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栽培种与野生种(Arachis oteroi)人工杂交双二倍体的创制和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丽娜 杜培 +9 位作者 付留洋 刘华 徐静 秦利 严玫 韩锁义 黄冰艳 董文召 汤丰收 张新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花生野生种是改良花生栽培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为了利用野生花生的抗性基因,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豫花9331与二倍体野生种A.oteroi人工杂交,借助胚拯救和染色体秋水仙素加倍,创制一个双二倍体杂种Am E-4,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 花生野生种是改良花生栽培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为了利用野生花生的抗性基因,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豫花9331与二倍体野生种A.oteroi人工杂交,借助胚拯救和染色体秋水仙素加倍,创制一个双二倍体杂种Am E-4,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准确鉴定了该双二倍体。观察结果表明,Am E-4的叶片与豫花9331存在显著差异,而主茎高、侧枝长和总分枝数等性状与豫花9331差异不显著。Am E-4开花期较豫花9331推迟60 d,结实性与荚果发育状况较差,不利于Am E-4的育种利用。同时,开发了57个追踪Am E-4中A.oteroi染色体的显性或共显性SSR标记,为创制和鉴定花生栽培种A.oteroi易位系或渐渗系奠定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双二倍体 花生野生种 分子标记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花生早熟育种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亮 朱金成 +5 位作者 王睿 史彪 桑玉伟 焦灰敏 何宗铃 水涌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8-1188,共11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早熟、高产、优质、宜机收花生新品种是当前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花生开花特性、开花期与产量的关系、早熟或超早熟花生种质的筛选与创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花生早熟育种研究概况。一批宝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早熟、高产、优质、宜机收花生新品种是当前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花生开花特性、开花期与产量的关系、早熟或超早熟花生种质的筛选与创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花生早熟育种研究概况。一批宝贵的早熟材料(如奇科、狮头企、四粒红、鲁花6号、吉花23、远杂9102)为阐明我国花生遗传基础,以及培育性状稳定的早熟花生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花生重要产量性状、开花期相关性状开展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基因定位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和BSA-seq等新技术在花生早熟资源挖掘、基因定位、功能标记开发以及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花生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早熟育种 开花期 产量性状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QTLs定位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新友 韩锁义 +5 位作者 徐静 严玫 刘华 汤丰收 董文召 黄冰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5,共5页
以郑8903×豫花4号的215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2008年原阳种植材料(F8)的品质检测数据,运用WinQTLCart 2.5软件进行与花生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相关的QTLs定位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检测到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s... 以郑8903×豫花4号的215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2008年原阳种植材料(F8)的品质检测数据,运用WinQTLCart 2.5软件进行与花生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相关的QTLs定位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检测到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4.82%和9.66%;2个与脂肪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25%和8.24%。与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山嵛酸含量相关的QTL各检测到1个,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13%、8.28%、24.14%和7.88%;2个与花生酸含量相关的QTLs,遗传贡献率分别为7.12%和1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蛋白质 脂肪 脂肪酸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IL群体和自然群体检测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SSR标记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莉 赵新燕 +5 位作者 张文华 樊志明 任小平 廖伯寿 姜慧芳 陈玉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67-1974,共8页
以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F8代家系为材料,在含油量测试的基础上,选用10份低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2.91%)、12份高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8.85%)以及亲本进行SSR引物筛选,通过631对SSR引物扩增,筛选出来源于7对引物的1... 以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F8代家系为材料,在含油量测试的基础上,选用10份低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2.91%)、12份高油材料(平均含油量58.85%)以及亲本进行SSR引物筛选,通过631对SSR引物扩增,筛选出来源于7对引物的13个有显著差异的片段可以有效区分低油材料和高油材料。以这7对差异引物在F8RIL群体中扩增,对20份低油家系材料(含油量<55%)和45份高油家系材料(含油量>56%)进行统计分析,获得1个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分子标记2A5-250/240,其中,标记2A5-250为低油材料(含油量<55%)所拥有,相符率为95.0%,标记2A5-240为高油材料(含油量>56%)所拥有,相符率为88.9%。用SSR标记2A5-250/240检测11份高油(平均含油量为55.93%)栽培种花生和11份低油(平均含油量为48.41%)栽培种花生,结果表明,标记2A5-240与高油栽培种花生的符合率为63.6%,2A5-250与低油栽培种花生的符合率为90.9%。在19份高油(平均含油量为58.60%)野生花生中,10份野生花生能检测到标记2A5-240。综合分析RIL群体和自然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标记2A5-250/240可用于花生含油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含油量 SSR 分子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锈病抗性的AFLP标记 被引量:15
5
作者 侯慧敏 廖伯寿 +6 位作者 雷永 任小平 王圣玉 李栋 姜慧芳 黄家权 陈本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利用抗、感锈病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远杂9102×ICGV 86699,以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BSA法和AFLP技术,获得了与锈病抗性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90cM和7.8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其F3进... 利用抗、感锈病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远杂9102×ICGV 86699,以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BSA法和AFLP技术,获得了与锈病抗性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与抗性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90cM和7.8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其F3进行了验证,分子标记与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锈病 A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FLP遗传图谱构建及青枯病抗性QTL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彭文舫 姜慧芳 +3 位作者 任小平 吕建伟 赵新燕 黄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6,共6页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对其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24个多态性位点。应用JoinMap(3.0软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栽培种花生的AFLP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AFLP标记,涉及20个连锁群,覆盖总距离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0 cM。结合RIL群体的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分析软件QTLNetwork(2.0共检测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3个QTL(qBWr1、qBWr2和qBWr3)。其中,qBWr1和qBWr2均位于第4连锁群,qBWr3位于第14连锁群。这3个QTL形成2对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QTL区段(qBWr1/qBWr3和qBWr2/qBWr3),贡献率分别为12.81%和16.56%,共解释青枯病抗性总变异的2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FlP 连锁图 青枯病抗性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晚斑病抗性AFLP标记 被引量:18
7
作者 夏友霖 廖伯寿 +4 位作者 李加纳 雷永 姜慧芳 崔富华 曾孝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8-321,共4页
以抗感晚斑病组合"中花5号×ICGV 86699"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经田间抗性鉴定明确抗性亲本ICGV 86699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AFLP分析结合BSA法筛选到与晚斑病抗性连锁较紧密的AFLP标记3个,即E35/M51、E37/M48... 以抗感晚斑病组合"中花5号×ICGV 86699"的F2分离群体为材料,经田间抗性鉴定明确抗性亲本ICGV 86699的抗性受隐性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控制;AFLP分析结合BSA法筛选到与晚斑病抗性连锁较紧密的AFLP标记3个,即E35/M51、E37/M48和E41/M47,它们与抗性间的图距分别为7.40cM、7.40cM和8.67cM;所获得的3个标记间连锁紧密,位于同一连锁群上。这3个标记在具有野生种亲缘的7个抗病花生品种或材料中均能检测到,而在栽培种以多粒型为代表的抗病材料中均未检测到,表明ICGV 86699的抗性基因与栽培种花生中的抗性基因不同。这是国内外有关花生晚斑病抗性分子标记的首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晚斑病 AFl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突变体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鉴定
8
作者 崔梦杰 陈琳杰 +5 位作者 郭腾达 郭敬坤 黄冰艳 董文召 韩锁义 张新友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以理化诱变花生“远杂9102”种子获得的60份高代(M12)稳定突变体为试材,采用室内接种法对不同“环境”下繁殖的花生籽仁进行黄曲霉侵染抗性鉴定,以期为花生黄曲霉抗性新品种培育及遗传研究奠定种质基础。结果表明,大部分突变体材料侵染... 以理化诱变花生“远杂9102”种子获得的60份高代(M12)稳定突变体为试材,采用室内接种法对不同“环境”下繁殖的花生籽仁进行黄曲霉侵染抗性鉴定,以期为花生黄曲霉抗性新品种培育及遗传研究奠定种质基础。结果表明,大部分突变体材料侵染指数较高,表现为中感或高感黄曲霉侵染;而三个“环境”下繁殖收获材料“C461”(Co60诱变突变体)的侵染指数均低于15,为稳定高抗材料。方差分析显示,侵染指数在“环境”间、基因型间、基因型与“环境”互作间差异极显著,遗传力为0.7051,表明花生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显著影响,且表型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突变体 抗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重组近交系(RIL)根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小平 姜慧芳 +1 位作者 王圣玉 廖伯寿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利用花生RIL群体.分析了主根长、侧根数、根基粗(1cm和3cm处)、根体积、主根鲜重、干重、侧根鲜重和干重、主侧根瘤数等11个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基因对数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偏度系数(g1)和峰度系数(g2)的估算控制... 利用花生RIL群体.分析了主根长、侧根数、根基粗(1cm和3cm处)、根体积、主根鲜重、干重、侧根鲜重和干重、主侧根瘤数等11个花生根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基因对数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偏度系数(g1)和峰度系数(g2)的估算控制性状基因互作情况。结果表明:在11个研究性状中,有6个性状在2个亲本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不论性状在亲本间的差异显著与否,在RIL群体中基因型间的性状差异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和明显的超亲分离。同时主根粗(1cm)和主根长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11.27%和11.218%。11个花生根部性状都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如影响侧根根瘤数、侧根鲜重和侧根干重的基因均在10对左右;而其它性状的基因估计在5—7对左右,尤其是控制侧根数的基因最少为5对左右。而在RIL群体中.除侧根干重的遗传力最高.达0.569,其次是侧根根瘤和侧根数分别达0.545和0.542外,其它性状的遗传力均较低。同时控制主根长和主根粗(1cm)的基因间存在重叠作用;而控制侧根根瘤、侧根鲜重和侧根干重基因间存在互作,表现为互补作用;控制其它性状的基因间互补或重叠作用不明显或者不存在。主根干重和侧根干重与根体积、主根粗(1cm)和主根粗(3cm)显著相关,根体积与主根粗(3cm)极显著相关,主根鲜重和侧根鲜重与根体积的相关表现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部性状 遗传力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GLP家族基因组织差异及干旱诱导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通 梁炫强 +6 位作者 王冕 陈小平 潘丽娟 陈明娜 陈娜 迟晓元 禹山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7-443,共7页
为深入探索花生GLP家族基因的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种皮和干旱胁迫下花生不同组织中花生GLP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花生GLP家族基因在粉红色花生品种种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颜色种皮;在花生种皮中,A... 为深入探索花生GLP家族基因的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种皮和干旱胁迫下花生不同组织中花生GLP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花生GLP家族基因在粉红色花生品种种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颜色种皮;在花生种皮中,Ah GLP3和Ah GLP6的表达量相对最高,其次是Ah GLP1、Ah GLP2和Ah GLP8。正常生长条件下,除Ah GLP2和Ah GLP8,其它各基因在种子、根和叶中的表达均有明显的组织差异。在干旱胁迫下,Ah GLP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发生上调,而Ah GLP3、Ah GLP4和Ah GLP5在种子和根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Ah GLP2、Ah GLP7和Ah GLP8在各组织中均受干旱诱导而表达量上调,而Ah GLP6的表达量下降。结果表明花生GLP家族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品种特异性、组织和诱导差异性。本研究为阐明花生GLP家族基因的组织及抗逆表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GlP家族基因 组织表达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杨 韩柱强 +2 位作者 熊发前 王育荣 高国庆 《花生学报》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MFLP标记技术对两个栽培种花生DNA进行扩增分析。从160对MFLP引物中筛选出41对多态性条带引物,引物多态率为25.63%;每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带数约23~5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共检测到差异条带59条;其中约有29条表现显性多态,15对... 采用MFLP标记技术对两个栽培种花生DNA进行扩增分析。从160对MFLP引物中筛选出41对多态性条带引物,引物多态率为25.63%;每对多态性引物扩增带数约23~5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条),共检测到差异条带59条;其中约有29条表现显性多态,15对表现共显性多态,共显性标记出现频率为34.09%。研究结果表明,MFLP标记在栽培种花生中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和较高的共显性率,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M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6基因(LACS6)的克隆、鉴定与组织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日荣 陈湘瑜 唐兆秀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4-1170,共7页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LACS6的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6基因全长2 116bp,包含2 088bp的ORF,编码695个氨基酸,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6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的激活位点和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6与鹰嘴豆、绿豆、大豆、梅等13种物种的氨基酸一致性在79%~87%,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6与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6在花生根、茎、叶、子房柄、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子房柄和花的表达量极高,与根、茎、叶和仁等组织有极显著差异,花生LACS6组织的表达量大小排序为花〉子房柄〉叶〉仁〉茎〉根。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组织表达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Clp家族成员的筛选、聚类和盐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春花 孔祥远 +4 位作者 陈冠旭 隋炯明 乔利仙 王晶珊 赵春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Clp蛋白酶是一种ATP依赖的丝氨酸型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生物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花生中Clp基因的情况,我们构建了花生叶片转录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28个Clp基因,分别位于花生A组野生种的9条... Clp蛋白酶是一种ATP依赖的丝氨酸型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在生物抗逆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分析花生中Clp基因的情况,我们构建了花生叶片转录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28个Clp基因,分别位于花生A组野生种的9条染色体上;聚类分析表明,花生的28个Clp基因分别聚到已报道的Clp B、C、D、X、P、R和S 7个亚类中。利用花生耐盐突变体(S2)和对照(S4)构建了盐胁迫处理前后各时间段的表达谱数据,进行Clp基因盐胁迫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6个Clp基因在S2和(或)S4中受盐胁迫诱导表达。该研究为花生Clp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Clp基因 RNA测序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两个CBF-like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娜 程果 +7 位作者 胡东青 杨庆利 迟晓元 潘丽娟 杨珍 陈明娜 和亚男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1年第4期1-8,26,共9页
DREB/CBF类转录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15个可能编码CBF类蛋白的基因片... DREB/CBF类转录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15个可能编码CBF类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中有2个基因没有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我们通过5'-RACE RT-PCR对这两个基因的全长进行了克隆,得到了包含完整读码框的基因序列,并将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同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F—like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InDel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平 尹亮 +4 位作者 石延茂 任艳 王效华 李双铃 袁美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4,共7页
为了开发与含油量紧密相关、能用于分子辅助高油育种的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位点设计了29对引物,并在7份品种中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显示,有一对引物ID14-3表现出多态性,可以分别扩增出278bp(ID14-3a)和272bp(ID14-3b)... 为了开发与含油量紧密相关、能用于分子辅助高油育种的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与花生含油量相关的位点设计了29对引物,并在7份品种中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显示,有一对引物ID14-3表现出多态性,可以分别扩增出278bp(ID14-3a)和272bp(ID14-3b)的片段。进一步用该引物对171份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扩增,含ID14-3b的品种平均含油量为48%,含ID14-3a的品种平均含油量为46%。ID14-3b与花生品种的高含油量相关,可以用于花生含油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高油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含油量 INDEl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花生花期相关QTL定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华东 杨会 +4 位作者 吕玉英 张秀荣 张昆 刘风珍 万勇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花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花期相关性状(始花期、开花期和盛花期)直接影响花生的生育期,从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以白沙1016(母本)与ICGV86699(父...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花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花期相关性状(始花期、开花期和盛花期)直接影响花生的生育期,从而影响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研究以白沙1016(母本)与ICGV86699(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QTL IciMapping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对供试材料三个环境下始花期、开花期和盛花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在14个连锁群上定位到43个QTL,LOD值为2.50~10.20,表型变异贡献率为2.48%~11.04%,其中,Q_(IFD)-12-2、Q_(FD)-12-2、Q_(FBD)-12-2为调控始花期、开花期和盛花期的三个主效QTL,位于12号连锁群的同一标记区间内,区间长度2.58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开花期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bHLH6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维佩 谷朝阳 +3 位作者 唐桂英 徐平丽 柳展基 单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35-41,共7页
bHLH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从栽培种花生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AhbHLH63基因。序列分析显示,AhbHLH63基因有两个剪接体AhbHLH63-1.1和AhbHLH63-1.2,其ORF分别长1 188 bp和1 152 bp,分别编码39... bHLH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从栽培种花生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AhbHLH63基因。序列分析显示,AhbHLH63基因有两个剪接体AhbHLH63-1.1和AhbHLH63-1.2,其ORF分别长1 188 bp和1 152 bp,分别编码395个氨基酸和38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亲缘关系分析表明,AhbHLH63蛋白含有一个预测的bHLH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bHLH6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苜蓿等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AhbHLH63-1.1和AhbHLH63-1.2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为组成型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茎和叶中次之,在根中表达量最低;在花生种子的不同发育时期,发育中期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bHlH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及近红外光谱筛选的育种技术探究
18
作者 鲁清 刘浩 +7 位作者 李海芬 王润风 黄璐 梁炫强 陈小平 洪彦彬 刘海燕 李少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80,共12页
花生含油量对单位面积产油量至关重要。该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但可用的紧密连锁标记十分有限,传统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准确性不高。全基因组选择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可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早期预测;近红外光谱分析可对作物品质性... 花生含油量对单位面积产油量至关重要。该性状受多个微效基因控制,但可用的紧密连锁标记十分有限,传统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准确性不高。全基因组选择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可实现对数量性状的早期预测;近红外光谱分析可对作物品质性状(如含油量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两者优势互补,建立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联合的育种技术,探讨影响花生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为花生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16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构建训练群体;分别以139、464和505株F_(2)、F_(3)和F_(4)为材料构建育种群体;利用自主开发的“PeanutGBTS40K”液相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开展含油量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模型分析;通过联合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技术,开展花生含油量性状的育种应用,并评价其育种效果。结果显示,对训练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后,总共获得30,355个高质量SNPs,并用于11个全基因组预测的模型选择分析。含油量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模型为rrBLUP,其次是randomforest和svmrbf。以重组自交系为预测群体,F_(2)、F_(3)和F_(4)各世代含油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116、0.128和0.119;以重组自交系叠加上一轮的育种群体为预测群体,各世代含油量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116、0.131和0.160。全基因组选择联合近红外筛选要比单独的全基因组选择对各世代的含油量选择效果提高1.8%、2.7%和3.4%;与单独的近红外筛选相比,差异不显著(0.10%、0.06%和0.07%);而近红外筛选与全基因组选择相比,含油量可显著提高1.7%、2.6%和3.3%。通过联合全基因组选择和近红外光谱筛选育种,F_(3)和F_(4)分别比F_(2)的含油量提高1.2%和1.0%。F_(4)总共获得16个入选改良株系,有10个株系含油量≥55.0%,其中2个株系(SF_(4)_201和SF_(4)_379)的理论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0%和11.1%。本研究通过建立花生含油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近红外光谱筛选联合育种技术,可有效实现花生含油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含油量 全基因组选择 近红外光谱分析 基因组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氮素对花生种子萌发和种子际细菌菌群结构的调控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扬 张瑞英 +3 位作者 戴良香 张冠初 丁红 张智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目的】盐胁迫影响花生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阐明盐胁迫下适量施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花生产量的内在调控机制,并解析该过程与种子际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关系,为通过改良种子际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花生出苗健苗率、耐盐抗逆性和花生生产能... 【目的】盐胁迫影响花生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阐明盐胁迫下适量施肥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花生产量的内在调控机制,并解析该过程与种子际土壤细菌菌群结构的关系,为通过改良种子际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花生出苗健苗率、耐盐抗逆性和花生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耐盐花生品种(花育25号,HY25)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氮素水平0、90和180 kg/hm^(2),采用盆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阐明氮肥施用对盐胁迫下花生种子际微生物菌群结构、花生发芽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加氮肥可有效提高花生种子在盐胁迫下的发芽率和最终产量,并以施氮量90 kg/hm^(2)最适。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种子际的土壤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芽孢杆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盐胁迫虽然提高了有益菌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但同时导致有害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增多,最终降低了有益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盐胁迫下施氮可以显著改善种子际的土壤微环境,提高有益菌属拟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鞘脂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对土壤修复和地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增强花生抗逆性。【结论】盐胁迫下适量施氮可提高种子际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和耐盐性,最终促进盐胁迫下的花生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盐胁迫 发芽率 产量 种子际 细菌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房元瑾 孙子淇 +4 位作者 齐飞艳 刘华 黄冰艳 董文召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36,共9页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度的基因型数据是花生产量、品质、抗病性状QTL定位和开发分子标记的基础。2019年我国花生骨干亲本狮头企和伏花生以及美国匍匐型花生品种Tifrunner的基因组序列相继公布,极大推动了花生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近年来,花生籽仁油酸含量、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根结线虫病、锈病、叶斑病、青枯病等抗病性状,以及荚果、籽仁大小等产量组成性状的分子标记相继被开发。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功选育出了高油酸且高含油量、高油酸且抗病花生新品种或新种质。未来花生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需要重视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精准鉴定,建立高通量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平台,以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策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病虫害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