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真核表达载体pcDNA3/sIL-1R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鹏 徐艳 +2 位作者 张蕴惠 章锦才 王大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可溶性白介素_1受体 (sIL_1R)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sIL_1R ,为研究骨关节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人sIL_1R基因的RT_PCR纯化产物及质粒pcDNA3 1(+)DNA经KpnI和XhoI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 ,体外连接酶切片段 ,使其定向重组 ,再将重组DNA转化E .coliCompetentCellsJM10 9,经复苏后 ,在含Ampr 的LB固体培养基上筛选出阳性克隆。结果 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 6个单菌落经酶切及测序鉴定 ,证实均为阳性克隆 ,即sIL_1R与pcDNA3 1(+)体外重组成功。结论 采用体外重组技术 ,成功地将人sIL_1RcDNA插入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可溶性白介素-1受体 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骨关节病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AGE-1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何炜 张朝 +2 位作者 章茜 赵国强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构建含MAGE-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扩增出MAGE-1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GEM-T载体,测序证实基因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pcDNA3.1-MAGE-1重组质粒。结果与... 目的:构建含MAGE-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扩增出MAGE-1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GEM-T载体,测序证实基因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pcDNA3.1-MAGE-1重组质粒。结果与结论:RT-PCR获得长度为927bp的阳性产物,经T载体和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AGE-1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1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HIF-1α载体的构建和初步表达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傅锐斌 吴平生 +2 位作者 戴铁英 赖文岩 邱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重组子。将构建好的pcDNA3.1+-HIF-1α用脂质体法转入HE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扩增出HIF-1αcDNA全长,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载完全一致,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HEK293/pcDNA3.1+-HIF-1α。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带人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并证明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pcdna3.1^+-HIF-1α 真核表达载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pcDNA3-γcC1诱导囊尾蚴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树汉 郭瀛军 +1 位作者 陈蕊雯 杨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90-1091,I002,共3页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 目的 :观察核酸疫苗 pc DNA3- γc C1免疫接种后动物宿主体内囊尾蚴的细胞凋亡现象 ,探讨治疗型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分离、培养囊尾蚴混合细胞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分别检测免疫接种组、非接种组以及培养诱导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非接种组 ,且未经凋亡诱导的细胞核无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经诱导或免疫接种组的细胞核均表现为极强的凋亡所特有的阳性着色。 结论 :首次观察到核酸疫苗接种后引起寄生生物细胞凋亡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疫苗 囊尾蚴 细胞凋亡 pcdna3-γ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核酸疫苗的研究Ⅱ.pcDNA3-HBsAg-GRA1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丹静 舒衡平 +3 位作者 秦志强 蔡力汀 吴翔 蒋立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鉴定pcDNA3 HBsAg GRA1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是否表达目的蛋白。 方法 提取pcDNA3 HBsAg GRA1质粒 ;体外培养COS 7细胞 ;pcDNA3 HBsAg GRA1经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 ;取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进行SDS PAGE ,Western blot鉴定... 目的 鉴定pcDNA3 HBsAg GRA1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是否表达目的蛋白。 方法 提取pcDNA3 HBsAg GRA1质粒 ;体外培养COS 7细胞 ;pcDNA3 HBsAg GRA1经脂质体转染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 ;取转染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进行SDS PAGE ,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成功将pcDNA3 HBsAg GRA1转染入COS 7细胞。转染的细胞能高效表达分子为 4 7kD分泌性融合蛋白 (HBsAg GRA1)。HBsAg GRA1能同时被HBsAb阳性人血清及弓形虫免疫兔血清所识别。 结论 pcDNA3 HB sAg GRA1在体外培养的COS 7细胞中高效表达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同 ,且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HBsAg—GRA1 表达 COS-7细胞 弓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Ⅰ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cDNA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番茄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继红 邵寒霜 +2 位作者 郑楷 胡东琼 郑学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9-33,共5页
将烟草中经修饰的Ⅰ类几了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cDNA分别加上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依次插入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pBin19上,获得植物双价表达载体pCG-Ⅱ。然后载体pCG-Ⅱ以土壤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番茄,再生植株的点杂交及... 将烟草中经修饰的Ⅰ类几了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cDNA分别加上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依次插入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pBin19上,获得植物双价表达载体pCG-Ⅱ。然后载体pCG-Ⅱ以土壤农杆菌LBA4404介导转化番茄,再生植株的点杂交及PCR扩增证明两种cDNA已随T-DNA同时导入番茄植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CDNA β-1 3-葡聚糖酶 CDNA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军 肖颂华 +2 位作者 陶恩祥 邢诒刚 梁秀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5-257,I001,共4页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定并筛选出正向连接重组体,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免疫印记检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酶切证实基因片断正向连接于pCDNA3上,并在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含人类神经元AAD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可在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有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原代培养 骨骼肌细胞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免疫印记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HIS1-3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吕申超 汪海涛 +2 位作者 鱼斌 孟卫卫 曹树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文章提取拟南芥植株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HIS1-3基因的cDNA片段,连接到pEASY-T1Simple载体上,转化到Trans1-T1感受态细胞内,筛选阳性单克隆并抽提质粒。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91Ⅰ和NcoⅠ对质粒pEASY-T1-HIS1-3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 文章提取拟南芥植株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HIS1-3基因的cDNA片段,连接到pEASY-T1Simple载体上,转化到Trans1-T1感受态细胞内,筛选阳性单克隆并抽提质粒。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91Ⅰ和NcoⅠ对质粒pEASY-T1-HIS1-3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进行完全双酶切,通过电转化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CAMBIA2301-HIS1-3导入根癌农杆菌C58中以期获得携带HIS1-3基因的根瘤农杆菌株,为研究HIS1-3基因的抗逆分子机理以及遗传改良作物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HIS1-3基因 pCAMBIA2301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核酸疫苗的研究Ⅰ.pcDNA3-HBsAg-GRA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丹静 舒衡平 +2 位作者 蔡力汀 吴翔 蒋立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构建 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 ,为提高弓形虫DNA疫苗保护性做出新的探索 ,并期望“一 / +-苗两用”。方法 采用PCR分别扩增HBsAg、GRA1;经BclⅠ、EcoRⅠ双酶切HBsAg ;EcoRⅠ、XhoⅠ双酶切GRA1;BamHⅠ、XhoⅠ双酶切载体 p... 目的 构建 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 ,为提高弓形虫DNA疫苗保护性做出新的探索 ,并期望“一 / +-苗两用”。方法 采用PCR分别扩增HBsAg、GRA1;经BclⅠ、EcoRⅠ双酶切HBsAg ;EcoRⅠ、XhoⅠ双酶切GRA1;BamHⅠ、XhoⅠ双酶切载体 pcDNA3 0 ;HBsAg、GRA1、pcDNA3 0双酶切纯化产物与T4DNA连接酶在 2 2℃连接过夜 ,用双酶切及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HBsAg -GRA1真核表达质粒。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pcD NA3-HBsAg -GRA1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乙型肝炎病毒 混合核酸疫苗 I.pcdna3-HBsAg—GRA1 真核表达质粒 构建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i-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祥勇 罗海清 +1 位作者 林观平 周克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慢病毒载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文中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凋亡抑制基因Bi-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的以Bi-1基因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慢病毒载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分析、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文中应用慢病毒系统构建凋亡抑制基因Bi-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为后续的以Bi-1基因为靶点的肿瘤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慢病毒表达载体酶切位点的特征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并扩增人Bi-1 cDNA,并采用DNA重组技术定向克隆至pLCMV-IG质粒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CMV-IG-Bi-1,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包装慢病毒感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中,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NIH3T3细胞中Bi-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NIH3T3细胞感染重组载体包装的慢病毒后出现明显的Bi-1基因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靶向Bi-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Bi-1基因对细胞生长转化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 重组慢病毒载体 NIH3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un1启动子Me13'非转录区的克隆及Hr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向云 王蒂 张金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采用PCR技术,分别从马铃薯、金花菊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和对启动子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的Me1 3 非转录区。经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6.86 %,Me1 3 非转录区的同... 采用PCR技术,分别从马铃薯、金花菊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和对启动子活性有显著增强作用的Me1 3 非转录区。经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马铃薯损伤诱导启动子Wun 1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为96.86 %,Me1 3 非转录区的同源性达99 %。得到的Wun 1克隆与原序列有一定的差异,尤其在735~768处差异较大,为一新颖的启动子,现已注册到分子生物学GenBank数据库(GenBank, gi: AY485646)。利用来自欧文氏梨火疫病菌的Hrp基因与克隆的Wun 1启动子和Me1 3 非转录区构建了Wun 1-Hrp-Me1 3 植物表达载体pBI WHM,同时构建了CaMV 35S-Hrp-Me1 3 植物表达载体pBI HM,为下一步鉴定Wun 1启动子和Me1 3 增强子对Hrp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及通过遗传转化培育植物抗病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un 1启动子 ME1 3′非转录区 HRP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C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OVCAR-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瑞涛 史惠蓉 +2 位作者 陈志敏 黄好亮 刘惠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18-2520,共3页
目的:构建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小发卡RNA(small hair 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卵巢癌细胞OVCAR-3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MACC1特异性shRNA序列,插入载体p-super-EGFP-I中... 目的:构建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小发卡RNA(small hair 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卵巢癌细胞OVCAR-3中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MACC1特异性shRNA序列,插入载体p-super-EGFP-I中,重组载体转染OVCAR-3,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OVCAR-3细胞中MACC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MACC1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OVCAR-3细胞中MACC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成功构建MACC1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ACC1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C1基因 小发卡RNA 真核表达载体 OVCAR-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RA1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力汀 舒衡平 +2 位作者 蒋立平 吴翔 王丹静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 目的 :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抗原 1 (GRA1 )真核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开展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扩增出编码GRA1目的基因 ,用EcoRⅠ /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进行双酶切 ,将GRA1定向克隆到pcDNA3EcoRⅠ /XhoⅠ位点 ;对重组质粒进行PCR ,双酶切初步鉴定后做序列测定。结果 :特异扩增出预计的GRA1片段 ,大小为 5 73bp ;扩增产物双酶切后成功连接到pcDNA3中 ,经PCR ,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GRA1读框。结论 :成功构建弓形虫GRA1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真核表达 质粒 pcdna3/GRA1 构建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新宏 韩渊 +1 位作者 于游 张才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 目的:构建含NOTCH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验证其活性。方法:使用PCR方法扩增含NOTCH1基因3'-UTR区序列,插入到双酶切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中;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可能与NOTCH1基因3'-UTR相互作用的miRNA;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或空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或control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得到含NOTCH1基因3'-UTR(1 648 bp)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并用凝胶电泳和基因测序的方法验证。NOTCH1基因3'-UTR上可能有miR-34a的调控作用靶点;用重组质粒和miR-34a inhibitor共转染的HEK293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空质粒组高45%。结论:含NOTCH1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成功,miR-34a对NOTCH1基因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微小RNA 3'非编码区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基因调控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WIN1-EgAgB8/3自剪切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瑞妮 吾拉木·马木提 +1 位作者 于春洋 法蒂玛·木特力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表达获得较纯的细粒棘球绦虫AgB8/3重组抗原(rEgAgB8/3)。方法根据GeneBank登陆号(AF362442)下载目的基因核酸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对EgAgB8/3编码分泌型多肽片段的核酸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后定向连入原核表... 目的表达获得较纯的细粒棘球绦虫AgB8/3重组抗原(rEgAgB8/3)。方法根据GeneBank登陆号(AF362442)下载目的基因核酸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对EgAgB8/3编码分泌型多肽片段的核酸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后定向连入原核表达质粒pTWIN1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R2566,IPTG诱导表达CBD-intein1-EgAgB8/3融合蛋白后进行纯化,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融合蛋白与目的蛋白rEgAgB8/3的表达量和纯度。结果成功克隆获得EgAgB8/3基因目的片段和具有蛋白自剪切功能的重组表达载体pTWIN1-EgAgB8/3,并鉴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构建的重组载体中融合标签的几丁质结合域(CBD)和内含肽(intein1)分别使亲和层析纯化和融合标签自剪切一步完成。结论成功的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TWIN1-EgAgB8/3,获得高表达融合蛋白CBD-intein1-EgAgB8/3,并经简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含极少任何额外氨基酸的可溶性目的蛋白rEgAgB8/3,尽可能保证了其原有的结构和活性,为抗rEgAgB8/3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EgAgB8/3 pTWIN1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纯化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X3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翠翠 刘立琨 +3 位作者 王玉春 杨莹 刘吉成 周忠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147,共7页
旨在构建TOX3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针对TOX3基因设计干扰靶序列,构建载体,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转染ZR-75-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GFP的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 旨在构建TOX3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针对TOX3基因设计干扰靶序列,构建载体,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及滴度测定。转染ZR-75-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GFP的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转染后ZR-75-1细胞中TOX3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及平板单克隆实验检测TOX3对ZR-75-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载体序列正确,病毒滴度均>2×10^8 TU/mL,表达GFP细胞数目均可达95%以上。各干扰组TOX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其中TOX3-shRNA-3组干扰效果最佳,转染后ZR-75-1细胞的增殖和单克隆形成能力下降。成功构建TOX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沉默TOX3后ZR-75-1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X3基因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ZR-75-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pcDNA3cC1小鼠体内表达的血清学分析
17
作者 章亚南 何晓文 +4 位作者 王芳 姜磊 任丁 李德安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7-958,共2页
关键词 疫苗 DNA pcdna3 cC1 cC1循环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pcDNA3/T.g-R1的构建与保护性效果观察
18
作者 蒋立平 舒衡平 +2 位作者 吴翔 蔡力汀 王丹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6,555,共3页
弓形虫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但对各种动物易感性各不相同:大鼠和绵羊对弓形虫有较高的天然抵抗力;人对弓形虫不太敏感,有较强的天然抵抗力,人感染弓形虫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
关键词 弓形虫 pcdna3/T.g—R1 构建 保护性效果 研制 弓形虫病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对3T3-L1细胞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凡萍 杨刚毅 +4 位作者 李钶 李伶 齐晓亚 刘建雷 李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脂联素(Acrp30)siRNA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脂肪细胞Acrp30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用KpnⅠ+NotⅠ双酶切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质粒pSilencer1.0-U6-Acrp30-1和pSilencer1.0-U6-Acrp30-3,得到目的片段U6-Acrp30-1和U6-Acr...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脂联素(Acrp30)siRNA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脂肪细胞Acrp30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用KpnⅠ+NotⅠ双酶切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质粒pSilencer1.0-U6-Acrp30-1和pSilencer1.0-U6-Acrp30-3,得到目的片段U6-Acrp30-1和U6-Acrp30-3,并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穿梭质粒pShuttle,用PmeⅠ线性化穿梭质粒pShuttle-U6-Acrp30-1和pShuttle-U6-Acrp30-3,并与pAdeasy-1在BJ5183内同源重组,筛选、鉴定、测序后,在XL10-Gold中扩增重组腺病毒质粒,最后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为重组腺病毒Ad-Acrp30-1和Ad-Acrp30-3。用此重组腺病毒感染3T3-L1脂肪细胞,用RT-PCR和ELISA检测其Acrp30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设计并构建了小鼠Acrp30基因特异性siRNA腺病毒载体,该载体感染脂肪细胞后,能显著抑制其Acrp30 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构建的Acrp30基因特异性siRNA腺病毒载体能有效的抑制脂联素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腺病毒载体 脂联素 3T3-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猪圆环病毒P1-ORF1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ORF1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丹 温立斌 +1 位作者 何孔旺 范红结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0,共5页
为研究类猪圆环病毒P1-ORF1能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通过PCR技术扩增P1-ORF1基因,利用pc 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ORF1,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转染PK-15细胞以表达P1-ORF1基因,再通过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 为研究类猪圆环病毒P1-ORF1能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通过PCR技术扩增P1-ORF1基因,利用pc 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ORF1,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转染PK-15细胞以表达P1-ORF1基因,再通过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鉴定该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从转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ecombinant DNase I处理除去基因组DNA后,RT-PCR能够扩增出359 bp的目的片段;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c DNA3.1(+)-ORF1重组质粒样品能够与抗P1-ORF1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类猪圆环病毒P1-ORF1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ORF1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P1-ORF1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ORF1 pcdna31(+)载体 RT-PCR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