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亚磷酸自催化的含磷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合成和性能
1
作者 曹毅 马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以季戊四醇与亚磷酸、脂肪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工艺制备了含磷季戊四醇酯,利用FTIR、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酯化反应在170~185℃下,无催化剂的体系反应效果与硫酸催化反应... 以季戊四醇与亚磷酸、脂肪酸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工艺制备了含磷季戊四醇酯,利用FTIR、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酯化反应在170~185℃下,无催化剂的体系反应效果与硫酸催化反应体系接近且优于氧化亚锡体系,说明亚磷酸在反应体系中既作底物,同时又起到了催化作用;第二步酯化反应在220~230℃下,无催化剂的亚磷酸体系与表现最佳催化效果的氧化亚锡体系的反应效果相当,进一步说明亚磷酸具有良好的自催化能力。与未进行亚磷酸改性的季戊四醇酯(典型的MIL-PRF-23699规范基础油)相比,含磷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分解温度提升约76℃,HPDSC氧化温度提升约25℃,表明亚磷酸改性可很好地提升季戊四醇酯润滑油的高温性能,使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性能 季戊四醇酯 酯化反应 亚磷酸 基础油 航空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戊四醇酯蒸馏脱酸脱色工艺参数研究
2
作者 陈雨 马楷 吴旭东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进行液-液分离操作的非平衡连续蒸馏技术,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酯类油基础油季戊四醇酯进行脱酸脱色处理,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流量对油品精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获得蒸馏脱酸脱色较优工艺参数,为工...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进行液-液分离操作的非平衡连续蒸馏技术,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酯类油基础油季戊四醇酯进行脱酸脱色处理,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蒸馏流量对油品精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获得蒸馏脱酸脱色较优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技术是使季戊四醇酯酸值降低、杂质减少、颜色透明的有效分离提纯方法;当蒸馏温度为170℃~180℃,蒸馏真空为7 Pa~10 Pa时,为较优脱酸工艺,此工艺下,油品蒸馏收率(目标物质量占进料量的百分比)均在97%以上,蒸馏能力(蒸馏流量/蒸馏温度)在3.4以上,油品酸值可由2.17 mg/g(以KOH计,全文同)处理至0.16 mg/g~0.22 mg/g;当蒸馏温度为220℃,蒸馏流量为597.60 g/h~768.00 g/h,蒸馏压力为0.1 Pa时,为较优脱色工艺,此工艺下,可将油品酸值处理至0.15 mg/g~0.16 mg/g的同时,颜色处理为水白透明色。(图8表5参考文献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季戊四醇酯 脱酸 脱色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 mm^(2)/s级季戊四醇酯航空发动机润滑油基础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贻全 赵梦亚 +2 位作者 贺景坚 梁宇翔 刘琼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8,共9页
MIL-PRF-23699G Enhanced Ester(EE)增强酯型润滑油标准是目前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极压承载能力和氧化安定性能的最高标准规范。针对双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氧化安定性弱于单季戊四醇酯,长链脂肪酸不能同时提高季戊四醇酯的氧化安定性与极... MIL-PRF-23699G Enhanced Ester(EE)增强酯型润滑油标准是目前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油极压承载能力和氧化安定性能的最高标准规范。针对双季戊四醇酯的高温氧化安定性弱于单季戊四醇酯,长链脂肪酸不能同时提高季戊四醇酯的氧化安定性与极压承载性的问题,采用季戊四醇、己二酸、C_(5)~C_(9)一元脂肪酸,通过直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5 mm^(2)/s级季戊四醇酯基础油,相较于单、双季戊四醇酯混合型基础油,新型季戊四醇酯基础油具有更好的黏温性能与低温流动性,其氧化诱导期与Falex失效负荷提升幅度达到20%以上,解决了现有5 mm^(2)/s级多元醇酯基础油合成技术路线中使用双季戊四醇酯、长链脂肪酸无法兼顾两种性能的问题,为下一代EE增强酯型航空发动机润滑油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涡轮发动机 润滑油 增强酯 季戊四醇酯 氧化安定性 极压抗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树枝状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忠飞 陈洪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以季戊四醇(PETP)、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种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GE-PETP-MDH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下测试产物的表面张力... 以季戊四醇(PETP)、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种树枝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GE-PETP-MDHM。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下测试产物的表面张力、铺展性能、乳化性能、消抑泡性能、增溶性能及其对聚醚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GE-PETP-MDHM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8×10^(-4)mol/L,可降低水的最低表面张力至22.67 mN/m,接触角在石蜡表面由53.81°降至43.81°,乳化性能较差,具有不错的消抑泡性能和增溶能力,对聚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降黏率可达到3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七甲基三硅氧烷 环氧开环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戊四醇固固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崔柳 景照硕 +3 位作者 张卫潮 祝朝阳 陈栓俊 王士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火力发电中余热耗散现象不可避免,有效地利用电厂余热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季戊四醇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并且在一定温度时会发生体心立方结构(α相)与面心立方结构(γ相)相互转化的优点,因而在... 火力发电中余热耗散现象不可避免,有效地利用电厂余热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季戊四醇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并且在一定温度时会发生体心立方结构(α相)与面心立方结构(γ相)相互转化的优点,因而在固固相变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场景.研究季戊四醇在不同温度时的导热性能对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十分必要.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别对季戊四醇相变前后的两种相态的导热性能开展了研究.为了揭示季戊四醇热导率变化的物理机理,进一步对X射线衍射图谱、声子态密度、不同频率的声子贡献以及不同类型的作用力贡献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温度升高,α相季戊四醇的热导率逐渐下降.当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季戊四醇由α相转变为γ相,热导率大幅下降.相比于α相,γ相季戊四醇热导率的降低归因于:(1)γ相季戊四醇晶胞结构发生了变化,分子间氢键遭到破坏;(2)γ相季戊四醇晶体内声子散射增强;(3)主导声子频率的不同导致了α相和γ相季戊四醇热导率差异;(4)γ相季戊四醇晶体中对热导率贡献最大的键拉伸作用力占比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发展及固固相变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余热利用 固固相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季戊四醇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安的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敏 齐引绵 高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58-259,共2页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etranitro-pentaerythritol(PETN) was exploded by using HPLC-ESI MS.PETN was separated on the C18 column through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ethanol-wate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etranitro-pentaerythritol(PETN) was exploded by using HPLC-ESI MS.PETN was separated on the C18 column through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ethanol-water(70 ∶30,by volume) as the mobile phase at a flow rate of 0.2 mL/min.Ultraviolet detection was performed at 225 nm.The base peak of PETN was adduct ion,[M-H+NO3]-.The calibration curve showed a linear range from 1.25 to 200 mg/L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2.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0.1 mg/L.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 were 1.98%.The recoveries of PETN were range of 9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SI MS tetranitro-pentaerythritol(PE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磷酸铵的改性及其对聚丙烯的阻燃作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1 位作者 王坚 刘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89,92,共4页
通过热处理多聚磷酸铵与三聚氰胺的混合物,获得热稳定性较高(起始失重温度达250℃以上)和吸湿性较低的膨胀型阻燃剂MPPA.红外光谱和其它有关数据分析表明,MPPA是多聚磷酸的铵和三聚氰胺盐与三聚氰胺的混合物.燃烧试验... 通过热处理多聚磷酸铵与三聚氰胺的混合物,获得热稳定性较高(起始失重温度达250℃以上)和吸湿性较低的膨胀型阻燃剂MPPA.红外光谱和其它有关数据分析表明,MPPA是多聚磷酸的铵和三聚氰胺盐与三聚氰胺的混合物.燃烧试验表明,MPPA与季戊四醇复配后对聚丙烯的阻燃作用显著增强,这是因为季戊四醇的加入有助于阻燃聚丙烯在受热燃烧时形成膨胀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胺 聚丙烯 阻燃作用 改性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凯 王兴国 +3 位作者 单良 金青哲 钮新星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3-56,共4页
以油酸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酯化催化剂,合成可再生的润滑油基础油季戊四醇油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携水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酯化率... 以油酸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酯化催化剂,合成可再生的润滑油基础油季戊四醇油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携水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6%以上。反应粗产品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品为纯度很高的季戊四醇油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油酸酯 生物润滑油 酯化 分子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树状化合物1,3,5-三{3-[2,4,8,10-四氧杂-9(3,5-二(2,6-二氧杂-4,4-二羟甲基环己基)苯基]螺[5.5]十一烷基}苯的制备 被引量:10
9
作者 魏荣宝 陈苏战 +2 位作者 梁娅 刘秀明 李洪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4,共3页
Dendrimers are the subject of intense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anticipated potentialities and the peculiar structural properties.A novel synthetic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dendrons built ... Dendrimers are the subject of intense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anticipated potentialities and the peculiar structural properties.A novel synthetic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dendrons built on the 1,3,5-benzenetricarboxaldehyde core and endowed with a periphery of pentaerythritol groups has been developed.1,3,5-Tri(2,6-dioxa-4,4-dihydroxymethyl cyclohexyl) benzene(1)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1,3,5-benzenetricarboxaldehyde with pentaerythritol in the presence of hot CHCl3 and p-methyl benzene sulfonic acid with 55% yield.By turning 1,3,5-benzenetricarboxaldehyde into its trioxime,it was protected to decrease the cross-linked reaction with compound 1 both including many groups.The reaction of compound 1 with 1,3,5-benzenetricarboxaldehyde trioxime and pentaerythritol afforded 1,3,5-tri{3-[2,4,8,10 -tetra-oxa-9(3,5-di(2,6-dioxa-4,4-dihydroxymethylcyclohexyl) phenyl]spiro\undecyl}benzene(2) by using I2 as the catalyst,and the yield was 25.2%.Product 2 and its intermediates were identified by IR,1H NMR,MS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三甲苯 1 3 5-苯三甲醛 季戊四醇 树状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国栋 肖新颜 程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6-78,共3页
以工业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三氯氧磷为原料 ,研究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的制备 ,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温度 80℃ ,时间 5h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 ,所得中间产物双氯螺磷的纯度高 ,产率达 50... 以工业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三氯氧磷为原料 ,研究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的制备 ,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温度 80℃ ,时间 5h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 ,所得中间产物双氯螺磷的纯度高 ,产率达 50 .76% ;最后对产物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优良的阻燃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螺磷 季戊四醇双磷酸酯蜜胺盐 膨胀型阻燃剂 制备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PPM/PEPA对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邱桂花 姜兴三 +1 位作者 于名讯 潘士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60,共3页
将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PPM)和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复配成一种新型膨胀型阻燃剂(IFR),并用于聚丙烯(PP)的阻燃。研究了该膨胀型阻燃剂的组成和用量对PP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PPM和PEPA组成的IFR对PP具... 将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PPM)和季戊四醇磷酸酯(PEPA)复配成一种新型膨胀型阻燃剂(IFR),并用于聚丙烯(PP)的阻燃。研究了该膨胀型阻燃剂的组成和用量对PP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PPM和PEPA组成的IFR对PP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PPM与PEPA质量比为3∶2,添加量为23%时,阻燃PP的氧指数为26.5%,阻燃级别达到UL94V0级;与PP相比,阻燃PP的弯曲强度提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熔点、起始分解温度降低,残炭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磷酸酯 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亚磷酸二硬脂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霞 胡应喜 +2 位作者 李燕芸 尹振晏 郭彩凤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和十八醇为原料 ,有机锡为催化剂 ,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二亚磷酸二硬脂醇季戊四醇酯。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及物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前 2h温度为130℃左右 ,反应后 2 .5h温度... 以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和十八醇为原料 ,有机锡为催化剂 ,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二亚磷酸二硬脂醇季戊四醇酯。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及物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反应前 2h温度为130℃左右 ,反应后 2 .5h温度为 16 0℃左右 ,以 0 .0 6 2 5mol季戊四醇为准 ,ω(季戊四醇 )∶ω(亚磷酸三乙酯 )∶ω(十八醇 ) =1∶2∶2 .0 5 ,催化剂用量为 0 .4 g ,收率在 98.5 %以上 ,而且重现性好。合成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反应时间短 ,后处理简单 ,产品中无酚 ,无“三废”产生。产品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亚磷酸二硬脂醇季戊四醇酯 合成 新工艺 抗氧剂 热稳定剂 亚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贺建勋 邹煜 +1 位作者 杜宏德 马婧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8-713,共6页
以季戊四醇、硬脂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又以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苯乙烯、富马酸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苯乙烯-富马酸三组分共聚物(PSSF 降凝剂),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同时研究了... 以季戊四醇、硬脂酸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又以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苯乙烯、富马酸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苯乙烯-富马酸三组分共聚物(PSSF 降凝剂),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同时研究了 PSSF 降凝剂的降凝效果。合成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的较佳条件:n(季戊四醇):n(硬脂酸)=1:1.4、温度200℃、时间4.5 h、对甲苯磺酸用量(占季戊四醇和硬脂酸的总质量)2.0%、甲苯用量(占季戊四醇和硬脂酸的总质量)80%;聚合反应的较佳条件:n(富马酸):n(苯乙烯)=1:4、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问4.0 h、过氧化苯甲酰用量(占季戊四醇硬脂酸酯、苯乙烯和富马酸的总质量)0.6%。当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5.0%(质量分数)的 PSSF 降凝剂时,降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 硬脂酸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苯乙烯 富马酸 润滑油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磷酸盐和季戊四醇在EVA中的阻燃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小云 王正洲 梁好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研究了三聚氰胺磷酸盐(M P)和季戊四醇(PER)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阻燃作用。采用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研究了M P和PER不同配比对EVA阻燃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 P和PER的配比不同对体系的阻燃有... 研究了三聚氰胺磷酸盐(M P)和季戊四醇(PER)作为膨胀型阻燃剂(IFR)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阻燃作用。采用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研究了M P和PER不同配比对EVA阻燃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 P和PER的配比不同对体系的阻燃有很大影响。在M P和PER总添加量为50%时,M P/PER质量比为2∶1时显示出最好的阻燃效果,阻燃EVA体系氧指数最高,垂直燃烧达到V-0级。采用热分析研究了膨胀型阻燃EVA体系的热分解特性,以及采用激光拉曼光谱等手段对材料燃烧后形成的膨胀炭层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三聚氰胺磷酸盐 季戊四醇 膨胀型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三季戊四醇磷酸酯/聚磷酸铵的热解与成炭机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率 彭辉 +2 位作者 刘国胜 郝建薇 蒋伟中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3-1178,共6页
将阻燃剂三季戊四醇磷酸酯——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简称Trimer)和聚磷酸铵(APP)均匀混合,制得复合阻燃剂Trimer/APP;采用TG,FTIR,XPS等方法研究了Trimer/APP的热解成炭机理。表征及分析结果... 将阻燃剂三季戊四醇磷酸酯——三(1-氧代-1-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基)磷酸酯(简称Trimer)和聚磷酸铵(APP)均匀混合,制得复合阻燃剂Trimer/APP;采用TG,FTIR,XPS等方法研究了Trimer/APP的热解成炭机理。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Trimer与APP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二者交联成炭,导致800℃时的残炭量较多;Trimer与APP混合后,热解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膨胀现象,且在较低温度下即可明显地脱水成炭,有利于提高高聚物的阻燃性能;APP催化Trimer脱水成炭,APP中N元素增强了碳质化合物的热稳定性;APP的存在改变了Trimer的热解过程,且在高温下生成耐热的P—O—N键和C—N键,使其高温残炭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三季戊四醇磷酸酯 聚磷酸铵 热解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及季戊四醇膨胀型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正洲 王云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9,共4页
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LOI)随A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PP添加量达到20%时,阻燃环氧树脂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在APP阻燃环氧树脂中引入成炭剂PER... 研究了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LOI)随AP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PP添加量达到20%时,阻燃环氧树脂的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在APP阻燃环氧树脂中引入成炭剂PER使得体系的LOI值有所降低,但适量PER的引入使得阻燃体系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热失重(TG)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阻燃的环氧树脂相比,阻燃环氧树脂的初始分解温度有所降低,但在高温下阻燃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好。此外,还采用了激光拉曼光谱对阻燃环氧树脂燃烧后的炭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膨胀型阻燃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式硫酸镁晶须对膨胀阻燃聚丙烯的协效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猛 王海增 +1 位作者 张芳华 郝建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3,共5页
以七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多聚磷酸铵/季戊四醇/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热失重分析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 以七水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多聚磷酸铵/季戊四醇/碱式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通过氧指数测试(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热失重分析评价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表征了残炭的形貌结构,发现碱式硫酸镁晶须对膨胀阻燃聚丙烯具有显著的协效作用。添加1%的碱式硫酸镁晶须,膨胀阻燃体系的LOI由29.90提高至38.39,提高了28.4%;UL-94等级从NR提高到V-0;残炭致密性显著增强,炭层表面C/P摩尔比增加,且出现元素Mg;弯曲强度从38.83 MPa增加至40.2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多聚磷酸铵 季戊四醇 聚丙烯 协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烯基封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与光固化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成文 张晨 +1 位作者 杜中杰 励杭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9,83,共5页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预聚物的结构。研究了预聚物的固化速度、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和凝胶含量,并通过动态力...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预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三乙烯基封端的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预聚物的结构。研究了预聚物的固化速度、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和凝胶含量,并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进行了表征。与通用的单乙烯基封端的聚氨酯光固化膜相比,三乙烯基丙烯酸酯的引入有助于固化膜交联程度的提高,其中紫外光照射30秒时凝胶含量提高了3.1%,拉伸强度提高了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端羟基硅油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UV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冀辉 武戈 杨丽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8-149,共2页
以可膨胀石墨为催化剂研究了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的合成条件,其最佳反应条件为:苯甲醛与季戊四醇的摩尔比为1∶0.75,反应时间为105min,溶剂为甲苯,产率可达95.63%。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季戊四醇双缩苯甲醛 合成 催化剂 反应条件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十一烷-3,9-二氧-3,9-二取代苯甲醛腙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畅 褚劲松 +1 位作者 邵传强 杨兴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8-822,共5页
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了富含酸源(磷)、碳源的氯化螺环磷酸酯(SPDPC),再将其与水合肼、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了系列化合物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十一烷-3,9-二氧-3,9-二取代苯甲醛腙,利用元素分析、FTIR、1H... 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了富含酸源(磷)、碳源的氯化螺环磷酸酯(SPDPC),再将其与水合肼、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了系列化合物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十一烷-3,9-二氧-3,9-二取代苯甲醛腙,利用元素分析、FTIR、1H NMR和MS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对称性高、分子量较大、含较多芳构型碳和磷杂环碳,热重(TG)和差热(DSC)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将这些化合物添加于环氧树脂(E-44)中进行水平燃烧实验,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样条燃烧长度在10-20 mm之间,均具有很好的自熄效果;同时,LO I达到28.7%左右,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 苯甲醛 取代苯甲醛腙 合成 阻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