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IL-10、IL-6、MMP-9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冯强 陈红梅 +3 位作者 唐瑞莲 吴玉青 余永燕 叶纪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35-1739,共5页
目的:探讨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均于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就诊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均于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医医院就诊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联合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D-D)、IL-6等指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CA125低于对照组,CD4^(+)/CD8^(+)、CD4^(+)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49%(55/57)vs 82.46%(46/57),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而言西医联合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有助于调控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1号方 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症状积分 生活质量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炎性疾病致病微生物及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刘朝晖 廖秦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的致病微生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研究方法,对全国49所医院93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按照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并随访3次观察疗效,对其中481例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 目的:了解中国盆腔炎性疾病(PID)患者的致病微生物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研究方法,对全国49所医院934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按照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并随访3次观察疗效,对其中481例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衣原体检测、支原体检测和淋菌检查,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D、E组。结果:①衣原体检查477例,阳性95例(19.9%);宫颈支原体检查454例,阳性147例(32.4%);淋菌检查445例,阳性50例(11.2%);行厌氧菌检查308例,阳性77例(25.0%);373例行细菌培养,最多者为大肠埃希菌25例(6.7%),其次为金色葡萄球菌18例(4.8%),链球菌8例(2.1%),表皮葡萄球菌6例(1.6%)等。②不同治疗方法比较:a、静脉给药组:在第3次随访中,3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次随访中A与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非静脉给药组:第1次随访中D组疗效显著好于E组,但在第2、3次随访中,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B组及C组少(P=0.019);E组明显少于D组(P=0.048)。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致病微生物中淋菌、沙眼衣原体等STI致病微生物占重要比例,细菌感染时以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按照CDC推荐方案治疗PID,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不同方案间存在着疗效及副反应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微生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及护理干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祎 黄建立 李林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治疗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疗法及护理;治疗组患者在西药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治疗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疗法及护理;治疗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短波疗法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0%)高于西药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药保留灌肠、短波疗法、抗生素口服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中对患者施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促进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 灌肠 短波疗法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盆腔炎反复发作从肝脾论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妍 邓琳雯 +1 位作者 冯婷婷 魏绍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66-467,共2页
盆腔炎反复发作可增加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文章认为肝脾功能失常与盆腔炎反复发作关系密切,"土壅木郁,气机失畅,湿瘀互结"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从... 盆腔炎反复发作可增加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文章认为肝脾功能失常与盆腔炎反复发作关系密切,"土壅木郁,气机失畅,湿瘀互结"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从"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清湿化瘀"论治,可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反复发作 肝脾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对主要药效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红 唐朝辉 +6 位作者 李娜 曹亮 章晨峰 王团结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5期1066-1072,共7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对痛经模型大鼠、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定量逐级敲除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成分(敲除比例为10%、20%、30%、40%、50%、60%、70%、80%、90%),分别观察对缩...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含量变化对痛经模型大鼠、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肌瘤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定量逐级敲除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成分(敲除比例为10%、20%、30%、40%、50%、60%、70%、80%、90%),分别观察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的扭体次数、潜伏期、子宫组织中ET-1及PGF2α的影响;对混合菌液加机械损伤造成的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TNF-α、IL-2的影响;对雌激素负荷法所致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的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及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影响。结果:逐级敲除15个主要成分后药效逐渐降低,敲除10%-40%时,与模型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1),而敲除50%-90%时,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药效比桂枝茯苓胶囊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没食子酸、芍药苷、丹皮酚等15个化合物可能是桂枝茯苓胶囊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效应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的质控含量范围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分子烙印 痛经 子宫肌瘤 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服药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72例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鸿 毛毅 +1 位作者 张莉 赖玉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服药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以便更好的安全用药,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为患者提供更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随机分为治... 目的:探讨间歇服药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以便更好的安全用药,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为患者提供更经济便捷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2组均服用银藤合剂治疗,治疗组采用间歇服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法,2组均按上述方法连续服药8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8.89%,对照组愈显率86.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胃肠道不良反应减少。结论:间歇服药法与传统服药法有同等的治疗效果,但对比之下,间歇服药法能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附件炎 湿热瘀结型 间歇服药法 传统服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慧 刘玉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和甲硝唑片1周,观察组加服妇可婧胶囊,3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用3个疗程。...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及对炎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和甲硝唑片1周,观察组加服妇可婧胶囊,3周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用3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检测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免疫功能(CD^(+)_(3)、CD^(+)_(4)、CD^(+)_(8)、CD^(+)_(4)/CD^(+)_(8)、CD^(+)_(19)、CD^(+)_(16)CD^(+)_(56)、CD^(+)_(3)CD^(+)_(16)CD^(+)_(56)、CD^(+)_(4)CD^(+)_(25)),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26/37)(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含量明显较低,CD^(+)_(3)、CD^(+)_(4)、CD^(+)_(4)/CD^(+)_(8)、CD^(+)_(3)CD^(+)_(16)CD^(+)_(56)、CD^(+)_(4)CD^(+)_(25)明显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可婧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CPID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妇可靖胶囊 疗效 炎症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瑞萨单片机的智能模型车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毅 甄娜 张伟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3-245,24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瑞萨H8/3048F-one单片机的智能模型车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利用红外传感器采集路面信息,以H8/3048F-one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对舵机的开环比例控制和电机的闭环PID控制实现模型车的自主寻迹行驶。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有效,可... 提出一种基于瑞萨H8/3048F-one单片机的智能模型车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利用红外传感器采集路面信息,以H8/3048F-one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对舵机的开环比例控制和电机的闭环PID控制实现模型车的自主寻迹行驶。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有效,可使模型车顺利通过指定赛道,具有寻迹路线优、速度调节快、抗干扰性强、稳态误差小的特点以及较好的动力性能和转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红外传感器 开环比例控制 闭环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40例,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9例、有效3例... 目的研究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40例,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药物离子导入结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高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离子导入 半导体激光 慢性盆腔炎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和激素共暴露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凤珍 田贵华 +5 位作者 刘敏 李玉桑 张炜 李小军 唐潇旖 唐和斌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222-226,共5页
建立一种大鼠的急、慢性盆腔炎症模型,为评价盆腔炎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动物工具。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急性盆腔炎模型建立。将16只成年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大肠杆菌组、金黄色葡萄菌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建立一种大鼠的急、慢性盆腔炎症模型,为评价盆腔炎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动物工具。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急性盆腔炎模型建立。将16只成年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大肠杆菌组、金黄色葡萄菌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混合液组。三个模型组以雌二醇进行预处理一周后,分别采用不同菌种定期染菌30天(1次/7天),并结合疲劳处理。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建立。分组同上,接种50天,检测血清中SOD与MDA,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含量。结果表明:急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脏器大体观及组织病理检查均表明正常组大鼠外阴部均无肿胀,附件脏器无明显炎症体征,而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急性期外阴部肿胀,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等附件脏器中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慢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的各附件脏器也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而且相应组织中COX-2呈高度表达。通过简易的染菌方式成功制备大鼠的急性、慢性盆腔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HE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芩清胆汤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京桦 陈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2901-2904,2910,共5页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5),...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15 d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指标、疼痛程度、包块大小、生命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包块大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85±0.37)分对比(3.50±0.61)分、(13.16±1.83)mm对比(19.48±2.25)mm、93.33%对比77.50%、(112.08±10.36)分对比(94.24±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以蒿芩清胆汤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炎症介质水平、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小包块大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蒿芩清胆汤 克林霉素磷酸酯 炎症 疼痛 血液流变学 包块大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三焦清湿热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思路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欣欣 张萌 +2 位作者 李坤莳 黎又乐 赵岩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602-1606,共5页
盆腔炎性疾病(PID)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炎性反应性感染性疾病,以腹痛或腰痛为临床特征,有些患者热象明显,可伴有发热、带下黄臭,尿赤便秘、甚则咽痛身痛、舌红苔黄腻等湿热内蕴征象。清利三焦治法是针对湿热邪气困遏三焦证候的治法... 盆腔炎性疾病(PID)为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炎性反应性感染性疾病,以腹痛或腰痛为临床特征,有些患者热象明显,可伴有发热、带下黄臭,尿赤便秘、甚则咽痛身痛、舌红苔黄腻等湿热内蕴征象。清利三焦治法是针对湿热邪气困遏三焦证候的治法,具有清热、利湿,宣畅气机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外感热病及各科内伤杂病的治疗。借鉴清利三焦湿热治疗思路,应用温病学名方黄芩滑石汤治疗PID,取得良好效果,故本文对清利三焦湿热治疗PID的理论依据及治疗机制进行探讨,以供临床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利三焦清湿热法 黄芩滑石汤 思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四联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琼霞 邱玉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689-1692,1696,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抗菌处理,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和远红外理疗四联疗法,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血流动力学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月经紊乱及2例白带增多,对照组患者有4例月经紊乱、6例白带增多、1例异位妊娠,2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腹痛、腰骶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总症候积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明显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治疗后外周血TGF-β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四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妇科疾病 湿热瘀结型 理疗 消炎 中药内服外敷 灌肠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型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晓颖 吴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滴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观察组加服妇可靖胶囊,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经期暂停使用。比较两... 目的观察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滴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观察组加服妇可靖胶囊,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经期暂停使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输卵管通畅程度、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含量及临床疗效,HAMA、HAMD分别评价焦虑、抑郁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有异味、经行腹痛加剧、肢体困倦、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的积分,血清IL-6、IL-8、TNF-α含量及HAMA、HAMD评分均明显较低;输卵管通畅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妇可靖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继发不孕(湿热瘀毒蕴结证)安全有效,且可改善患者情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不孕 湿热瘀毒蕴结证 妇可靖胶囊 疗效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瑶医水莲风亏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的改善作用
15
作者 覃倩 吕超 +3 位作者 刘莉 崔佳瑜 陈姗 徐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9期2503-2512,共10页
目的探讨瑶医水莲风亏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机械损伤+细菌感染法建立SPID大鼠模型,随后将大鼠随机分为SPID组、阳性药物(妇科千金片)组、水莲风亏方低、... 目的探讨瑶医水莲风亏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机械损伤+细菌感染法建立SPID大鼠模型,随后将大鼠随机分为SPID组、阳性药物(妇科千金片)组、水莲风亏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8只;SPID组、水莲风亏方组、TLR4激动剂CRX-527(CRX-527)组、水莲风亏方+CRX-527组,每组8只。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干预21天。计算子宫、脾脏、胸腺等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Toll受体4(Toll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核因子-Kappa 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 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Kappa B p65(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 B p65,p-NF-κB p65)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PID组大鼠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1),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TLR4、MyD88蛋白及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SPID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水莲风亏方各剂量组子宫指数显著降低(P<0.05),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子宫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子宫组织中TLR4、MyD88蛋白及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比值显著降低(P<0.01)。然而,联合CRX-527干预可明显逆转水莲风亏方对SPID大鼠的治疗作用。结论水莲风亏方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大鼠SPID,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瑶医 水莲风亏方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