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ARMS在水稻基因编辑后代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律文堂
尹静静
+4 位作者
阴筱
徐国鑫
吴小宾
李效尊
吴修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8-13,共6页
基因编辑技术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基因编辑植株基因分型多采用PCR/RE法、PAGE检测法、Sanger测序法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或成本高等问题。PARMS技术(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
基因编辑技术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基因编辑植株基因分型多采用PCR/RE法、PAGE检测法、Sanger测序法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或成本高等问题。PARMS技术(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是最新开发出的基于荧光检测的SNP基因分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的优势。本研究利用PARMS技术对水稻CRISPR/Cas9基因编辑植株进行了基因分型,鉴定结果与PAGE检测和Sanger测序法一致,证明PARMS技术可用于水稻基因编辑植株后代基因分型,也为其它作物基因编辑后代基因分型技术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编辑
基因分型
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
parms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雅洁
曹鹏辉
+6 位作者
宋云生
陈飞
乔中英
董明辉
朱勇良
谢裕林
袁彩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6,共8页
为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检测技术,检测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培育的799份高世代稳定试验材料中...
为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检测技术,检测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培育的799份高世代稳定试验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分析基因型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99份供试水稻品种中,以抗性基因Pib的分布频率最高,抗性基因Pita的分布频率也相对较高,抗性基因Pi2分布频率较低,多数材料携带2个抗性基因;在抗性基因组合中,Pita+Pib组合检出率较高,为44.81%(358/799)。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当供试材料中只存在单一抗病基因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33.60%(86/256),当供试材料中存在复合基因型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61.02%(299/490),表明抗性基因共存可以有效增强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parms
技术
抗性基因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ARMS在水稻基因编辑后代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律文堂
尹静静
阴筱
徐国鑫
吴小宾
李效尊
吴修
机构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8-1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65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
+1 种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8E16)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F201902)
文摘
基因编辑技术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基因编辑植株基因分型多采用PCR/RE法、PAGE检测法、Sanger测序法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或成本高等问题。PARMS技术(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是最新开发出的基于荧光检测的SNP基因分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的优势。本研究利用PARMS技术对水稻CRISPR/Cas9基因编辑植株进行了基因分型,鉴定结果与PAGE检测和Sanger测序法一致,证明PARMS技术可用于水稻基因编辑植株后代基因分型,也为其它作物基因编辑后代基因分型技术选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基因编辑
基因分型
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
parms
)
Keywords
Rice
Gene editing
Genotyping
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arms
)
分类号
S511.03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雅洁
曹鹏辉
宋云生
陈飞
乔中英
董明辉
朱勇良
谢裕林
袁彩勇
机构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76,共8页
基金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NG2022012)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院基金项目(21008)。
文摘
为分析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作用,利用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ARMS)检测技术,检测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筛选培育的799份高世代稳定试验材料中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分析基因型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799份供试水稻品种中,以抗性基因Pib的分布频率最高,抗性基因Pita的分布频率也相对较高,抗性基因Pi2分布频率较低,多数材料携带2个抗性基因;在抗性基因组合中,Pita+Pib组合检出率较高,为44.81%(358/799)。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当供试材料中只存在单一抗病基因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33.60%(86/256),当供试材料中存在复合基因型时,中抗级别以上材料占比为61.02%(299/490),表明抗性基因共存可以有效增强植株对稻瘟病的抗性。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聚合育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稻瘟病
parms
技术
抗性基因
抗病育种
Keywords
rice blast
penta-primer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arms
)
technology
resistance genes
disease-resistance breed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11.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ARMS在水稻基因编辑后代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律文堂
尹静静
阴筱
徐国鑫
吴小宾
李效尊
吴修
《山东农业科学》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于雅洁
曹鹏辉
宋云生
陈飞
乔中英
董明辉
朱勇良
谢裕林
袁彩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