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杆弹侵彻半无限厚土的旋转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子龙 张瑾瑾 黄晓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1,共3页
利用刚流撞击模型以及土壤介质变形沿合力方向假设,建立了微元合力与介质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杆弹侵彻土壤时考虑旋转效应的动力学方程。由这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确定了撞击力和侵入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随... 利用刚流撞击模型以及土壤介质变形沿合力方向假设,建立了微元合力与介质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杆弹侵彻土壤时考虑旋转效应的动力学方程。由这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确定了撞击力和侵入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初始角速度的增大,侵入位移的幅值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杆弹 侵彻 土壤 旋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控制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超 王镇权 +1 位作者 李世忠 李砚藻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分析了目前常用钻进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钻进中应采用控每转进尺的钻进控制方式,并对部分孕镶金刚石大钻头和微钻头进行了室内钻进试验,由每转进尺h和单位钻压每转进尺h/p得出不同岩石中不同钻头的合理每转进尺范围。
关键词 钻进控制 钻头 孕镶金刚石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深熔焊接抛物面小孔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智勇 初新俊 +1 位作者 陈虹 左铁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激光深熔焊接由于其无与伦比的优良特性成为高功率激光工业应用的主要方面。在假设小孔为旋转抛物面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孔内的压力平衡、蒸发压力、表面张力、能量平衡、小孔壁的温度以及小孔底部的能量平衡问题,采用数值迭代方法... 激光深熔焊接由于其无与伦比的优良特性成为高功率激光工业应用的主要方面。在假设小孔为旋转抛物面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孔内的压力平衡、蒸发压力、表面张力、能量平衡、小孔壁的温度以及小孔底部的能量平衡问题,采用数值迭代方法求解出小孔的深度和宽度。将焊接中的理论分析由假设小孔形状为圆柱面只能适合低速焊接推广到中高速焊接。计算了在不同焊接速度下小孔的深度、宽度以及与焊接试验的焊缝深度,与焊接试验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结果也比较吻合实际焊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深熔焊接 小孔 熔池 旋转抛物面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空洞的地面-管道雷达协同探测与联合成像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海 赖思聪 +5 位作者 陈俊宏 岳云鹏 陈志杰 刘凤洲 孟旭 胡群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7,共9页
城市道路空洞是造成道路塌陷事故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空洞主要源于地下管线病害发生渗漏后形成。提出一种地面-管道雷达协同探测技术,建立地下目标探测足尺试验平台,对管线周边不同尺寸的空洞、含水空洞进行探测。结合考虑天线方向图校... 城市道路空洞是造成道路塌陷事故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空洞主要源于地下管线病害发生渗漏后形成。提出一种地面-管道雷达协同探测技术,建立地下目标探测足尺试验平台,对管线周边不同尺寸的空洞、含水空洞进行探测。结合考虑天线方向图校正的背向投影算法,对管道附近空洞进行协同探测与数据联合成像,室外模型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地面雷达,管道雷达对地下管线周边的空洞探测结果有着更高的分辨率。同时,相较于传统的背向投影方法,本文提出的地面-管道联合成像方法可在抑制成像目标边缘反射伪影的同时对空洞顶部、底部以及混凝土管内部钢筋进行高精度成像。研究结果可为地下空洞的雷达数据解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管道雷达 空洞 背向投影 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小光斑X射线光管的设计与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阳恩会 郭宗艳 +2 位作者 曹昌伟 唐志宏 肖永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5,共5页
X射线智能安全检查系统等应用场合,X射线光管的管电压和光斑大小直接影响系统的穿透度与分辨力,管电压越高,穿透力越强,光斑越小,分辨力越高,因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设计制造了一种管电压为200 kV、光斑大小为0.4 mm×0.4... X射线智能安全检查系统等应用场合,X射线光管的管电压和光斑大小直接影响系统的穿透度与分辨力,管电压越高,穿透力越强,光斑越小,分辨力越高,因此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设计制造了一种管电压为200 kV、光斑大小为0.4 mm×0.4 mm的高电压小光斑X射线光管。利用Lorentz电子光学设计软件与热模拟软件对此X射线光管的聚焦系统结构、高压结构和散热进行设计与模拟。研制的X射线光管测试表明,所设计的X射线光管光斑大小可以达到0.4 mm×0.4 mm要求,在实际工况条件下能稳定可靠工作,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5000 h。将研制的X射线光管应用于X射线智能检查系统,发现其分辨力和穿透力都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 小光斑 X射线管 穿透力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