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1年中国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1
作者 张志东 金华 +4 位作者 胡继宏 蒋露 王莉 龙开冲 张荣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62-2269,共8页
背景 高血压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分析和预测其流行现状能为慢性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2021年我国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为未来我国高血压肾... 背景 高血压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分析和预测其流行现状能为慢性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1990—2021年我国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为未来我国高血压肾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库获取我国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的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估计不同性别高血压肾病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并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方法对我国2022—2032年不同性别高血压肾病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做出预测。结果 经过年龄标准化后,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在1990—1995年均略有下降,随后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1990—2021年男性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由5.44/10万下降至4.72/10万,女性由3.86/10万下降至2.75/10万,女性的下降趋势相对更加明显。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经年龄标准化后,我国高血压肾病的ASIR整体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AAPC分别为0.43%、0.64%,P<0.05)。不同时期结果显示,我国男性高血压肾病ASIR 1990—1992年降速最快[年度变化百分比(APC)=-1.62%,P<0.05],2019—2021年增速最快(APC=1.30%,P<0.05)。我国女性高血压肾病ASIR 1990—1995年降速最快(APC=-1.31%,P<0.05)。经年龄标准化后,我国高血压肾病的ASMR整体呈下降趋势(男性AAPC=-0.51%,女性AAPC=-1.09%,P<0.05),女性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不同时期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男性高血压肾病ASMR 2004—2007年降速最快(APC=-3.26%,P<0.05),1998—2004年增速最快(APC=1.30%,P<0.05)。我国女性高血压肾病ASMR 2004—2007年降速最快(APC=-4.47%,P<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年龄组中,男性的高血压肾病ASIR和ASMR普遍高于女性,高血压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年龄60~65岁后男性和女性ASIR增速均开始加快,年龄≥70岁后死亡率增速开始加快。我国男性和女性高血压肾病发病风险的时期效应呈现上升趋势,时期对女性高血压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稍高于男性;1992—2021年我国男性和女性高血压肾病的死亡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出现下降的趋势;我国男性和女性高血压肾病ASIR的队列效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SMR的队列效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2032年我国男性、女性高血压肾病的ASIR将会持续上升,ASMR将会持续下降。结论 1990—2021年我国高血压肾病ASIR总体呈上升趋势,ASMR呈下降趋势;发病和死亡风险均随年龄而增长,尤其在老年后增速明显。预测未来10年,ASIR将会持续上升,ASMR缓慢下降。提示应该关注男性和老年患者,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肾病 全球疾病负担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Joinpoint回归模型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年度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年内展布法的河道基本生态需水过程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卫国 杨淇翔 张修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9,136,共5页
为科学分析计算河流生态水文过程对径流的年内动态需求,以河南省淮河干流大坡岭站、息县站、淮滨站等3个水文断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站1956~2016年天然月均流量数据,运用改进的年内展布法计算生态流量过程,并与原年内展布法、Q p法、近1... 为科学分析计算河流生态水文过程对径流的年内动态需求,以河南省淮河干流大坡岭站、息县站、淮滨站等3个水文断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站1956~2016年天然月均流量数据,运用改进的年内展布法计算生态流量过程,并与原年内展布法、Q p法、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法、Tennant法及最小月均径流量年内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河南段从大坡岭站到息县站、淮滨站基本生态流量依次增大,各水文断面一般用水期基本生态需水量在多年年均径流量占比达10.5%~11.8%,鱼类产卵育幼期占比达24.9%~30.0%。改进的年内展布法分析结果不仅继承了原方法较好反映天然径流的年内丰枯变化规律,又可以削弱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提高了河道基本生态需水要求的生态功能目标的满足程度,适用于分析计算季节性明显河道基本生态需水量。该计算成果客观合理,对于科学确定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年内展布法 同期均值比 水文学法 生态需水过程 淮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径流评价中的Tennant法应用 被引量:72
3
作者 郭利丹 夏自强 +1 位作者 林虹 王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87-1792,共6页
Tennant法在生态径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保护河流生命健康与维持生物多样性来说,Tennant法存在着某些不合理之处;在具体应用中又有年均值比和同期均值比之别。鉴于Tennant法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文中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应用... Tennant法在生态径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保护河流生命健康与维持生物多样性来说,Tennant法存在着某些不合理之处;在具体应用中又有年均值比和同期均值比之别。鉴于Tennant法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文中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应用中的不同理解进行了探讨和评价。认为:Tennant法在生态径流评价中存在一定局限性;Tennant法的同期均值比相对年均值比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NANT法 生态径流 年均值比 同期均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特征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强德仁 顾建新 +4 位作者 石素逸 许敏锐 宗菁 杨佳成 靳光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4-279,共6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死亡特征,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依据。方法:计算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的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差别分解分析法... 目的:分析2009-2019年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死亡特征,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下降目标提供依据。方法:计算30~69岁居民4类慢性病的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差别分解分析法分析人口和非人口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的粗死亡率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2.01%(P<0.001)的速度下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分别以APC-3.62%(P<0.001)、-3.80%(P<0.001)、-6.61%(P=0.004)的速度下降,而糖尿病的标化死亡率则逐年上升(APC 4.19%,P=0.022)。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2.32%下降到8.91%,但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却略有上升趋势。非人口因素导致的粗死亡率下降作用明显超过人口老化因素产生的上升作用,而对于男性糖尿病的粗死亡率,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均促进其上升。结论:常州市武进区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主要慢性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糖尿病的防控任务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死亡率 年度变化百分比 早死概率 差别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库水文序列突变点检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孔兰 胡良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4,共3页
以我国南方长潭水库水文站1961-2005年共45 a的年平均流量序列为例,利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M-K法)、相关分析法等,研究了长潭水库水文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长潭水库年平均流量呈上升... 以我国南方长潭水库水文站1961-2005年共45 a的年平均流量序列为例,利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M-K法)、相关分析法等,研究了长潭水库水文序列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长潭水库年平均流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996-2001年显著上升,产生了突变现象;②年平均流量系列的突变点为1975年,是自然与人为活动共同影响的结果,产生突变的主要驱动力是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流量序列 累积距平法 M-K法 突变点 长潭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兰州断面不同时期径流指标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双彦 高源 +1 位作者 张萍 马志瑾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7,共4页
根据1950—2018年黄河干流兰州断面的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月平均流量等数据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方法和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计算方法对其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0—1968年、1969—1986年、1987—2005年和2006—2... 根据1950—2018年黄河干流兰州断面的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月平均流量等数据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方法和流量过程变异程度指标计算方法对其水文情势变化情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0—1968年、1969—1986年、1987—2005年和2006—2018年兰州断面的年最大日平均流量、极端流量、流量过程变异程度等指标呈现阶段性变化。具体表现为小流量洪水频次增加,中大流量洪水频次减少,小流量洪水历时增长,中大流量洪水历时缩短;最小化指标的极端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最大化指标的极端流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流量过程变异程度逐阶段上升。分析指出各指标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的蓄水运行、沿黄工农业耗水以及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指标 年最大日平均流量 极端流量 水库运行 工农业耗水 兰州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北运河临水线划定方法探讨
7
作者 么旺 孙永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北运河天津境内土门楼至屈家店长74.3 km的河段作为典型河道,采用两种方法划定临水控制线,并进行结果分析与方法比较,建议以多年平均流量作为标准,采用多年平均流量与岸边的交界线作为临水控制线,并根据不同断面形态提出具体的临水线... 以北运河天津境内土门楼至屈家店长74.3 km的河段作为典型河道,采用两种方法划定临水控制线,并进行结果分析与方法比较,建议以多年平均流量作为标准,采用多年平均流量与岸边的交界线作为临水控制线,并根据不同断面形态提出具体的临水线划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岸线 临水控制线 中水整治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惠山区2008-2017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心意 浦浙宁 +4 位作者 陈海 茹炯 张激 陈顺平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无锡市惠山区户籍人口2008-2017年死亡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探讨全死因对寿命、工作的影响,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等一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无锡市惠山区户籍人口2008-2017年死亡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探讨全死因对寿命、工作的影响,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等一系列指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居民全死因死亡和减寿情况,使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评价变化趁势。结果2008-2017年无锡市惠山区居民年均标化死亡率为333.34/10万,由2008年的487.84/10万下降到2017年的280.63/10万。其中男性高于女性(P<0.01)。全人群标化死亡率十年间以7.1%的年变化百分比下降。全人群期望寿命从2008年的76.78岁上涨到2017年的82.36岁。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前三位死因均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寿命损失年和工作损失年前三位的死因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情况,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妊娠、分娩、产褥期并发症。结论2008-2017年无锡市惠山区居民全死因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期望寿命逐步提高,但恶性肿瘤、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与中毒仍是当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慢性病和损伤等的相关综合性防制措施以降低居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期望寿命 死亡率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nnant方法的河流生态基流应用现状及改进思路 被引量:19
9
作者 黄康 李怀恩 +1 位作者 成波 田若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Tennant法作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文方法,在生态基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经验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参考或应用某种方法时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系统总结了Tenmmt法普遍存在的时空变化大、流量适宜性较弱、普适条件... Tennant法作为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水文方法,在生态基流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经验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参考或应用某种方法时应该对其进行合理性分析。系统总结了Tenmmt法普遍存在的时空变化大、流量适宜性较弱、普适条件较差的3个关键问题,基于3种改进形式的变量:特征流量、用水期、百分率,深化研究Tennant方法的改善战略,进而归纳出3种改进方法:年均值法、同期均值法、改进百分系数法。最后,对Tennant法进行展望,提出选取具有年内和年际丰枯变化性的低流量指标、建立基流百分比与水生生物栖息地之间的适应曲线簇、有针对性地修正具体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物和物理需求、确定生态基流阈值时需考虑到流量与河流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等发展趋势,以期拓宽Tennant法的使用范围、完善不同地区河流生态基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Tennant法 河道生态基流 年均值法 同期均值法 改进百分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岷江上中游流域流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俊鸿 覃光华 童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2,共5页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了岷江上中游地区6个代表水文站1956-2016年均流量序列变化的周期、趋势和统计规律。得到如下结果:该流域多个水文站年均流量经过EMD分解均得到3个IMF分量和1个趋势项,各IMF分量显示的低频周期约为2.5~3...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了岷江上中游地区6个代表水文站1956-2016年均流量序列变化的周期、趋势和统计规律。得到如下结果:该流域多个水文站年均流量经过EMD分解均得到3个IMF分量和1个趋势项,各IMF分量显示的低频周期约为2.5~3.5 a、5.0~7.0 a,高频周期约为10.0~18.0 a,趋势项RES显示序列呈现典型的直线型下降趋势。该结果反映了岷江上中游流域近半个世纪来径流量持续减少,且径流的低频周期的离散程度在高频周期的基础上并不是逐级增加,而是呈倍数放大,倍数与高频周期的离散程度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年均流量 岷江上中游 周期 趋势 标准偏差 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诊断分析的大通河流量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毓森 黄维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3,共5页
采用水文变异诊断方法对大通河享堂水文站1940年以来年平均流量序列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年平均流量变异显著,变异程度为中等,突变点为1990年,说明大通河年平均流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发生了显著的突变。同时,在变异诊断... 采用水文变异诊断方法对大通河享堂水文站1940年以来年平均流量序列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年平均流量变异显著,变异程度为中等,突变点为1990年,说明大通河年平均流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发生了显著的突变。同时,在变异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跳跃变异和趋势变异的年平均流量预报模型,比较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可知,相对误差为±10.0%的年份,跳跃预报模型占89%,趋势预报模型占97%。采用所建模型分别预报2011—2020年平均流量,并用2011—2013年实测值进行验证,预报误差符合《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规定,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诊断 预报模型 流量预报 年平均流量 大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轩 刘瑜 胡家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103,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2008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及趋势,在1956~2007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的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在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年均径流量、月均流量以及断流天数等各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了解2008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及趋势,在1956~2007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的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在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年均径流量、月均流量以及断流天数等各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三峡工程的调蓄作用日渐稳定,同时由于上游来水偏少,使得三口各个口门的冲淤变化不大;荆江三口的分流比基本保持小幅度并大致同步的下降变化。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游水资源规划治理及江湖关系深入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分流比 年均径流量 月均流量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