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dCLCC:A 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 algorithm for edge cloud collaboration based on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
1
作者 Kangning Yin Xinhui Ji +1 位作者 Yan Wang Zhiguo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1期80-93,共14页
Federated learning(FL)is a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paradigm for edge cloud computing.FL can facilitate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in tactical scenarios,effectively addressing both data volume and infrastructure ... Federated learning(FL)is a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paradigm for edge cloud computing.FL can facilitate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in tactical scenarios,effectively addressing both data volume and infrastructure challenges in edge environments.However,the diversity of clients in edge cloud computing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FL.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pFL)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One example of pFL involves exploiting the global and local information in the local model.Current pFL algorithms experience limitations such as slow convergence speed,catastrophic forgetting,and poor performance in complex tasks,which still have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compared to the centralized learning.To achieve high pFL performance,we propose FedCLCC:Federated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The core of FedCLCC i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learning and conditional computing.Contrastive learning determines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similarity to adjust the local model.Conditional computing separates the global and local information and feeds it to their corresponding heads for global and local handling.Our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FedCLCC outperforms other state-of-the-art F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derated learning Statistical heterogeneity Personalized model Conditional computing Contrastive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ccess task scheduling of LEO constellation based on space-bas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2
作者 LIU Wei JIN Yifeng +2 位作者 ZHANG Lei GAO Zihe TAO Y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42-854,共13页
A dynamic multi-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 low Earth orbit(LEO)constellation based on on-board distributed comput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llocation is a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cess u... A dynamic multi-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 low Earth orbit(LEO)constellation based on on-board distributed comput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llocation is a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cess under a series of complex constraints,which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matching between resources and requirements.A complex algorithm is not available because that the LEO on-board resources is limi-ted.The proposed genetic algorithm(GA)based on two-dimen-sional individual model and uncorrelated single paternal inheri-tance method is designed to support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o enhance the feasibility of on-board application.A distributed system composed of eight embedded devices is built to verify the algorithm.A typical scenario is built in the system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algorithm mathematical model,trigger strategy,and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architec-ture.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results,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provide an allocation result for more than 1500 tasks in 14 s and the success rate is more than 91%in a typical scene.The response time is decreased by 40%com-pared with the conditional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low Earth obbit(LEO)constellation spacecraft access task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for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and Improved MobileNet v3
3
作者 ZHANG Yu LI Xiangting +4 位作者 SUN Yalin XUE Aidi ZHANG Yi JIANG Hailong SHEN Weizheng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29-41,共13页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including video surveillance,sound recognition,and sensor monitoring methods.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edge device gives rise to the issue of inadequate real-time performance.To reduce the volume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cloud computing workload while achie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of dairy cow rumination behavior,a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Methods]Autono‐mously designed edge devices were utilized to collect and process six-axis acceleration signals from cows in real-time.Based on these six-axis data,two distinct strategies,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and split edge intelligence,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Focused on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leveraging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was proposed by enhanc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Additionally,a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was designed uti‐lizing 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and the FedAvg federated aggregation algorithm.In the study on split edge intelli‐gence,a split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named MobileNet-LSTM was designed by integrat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fusion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Bi-LSTM network.[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ith MobileNet v3 and MobileNet-LSTM,the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ased on CA-Mo‐bileNet v3 achieved an average Precision rate,Recall rate,F1-Score,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97.1%,97.9%,97.5%,98.3%,and 98.2%,respectively,yielding the best recognition performance.[Conclusions]It is provided a real-tim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and the proposed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al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real-time monitoring edge computing improved MobileNet v3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rIS:基于Peer-to-Peer的信息检索系统 被引量:29
4
作者 凌波 陆志国 +2 位作者 黄维雄 钱卫宁 周傲英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75-1384,共10页
介绍了对等计算(peer-to-peer,简称 P2P)的特征、潜在优势和应用范围,指出了当前 P2P 数据共享系统(甚至缺乏语义)和粗粒度(文件水平)共享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基于 P2P 的信息检索,既可充分发掘 P2P 技术的潜在优势,克服传统... 介绍了对等计算(peer-to-peer,简称 P2P)的特征、潜在优势和应用范围,指出了当前 P2P 数据共享系统(甚至缺乏语义)和粗粒度(文件水平)共享等局限性.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基于 P2P 的信息检索,既可充分发掘 P2P 技术的潜在优势,克服传统信息检索系统的可伸缩瓶颈等问题,又可实现 P2P 数据共享系统语义丰富和细粒度的信息检索与共享;并开发出 PeerIS:基于 P2P 的信息检索系统.描述了 PeerIS 的整体构架与节点的内部结构;重点阐述了 PeerIS 的通信机制、自配置机制、查询机制以及自适应路由机制等实现关键技术;并用实验证明了 PeerIS 的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 信息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Peer-to-Peer关键技术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伟 徐正全 杨铸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99-2213,共15页
对现有的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P2P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并提出将P2P技术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模式.其次,分别针对集中式架构、超级节点体系架构和ad hoc架构对应用于互联网的P2P... 对现有的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P2P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并提出将P2P技术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模式.其次,分别针对集中式架构、超级节点体系架构和ad hoc架构对应用于互联网的P2P网络体系架构进行了阐述.再其次,针对移动终端的两种接入模式,分别在资源定位算法和跨层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各关键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peer-to-peer MOBILE AD HOC 资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Peer-to-Peer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君 张顺颐 +1 位作者 王浩云 李翠莲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网络业务分类与识别是网络管理、网络规划和安全的必要途径,而Peer-to-Peer(P2P)流量由于采用伪装端口、动态端口以及应用层加密,已成为业务分类与识别的主要难点.该文提出了P2P业务的精确识别方法,通过对流统计特性的分析,提取相关特... 网络业务分类与识别是网络管理、网络规划和安全的必要途径,而Peer-to-Peer(P2P)流量由于采用伪装端口、动态端口以及应用层加密,已成为业务分类与识别的主要难点.该文提出了P2P业务的精确识别方法,通过对流统计特性的分析,提取相关特征属性,应用遗传算法选取最优特征属性子集,并采用贝叶斯网络机器学习方法识别P2P流量.实验表明K2,TAN和BAN能有效快速地识别P2P业务,分类精度高达95%以上,很大程度上优于朴素贝叶斯分类和BP神经网络方法.同时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能够识别未知的P2P流量,并适用于实时分类识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 流量识别 朴素贝叶斯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Peer-to-Peer网络Gnutella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黄道颖 李祖鹏 +2 位作者 庄雷 黄建华 张安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3,共4页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network,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而P2P网络模型研究是P2P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该文着重介绍了Gnutella网络模型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改进前景进...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network,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而P2P网络模型研究是P2P网络技术研究的重要环节。该文着重介绍了Gnutella网络模型的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改进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peer-to-peer网络 Gnutella模型 计算机对等联网 活动对等点 扩散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中Peer-to-Peer应用流量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云飞 雷连虹 陈常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0,共6页
Peer to Peer网络(简称p2p)作为一种新型的覆盖网络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进行的骨干互联网上p2p网络流量测量。与现有国外研究不同,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核心路由器,因此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其研究集中在汇聚流中的... Peer to Peer网络(简称p2p)作为一种新型的覆盖网络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进行的骨干互联网上p2p网络流量测量。与现有国外研究不同,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核心路由器,因此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其研究集中在汇聚流中的3个周期性尖峰群、不同主机发送或接收流量的重尾分布、p2p流量的长相关特性以及提出了ADTE的估计方法来区分信令和数据流量。本文的研究也显示出Napster在p2p流中占大部分,这暗示着超级节点和阶层式拓扑较纯p2p结构潜在的优势。同时,观察到在我国p2p的流量仅占Internet总流量的1%弱,这个值跟国外的数据有很大区别。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希望该结论为我国p2p软件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 peer-to-peer 数据挖掘 长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peer-to-peer网络架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华 钱剑飞 俞瑞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4-558,576,共6页
针对当前peer-to-peer(P2P)网络只能通过固定的协议和服务有限地利用节点资源的弱点提出了主动P2P网络(APN)架构.结合P2P网络技术和主动网络技术,核心思想是把P2P网络的服务和协议代码封装在数据包中,随着数据包一起传送,并由需要的节... 针对当前peer-to-peer(P2P)网络只能通过固定的协议和服务有限地利用节点资源的弱点提出了主动P2P网络(APN)架构.结合P2P网络技术和主动网络技术,核心思想是把P2P网络的服务和协议代码封装在数据包中,随着数据包一起传送,并由需要的节点加载和执行,由此完成服务和协议的动态扩充和部署.通过在APN上部署自动代码理解和查询系统,验证了APN比现有P2P网络更能充分利用节点资源,更灵活,易于管理,同时,APN在安全性和性能方面的相对降低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网络 peer-to-peer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er-to-Peer的单点登录服务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 常丰峰 阎保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224,共3页
使用Peer-to-Peer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单点登录服务模型,并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系统中实际应用。该方案(NPSSO)把身份认证分配到多个身份认证服务器上,每个身份认证服务器均由一个单独的管理系统来管理,能够大... 使用Peer-to-Peer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单点登录服务模型,并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系统中实际应用。该方案(NPSSO)把身份认证分配到多个身份认证服务器上,每个身份认证服务器均由一个单独的管理系统来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容错和抗攻击能力,并且能保证系统在用户和服务的数量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最后,对该套单点登录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和相关工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 身份认证 单点登录 S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Peer-to-Peer路由算法R-GA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涛 卢显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6-317,320,共3页
路由算法是制约Peer-to-Peer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路由算法无法保证全局收敛,而链路延迟、费用、网络带宽等现实制约因素往往在选路时被忽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R-GA路由算法。通过适度函数和遗传因... 路由算法是制约Peer-to-Peer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路由算法无法保证全局收敛,而链路延迟、费用、网络带宽等现实制约因素往往在选路时被忽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R-GA路由算法。通过适度函数和遗传因子,R-GA可以快速地实现全局收敛。同时将链路的延迟、费用、带宽等参数插入到适度函数中,避免了盲目路由。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R-GA路由算法在大规模Peer-to-Peer系统中是高效和可扩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 peer-to-peer 遗传算法 适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文件共享框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颖峰 李毓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45-147,共3页
主要探讨了在基于非集中式Peer to Peer网络中实现分布式文件共享和传输管理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基于Gnutella框架的改进之处以及实现细节,并提出了以通信自相似性和拓扑幂律分布相结合的特性模型。
关键词 peer-to-peer GNUTELLA 自相似 重尾分布 分布式文件共享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聚类的Peer-to-Peer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浩然 吴镇德 +1 位作者 王杰华 马范援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4,129,共4页
提出了分布式聚类算法,该算法自动对地理邻近的对等结点聚类,消除了集中式聚类算法的单点瓶颈问题,及分布式Binning算法的landmark放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该聚类的邻居路由算法,该算法消除了na?ve算法路由效率低、IP-snoop算法实现困... 提出了分布式聚类算法,该算法自动对地理邻近的对等结点聚类,消除了集中式聚类算法的单点瓶颈问题,及分布式Binning算法的landmark放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该聚类的邻居路由算法,该算法消除了na?ve算法路由效率低、IP-snoop算法实现困难及处理开销大、directed算法需要处理超级节点失效时容错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聚类的Peer-to-Peer(P2P)路由算法比现有的结构化路由算法减少了近一倍的路由跳转和路由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路由 聚类 peer-to-peer 路由算法 聚类算法 分布式 LANDMARK 瓶颈问题 算法实现 节点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r-to-Peer网络中文件查询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涛 卢显良 侯孟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9-51,145,共4页
随着P2P网络应用研究的热化,文件查询即给出文件名后如何确定文件的存放位置,已经成为大规模分布式网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文件查询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P2P网络的性能。本文从P2P网络的基本现状出发,给出了目前文件查询在非结构化... 随着P2P网络应用研究的热化,文件查询即给出文件名后如何确定文件的存放位置,已经成为大规模分布式网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文件查询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P2P网络的性能。本文从P2P网络的基本现状出发,给出了目前文件查询在非结构化,结构化和松散结构化P2P网络中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文章最后指出了目前P2P网络中文件查询算法的缺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 文件查询 分布式 peer-to-peer 文件查询 网络应用 P2P网络 非结构化 分布式网络 存放位置 查询算法 文件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gion的多层结构Peer-to-Peer网络模型与搜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乐光学 李仁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小世界模型为理论基础,以 Region 为基本逻辑管理单位,按用户需求和共享目的组织 Region。提出了基于 Region 的多层结构 Peer-to-Peer 网络模型和构造规则,给出了 Region 的划分策略和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和合理性;对模型中的... 以小世界模型为理论基础,以 Region 为基本逻辑管理单位,按用户需求和共享目的组织 Region。提出了基于 Region 的多层结构 Peer-to-Peer 网络模型和构造规则,给出了 Region 的划分策略和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和合理性;对模型中的层和域、中心节点、普通节点和汇聚点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给出了节点加入、离开、中心节点选取策略和算法描述;使定位某种服务的工作量和查询范围从网络中的所有结点数降低到 Region 的节点数,有效地防止了恶意请求引发的洪,网络系统开销为常数。模拟分析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解决可扩展性、性能与效率不高问题,且网络规模越大,其综合性能的优越性越明显,因此,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 层和域 中心和普通节点 多层结构 搜索包扩散 peer-to-peer 网络模型 算法研究 搜索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ID空间的Peer-to-Peer文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马燕 王亮 范植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71,167,共4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建立在Peer-to-Peer 搜索策略上的自组织、自适应、高效和可靠的文件系统DISPFS(Double ID Space basedPeer-to-peer File System)。它在双层ID 空间中构造虚拟存储节点,不仅有效地取得了文件系统内的负载均衡、提高系...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建立在Peer-to-Peer 搜索策略上的自组织、自适应、高效和可靠的文件系统DISPFS(Double ID Space basedPeer-to-peer File System)。它在双层ID 空间中构造虚拟存储节点,不仅有效地取得了文件系统内的负载均衡、提高系统利用率,而且保证了动态环境中文件的可靠、快速获取。试验数据表明,DISPFS 在系统接近满负荷运行和文件插入/删除操作频繁的双重压力下依然保持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FS peer-to-peer 文件系统 双层ID空间 虚拟存储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5
17
作者 徐非 杨广文 鞠大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p2p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对p2p系统的结构研究已经能够高度有效地控制节点路由次数,人们逐渐转向追求更为实际的路由距离.作为存储应用,分布式系统需要具备综合容错-恢复能力.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 分布式存储系统是p2p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对p2p系统的结构研究已经能够高度有效地控制节点路由次数,人们逐渐转向追求更为实际的路由距离.作为存储应用,分布式系统需要具备综合容错-恢复能力.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接近实际网络节点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已知的节点最优路径情况动态地预测网络真实路径的长度.利用评估算法聚集网络中相近的节点,使得同一分组的节点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提供更加合理的路由选择.对于存储的可靠性,提出了节点交叉管理模型和相应的数据迁移算法.这种管理策略及迁移算法的本地性特点显著提高了系统对各种事件的反应能力,保证了系统的可持续性.模拟结果显示,分组为路由选择提供了确实有效的判据,而且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存储 路由方案 分组 容错-恢复 本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在Peer-to-Peer系统中自动形成社区的元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伟彬 朱星 俞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4-128,共5页
Peer-to-Peer(P2P)系统为文件共享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然而,由于缺乏中央的控制机制,使得全局信息难以获得,这给在该环境下进行信息检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社区的信息检索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在社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降... Peer-to-Peer(P2P)系统为文件共享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然而,由于缺乏中央的控制机制,使得全局信息难以获得,这给在该环境下进行信息检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基于社区的信息检索方式可以帮助用户在社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降低因为查询而带来的各种资源消耗.文中提出了用带权值的关键词列表(WeightedTermList,WTL)来作为自动形成P2P社区的元数据.实验结果证实了用WTL来判断节点(Peer)的相似性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系统 peer-to-peer社区 信息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r-to-Peer计算模型及其安全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亮 周兴社 秦怀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
介绍了P2P的定义,分析了当前P2P的五个模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带来的影响,概括了P2P的特性,比较了P2P与传统Client/Server模型的区别。针对P2P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挑战,提出了解决P2P网络安全的对策,并着重对如何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利用基于Ag... 介绍了P2P的定义,分析了当前P2P的五个模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带来的影响,概括了P2P的特性,比较了P2P与传统Client/Server模型的区别。针对P2P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挑战,提出了解决P2P网络安全的对策,并着重对如何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利用基于Agent的自适应技术监控Internet环境中P2P模式下的信息传播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to-peer计算模型 安全对策 网络安全 网络计算 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r-to-Peer消息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一新 孙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11期96-99,共4页
本文在消息中间件及Peer-to-Peer技术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集中式消息中间件单点拥挤、单点失败等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Peer-to-Peer技术的消息中间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集中式消息中间件的不足。
关键词 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 peer-to-p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