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联邦学习居民负荷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嵩阳 张歌 +1 位作者 贾愉靖 白晓清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 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15%以上,且用户数量巨大、分布广。对居民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需求侧资源整合,满足需求侧响应的要求。现有居民负荷预测方法多为集中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导致通信成本增加,并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基于联邦学习框架,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居民负荷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真实居民负荷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邦学习的居民负荷预测准确率和计算效率优于集中式。此外,将FedAvg、FedAdagrad、FedYogi三种联邦学习策略进行比较,采用具有自适应优化功能的FedAdagrad联邦学习策略对居民负荷预测的准确率更高,收敛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用户 集中式 联邦学习 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视角下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2,共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社区是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和重要阵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变迁属于政府主导的规划型变迁,村庄集聚提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农村社区是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和重要阵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变迁属于政府主导的规划型变迁,村庄集聚提升和农民集中居住导致文化空间“脱嵌”,传统村落文化模式及其再生产机制难以为继;生活方式市民化转型引发多元化、个性化文化诉求,与供给侧“文化输血”单一模式形成结构性矛盾;长期处于文化供需结构失衡将诱发社区文化主体性阙如并导致文化秩序重建困境。采用文化主体性理论视角,构建“空间-主体-要素-机制”四位一体分析框架,并基于J省N市的实证经验,阐释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新时期深入实施文化强国和文化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秩序主体性重建,一方面,要聚焦“农转居”后不同文化主体的多元化诉求,有效激活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孝道文化、睦邻文化等内生要素禀赋,尤其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要素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价值;另一方面,要创新市场化、社会化、自治化等机制协同重建模式,实现经济回报、精神褒奖、情感慰藉、价值追求等多重文化秩序重建效用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农民集中居住区 秩序变迁 文化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视角下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形成逻辑及其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民家庭 就近城镇化 一家三制 县乡两栖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发展主义逻辑及转向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东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及农民上楼问题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诸多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一立场将农民集中居住视作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途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兴起及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向背景下,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目标的发展主义政策路径逐渐受到反思和质疑。借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角,结合Y村城郊开发区农民集中居住不同阶段的微观案例,揭示发展话语如何凭借现代城市替代传统乡村的发展真理性,对农民的传统生计进行边缘化建构和经济指标转译,从而使农民的主体生计诉求让位于集中上楼的政策规划。以此对农民集中居住政策及长期以来的乡村改造政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理论追溯和反思,并探讨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乡村建设及城镇化的新发展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农民上楼 发展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事私函:明后期中枢决策运行中的新样态——以申时行与万历朝“查抄张府事件”为中心
5
作者 张鑫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0,共9页
利用私人函件交流公务、交换信息,甚或结党营私,是中国传统政治场域中的一种常态现象。但时至明后期,内阁辅臣群体通过私函来协调处理公务的迹象愈发集中且典型,并以此作为中枢决策运行中的新型样态和重要补充。“公事私函”以一种“半... 利用私人函件交流公务、交换信息,甚或结党营私,是中国传统政治场域中的一种常态现象。但时至明后期,内阁辅臣群体通过私函来协调处理公务的迹象愈发集中且典型,并以此作为中枢决策运行中的新型样态和重要补充。“公事私函”以一种“半官方”“类常态”的方式,深度嵌入中枢决策运行之中,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务处理的成效。在应对“查抄张府事件”过程中,申时行通过公奏、私函并行的方式,多方联络,折冲樽俎,为事件最后的平稳终局,发挥了积极效用,也为深入剖析明代后期中枢决策的运行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事私函 中枢决策 申时行 查抄张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余建华 孙峰 +1 位作者 吉云松 王英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94,共4页
在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从试点向全面推开的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了农村居民对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意愿,探讨了政府对集中居住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实施过程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农村居民的理解与支持,保护好他们的建设情感;做好... 在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从试点向全面推开的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了农村居民对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意愿,探讨了政府对集中居住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实施过程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农村居民的理解与支持,保护好他们的建设情感;做好镇村规划,既科学合理、反映时代气息,又注重实用、体现风俗特色;加强制度创新,既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又要落实配套资金和规范土地流转;拓宽就业渠道,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民主的服务管理机制。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民主、人居和谐、科学文明的社区化新型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中居住 农民意愿 政府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地区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余姣萍 许阳奎 段尧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首先基于信息素质提出了农民信息素质的概念,继而从农民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手段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并分析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反映了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的现状,从定性的角度总结出了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 本文首先基于信息素质提出了农民信息素质的概念,继而从农民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手段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并分析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反映了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的现状,从定性的角度总结出了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民 信息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地冲突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 被引量:51
8
作者 邹秀清 钟骁勇 +1 位作者 肖泽干 宋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60,共7页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 研究目的:构建征地冲突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找出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农户维权后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呈反向关系;(2)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与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处罚和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3)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研究结论:降低中央稽查和农户维权成本以及地方政府的违规收益,同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大对违法征地的惩罚力度,使利益主体博弈行为趋于合理,可以避免或减少征地冲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冲突 动态博弈分析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村集中居住区农民满意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9
9
作者 吴云青 张文静 +1 位作者 张再生 蔡为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5,共7页
农民是中心村建设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农民满意是中心村集中居住工程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农民对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各方面工作的分项满意度;其次,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分析... 农民是中心村建设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农民满意是中心村集中居住工程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基于天津市21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首先分析了农民对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各方面工作的分项满意度;其次,运用相关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农民各分项满意度对其总体满意度的敏感性;再次,在把分项满意度及其敏感性放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心村集中居住各项工作划分为四类,即"继续努力事项"、"重点改进事项"、"低优先事项"和"不刻意追求事项";最后,提出了强化中心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中心村建设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中心村治理机制、多渠道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村 集中居住 农民满意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老年住区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晖 赵光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对我国大型独立老年住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实例分析 ,从住区层面对独立老年住区进行研究 ,对其存在的利弊进行了剖析。最后 ,结合我国的国情 ,对老年住宅集居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反思 ,对我国城市老龄化住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 对我国大型独立老年住区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实例分析 ,从住区层面对独立老年住区进行研究 ,对其存在的利弊进行了剖析。最后 ,结合我国的国情 ,对老年住宅集居化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反思 ,对我国城市老龄化住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老年住区 社会养老 住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76
11
作者 王桂新 罗恩立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104,共8页
外来农民工是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在沪农民工和本地市民的最新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民工与城市的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公共权益融合、社会关系融合状况进行逐项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的... 外来农民工是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在沪农民工和本地市民的最新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民工与城市的经济融合、政治融合、公共权益融合、社会关系融合状况进行逐项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基本结论和相关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融合 本地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方春妮 田静 王健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26,共4页
在我国确定“中部崛起”战略方针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研究了目前华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研究显示华中地区的农民有一定的体育参与意识,但没有形成持久的体育行为,体育人口比例相对... 在我国确定“中部崛起”战略方针的背景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调查研究了目前华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研究显示华中地区的农民有一定的体育参与意识,但没有形成持久的体育行为,体育人口比例相对较低,这与华中地区农民的负担较重、体育硬件设施普遍缺乏以及农村体育工作不到位有关系。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推动华中地区及全国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农民体育 体育人口 农村特殊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基于22省(市、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点的形态数据 被引量:64
13
作者 张艺宏 王梅 +2 位作者 孙君志 李宁 裴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00,共8页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样本总体BMI为23.83±3.33kg/m2,男性为24.40±3.26kg/m2,女性为23.24±3.30kg/m2;超重率为34.2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9.91%、28.42%,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4.03%、34.70%;肥胖率为10.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9%、8.59%,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0.19%、12.47%。(2)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均值,男性为85.88cm、0.904、0.507,女性为78.81cm、0.845、0.498;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总率为49.67%、50.21%、50.34%,其中男性超标率为55.31%、54.19%和54.70%,女性为43.86%、46.11%和45.84%。(3)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部P<0.01),并且男性比女性高(全部P<0.01)。(4)城镇男性体重、BMI、腰围均值高于乡村男性(P<0.01),乡村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男性(P<0.01),乡村女性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女性(P<0.01)。结论:(1)20-69岁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合计达到45.24%,中心性肥胖人数过半,揭示城乡居民身体形态处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高发期。(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镇男性高于乡村男性,乡村女性高于城镇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超重 肥胖 BMI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 中心性肥胖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宋福忠 赵宏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09-3712,3714,共5页
在阐述重庆市农村居民居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山地地貌特征、农民小农意识、资金匮乏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农村居民以散居状态为主。结合城市扩张带动、农村市场开发、农村资源开发、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移民等... 在阐述重庆市农村居民居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山地地貌特征、农民小农意识、资金匮乏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农村居民以散居状态为主。结合城市扩张带动、农村市场开发、农村资源开发、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移民等契机,倡议采用城镇发展推动模式、市场开发带动模式、土地开发驱动模式、乡村产业构建模式、移民安置迁建模式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提出了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政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计;二是广泛宣传,激发农民意愿;三是先行试点,发挥示范引导;四是完善政策,确保农民利益;五是加强领导,降低集居风险;六是逐步推进,实现适度集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 农村居民 相对集中居住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条件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睿 李昕 +1 位作者 朱晓军 伽红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0,共9页
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了江苏省已开展集中居住地区的农村居民,测量了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对于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变化,就上述差异给出了主要影响因... 建设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调研了江苏省已开展集中居住地区的农村居民,测量了集中居住前、后农村居民对于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变化,就上述差异给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农民集中居住后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体育活动满意度因素提升最为显著,而体育组织满意度与体育服务效果满意度改变不显著。农村居民家庭特征、集中居住时间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均为影响集中居住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 集中居住 农村 体育公共服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宇杰 瞿忠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741-10744,共4页
在对江阴农民的调查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积极性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任强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
"农民市民化"政策是一个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农民市民化转型的所有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然而,由于财政困境,地方政府被迫发展出了一套政府、集体经济、个人三方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要保... "农民市民化"政策是一个公共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农民市民化转型的所有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然而,由于财政困境,地方政府被迫发展出了一套政府、集体经济、个人三方一体的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就是要保证有一个强大的、有持续收益的、不能亏损的集体经济的存在,结果,这个集体经济又不断强化并塑造出了一批既不同于传统农民、也不同于现代市民的"食租者"群体及城市社区类型。因此,新的公共政策的调整应转向以强调个人能力发展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集体经济组织 资产建设 食租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集中居住的实践类型、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P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魏程琳 史源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8-95,共8页
基于对村社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3种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的实证调研分析,揭示了3类集中居住模式的困境乃是政府、资本与农民需求之间的背离所致。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更为宏观和根本的制约因素则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半工... 基于对村社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资本主导型3种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的实证调研分析,揭示了3类集中居住模式的困境乃是政府、资本与农民需求之间的背离所致。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更为宏观和根本的制约因素则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半工半耕的生计模式和庭院的多重功能。在此背景下,只有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成本共担、因地制宜"的"政府+村社"集中居住建设模式,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满足农民住房需求,进而促进农村长远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居住 村社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 资本主导型 结构性制约因素 “政府+村社”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民集中居住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常州、镇江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鹏 瞿忠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472-5474,5499,共4页
基于对南京、常州、镇江农户的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农户集中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民集中居住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慧 舒廷飞 杨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39-8340,共2页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实践探索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农民集中居住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