为考察对象进行场地调研,基于文化感知理论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文化感知的多维度、系统化的评价体系,通过文化感知评价结果分析,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4个维度提出了红色文化感知优化策略,进一步打造独具豫北地域特色的红色乡村旅游景区产品和项目,以满足公众的红色文化感知需求。旨在让游客都能深刻感受到豫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赢得游客的文化认同,为豫北乡村旅游红色景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化感知 空间提升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中原真性感知对出游渴望的影响——旅游涉入和收入预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春晓 王祺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基于后后现代主义视角,借鉴唤醒理论,以实验研究方法探究了原真性感知对情绪唤醒和旅游者出游渴望的影响。实验一表明创造性真实感知和现实性真实感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实验二表明相对于现实性真实感知,创造性真实感知对旅游者情绪唤醒... 基于后后现代主义视角,借鉴唤醒理论,以实验研究方法探究了原真性感知对情绪唤醒和旅游者出游渴望的影响。实验一表明创造性真实感知和现实性真实感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实验二表明相对于现实性真实感知,创造性真实感知对旅游者情绪唤醒的影响更强;实验三和实验四分别验证了旅游涉入和收入预期在红色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情绪唤醒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从后后现代主义视角观察原真性感知的思路,认为可以通过科技和艺术手段来增强红色文化原真性感知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原真性感知 情绪唤醒 出游渴望 旅游涉入 收入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文创旅游空间符号化建构与游客体验真实性的互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解长雯 晏雄 韩剑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10,共18页
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将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和传统社区转型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创旅游空间。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文创旅游空间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地方特色符号挖掘不足、管理不够细致有效、游客体验真实性相对... 在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将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和传统社区转型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创旅游空间。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文创旅游空间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地方特色符号挖掘不足、管理不够细致有效、游客体验真实性相对薄弱等。通过对昆明云纺文创园进行实证研究,从游客视角对文创旅游空间的符号化建构进行深度解读,探究不同维度的符号感知如何影响体验真实性,进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实现,并分析游客涉入度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构建符号感知—体验真实性—游客满意度的互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工业与历史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文化与创意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与环境符号感知对客观真实性体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建构真实性体验和存在真实性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符号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著中介效应;游客涉入度在体验真实性和满意度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以期改善游客体验质量,助力城市特色旅游品牌的塑造,推动城市文创旅游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激发城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创旅游空间 旅游空间符号化建构 旅游空间符号感知 游客体验真实性 游客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对黑衣壮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感知差异与满意度 被引量:46
4
作者 高燕 凌常荣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8-84,共7页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异化的现象日益凸显,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存在着3种差异:游客感知同一种民族文化的真实性程度(真实度)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真实性的感知与实际情形的差异。这3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满意度有着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将以黑衣壮民族文化旅游为例,在分析这3种差异的基础上,试图揭示这3种差异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 真实性 感知 满意度 黑衣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保护规划——以江西原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为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昌鸣 赵真 成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红色文化景观是基于红色文化遗产而形成的兼具人文与自然特性的复合型景观,可分为集聚型和分散型2种类型。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由于点多面广,在组织与规划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视角,以江西原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葛源镇... 红色文化景观是基于红色文化遗产而形成的兼具人文与自然特性的复合型景观,可分为集聚型和分散型2种类型。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由于点多面广,在组织与规划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视角,以江西原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葛源镇为典型案例,对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合理利用分散型红色文化景观的特有资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力争准确地、客观地呈现感知的信息,从而提升其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感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红色文化景观 分散型 感知 保护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依恋对旅游者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晓丽 唐承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6,144,共8页
旅游者的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地方依恋理论为基础,构建揭示地方依恋影响旅游者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路径和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方依赖直接显... 旅游者的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是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地方依恋理论为基础,构建揭示地方依恋影响旅游者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路径和中介机制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地方依赖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但地方情感仅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红色旅游忠诚度;红色精神共情和红色教育感知在地方依恋影响旅游者红色旅游忠诚度和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红色精神共情在地方依恋影响旅游者红色文化资源负责任行为路径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优于红色教育感知。研究拓展了地方依恋理论的应用情境,可为我国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及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地方依恋 红色文化资源 负责任行为 红色精神共情 红色教育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旅游中游客的真实性感知对怀旧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旅游 真实性感知 怀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红色文化景观感知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涛 蔺宝钢 程圩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文化景观的价值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过程中需进一步突显。从文化景观理论视角,以陕西省3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红色文化景观游客感知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正相关性,并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感知质量与整体形象是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且相互影响;感知质量包括景观、教育、服务3个维度,除旧址本体外,游客对景观雕塑、景观装置、符号景观、文创产品与教育体验的感知较高,是提升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整体形象包含认知、情感2个维度,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忠诚度。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尝试提出案例地提高游客感知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结构方程模型 红色文化景观 游客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在线契合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吕兴洋 骆晶晶 唐孜彦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91,共15页
如何强化青少年红色教育成效,推动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是红色旅游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红色旅游仪式感作为一种深度精神体验指标,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为推动红色旅游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了两个研究:研... 如何强化青少年红色教育成效,推动红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是红色旅游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红色旅游仪式感作为一种深度精神体验指标,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为推动红色旅游政治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基于质性研究识别出红色旅游仪式感具有反结构性、场域性、隔离性、象征性4个属性维度;研究二采用实证研究检验红色旅游仪式感对青少年网络主动传播行为,即在线契合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红色旅游仪式感能突出青少年的集体身份和个人的游客身份,促进其身份融合与难忘的旅游体验形成;(2)身份融合与难忘的旅游体验均对在线契合行为的两个子维度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其中,红色文化契合行为受身份融合的影响更大,目的地契合行为受难忘的旅游体验影响更大。该研究完善了旅游仪式感基础理论框架,开发了红色旅游仪式感的有效测量工具,为红色旅游教育成效的提升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仪式感 属性维度 青少年 红色文化传播 在线契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视角下苗寨文化旅游产品原真性与地方性感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红梅 殷红梅 +2 位作者 李瑞 杨洋 梁子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5-233,共9页
目的 为解决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基础上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原真性与地方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体验视角下对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以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产品“高山流水”为研究案例,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在心流体验的调节下,参与“高... 目的 为解决民族文化挖掘和传承基础上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原真性与地方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体验视角下对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以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产品“高山流水”为研究案例,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在心流体验的调节下,参与“高山流水”体验的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地方性感知的影响关系,并将满意度作为地方性感知后的效度反应。结果 参与“高山流水”体验的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对地方性感知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心流体验对参与“高山流水”的旅游者原真性感知和地方性感知的调节作用更明显;一方面,原真性感知对心流体验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心流体验也能正向影响地方性感知。参与“高山流水”的旅游者的地方性感知对其满意度能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结论 上述结果有助于调节苗寨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与地方性之间的关系,为民族旅游地文化和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品 心流体验 原真性感知 地方性感知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旅游游客服务质量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曹月娟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2,共9页
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及行为意愿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为调研对象,构建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景区配套服务、游客服务... 游客对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及行为意愿对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游客为调研对象,构建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景区配套服务、游客服务质量感知及其行为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景区设施服务-游客感知-行为意愿”三者的路径关系。研究表明: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均对游客的服务质量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直接影响游客行为意愿;交通等基础设施良好也可提升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配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旅游 服务质量感知 行为意愿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地游客时空感知及原真性体验关系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选择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当下热门旅游网站的用户出游体验评论,对其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游客在凤凰古城时空感知的不同行为活动和情感变化,构建出游客在凤凰古城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 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选择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当下热门旅游网站的用户出游体验评论,对其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游客在凤凰古城时空感知的不同行为活动和情感变化,构建出游客在凤凰古城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以及存在主义原真性体验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时空感知特征是游客白天集中于古街感受古城,晚上则集中在沱江边释放自己。时空变化对游客的感知影响不大,具体表现在不同时空游客原真性体验的维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原真性体验 游客时空感知 文化遗产地 凤凰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