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Ag(Cu)合金熔体的电阻率-温度行为
1
作者 刘永驰 吴金寿 +4 位作者 陈杰 毛丽娜 胡成明 刘明全 祖方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5-539,555,共6页
以电阻率法探索了Sn-Ag(Cu)系无铅焊料诸多合金熔体的电阻率-温度行为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系合金熔体电阻率随温度在某些温度区域发生异常变化,提示熔体结构状态发生改变.此外,Cu及Ag成分的微量改变,既影响异常区的温度范围,又影响... 以电阻率法探索了Sn-Ag(Cu)系无铅焊料诸多合金熔体的电阻率-温度行为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系合金熔体电阻率随温度在某些温度区域发生异常变化,提示熔体结构状态发生改变.此外,Cu及Ag成分的微量改变,既影响异常区的温度范围,又影响电阻率-温度行为特征.还从化学短程序消散及重组的角度分析了有关异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温度行为 液体状态 转变特征 Sn-Ag(cu)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下激光烧蚀快速制备图案化铜微纳结构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苗苗 翁占坤 +3 位作者 王冠群 郭川川 胡俊廷 王作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248-2259,共12页
为了实现大面积图案化铜微纳结构的制备,基于液相下激光烧蚀技术,以硅片为衬底,将其浸没在含有Cu2O微米粒子的乙醇溶液中,采用纳秒脉冲激光进行加工。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对铜微纳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图案化铜微纳结构的... 为了实现大面积图案化铜微纳结构的制备,基于液相下激光烧蚀技术,以硅片为衬底,将其浸没在含有Cu2O微米粒子的乙醇溶液中,采用纳秒脉冲激光进行加工。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对铜微纳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图案化铜微纳结构的形成机制,并研究了图案化铜微纳结构的浸润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的增加,图案化铜微纳结构中的铜颗粒熔融现象加剧,光斑中心区域的纳米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光斑交界处形成呈现周期性分布的微米量级单元结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证明少量Cu元素分布在光斑中心区域,大量Cu元素集中在光斑交界处。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样品表面粗糙度和纯净水/食用油接触角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扫描次数为6时,表面平均粗糙度为(1.3±0.11)μm,纯净水接触角可达(155.2±1.5)°,食用油接触角达(100.0±1.3)°。该大面积图案化铜微纳结构制备方法简单快速,无粉尘污染,在微流体芯片、集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图案化铜微纳结构 浸润特性 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长沙-平江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岳强 许德如 +4 位作者 董国军 王智琳 蔡建新 颜志强 李荫中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1-208,共8页
以北东向深大断裂为界,湘东北地区被分割成了一系列由花岗岩、新元古代地层组成的断隆和由白垩系组成的断陷盆地,构成典型的盆岭构造。长沙平江断裂带(长平断裂带)即为这类北东向深大断裂之一,且在断裂中发育有铜、钴、金等多金属矿床(... 以北东向深大断裂为界,湘东北地区被分割成了一系列由花岗岩、新元古代地层组成的断隆和由白垩系组成的断陷盆地,构成典型的盆岭构造。长沙平江断裂带(长平断裂带)即为这类北东向深大断裂之一,且在断裂中发育有铜、钴、金等多金属矿床(点)。然而,对于长平断裂带的活动期次及其与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取了到湾—风水坳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详细的区域及矿区构造填图,认为长平断裂带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第一期发生左行错动,第二期发生大规模拆离断层性质的活动,第三期发生小规模的右行逆断层性质的活动。其中,第二期构造演化与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冲钴铜多金属矿床 长平断裂带 拆离断层 盆岭构造 湘东北 江南造山带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