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Scheme via Tone Reservation in OFDM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Jurong Bai Yong Li +2 位作者 Wei Cheng Huimin Du Yanben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11期279-290,共12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signal-to-clipping noise ratio and least squares approximation tone reservation scheme(SCR-LSA TR)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 In this paper, a novel signal-to-clipping noise ratio and least squares approximation tone reservation scheme(SCR-LSA TR)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During the SCR procedure, only the element with the maximal amplitude is picked for processing, which not only decreases the algorithm complexity, but also helps to overcome the BER deterioration. With the LSA method, the amplitude of the peak-cancelling signals can approximate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clipping noise as much as possibl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factor in the LSA method, the classic SCR method can achieve better PAPR reduction with faster converge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R-LSA TR scheme has less in-band distortion and smaller out-of-band spectral radiation. The BER of the proposed scheme shows a better performance especially under the 16-QAM over the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tone reservation signal to clipping 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hydrofoil surface jet flow on cavitation suppression 被引量:5
2
作者 WANG Wei LU Shengpeng +3 位作者 XU Ruiduo YI Qi WANG Yayun WANG Xiaof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9-834,共6页
Cavitation caused vibration and noise of hydraulic machinery. To some extent,cavitation made fatigue damage in advance. Many scholars found that the re-entrant jets were the reasons of the shedding of cavities. To sup... Cavitation caused vibration and noise of hydraulic machinery. To some extent,cavitation made fatigue damage in advance. Many scholars found that the re-entrant jets were the reasons of the shedding of cavities. To suppress cavitation,based on the idea of blocking the re-entrant jets,a special surface flow structure of 2D hydrofoil was proposed. The through-hole was made in the proper position of the hydrofoil. The incoming flow can outflow from this jet-hole automatically depending on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pressure side and suction side. Re-entrant jet growth can be weakened by optimizing the jet-hole geometry. Based on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chnerr & Sauer cavitation model,under different cavitation numbers( σ) and jet-angles( β) for NACA0066( 2D) hydrofoil with 8° angles of attack,cavitation field numer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2D hydrofoil cavitation flow had a strong unsteadiness. Making a jet-hole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re-entrant jet and cavity can effectively minimize cloud cavitation. For a certain cavitation condition,optimal jet-angles( β) can be obtained to control cavitation growth. For the same β,the effects of cavitation suppression were changed with different cavitation numbers( σ). Consequently,suitable jet-angle and jet-position could extend the stable operating range of the hydrof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FOIL CAVITATION suppression jet flow lift-to-dra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ability research of hydrofoil surface water injection on cavitation suppression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Wei YI Qi +2 位作者 WANG Yayun LU Shengpeng WANG Xiaofa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1-466,480,共7页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foil surface water injection on cavitation suppression,the unsteady cavitation flow field around the NACA0066 hydrofoil at attack angle of 6°was simulated by the modified RNG k-...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foil surface water injection on cavitation suppression,the unsteady cavitation flow field around the NACA0066 hydrofoil at attack angle of 6°was simulated by the modified RNG k-εturbulenc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full-cavitation model.The structure of cavitation flow field and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hydrofoil were analyzed at the cavitation number of 0.85,0.70,0.55,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arriered by the jet,the momentum of the reentrant jet was reduced;The development of cavita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cavity shedding were weakened to some extent.Cavitation suppression effect was very obvious in the cavitation conditions with the cavitation number of 0.7 and above when the injection position was at 37% chord length from the hydrofoil leading edge and the jet-flow ratio kept 0.3.Time-averaged lift and drag coefficient were reduced,and the lift-drag ratio increased in water inje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FOIL cavitation suppression reentrant jet water injection jet-flow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4)H_(2)PO_(4)-KHCO_(3)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进章 张先如 王枫潇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 在自行搭建的管网实验系统中,将常用于抑制甲烷爆炸的碳酸氢钾KHCO_(3)与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选取5种不同的粉体配比,对比单一粉体以及各抑爆工况下各测点的爆炸峰值压力、火焰峰值速度和火焰峰值温度等爆炸特征参数,获得抑制管网甲烷爆炸的最佳工况,并阐述了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混合粉体对管网甲烷爆炸的抑制性能优于单一粉体;KHCO_(3)与NH_(4)H_(2)PO_(4)都易受热分解;其中,KHCO_(3)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完成热解过程,从而吸收更多的反应热,抑爆性能优于NH_(4)H_(2)PO_(4)粉体;混合粉体中,抑爆效果随着KHCO3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在5种混合比例中,当KHCO_(3)与NH_(4)H_(2)PO_(4)质量比为2.0:1.0时,抑爆效果最佳。KHCO_(3)与NH_(4)H_(2)PO_(4)表现出良好的爆炸抑制效果,研究所得结论可为抑制甲烷爆炸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混合粉体 抑爆性能 混合比例 实验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形钢箱梁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封周权 戴金元 +1 位作者 陈诗璇 华旭刚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提高槽形钢箱梁桥的抗风性能,对槽形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试验研究。以某人行景观桥槽形钢箱梁为背景,通过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3°、0°、-3°风攻角下均匀流与紊流风场中槽形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分析交... 为提高槽形钢箱梁桥的抗风性能,对槽形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进行试验研究。以某人行景观桥槽形钢箱梁为背景,通过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3°、0°、-3°风攻角下均匀流与紊流风场中槽形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分析交替封闭栏杆、将栏杆楔形扶手改为圆形扶手、提高阻尼比等措施的抑振效果。结果表明:原槽形钢箱梁断面涡振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均匀流风场中,3个风攻角下均出现了超限的竖弯涡振,+3°和-3°风攻角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转涡振,最不利风攻角为-3°;紊流风场中,最不利风攻角下原断面竖弯涡振振幅降低了23%,未见明显扭转涡振;楔形扶手栏杆交替封闭使结构竖弯涡振振幅增大,主梁涡振性能降低;单独改变栏杆扶手形状为圆形对主梁涡振性能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交替封闭栏杆能够有效抑制主梁涡振;提高结构阻尼比能有效抑制主梁涡振,阻尼比为7‰时,主梁竖弯涡振振幅可降至规范限值的一半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槽形钢箱梁 风致振动 涡振性能 抑振措施 扶手形状 阻尼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GNSS干扰源定位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苏佳 杨泽超 +2 位作者 易卿武 杨建雷 李硕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5期1175-1182,共8页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用已全面深入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当中,但由于GNSS信号到达地面后信号强度很弱,极易受到无意或有意的人为干扰。当出现压制干扰时会影响接收机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某一区域导航定位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对干扰源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应用已全面深入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当中,但由于GNSS信号到达地面后信号强度很弱,极易受到无意或有意的人为干扰。当出现压制干扰时会影响接收机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某一区域导航定位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对干扰源的排查和消除十分重要。针对上述压制干扰,通过在监测区域分布一定数量低成本接收机,利用其接收的载噪比数据特征实现干扰源的位置估计。考虑到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模型是非线性的,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干扰源定位方法,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得到监测区域载噪比特征的复杂非线性关系,GA对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最终在监测区域通过梯度下降法搜索出干扰源位置。结果表明,GA优化后的网络预测误差更小,能够初步定位干扰源位置且平均定位误差率(Average Localization Error Rate,ALER)约为0.23%,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噪比 压制干扰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源定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卫星通信的自适应窄带干扰抑制方法
7
作者 陈敬乔 张颖 +1 位作者 潘申富 汪颜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根据干扰变化自适应调整策略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子带分割、按功率排序、依次陷波等方式进行陷波,然后对比陷波前后信号信噪比的增益,从而确定信噪比增益最大时所对应的子带陷波个数...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根据干扰变化自适应调整策略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子带分割、按功率排序、依次陷波等方式进行陷波,然后对比陷波前后信号信噪比的增益,从而确定信噪比增益最大时所对应的子带陷波个数,最终得到信噪比增益最高也即性能最优的陷波方式。该方法不需要预先进行干扰检测,也不需要寻找和设置门限阈值,就可以对多种类型干扰进行自适应陷波,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包含单音、窄带、梳状或部分频带等不同干扰的目的,能够显著改善链路的通信性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FFT 干扰抑制 自适应 信噪比 误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窗口生成器网络的抽油机噪声压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一凡 文武 +2 位作者 薛雅娟 文晓涛 徐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91,共8页
在老油田的勘探开发中,抽油机噪声形成强干扰,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窗口生成器网络进行抽油机噪声压制的方法。构建的网络主要由双层编码器—解码器组成,结合不同层的特征信息可获得准确的去噪结果;... 在老油田的勘探开发中,抽油机噪声形成强干扰,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窗口生成器网络进行抽油机噪声压制的方法。构建的网络主要由双层编码器—解码器组成,结合不同层的特征信息可获得准确的去噪结果;在不同层采用不同尺寸的窗口进行特征提取,可以有效地扩大神经网络的感知范围,并从抽油机噪声中提取更多有用的特征。为了防止网络的退化,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每个块中都分别使用了残差连接。编码器残差块部分采用了卷积核数量中间大、两端小的反瓶颈设计,可以提取地震数据更多的特征;解码器使用了编码器五分之一的卷积层数,加快了模型训练以及地震数据重建的速度。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的网络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尺度语义信息压制地震数据中的抽油机噪声。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结果均表明,与DnCNN、GAN和MLGNet相比,所提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去噪结果,并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噪声压制 多尺度窗口 生成器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波段光波产生频率可调谐的微波载波 被引量:1
9
作者 姬迪 胡志涛 +3 位作者 王柱天 庞拂飞 叶楠 宋英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具有可调谐能力的高频微波载波(GHz)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无线网络、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比较简单的系统结构、大带宽和低损耗的优点,基于光子技术生成高频可调谐微波载... 【目的】具有可调谐能力的高频微波载波(GHz)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无线网络、雷达系统和卫星通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比较简单的系统结构、大带宽和低损耗的优点,基于光子技术生成高频可调谐微波载波的技术方案吸引了国内外研究团队的广泛关注。由于目前C波段有着成熟的商用器件,因此目前光生微波实验多在C波段进行。随着波分复用(WDM)—光载射频(ROF)技术借助WDM系统在光频域的合/分波来灵活实现微波频段的合/分波,利用ROF系统采用光生微波技术来简化基站配置,使得C波段的有限带宽资源(35 nm, 1 530~1 565 nm)越来越紧张。因此,光生微波技术的研究有着向更宽光谱范围扩展的驱动力。U波段可以提供宽至50 nm(1 625~1 675 nm)的信道带宽来缓解C波段的信道利用压力。在U波段,标准单模光纤已实现低至0.195 dB/km(@1 625 nm)的光功率损耗,特别是,掺铥光纤放大器在U波段也可实现达到18.7 dB(@1 655 nm)的大带宽增益。因此,基于标准单模光纤的WDM系统可向U波段扩展,从而促使WDM-ROF技术向这一波段延伸,进而带动光生微波技术向U波段拓展。文章研究了U波段的光生微波技术。【方法】从数学模型上看,现有光生微波技术对所应用的光载波波段是透明的,只需选择对应工作波段的光子学器件就可在任意波段使用这些方法来产生微波载波。从原理上看,C波段的光子学器件(如偏振控制器、相位调制器(PM)和光纤移相器(FPS)等)可以工作在U波段,这些器件的工艺技术成熟并易于购置。因此,文章采用C波段的PM、FPS和光耦合器等光子学器件,基于U波段光载波搭建了光生微波载波系统。【结果】最终基于该系统产生了调谐范围覆盖7.5~12.0 GHz、杂散抑制比达29.6~35.2 dB的可调谐微波载波。【结论】文章通过公式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实现了将光生微波载波技术的工作波段扩展至U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微波载波 U波段 光相位调制器 强度调制 频率可调谐 杂散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共振的水下目标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
10
作者 刘振 孙纯 +2 位作者 周胜增 杜选民 孙德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14-2024,共11页
针对低信噪比下主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的微弱回波信号检测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频移变尺度随机共振系统,与输入高频微弱回波信号、随机噪声相匹配,实现微弱回波信号的共振增强;进... 针对低信噪比下主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的微弱回波信号检测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回波信号增强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频移变尺度随机共振系统,与输入高频微弱回波信号、随机噪声相匹配,实现微弱回波信号的共振增强;进而利用乘积谱与谱峭度构建目标回波亮点增强检测指标,有效提升微弱回波亮点的能量集中程度,抑制杂波及虚假成分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下,随机共振系统输出信噪比增益可达5 dB以上,微弱目标回波亮点检测结果更加直观便捷,杂波干扰得到大幅抑制。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呐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水下目标探测 杂波抑制 非线性双稳态系统 多普勒频移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宽带干扰对消建模及干扰抑制需求分析
11
作者 秦焕丁 孟进 +3 位作者 何方敏 葛松虎 邢金岭 王衡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解决宽带干扰对消中的多源干扰抑制问题,建立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干扰源间相关性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多干扰源和单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差异性,提出压缩系... 为解决宽带干扰对消中的多源干扰抑制问题,建立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干扰源间相关性对干扰抑制性能的影响,研究多干扰源和单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差异性,提出压缩系数作为衡量多干扰源干扰对消比的指标,并得到了多源宽带干扰对消的干扰抑制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取样天线和时域滤波器数量可以显著提高双干扰源的干扰对消比。在相同场景下,双干扰源的干扰对消比低于单干扰源10 dB以上,而且随着双干扰源的功率差变大,压缩系数降低,干扰对消比逐渐降低。当二者的功率差超过25 dB后,压缩系数接近于1,双干扰源等效为单干扰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干扰源 相关性 干扰对消比 干扰抑制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抑制方案
12
作者 黄怡 王夏霄 +1 位作者 徐宏杰 孔令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 针对传统和现有光路抑制方案在常温条件下表现良好但在全温度范围内性能却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的光源相对强度噪声(RIN)抑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双探测器分别检测经不同路径的光信号,并在电路中将这2路信号同步后相减,以消除RIN,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同时,还探究了不同调制深度对陀螺输出的影响及未来对该方案的改进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调制深度为3π/4并且配合双探测器的RIN抑制措施的情况下,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光纤陀螺的精度,并满足全温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强度噪声 高精度光纤陀螺 信噪比 调制深度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风荷电的细水雾喷雾及抑尘特性
13
作者 刘桂生 李科文 +1 位作者 左子文 蒋鹏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5-1010,1017,共7页
基于离子风荷电及设计的缩放喷管搭建了荷电细水雾抑尘系统,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荷质比测量装置,通过改变荷电及喷雾系统参数,研究了荷电电压和雾化压力等对喷雾雾滴粒径及抑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细水雾索太尔平均直径d st整体... 基于离子风荷电及设计的缩放喷管搭建了荷电细水雾抑尘系统,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荷质比测量装置,通过改变荷电及喷雾系统参数,研究了荷电电压和雾化压力等对喷雾雾滴粒径及抑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细水雾索太尔平均直径d st整体随荷电电压和雾化压力提升而减小,但荷电电压较低时液滴易聚并,d st略微增大.液滴荷质比随荷电电压和雾化压力提升而增大,其增速随荷电电压提升而减缓.荷电细水雾抑尘系统抑尘效率整体随荷电电压和雾化压力提升而上升,但雾化压力较高时提高荷电电压,液滴粒径过小则会导致蒸发加剧,抑尘效率下降.分级抑尘效率随颗粒物粒径减小呈U形分布,其拐点随荷电电压提升而前移.荷电电压20 kV雾化压力0.6 MPa时存在最佳抑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细水雾 索太尔平均直径 荷质比 抑尘 离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高速电机低次电流谐波的调制方法
14
作者 张国强 刘剑 +1 位作者 吴奎奎 张红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7-64,共8页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数字控制延时所引起的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次电流谐波的改进型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法。首先,对该调制方法的调制波形原理和数字实现特点进行分析,建立新的电压谐波方程和开关角求解方程;...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数字控制延时所引起的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次电流谐波的改进型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法。首先,对该调制方法的调制波形原理和数字实现特点进行分析,建立新的电压谐波方程和开关角求解方程;其次,以电流总谐波失真为目标优化函数,研究了调制比和载波比对开关角分布、电流谐波含量的影响;最后,以三相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调制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与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式相比,所提调制方法计算量更少,可以提高输出脉宽调制波形的对称性,具有更优的低次电流谐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特定次谐波消除 电流谐波抑制 低载波比 开关角 总谐波失真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给水管的宽幅流线型钢箱梁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研究
15
作者 李春光 李赫佳 +1 位作者 陈赛 韩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6,238,共9页
为研究给水管不同设置位置对宽幅流线型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影响及涡振抑制措施,以某大跨度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制作缩尺比为1:50的钢箱梁刚性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对比分析了风攻角为0°、±3°... 为研究给水管不同设置位置对宽幅流线型钢箱梁的涡振性能影响及涡振抑制措施,以某大跨度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制作缩尺比为1:50的钢箱梁刚性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对比分析了风攻角为0°、±3°时,给水管设置在主梁风嘴内(Ⅰ型)和设置在桥面上(Ⅱ型)两种不同断面形式的主梁涡振特性;并采用数值模拟探究了给水管对主梁涡振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其次,研究了结构阻尼比对Ⅰ型断面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测试了栏杆透风率、栏杆抑流板等气动措施对Ⅰ型断面主梁涡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给水管是涡振敏感构件,对于Ⅰ型断面,风攻角为-3°时,主梁未出现涡振现象;风攻角为0°时,有小幅涡振响应;风攻角为+3°时,出现明显的涡振现象;Ⅱ型断面主梁无涡振现象发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给水管放置在主梁外部可以有效降低上表面旋涡的尺寸,从而抑制涡振的产生。增大结构阻尼比可以有效抑制主梁的涡振;改变栏杆透风率抑振效果不明显;设置抑流板对抑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 涡振性能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气动措施 阻尼比 抑流板 栏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通比的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区分析
16
作者 彭进先 桑苗苗 +3 位作者 高澜 赵超 周伦 吕丽华 《舰船电子对抗》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针对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能力问题,在干扰方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干通比的干扰压制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战术运用的地理环境,分析通信链路、干扰链路的传播模型,推导2种传播模型的干扰方程。将干通比引入干扰方程后,建立干扰压制... 针对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能力问题,在干扰方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干通比的干扰压制区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战术运用的地理环境,分析通信链路、干扰链路的传播模型,推导2种传播模型的干扰方程。将干通比引入干扰方程后,建立干扰压制区方程,根据干通比的大小关系,讨论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压制区。结合对超短波电台、无人机数据链干扰的典型通信对抗场景开展干扰压制区分析。基于干通比的通信对抗系统干扰压制区分析方法,能够具象化描述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无效区,对于指导通信对抗战术运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对抗 干扰方程 干信比 干通比 干扰压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去除EEG中眼动伪差和工频干扰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万柏坤 朱欣 +1 位作者 杨春梅 高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眼动伪差和工频干扰是临床脑电图 (EEG)中常见噪声 ,严重影响其有用信息提取 .本文尝试采用独立分量分析 (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ICA)方法分离EEG中此类噪声 .通过对早老性痴呆症 (Alzheimerdisease,AD)患者临床EEG信号 (含眼... 眼动伪差和工频干扰是临床脑电图 (EEG)中常见噪声 ,严重影响其有用信息提取 .本文尝试采用独立分量分析 (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ICA)方法分离EEG中此类噪声 .通过对早老性痴呆症 (Alzheimerdisease,AD)患者临床EEG信号 (含眼动伪差和混入工频干扰 ,信噪比仅 0dB)作ICA分析 ,比较了最大熵 (Infomax)和扩展最大熵(ExtendedInfomax)ICA算法的分离效果 ,证实虽然最大熵算法可以分离出眼动慢波 ,但难以消除工频干扰 ,为此需采用扩展的最大熵算法 ;并知ICA方法在极低信噪比时也有较好的抗干扰性 ,且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有好的鲁棒性 ;文中还结合近似熵 (approximateentropy ,ApEn)分析说明利用ICA去除干扰后有助于恢复和保持原始EEG信号的非线性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ICA方法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EEG) 眼动伪差 工频干扰 独立分量分析(ICA) 最大熵(Infom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纵向小波包变换和横向多项式拟合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贵忠 宗涛 +3 位作者 章珂 邹大文 钱俊生 李凤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84-592,共9页
根据地震剖面上不同的频段和时段有不同的信噪比,以及相邻地震道反射波有效成分(除去噪声的有用信号)在波形和能量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应用小波包变换和多项式拟合理论消除噪声和提高信号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的内... 根据地震剖面上不同的频段和时段有不同的信噪比,以及相邻地震道反射波有效成分(除去噪声的有用信号)在波形和能量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应用小波包变换和多项式拟合理论消除噪声和提高信号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的内容是:先将每道地震记录进行小波包分解,形成地震记录分时分频小波包剖面;然后利用共深度点反射波相关的性质用多项式拟合进行信噪分离;再将各个小波包剖面重构为经去噪后的地震剖面。理论记录计算和实际地震剖面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纵向地震道的小波包分解和横向多项式拟合的分时分频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多项式拟合 信噪比 分辨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单频干扰波的压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高少武 周兴元 蔡加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 ,地震测线上方如果有高压输电线通过 ,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 50 Hz左右的强单频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 ,并且其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 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 ,地震测线上方如果有高压输电线通过 ,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 50 Hz左右的强单频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在地震记录的整个时间段上具有很强的能量 ,并且其频率、相位和振幅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采用频率域压制方法仅仅是对噪声和信号同时压制一定的倍数 ,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干扰 ,即没有改善单频分量频率附近的信噪比。因此 ,我们尝试在时间域内采用余弦波来逼近这种干扰波 ,并从地震记录中减去它 ,以实现压制这种干扰波的目的。本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只压制单频干扰波 ,不伤害有效信号 ,从而使单频频率分量附近信噪比得到提高。通过理论和实际数据的试算 ,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记录 干扰波 地震数据采集 时间域 有效信号 频率域 压制方法 余弦 实际 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翼表面布置射流水孔抑制空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巍 羿琦 +2 位作者 林茵 徐瑞铎 王晓放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为研究水翼表面布置射流水孔对空化的抑制效果,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全空化模型对8°攻角NACA0066(MOD)水翼进行二维非定常空化流场计算,分析当射流比分别为0.1,0.2和0.3时的水翼表面空化流场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流动特性,得到... 为研究水翼表面布置射流水孔对空化的抑制效果,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全空化模型对8°攻角NACA0066(MOD)水翼进行二维非定常空化流场计算,分析当射流比分别为0.1,0.2和0.3时的水翼表面空化流场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流动特性,得到了不同射流条件下水翼升阻力系数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布置射流水孔可以有效阻挡回射流从翼型尾部向翼型头部的运动,使得空泡脱落现象明显减弱,从而抑制了片空化向云空化的发展,且随射流比增加,射流对回射流和云空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射流的注入同时使得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波动幅度明显降低,有效减弱了升阻力的周期性振荡;虽然时均升力和时均阻力受射流的影响有下降趋势,但升阻比呈上升趋势,水翼升阻比由无射流孔时的6.11增加到射流比为0.3时的7.06,布置射流孔还起到了减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翼 射流比 云空化 空化抑制 升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