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ment Problems of China Rural Human Capital
1
作者 ZHANG Junxia YU Jialin CHEN Y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4期77-83,共7页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physical body, knowledge, skills, and all the abilities that can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r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he ability is a form of human capital s... The rural hum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physical body, knowledge, skills, and all the abilities that can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the r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he ability is a form of human capital stock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but at present the situation of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in rural areas is not optimistic. A lot of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such as the inadequate total investment and the irrational structure, as to these issues,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apital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转型能否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
2
作者 李波 谢倩玲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4,共15页
人力资本升级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文本分析法计算企业绿色化转型指数,并结合员工技能结构数据,研究绿色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影... 人力资本升级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全面绿色转型时期的现实要求。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采用文本分析法计算企业绿色化转型指数,并结合员工技能结构数据,研究绿色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绿色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经过替换变量、考虑其他政策冲击及工具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化转型能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促进企业资本深化,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引发企业技能创造性破坏,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地,绿色化转型的人力资本升级效应在国有企业、高内部控制质量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本文不仅为明晰绿色化转型与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关系提供思考,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重目标的实现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转型 人力资本升级 高技能劳动力 技能创造性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丽 乔国娇 才让加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下,人口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探究如何在适应人口结构新变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遏制人口结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既关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关系到经...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下,人口增长模式和结构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探究如何在适应人口结构新变化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遏制人口结构转变对新质生产力产生的不利影响,既关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清晰认识人口老龄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为提前干预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出台而做好准备。文章基于2012~2022年省际面板数据,在测算省级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是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发挥正向影响的重要传导机制。第三,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抑制作用在市场化指数较高的地区更加显著;短期内,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负向影响。第四,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技术进步门槛,跨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将有效激活人口老龄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为此,应采取优化人力资本质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强福利保障等措施,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本 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如何赋能共同富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科选 余林徽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是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作为研究切入点,并结合2005—2022年的省级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不同地区、不同财力、不同技术水平的省份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主要通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劳动力转移等三条路径来助力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研究结果为理解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劳动力转移 全要素生产率 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测算与分解
5
作者 滕蔓洲 章上峰 +1 位作者 程灿 赵澳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46,共6页
文章在增长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学历、性别和年龄三个就业人员异质性特征,构建了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的特征交叉分类矩阵,在19个国民经济行业层面编制了可以反映我国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变化的人力资本投入指数,并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变化... 文章在增长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学历、性别和年龄三个就业人员异质性特征,构建了就业人员、劳动报酬的特征交叉分类矩阵,在19个国民经济行业层面编制了可以反映我国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变化的人力资本投入指数,并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变化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2年中国总量人力资本投入平均以2.65%的速度逐年增长,其主要由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推动;劳动力学历的提升是推动总量层面人力资本投入增长的核心因素;大量人力资本从第一产业流向了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吸纳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使整体行业结构得到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劳动力质量 指数法 特征交叉分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下的辽宁省农户福利测度分析
6
作者 施雯 周艳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研究不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下的农户福利状况,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受访农村女性劳动力分为高、中、低人力资本三类,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农户福利水平测度,得出农村女性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 研究不同女性人力资本水平下的农户福利状况,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受访农村女性劳动力分为高、中、低人力资本三类,采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农户福利水平测度,得出农村女性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农户福利水平呈现同向变动关系等结论。提出提升农村女性受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女性健康资本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劳动力 人力资本 农户福利 模糊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基于家庭代际教育投资视角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成利 徐光平 杨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140,共13页
使用CFPS2014和CFPS2018两期面板数据以及PSM-DID估计方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市民化,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的物质性和... 使用CFPS2014和CFPS2018两期面板数据以及PSM-DID估计方法,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和市民化,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对子女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人力资本投资,最终促进农村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参与土地流转的时间越早,农村家庭所受影响越大。进一步保障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补齐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短板,激发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快乡村人才振兴,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人力资本 家庭投资 农村劳动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人力资本形成的效应探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永丽 刘富强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3,共7页
文章利用在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 文章利用在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比分析了农村外出打工者外出前后自身变化,说明了劳动力流动对流动者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者本身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流动对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对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社会福利分配效应分析——基于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溢出的视角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童伟 吴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的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然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投入体制下,教育投入属地性质十分明显。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将使得教育投入表现出显著的外部性,教育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将会使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产生不同的社会福利效应。表现为:劳动力净输出地为福利损失,而劳动力净流入地为福利受益;其中,广东净受益最多,四川福利损失最多,云南基本持平。各省份最主要的5个直接福利受益来源地和溢出流向地,所占比重分别到达了52.32%-85.65%,48.64%-95.41%。尽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流出对城乡与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间接福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人力资本溢出 社会福利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黎明 王亚柯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2,共7页
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回流到农业部门主要受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阻碍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回流到农业部门主要受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及地理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教育程度低、健康状态不佳、父亲教育程度低、农村户口、居住在西部地区以及远离城镇等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非农就业 农村劳动力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现代化素质的经济解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娅 周力 应瑞瑶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1,共7页
基于英克尔斯的"现代性量表",本研究利用2009年课题组对江苏省631位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沟通能力、主观意识... 基于英克尔斯的"现代性量表",本研究利用2009年课题组对江苏省631位农村劳动力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现代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沟通能力、主观意识、内在涵养、开放观念、公共权责、经营能力、生存能力等7个因子代表性地刻画了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2)整体看来,仍在外群体的现代化素质较高,其次为已经回流群体,从未外出群体的现代化素质最低;(3)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素质主要受到了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和个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长远看来,鼓励具备较高现代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建设现代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素质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效应与广东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焦张义 冯邦彦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1,共7页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开始显现。结论是广东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二次开发以及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重新发挥。广东的经济增长不能长久依靠人口红利,必须走依靠知识、技能等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效应 经济增长路径 人力资本 产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GRA)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宁 张宏亮 +1 位作者 夏锋 项科杰 《西北人口》 2003年第3期43-46,共4页
在农业、医学、经济及社会各领域内,灰色关联分析(GRA)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建立了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因素及物资资本投入的GRA分析模型,并以西北地区为例具体测算了人口及物质诸因素与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度。
关键词 人口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劳动力 GRA 灰色关联分析 区域经济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投资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作用的实证分析——对湖南西部贫困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纯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 本文以湖南西部贫困县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典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收入状况,证明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性分析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几种主要形式中,教育和劳动力迁移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技术培训对于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有效,而对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西部贫困县 贫困地区 实证分析 农民增收 湖南 人力资本理论 外出务工收入 农民收入 劳动力迁移 经营性收入 实证研究 收入状况 主要形式 技术培训 适用性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之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祺 王桂新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存量现状、各省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净迁移率、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与人均GDP的关系。使用了横截面回归和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其一,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发挥...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存量现状、各省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净迁移率、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与人均GDP的关系。使用了横截面回归和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面板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其一,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发挥着重要效应,平均受教育年限对提高人均GDP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个基本分界点;其二,区域间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差异,有10个省市人力资本利用效率较高,其中90%集中在东部地带。其三,人口迁移对人均GDP即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影响。文章呼吁重视9年义务教育、鼓励人口自由迁移和充分把握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平均受教育年限 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人口迁移 人口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侯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9,共6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迅速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与配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也加剧了企业之间对人力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迅速增加,对人力资本的形成与配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也加剧了企业之间对人力资本的竞争,并以此促动了企业的用工制度改革。但是,劳动力的不均衡流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造成了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巨大差异及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使企业面临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增加与人力资本流失的矛盾。而对这些问题,不仅应该在政策方面进一步放宽并取消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而且应该从各个层面与角度重视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形成 人力资本配置 地区差距 企业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结构性演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智敏 唐昌海 张炜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6年第2期9-17,共9页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要依据。运用有效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有效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对湖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学历水平、受教育年数的集中趋势和离散差异等进行剖析;阐述了用“有效人力资本”的观点分析劳动力产业变动与职业变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主动、安全地迎接即将出现的第三次劳动力产业性转移和职业性变更,必须加大“低级次”产业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加劳动力转变职业能力的有效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人力资本 劳动力结构性演进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促进中国女性发展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GMM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军 曹丽萍 刘亚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10,119,共10页
现有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会使国家整体受益,但是对于特定群体,对女性是否有益处呢?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开放对我国女性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我国加入WTO以来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GMM分析方法建立模型验... 现有理论告诉我们贸易开放会使国家整体受益,但是对于特定群体,对女性是否有益处呢?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开放对我国女性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我国加入WTO以来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GMM分析方法建立模型验证相关假说。研究发现:(1)贸易开放整体上有利于我国女性发展;(2)贸易开放提高了我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增加了我国女性在第一、二产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但分区域来看贸易开放对东中部地区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3)贸易开放促进了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低于男性,两性间人力资本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女性发展 劳动力参与率 人力资本 GMM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建宁 贾涵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5,共7页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分析"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年龄、性别等自身条件无关,经济资本中分红、房租等可替代收入变量和人力资本中高层次职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显著;交往能力和政策制度变量在各自的类别模型中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影响,但未能进入最终模型;就业收入、文化程度和一技之长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因此,"村改居"群体提高就业收入和文化程度以及拥有一技之长,均有助于其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群体 城市社会融入 经济资本 人力资本 就业收入 文化程度 劳动技能 社会支持 城市社会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资关系的产权理论演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秋惠 于桂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47-53,共7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沿着两条路径探讨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一条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将研究聚焦到劳动力产权制度上,提出了由"物质财产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构成的"双产权制度"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学者沿着两条路径探讨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问题。一条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将研究聚焦到劳动力产权制度上,提出了由"物质财产产权"和"劳动力产权"构成的"双产权制度"理论;另一条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将企业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产权交易契约,提出了由"物质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组成的"双产权制度"理论。最后,两条路径在本质上汇合到一起。"双产权制度"理论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作型劳资关系,奠定了产权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产权 人力资本产权 双产权制度 合作型劳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