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炭生物加工制乙醇及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学才 张德祥 +1 位作者 宋晓敏 马建华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8-81,共4页
对酸法水解泥炭和水解液发酵制乙醇及单细胞蛋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酒酵母菌在泥炭水解液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发酵滤液经定性鉴定含有乙醇,滤饼经处理为单细胞蛋白(粗蛋白质含量达46%).
关键词 泥炭 生物技术 水解 单细胞蛋白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皮水解液生产单细胞蛋白与L-阿拉伯糖 被引量:8
2
作者 盖伟东 杜丽平 +1 位作者 肖冬光 陈丽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利用酵母菌发酵玉米皮稀酸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再从发酵上清液中分离制备L-阿拉伯糖。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玉米皮稀硫酸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H2SO4质量分数为1.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3 h,固液比1:10(g:mL... 利用酵母菌发酵玉米皮稀酸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再从发酵上清液中分离制备L-阿拉伯糖。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玉米皮稀硫酸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H2SO4质量分数为1.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3 h,固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水解得到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2.17 g/L、12.29 g/L、11.16 g/L。比较了四种酵母菌对木糖和阿拉伯糖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利用木糖速度最快,菌体生物量最高,且发酵过程中阿拉伯糖损失较小。利用该菌发酵玉米皮酸水解液,菌体生物量达12.6 g/L,L-阿拉伯糖晶体得率为6.8%(以玉米皮干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酸水解 热带假丝酵母 单细胞蛋白 阿拉伯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稀酸水解及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琴 李艳宾 曹亚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2-197,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稀酸水解棉秆的最优工艺,以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少为优选标准,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硫酸体积分数1.0%、固液比1:15,于100℃条件下水解2.0h,以此发酵工艺获得稀酸水解棉杆用于后续发酵工艺研究中。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酵母菌接种量、酵母菌接种时间、青霉接种量、共发酵时间、起始pH值、含水量、温度、麸皮含量和装料量9个因素中筛选出装料量、麸皮含量、共发酵时间、青霉接种量4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青霉接种量10%、麸皮含量4%、装料量为发酵罐头瓶体积(250mL)的1/3、共发酵时间53h,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得到单细胞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为25.38%,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2.79%)仅相差2.59%,说明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稀酸水解 微生物 共发酵 单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壳水解及水解液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普 钱俊青 唐永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试验中以稀硫酸对80目的稻谷壳进行常压(100℃)二级水解,水解率达26.8%。以此水解液为碳源,适当添加氨水和尿素,经树状假丝酵母于10L气升式发酵罐发酵48h,产物干基粗蛋白含量可达62.8%,菌体干重为12.6... 试验中以稀硫酸对80目的稻谷壳进行常压(100℃)二级水解,水解率达26.8%。以此水解液为碳源,适当添加氨水和尿素,经树状假丝酵母于10L气升式发酵罐发酵48h,产物干基粗蛋白含量可达62.8%,菌体干重为12.6mg/ml,总糖利用率为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壳 水解 发酵 单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