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线传动系统摆线轮故障动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易相宏 牛蔺楷 熊晓燕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9,共13页
摆线传动系统是现代精密机械关键传动形式之一,其故障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密性都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摆线轮故障对摆线传动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动力学模型,对摆线轮剥落故障下摆线传动系统的接触力及非线性动力学特... 摆线传动系统是现代精密机械关键传动形式之一,其故障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密性都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摆线轮故障对摆线传动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动力学模型,对摆线轮剥落故障下摆线传动系统的接触力及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材料属性、接触刚度、碰撞阻尼等因素,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系统三维模型,在摆线轮上切除了特定深度和宽度的缺陷,以模拟实际工况下摆线轮的剥落故障,并使用RecurDyn建立了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对正常和剥落故障时的摆线针轮接触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摆线轮故障模型,建立了三自由度故障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理论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摆线轮轮齿边缘剥落故障对周期分布应力峰值大小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均会导致新的、明显的应力峰值;摆线轮轮齿根部剥落损伤导致针轮出现新的应力峰值,同时会使摆线轮均布应力峰值增大,针轮均布应力峰值减小;当摆线轮无故障时,随着外激励频率的增加,系统的Poincaré截面均为稳定的不动点;而当摆线轮存在深度为1×10^(-5) mm的剥落故障时,随着外激励频率的增加,系统的相轨迹转变为不变环面,其Poincaré截面由稳定不动点逐渐失稳并分岔出一个稳定的不变圈;此外,碰撞阻尼的增加会使Poincaré截面上的稳定不变圈逐渐失去稳定性,最终破裂并转变为混沌吸引子。该研究不仅可为摆线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控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摆线传动系统 剥落故障 非线性动力学 RecurDyn仿真 摆线针轮接触力 旋转矢量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云量子蝙蝠CNN-GRU大坝变形智能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以浩 李明伟 +2 位作者 安小刚 王宇田 徐瑞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针对大坝变形影响因素复杂、精准预报难度较大问题,为了提高在大坝安全管理过程中大坝变形的预报精度,本文从大坝变形非线性动力系统时间序列的强非线性出发,引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大坝变形及其空间影响特性进行挖掘,引入门控循环单元... 针对大坝变形影响因素复杂、精准预报难度较大问题,为了提高在大坝安全管理过程中大坝变形的预报精度,本文从大坝变形非线性动力系统时间序列的强非线性出发,引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大坝变形及其空间影响特性进行挖掘,引入门控循环单元,对大坝变形的时域特性进行挖掘,构建应用于大坝变形预报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大坝变形组合深度学习网络;同时,为了获取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组合网络的最佳超参,引入了混沌云量子蝙蝠算法,建立了基于混沌云量子蝙蝠算法算法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组合网络超参优选方法;最后,提出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混沌云量子蝙蝠算法大坝变形组合深度学习智能预报方法。基于实测数据开展预报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与对比模型相比,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混沌云量子蝙蝠算法预报方法取得了更精确的预报结果,混沌云量子蝙蝠算法算法用于超参优选获得了更佳的超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蝙蝠算法 量子力学 混沌理论 非线性动力系统模拟与预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摊铺机压实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刚 田晋跃 +2 位作者 肖翀宇 徐良全 于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4-37,共4页
在摊铺机中,由熨平压实机构和压实介质组成的系统,为两个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压实介质简化为粘弹塑性体。建立熨平压实机构动态特性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熨平压实机构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熨平压实机构动力学参数变化对... 在摊铺机中,由熨平压实机构和压实介质组成的系统,为两个自由度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压实介质简化为粘弹塑性体。建立熨平压实机构动态特性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熨平压实机构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熨平压实机构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该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摊铺机 压实机构 动态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捣器几个参数对摊铺机压实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世榕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3期26-29,共4页
通过对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个 3自由度的摊铺机压实机构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探讨了压实机构中的一个部件 -振捣器的几个参数对压实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弥补了迄今尚未研究振捣器运动规律的不足 ,以及因忽略振捣... 通过对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个 3自由度的摊铺机压实机构的一种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探讨了压实机构中的一个部件 -振捣器的几个参数对压实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弥补了迄今尚未研究振捣器运动规律的不足 ,以及因忽略振捣器对压实机构有关部件动力学特性影响而得出不完整的结果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摊铺机 压实机构 非线性动力学 仿真 振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圈型集聚纺集聚区纤维运动轨迹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燕 邹专勇 +2 位作者 华志宏 竺韵德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8-52,共5页
为获得网格圈型集聚纺集聚区的纤维运动轨迹,首先由流场模拟获得了集聚区的速度场,然后建立了纤维微元在气流场中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编程模拟了不同初始位置的单纤维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位置的纤维在气流作用下的运... 为获得网格圈型集聚纺集聚区的纤维运动轨迹,首先由流场模拟获得了集聚区的速度场,然后建立了纤维微元在气流场中动力学模型,最后通过MatLab编程模拟了不同初始位置的单纤维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位置的纤维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同,纤维之间发生相互穿插现象;纤维在Y轴向气流作用下逐渐靠近并贴伏在网格圈表面;不同初始位置的纤维运动轨迹反映出集聚区须条集聚过程可分为快速集聚区、调整集聚区和稳定集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纺 网格圈 流场模拟 动力学模型 纤维轨迹 集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连续强夯置换碎石墩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新宇 徐玉胜 +2 位作者 吴健 江辉煌 吴勇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根据土体损伤力学,考虑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失效机制,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连续强夯碎石墩形成过程的大变形非线性轴对称有限元方法。根据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考虑了每一次冲击荷载下土体失效区域大小对下一击碎石进入... 根据土体损伤力学,考虑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失效机制,建立了基于ABAQUS软件的连续强夯碎石墩形成过程的大变形非线性轴对称有限元方法。根据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考虑了每一次冲击荷载下土体失效区域大小对下一击碎石进入土体的影响,得到了每次强夯作用下碎石墩性状和土体变形过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如不同夯击能、垫层厚度以及锤径条件下夯击次数与碎石墩高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果对强夯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碎石墩 连续强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微镜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建平 陈花玲 陈天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扭转微镜中的静电和机械两个物理场是非线性耦合的,因此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分析就变得很复杂。首先建立了扭转微镜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阶跃响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施加电压增大而... 扭转微镜中的静电和机械两个物理场是非线性耦合的,因此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动态特性分析就变得很复杂。首先建立了扭转微镜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了系统的阶跃响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施加电压增大而减小、振动平衡位置随电压增大发生偏移等现象。对这些非线性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微镜系统设计和扩展微镜系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微镜 动态特性分析 阶跃响应 系统设计 扩展 动力学模型 电压 非线性现象 直接积分法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牵引车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8
作者 包继华 孙承顺 +1 位作者 张建武 张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67-1771,共5页
利用多体理论对某牵引车建立了整车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钢板弹簧离散为多个无质量Timoshenko梁连接的柔性体,以模拟钢板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将整车模型在方向盘正弦输入下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车辆的操纵性能与方向盘输入有较好... 利用多体理论对某牵引车建立了整车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钢板弹簧离散为多个无质量Timoshenko梁连接的柔性体,以模拟钢板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将整车模型在方向盘正弦输入下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车辆的操纵性能与方向盘输入有较好的跟随性,但由于非线性特性的影响而存在滞后现象,同时载荷转移使得车辆转弯时内侧的侧向力比外侧的侧向力小,且变化相对平缓.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车辆实际运行的动力学特性,其建模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计及非线性效应车辆的动力学响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理论 钢板弹簧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机动飞机的非线性飞行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子强 方振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4-407,共4页
介绍了应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进行战斗机过失速机动条件下飞行控制律设计的具体过程 ,首先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受控状态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个层次 ,快变量为三个角速率 ,慢变量为迎角、侧滑角和速度滚转角 ,然后根据非线性动态逆理... 介绍了应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进行战斗机过失速机动条件下飞行控制律设计的具体过程 ,首先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受控状态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个层次 ,快变量为三个角速率 ,慢变量为迎角、侧滑角和速度滚转角 ,然后根据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分别对内环和外环进行设计 ,其中外环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内环控制器的输入指令 .最后对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律利用过失速机动仿真来加以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飞行控制系统 仿真 过失速机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渣土地基强夯加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晓明 袁鸿鹄 +1 位作者 蒋少熠 李云鹏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为反映强夯加固作用下房渣土地基应力应变变化特点,在北京永定河园博园湿地强夯现场试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及加固区域地层环境特点,对房渣土强夯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房渣土地基相关物理量的响应规律,并与实际测量... 为反映强夯加固作用下房渣土地基应力应变变化特点,在北京永定河园博园湿地强夯现场试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及加固区域地层环境特点,对房渣土强夯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房渣土地基相关物理量的响应规律,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横向应力,竖向应力的最大值更大,并且竖向应力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夯锤下方的土体中,而横向应力则更接近土体表面。动力数值模拟中夯坑的沉降量随夯击次数变化的曲线大致呈现负幂函数形式,第七击的单击沉降量小于0.1 m,总夯沉量1.23 m,曲线末端趋于水平,估计极限夯沉量在1.2~1.4 m之间。强夯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模拟分析得出的位移与应力变化规律对于强夯加固回填土地基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房渣土地基 数值模拟 土力学 工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中考虑遗忘机制的谣言传播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彦本 蔡皖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9-355,共7页
社交网络是当前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之一。近年来,由谣言传播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根据Ebbinghaus遗忘规律,研究遗忘机制对谣言传播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遗忘率为指数函数形式的谣言传播模型。... 社交网络是当前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之一。近年来,由谣言传播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研究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根据Ebbinghaus遗忘规律,研究遗忘机制对谣言传播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遗忘率为指数函数形式的谣言传播模型。通过对4种人群建立平均场方程,计算了基本再生数,对模型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在社交网络中实验,研究网络中4种人群的变化规律,分析遗忘率函数的各参数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并且将遗忘率为指数函数和常数形式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遗忘率对传播者和免疫者的密度影响显著,初始遗忘概率越大,或者遗忘速度越快,谣言的传播力越弱;相对于遗忘率为常数的情形,遗忘率为指数函数形式时更符合谣言传播的实际情况。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据此提出了谣言控制策略。此项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谣言的传播行为,可为网络舆论的传播过程及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遗忘机制 社交网络 传播模型 遗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炮炮闩机构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帅 顾克秋 张俊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在火炮开闩过程中,炮闩系统常因发生剧烈碰撞而损坏。针对炮闩动态应力响应问题,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火炮炮尾炮闩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拟炮闩机构中复杂的接触碰撞现象,并采用隐式时间积分方法仿真模... 在火炮开闩过程中,炮闩系统常因发生剧烈碰撞而损坏。针对炮闩动态应力响应问题,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火炮炮尾炮闩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模拟炮闩机构中复杂的接触碰撞现象,并采用隐式时间积分方法仿真模拟开闩过程,研究火炮复进过程中开闩凸轮撞击开闩板时及开闩过程中的炮尾炮闩结构中主要部件的动态应力响应,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获得主要部件动态应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火炮零件能够较好地满足强度要求,但抽筒子所受应力较大,其计算结果可以为改进曲柄、闩体结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应力 接触 动力学 炮尾炮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方法的非合作目标接近与视线跟踪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登巍 罗建军 马卫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7-583,共7页
研究了接近和跟踪同时存在姿态翻滚和轨道机动的非合作目标轨道姿态6-DOF联合控制问题。综合视线坐标系下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和追踪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建立姿轨联合动力学模型。由于系统模型存在很强的非线性,所以对系统模型先进行... 研究了接近和跟踪同时存在姿态翻滚和轨道机动的非合作目标轨道姿态6-DOF联合控制问题。综合视线坐标系下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和追踪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建立姿轨联合动力学模型。由于系统模型存在很强的非线性,所以对系统模型先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成利于控制器设计的形式,采用Lyapunov最小-最大方法对同时存在姿态翻滚和轨道机动的非合作目标设计了自主接近和随动跟踪控制律。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轨联合控制 计算机仿真 LYAPUNOV函数 数学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目标 六自由度 跟踪(位置) 轨迹 视线坐标系 非合作 视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柱黏滑振动特性仿真与产生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付蒙 李江红 +1 位作者 吴亚锋 李嫣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7-472,共6页
针对钻探作业中产生的钻柱黏滑振动现象,研究了仿真环境下钻柱系统的黏滑振动特性与振动产生机理。基于振动理论,建立了井下钻进系统的双自由度弹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模拟钻头-岩石摩擦力矩的算法;构造了钻进系统结构图,模拟了钻柱黏滑振... 针对钻探作业中产生的钻柱黏滑振动现象,研究了仿真环境下钻柱系统的黏滑振动特性与振动产生机理。基于振动理论,建立了井下钻进系统的双自由度弹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模拟钻头-岩石摩擦力矩的算法;构造了钻进系统结构图,模拟了钻柱黏滑振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极限环分析钻柱黏滑振动的产生机理;绘制钻井参数与振动幅值和周期的关系曲线,讨论了钻井参数对钻柱黏滑振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钻柱黏滑振动主要表现为钻头周期性地黏滞和滑动,属于一种由非线性摩擦力引起的自激振动;钻井参数的改变影响钻柱黏滑振动的剧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黏滑振动 弹性模型 特性仿真 产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向量键合图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中双 尹久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4,234,共8页
针对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修正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的混合模型,推导出间隙运动副的相对碰撞速度向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更精确描述间隙运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 针对计及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动力学仿真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向量键合图法。基于修正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的混合模型,推导出间隙运动副的相对碰撞速度向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以更精确描述间隙运动副的向量键合图模型,具有通用性强、模块化的特点,便于嵌入到系统的向量键合图模型中。由机构运动副的约束关系,将各构件的向量键合图模型相互键接,建立了计及驱动电机、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应用相应的方法,使机构向量键合图模型的贮能元件皆具有积分因果关系,实现了计及驱动电机、运动副间隙的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计算机建模及动力学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运动副间隙对压力机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通过与无质量弹簧阻尼运动副间隙模型的计算对比,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精度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键合图 运动副间隙 非线性连续接触碰撞力 相对碰撞速度向量 双曲柄六杆压力机机构 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索驱动并联加工机构的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奥斐 李言 +2 位作者 郑建明 袁启龙 成小涓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03-1806,共4页
针对柔索驱动并联加工机构,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动力学响应特性。构建了系统瞬态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振动模型,解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了系统的切削力模型和该力作用下的系统响应问题,基于龙格库塔法对系统的受迫振动模型进... 针对柔索驱动并联加工机构,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固有频率及动力学响应特性。构建了系统瞬态时在切削力作用下的振动模型,解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了系统的切削力模型和该力作用下的系统响应问题,基于龙格库塔法对系统的受迫振动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将时域响应转变为频域解,分析了动平台质量和重心位置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索驱动并联机构 非线性切削力模型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分段非线性动态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小要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1年第4期410-415,共6页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电厂中的重要安全设备,其动态特性是研究和设计该机构的关键.首先建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磁路和电路方程.然后基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动态提升过程分析,将运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推导出各阶段的磁路-电路-机械运动耦合...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电厂中的重要安全设备,其动态特性是研究和设计该机构的关键.首先建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磁路和电路方程.然后基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动态提升过程分析,将运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推导出各阶段的磁路-电路-机械运动耦合方程.采用解析解和数值仿真两种方法相结合,求解了控制棒驱动机构分段的非线性方程.最终得出动态过程中电流、电磁力、衔铁速度、衔铁位移和衔铁加速度等一系列反应控制棒驱动机构动态特性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驱动机构 动态特性 分段非线性 解析解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合成振动压实机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18
作者 姚运仕 李彦伟 +3 位作者 石鑫 杜群乐 冯忠绪 朱伟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3-908,共6页
为了探讨双频合成振动压实过程的动态响应,建立了"双频合成振动压实机-土壤"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取仿真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双频合成振动压实过程某工况上车和下车的位移、加速度及激振力和压实机对土壤作用力随激振器频率的... 为了探讨双频合成振动压实过程的动态响应,建立了"双频合成振动压实机-土壤"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取仿真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双频合成振动压实过程某工况上车和下车的位移、加速度及激振力和压实机对土壤作用力随激振器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频合成振动压实机-土壤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具有2个固有频率;随激振器频率的变化,上车和下车位移和加速度出现一阶和二阶共振峰;与激振力不同,压实机对土壤的作用力除受振动参数影响外,还与土壤参数有关;振幅和频率是影响压实机对土壤作用力的重要参数,振幅比频率的影响更显著,振幅的取值应考虑被压实对象,频率的取值应使低频频率比二阶固有频率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双频合成振动 振动压实 动态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混沌振动的线性反馈控制
19
作者 王靖岳 郭立新 王浩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9-1262,共4页
根据牛顿定律建立单级单自由度直齿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系统的分岔图、相图、时间历程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分析齿轮传动系统在齿轮时变啮合阻尼变化下的分岔特性。通过对齿轮传动系统增加一个线性反馈控制器,利用它控制... 根据牛顿定律建立单级单自由度直齿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系统的分岔图、相图、时间历程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分析齿轮传动系统在齿轮时变啮合阻尼变化下的分岔特性。通过对齿轮传动系统增加一个线性反馈控制器,利用它控制系统从混沌运动转化为稳定的周期运动。数值仿真表明随着齿轮时变啮合阻尼的增大,齿轮传动系统从混沌运动通过逆倍化分岔通向周期运动。线性控制方法在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控制中是有效的和可行的,可利用适当的控制参数镇定系统中不稳定的周期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反馈 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汉桥 赵鑫 +1 位作者 周欢 王族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886,共8页
针对飞行器螺旋改出难题,研究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飞行状态认知的无人机安全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无人机螺旋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分析螺旋成因,根据机载传感器提供的实时飞行参数信息,采用直觉模糊统... 针对飞行器螺旋改出难题,研究无人机螺旋自主认知与改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飞行状态认知的无人机安全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无人机螺旋认知与改出控制器设计,分析螺旋成因,根据机载传感器提供的实时飞行参数信息,采用直觉模糊统计判决与决策算法进行螺旋自主认知,最后考虑状态变量控制时序,并设计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完成无人机螺旋改出的制导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已有解决策略,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显著缩短螺旋改出所需时间,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螺旋 认知 改出 安全控制 控制器 控制时序 非线性动态逆 统计 决策 动态响应 飞行状态 攻角 角速率 自主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