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sion of Dual-targeting Peptides with MAP30 Promotes the Apoptosis of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1
作者 YANG Yi-Xuan WANG Xin-Yi +5 位作者 CHEN Wei-Wei GAN Li SUN Yu LIN Tong ZHAO Wei-Chun ZHU Zhen-Ho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 30 kD(MAP30)is a type I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with antibacterial,anti-HIV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but lacks the ability to target tumor cells.To increase its tumor-targeting ability,the arginine-glycine-aspartic(RGD)peptid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EGFRi)peptide were fused with MAP30,which was named ELRL-MAP30.The efficiency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 cells,which lack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gR)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is limited.In this study,we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ELRL-MAP30 on TNBC MDA-MB-231 cells.First,we discovered that ELRL-MAP30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MDA-MB-231 cells and induced MDA-MB-231 cell apoptosis.Moreover,ELRL-MAP30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ax expression and a decrease in Bcl-2 expression.Furthermore,ELRL-MAP30 triggered apoptosis via the Fak/EGFR/Erk and Il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addition,recombinant ELRL-MAP30 can inhibit chicken embryonic angiogenesis,and also inhibit the tube formation ability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umor angiogenesis.Collectively,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RL-MAP30 has significant tumor-targeting properties in MDA-MB-231 cancer cells and reveal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angiogenesis.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potential role of ELRL-MAP30 in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the TNBC cell line MDA-MB-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inine-glycine-aspartic peptide(RG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terference peptide(egfri) momordica antiviral protein(MAP30) MDA-MB-231 cell tumor targeting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生物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韩晋辉 翟培 吕文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0-2408,共9页
【目的】探究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溶血活性的影响,对比氨基酸替换前后多肽结构与活性变化,初步探讨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和因素。【方法】在杂合肽KL-21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将其第14位甘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 【目的】探究单点氨基酸替换对杂合肽KL-21溶血活性的影响,对比氨基酸替换前后多肽结构与活性变化,初步探讨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和因素。【方法】在杂合肽KL-21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将其第14位甘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得新衍生肽KL-21a。利用多种在线工具对2种多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圆二色光谱法测定多肽的二级结构,通过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探究多肽的抗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肽的溶血活性。【结果】多肽KL-21a与KL-21的大多数理化特性差异较小,但与疏水性相关的理化特性差异较明显。2种多肽的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为主,KL-21a的侧链更加收缩且螺旋含量低于KL-21;二者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有抑杀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效果最为相近。当多肽浓度为256μg/mL时,KL-21溶血率>50%,KL-21a没有溶血活性。【结论】衍生肽KL-21a具有良好抑菌活性,且溶血作用明显降低,表明第14位氨基酸是影响KL-21生物活性的关键位点,可为后续抗菌肽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杂合肽 氨基酸替换 抗菌活性 溶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及酶解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宝明 迟子涵 张婉婷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共7页
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是目前我国保障粮食和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核心任务。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粕,具有替代豆粕成为饲料中优质蛋白质资源的潜力。然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低且氨基酸组成不... 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是目前我国保障粮食和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核心任务。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副产品,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豆粕,具有替代豆粕成为饲料中优质蛋白质资源的潜力。然而玉米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低且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这严重限制了玉米蛋白粉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发酵及酶解技术能够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并为动物提供诸多益处,是提升玉米蛋白粉饲用价值的有效手段。文章分析了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以及用作蛋白质饲料的限制因素,综述了玉米蛋白粉体外发酵和酶解技术,总结了发酵和酶解玉米蛋白粉产品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大量试验数据表明,玉米蛋白粉经过发酵或酶解可大幅提高小肽含量,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发酵 酶解 生物活性肽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的转化与验证
4
作者 刘婷 刘师卜 +3 位作者 张励 朵慧 路勇 张露勇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3-730,共8页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是模拟皮肤致敏有害结局通路(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KE1),即亲电物质与皮肤蛋白亲核中心的共价结合;基于待测物对含有半胱氨酸的合成模型肽的反应性,通过检测6个时间点肽与不同浓度...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是模拟皮肤致敏有害结局通路(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KE1),即亲电物质与皮肤蛋白亲核中心的共价结合;基于待测物对含有半胱氨酸的合成模型肽的反应性,通过检测6个时间点肽与不同浓度待测物孵育后的剩余量,计算待测物的最大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lg k_(max),从而识别强致敏性物质(GHS 1A)。国内目前尚无该方法的报道。文章考察了不同品牌单溴代二苯甲烷对试验的影响,并选择7种已知致敏性的化合物,验证k DPRA方法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单溴代二苯甲烷对预测结果影响在可接受范围;7种物质致敏性预测结果与已知分类一致。k DPRA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强致敏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致敏 体外 动力学直接多肽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分子互作与分子对接联用技术的鲜味肽呈味特征评价及分子机制解析
5
作者 陈万超 李文 +3 位作者 吴迪 张忠 李佳霖 杨焱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1,共10页
为探究鲜味多肽呈味特征及其与鲜味受体相互作用机制,以5种大球盖菇鲜味肽(EP-6、SG-7、PH-5、SE-6、ES-7)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评定、电子舌分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分子互作技术及分子对接联用技术,系统评价了5种鲜味肽的鲜味强度... 为探究鲜味多肽呈味特征及其与鲜味受体相互作用机制,以5种大球盖菇鲜味肽(EP-6、SG-7、PH-5、SE-6、ES-7)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评定、电子舌分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分子互作技术及分子对接联用技术,系统评价了5种鲜味肽的鲜味强度并解析其与鲜味受体分子的作用机理。通过感官评分(0~10)与滋味稀释分析发现,EP-6与ES-7鲜味评分最高,分别为6.90±0.88、6.70±0.95,阈值分别为0.178 mmol/L和0.167 mmol/L,低于0.3 mg/mL谷氨酸钠(MSG)的阈值(1.774 mmol/L)。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1.8%,EP-6与ES-7鲜味强度接近质量分数为0.1%的MSG的鲜味强度,且与感官评定结果一致。SPR动力学分析表明,ES-7与T1R3-VFD受体结合亲和力最强(KD=1.471×10^(-6) mol/L),结合解离速率呈“快上快下”特征;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揭示,EP-6与SG-7的对接能量最低,分别为-436.52、-397.81 kJ/mol,其稳定性依赖于ASN68、GLU45、HIS278等关键残基的氢键与疏水作用。此外,含硫氨基酸Cys等通过巯基作用延长鲜味感知,与感官评定的味感绵长特征相印证。通过电子舌、分子互作与分子对接多技术联用构建鲜味肽综合快速评价体系,可突破传统感官评定主观局限,明确鲜味受体结合域核心结合位点,并揭示含硫氨基酸对鲜味持久性的调控作用。研究旨在为天然鲜味增强剂的理性设计与高值化应用,以及食品风味精准调控技术的开发提供分子层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肽 分子互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分子对接 鲜味受体 T1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制备
6
作者 李松涛 杨雪 +2 位作者 郝婷 范彦芳 王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Rink Amide树脂为固相载体、N-芴甲氧羰基(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制备了一种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6位经D-构型半胱氨酸(D-Cys)取代的类似物[D-Cys^(6)]-LHRH。优化的... 以Rink Amide树脂为固相载体、N-芴甲氧羰基(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采用固相多肽合成法制备了一种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6位经D-构型半胱氨酸(D-Cys)取代的类似物[D-Cys^(6)]-LHRH。优化的裂解试剂为三氟乙酸-水-三异丙基硅烷(95.0∶2.5∶2.5,体积比),纯品的HPLC纯度为97.8%,总收率为47.5%。该方法简便高效、总收率高,为LHRH类似物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构建LHRH受体靶向的多肽-药物偶联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类似物 多肽 固相合成 D-构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
8
作者 石杰 张正海 +4 位作者 魏连会 杨庆丽 李国巍 董艳 姬妍茹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粉酶解制备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温度40℃、料液比1∶25、酶添加量5.68%、pH 8.0,在此条件下酶解5 h凝血酶抑制率为84.70%;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在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有更高的凝血酶抑制率,可以达到99.38%;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中近70%分子质量为500~1500 Da。综上,该方法制备并纯化得到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具有高凝血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 抗血栓活性肽 酶解 响应面 凝血酶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的制备及其抗炎活性
9
作者 徐萍 王君淑 +2 位作者 鞠凤霞 李深 张凤清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4-962,共9页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以林蛙(Rana dybowskii)残体为原材料,在酶解条件下获得林蛙残体多肽(RDRP),再与硒离子(Se4)螯合制备林蛙残体多肽螯合硒(RDRPC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螯合反应的优化条件,并通过体外细胞模型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e4与RDRP作用生成螯合物;RDRPCS有足够的金属结合位点,螯合位点分别为氨基、羟基和C=O;螯合工艺优化结果为温度60℃,pH=6,时间65 min,质量比2.5:1,该条件下螯合反应的效率为70.7%;不同浓度的螯合物对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的NO,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量均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残体肽 螯合硒 抗炎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刘显军 刘宏宇 +2 位作者 陈静 李玟 乔富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6-30,共5页
抗菌肽(antimicrobial,AMPs)是一类由动植物体产生的生物活性肽,是一种新型理想的抗生素类药物替代品,凭借其来源广泛、种类丰富,同时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作用,被畜牧业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提高生产效益、保障食品安全。抗菌肽... 抗菌肽(antimicrobial,AMPs)是一类由动植物体产生的生物活性肽,是一种新型理想的抗生素类药物替代品,凭借其来源广泛、种类丰富,同时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及抗病毒等作用,被畜牧业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提高生产效益、保障食品安全。抗菌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无耐药性,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来实现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目的。文章综述了抗菌肽的来源、分类及生物学功能,以期为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生猪实际生产及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来源分类 生物学功能 生猪养殖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小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佳 马卓 +3 位作者 于畅 王丹丹 张金龙 马志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 圆小囊(SR)是兔回肠末端与盲肠相接处形成的一个壁厚而膨大的圆囊,主要由丰富的淋巴组织构成,为兔特有的外周免疫器官。圆小囊在兔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消化吸收、免疫防御、神经内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圆小囊结构特殊、功能复杂,在科学试验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论文从圆小囊的解剖学、组织学、影像学等方面总结了其结构特征,对圆小囊多种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在为今后以圆小囊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宠物兔疾病临床诊断以及推动圆小囊抗菌肽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小囊 结构 生理功能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的抑菌机制及其在食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3 位作者 王斌 廖琼 刘畅宇 曹慧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5-425,共11页
由于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加工和储运等环节极易受到致病微生物或腐败微生物污染,从而产生生物毒素或造成食品腐败损失。研究表明,抗菌肽对致病微生物或腐败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且部分抗菌肽兼具抗氧化、清... 由于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加工和储运等环节极易受到致病微生物或腐败微生物污染,从而产生生物毒素或造成食品腐败损失。研究表明,抗菌肽对致病微生物或腐败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且部分抗菌肽兼具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活性,可通过抑菌和抗氧化协同作用增强其对食品的抗菌保鲜作用。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抗菌保鲜剂,在食品抗菌保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从细胞质膜损伤和非细胞质膜损伤视角系统阐明抗菌肽的抑菌分子机理;随后,对抗菌肽在各类食品抗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详尽综述;最后,对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菌保鲜剂,在食品抗菌保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抗菌肽在食品抗菌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抑菌机制 膜损伤机理 非膜损伤机理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的研制
13
作者 刘岩 余映旋 +1 位作者 赵冠里 黄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47-152,202,共7页
以睡眠肽、茶叶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为主要功能性助眠原料,以全脂奶粉、葡萄粉、木糖醇、麦芽糊精等为辅料,研制一款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的配方,并对其理化性质... 以睡眠肽、茶叶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为主要功能性助眠原料,以全脂奶粉、葡萄粉、木糖醇、麦芽糊精等为辅料,研制一款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的配方,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营养素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睡眠肽0.336 g,茶叶茶氨酸0.1 g,γ-氨基丁酸0.4 g,全脂奶粉2.0 g,葡萄粉4.0 g,木糖醇1.9 g,麦芽糊精0.5 g。在该工艺下睡眠肽复合固体饮料的感官评分为93分。理化性质检测结果显示,分散性分别以300、400、500 r/min的转数下,平均分散时间为15.52、7.64和5.30 s;溶解度为92.47%,膨胀度为11.59%;含水量为4.87%;水溶性指数为88.96%;吸水性指数为2.30%。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脂肪含量为41.9695 g/kg,蛋白质含量为124.4625 g/kg,还原糖含量为0.1375 g/kg,灰分含量为27.250 g/kg,钙元素含量为905.55 mg/kg,能量为3671.0715 kJ/kg。数据表明,该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溶解性,具备冲调制品的特点。其蛋白质含量最高,且低脂低糖低能量,既能满足睡前的适当饱腹感,又能避免高糖高脂高热量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肽 酪蛋白磷酸肽 助眠 固体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多肽对Hep3B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14
作者 魏连会 石杰 +1 位作者 李国巍 董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57-61,67,共6页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粕获得汉麻多肽,经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小于2 ku的多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汉麻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其对肝癌Hep3B细胞...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法水解汉麻粕获得汉麻多肽,经膜分离技术得到分子质量小于2 ku的多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汉麻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其对肝癌Hep3B细胞的形态、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抗肝癌Hep3B细胞增殖活性肽组分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多肽能够抑制人肝癌Hep3B细胞的生长,且抑制率随汉麻多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汉麻多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贴壁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变圆,且部分细胞核出现浓缩。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汉麻多肽主要将Hep3B细胞阻滞在G2/M期,诱导肝癌Hep3B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汉麻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5个峰对应的肽段氨基酸序列为LPSF,NQANQLDQFSR,FEW,GQNDDRNSIIR,DNGRNVFDGELR,汉麻多肽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多肽 HEP3B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味及甜味受体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杨华生 肖音 +2 位作者 李婷 段亚文 吴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界定中药“甘味”,并以此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玉竹皂苷低剂量组、玉竹皂苷高剂量组、玉竹皂苷低剂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Lac...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界定中药“甘味”,并以此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玉竹皂苷低剂量组、玉竹皂苷高剂量组、玉竹皂苷低剂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Lactisole,Lac)组、玉竹皂苷高剂量+Lac组,另取未造模小鼠为正常组。给药7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给药8周后,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胰腺及肝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胰岛素的含量;以HuTu-80为细胞模型,ELISA检测GLP-1、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含量,激光共聚焦检测Ca^(2+)荧光强度。结果玉竹皂苷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及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GLP-1、胰岛素水平(P<0.05),改善胰腺及肝组织形态;玉竹皂苷作用于HuTu-80细胞后,可显著增加cAMP、Ca2+、GLP-1的含量(P<0.05)。然而,玉竹皂苷的作用能被甜味受体抑制剂Lactisole明显抑制(P<0.05)。结论玉竹皂苷因味甘而激动甜味受体,进而促进GLP-1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味 甜味受体 玉竹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合自由能计算和激活实验探讨玉米肽激活乙醇脱氢酶机制
16
作者 邱智军 魏亚楠 龚明贵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玉米肽具有显著的醒酒活性,大量实验表明,激活乙醇脱氢酶(ADH)是其发挥醒酒作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玉米肽激活ADH是否通过变构作用实现的,使用口袋特征(AlloSite)和盲对接(HPEPDOCK)2种预测方法识别到共同一致的ADH变构位点Site2;然... 玉米肽具有显著的醒酒活性,大量实验表明,激活乙醇脱氢酶(ADH)是其发挥醒酒作用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玉米肽激活ADH是否通过变构作用实现的,使用口袋特征(AlloSite)和盲对接(HPEPDOCK)2种预测方法识别到共同一致的ADH变构位点Site2;然后采用分子对接(AutoDock Vina)和分子力学/广义波恩表面积(Uni-GBSA)方法计算玉米肽与变构位点Site2的结合自由能,在考虑结合自由能预测方法能力边界的前提下,分析得到玉米肽的结合自由能与其实验测定激活率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反过来验证了变构位点预测以及玉米肽与ADH发生变构作用结果。另外,直观构效关系分析表明,玉米肽-ADH结合构象模式能够解释83%的激活活性差异案例,进一步肯定了结合自由能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其分析结果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酒肽 变构作用 分子对接 分子力学/广义波恩表面积(MM/GB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和抗菌肽联用对蛋品质和孵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白建 洪金明 +1 位作者 赵斌 王奕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7,共7页
为研究虾青素和抗菌肽联用对蛋品质和孵化性能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4周龄京红蛋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T_(0)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_(1)~T_(6)为试验组,各组单独饲喂添加不同水平的虾青素(0.5%、1... 为研究虾青素和抗菌肽联用对蛋品质和孵化性能的相关性,选取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4周龄京红蛋鸡42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T_(0)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T_(1)~T_(6)为试验组,各组单独饲喂添加不同水平的虾青素(0.5%、1.0%、1.5%)和抗菌肽(300、500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试验结束后对蛋鸡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对种蛋进行蛋品质和孵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1)蛋品质:T_(1)~T_(6)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哈夫单位均高于T_(0)组(P<0.05)。群体平均蛋重为64.2 g,平均蛋形指数为1.344,平均蛋壳厚度为0.364 mm,平均蛋壳颜色为76,平均蛋壳强度为4.5 kg/cm^(2),平均哈夫单位为81。(2)孵化性能:T_(1)~T_(6)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初生重均高于T_(0)组(P<0.05)。群体平均受精率为92%,平均孵化率为94%,平均健雏率为96%,平均初生重为36.5 g。(3)相关性分析: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与蛋重和蛋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受精率与孵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健雏率与受精率和孵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虾青素和抗菌肽联用对京红蛋鸡F1代蛋品质和孵化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3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抗菌肽 蛋鸡 蛋品质 孵化性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椎体骨质量及生物力学研究
18
作者 张鑫 马朋朋 +4 位作者 刘肃 李伟 张麦粒 赵立春 张春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大鼠第4腰椎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DOP大鼠模型并对第4腰椎进行磷酸钙骨水泥强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组[10 nmol/(kg·w)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和二甲双胍组[100 mg/(kg·d)二甲双胍灌胃]。干预8周后收集血清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取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体并检测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最大负荷、刚度,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核转录因子-κB受体配体(RANKL)、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司美格鲁肽组和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CTX-I、TRACP-5b水平,椎体Tb.Sp及TRA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TRAP、AGEs、RANL及核蛋白中NF-κB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OC、PINP水平,椎体BMD、BV/TV、Tb.N、Tb.Th及ALP的mRNA表达水平,总蛋白中ALP、p-PI3K、p-AKT、p-GSK-3β及核蛋白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司美格鲁肽组与二甲双胍组的血清FBG、FIns、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司美格鲁肽组的其他各项指标均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显著改善DOP大鼠椎体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后的骨质量及生物力学性能,激活PI3K/AKT/GSK-3β/β-catenin成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形成、抑制AGEs/RANKL/NF-κB破骨分化通路介导的骨吸收是可能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磷酸钙骨水泥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司美格鲁肽 成骨分化 破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肽提取及冲剂制备工艺研究
19
作者 林花 金海强 +5 位作者 姜银姬 金美玉 王婷 金星爱 尹花 车成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在提取灵芝多肽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促进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相应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以多肽提取量为参考指标,进行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灵芝多肽冲剂制备工艺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来优化结合超声... 为探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在提取灵芝多肽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促进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相应产品的工厂化生产,以多肽提取量为参考指标,进行灵芝多肽的提取及灵芝多肽冲剂制备工艺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来优化结合超声波与酶法提取灵芝多肽的工艺条件,并进一步探究灵芝多肽冲剂的配方。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确定了灵芝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即料液比为1∶5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60℃,加酶量为6000 U·g^(-1)。此外,针对灵芝多肽冲剂的配方,也得出了最优比例,糊精占20%,淀粉占25%,柠檬酸占0.3%,蔗糖占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活性多肽 酶解法 提取 最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酶法制备黑斑蛙皮抗氧化肽及其活性评估
20
作者 张喜才 李蓉 黄业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5,共9页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蛙皮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性能;以高活性小分子肽得率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酶添加量、超高压压力、超高压时间、液料比四个参数优化,确定小分子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1~2000 Da小分子肽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76.93%、59.23%,并显著提高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抗氧化能力;在中性蛋白酶水解的基础上,二次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用量10210 U/g,超高压压力315 MPa,压力作用时间9.3 min,液料比16倍,1~2000 Da小分子肽得率为25.26%。超高压辅助双酶水解显著提高了黑斑蛙蛙皮小分子肽的得率,为黑斑蛙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双酶水解 黑斑蛙皮 小分子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