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法研究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秋华 王春 +3 位作者 张志恒 张美月 宋双居 王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0-1063,共4页
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染料木素与HSA之间... 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二者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1.00×106(27℃),1.66×106(37℃)和5.25×106(47℃)。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H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59nm(27℃),2.65nm(37℃)和2.90nm(47℃)。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染料木素对H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凤灵 闫迎华 +2 位作者 张强斋 渠桂荣 卢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31-2534,共4页
基于5一甲基尿苷(5一Methyluridine)与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H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5-甲基尿苷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 基于5一甲基尿苷(5一Methyluridine)与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H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5-甲基尿苷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含量的新方法。文章考察了猷值、反应介质、试剂用量、离子浓度、试剂加入顺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的影响。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血清白蛋白在1.38~575.2μg·m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1,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12μg·mL^-1。运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8.7%~103.8%之间。对11份5一甲基尿苷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差为1.56%。还考察了一些常见离子和有机物存在时对蛋白质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体系稳定、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该法可直接用于血清、唾液和尿样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基尿苷(5-Methyluridine) 人血清白蛋白(HSA) 同步荧光光谱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野漆树苷与人血清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少东 帅欧 +2 位作者 林励 肖凤霞 卓嘉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研究野漆树苷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光谱法研究野漆树苷与HSA的作用机制。以能量传递原理及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野漆树苷与H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以热力学参数判断其与HSA间的作用力类型;... 目的研究野漆树苷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光谱法研究野漆树苷与HSA的作用机制。以能量传递原理及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野漆树苷与H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以热力学参数判断其与HSA间的作用力类型;以同步荧光光谱考察野漆树苷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野漆树苷与HSA反应的结合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野漆树苷与H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4.16 nm;野漆树苷与HSA的互相作用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为主;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的特征荧光光谱峰随野漆树苷浓度的增加而产生猝灭。结论野漆树苷能与HSA结合,其荧光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漆树苷 人血清白蛋白 结合作用 荧光猝灭 热力学参数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3-(2-氰基乙基)胞嘧啶同步荧光法测定血清中蛋白质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凤灵 王俊丽 +3 位作者 崔延瑞 渠桂荣 卢雁 樊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88,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3-(2-氰基乙基)胞嘧啶(CEC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CECT为分子光谱探针研究了CECT-蛋白质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与Δλ值、反应介质、反应温度...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基于3-(2-氰基乙基)胞嘧啶(CEC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CECT为分子光谱探针研究了CECT-蛋白质体系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与Δλ值、反应介质、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CECT为分子光谱探针定量测定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ECT-HSA和CECT-BSA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分别在0~441.4和0~351.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23和0.035μ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1.2%~3.3%,加标回收率为97.2%~100.4%。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该法可直接用于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HSA) 牛血清白蛋白(BSA) 3-(2-氰基乙基)胞嘧啶(CECT)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碘苷在血清白蛋白同步荧光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凤灵 张强斋 +2 位作者 渠桂荣 王丽 王俊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碘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以碘苷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碘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导致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以碘苷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别在1.38-579mg/L和0.78-585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612mg/L和0.358mg/L。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测定,回收率为97%-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苷 人血清白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新试剂探针测定唾液中蛋白质含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清玲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6,133,共4页
基于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PT)与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引起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APT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基于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PT)与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引起血清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发生特异性变化,且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APT为分子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分析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在2.0~479.0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可达1.6mg·L-1.本实验对人唾液中的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6.4%~98.1%之间.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差为0.8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选择性和回收率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 人血清白蛋白(HSA) 唾液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快速测定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强斋 贠嫣茹 +1 位作者 崔凤灵 郭军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5,共4页
研究了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P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三维荧光光谱,证明了两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APT的加入导致HSA疏水微环境极性和构象的变化.考察了Δλ值,pH值、离子强度、试剂加入顺序及APT用量等因素对APT与HSA... 研究了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PT)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体系的三维荧光光谱,证明了两者可以发生相互作用,APT的加入导致HSA疏水微环境极性和构象的变化.考察了Δλ值,pH值、离子强度、试剂加入顺序及APT用量等因素对APT与HSA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HSA的浓度(2.0~479.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可达1.3 mg.L-1.在此基础上,以APT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102.8%~104.6%之间.结果显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体系稳定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PT) 人血清白蛋白(HSA)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5-羟甲基糠醛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8
作者 张轶 王倩倩 +2 位作者 杨丽娟 张金莲 孙祥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9-642,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5-羟甲基糠醛(5-HMF)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并利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研究表明: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5-羟甲基糠醛(5-HMF)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反应的特征,并利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研究表明:5-HMF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出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1.4×103 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探针同步荧光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9
作者 邢卫卫 崔凤灵 +2 位作者 毛润泽 程姗 霍瑞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9-854,共6页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白藜芦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对蛋白的内源性荧光产生猝灭作用,而且,同步荧光的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白藜芦醇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 在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pH=7.4),白藜芦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对蛋白的内源性荧光产生猝灭作用,而且,同步荧光的强度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白藜芦醇为荧光探针,运用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及强度受Δλ、反应介质和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I)与人血清白蛋白在1.380~276.0 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37 mg/L(n=11)。对血清、尿样和唾液等生物样品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3.5%~105.8%之间,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G-250)法作对照,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人血清白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考马斯亮蓝 三维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含量的同步荧光法研究
10
作者 闫迎华 杨艳杰 +4 位作者 万笑云 崔凤灵 张强斋 党晓云 渠桂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基于胞苷酸(CM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胞苷酸为分子探针,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Δλ值、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 基于胞苷酸(CM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和溶液中白蛋白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以胞苷酸为分子探针,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Δλ值、介质、试剂用量、离子强度、加入顺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体系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同步荧光强度与白蛋白在2.76~552.0μg·mL-1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4,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13μg·mL-1.用本方法对人血清、唾液和尿液等样品进行测定并做了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7.8%~103.6%之间.对11份空白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差为1.16%.并用CBB法做了对照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苷酸(CMP) 人血清白蛋白(HSA) 考马斯亮蓝G-250(CBB) 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高良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燕斌 乔华 +2 位作者 李波 丁伟 孙体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5-68,73,共5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猝灭、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谱,研究高良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高良姜素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结合过程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不同温度下二者的...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猝灭、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谱,研究高良姜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高良姜素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结合过程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主要作用。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K_a)与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6×10~6L/mol、1.17(290.15 K),4.34×10~5L/mol、1.09(296.15 K),1.23×10~5L/mol、1.00(303.15 K),9.87×10~4L/mol、0.99(310.15 K)。同步荧光、三维荧光和圆二色谱显示高良姜素与HSA作用时更靠近色氨酸残基,使其周围的疏水性减弱,而对蛋白构象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人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同步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