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分支和同步模式的Pi演算描述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小群 郝克刚 +1 位作者 侯红 丁剑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0,179,共3页
Pi演算是一种描述和分析动态并发系统的计算模型。对Pi演算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以Pi演算作为工作流形式化的基础,并利用Pi演算对复杂分支和同步工作流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pi演算 工作流模式 形式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算法用于川滇-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7.0级以上强震危险性预测的回溯性检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1 位作者 马宏生 周龙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8,共12页
作为一个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统计物理的图象信息学PI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针对7级以上强震成组和突发交替的川滇地区,考虑将与其构造和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且强震频发的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强震预测研究区,使用PI... 作为一个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统计物理的图象信息学PI算法近年来广受关注.针对7级以上强震成组和突发交替的川滇地区,考虑将与其构造和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且强震频发的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强震预测研究区,使用PI算法进行MW7.0及以上预测"目标震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中使用了1973年以来的NEIC目录,采用10年尺度的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段和3年尺度"预测时间窗",对预测效果进行了ROC检验.回溯性研究显示,PI算法预测效果较好,表明将川滇-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作为统一的7级以上强震PI算法预测研究区在统计上具有合理性.从统计物理角度,研究区组合前后的各态遍历性曲线显示,组合后的研究区对PI算法的适用程度虽不优于单独考虑川滇地区,但优于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PI预测图象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前可能存在中长期尺度的"前兆性"地震活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地震危险性 统计物理 图象信息学 川滇地区 安达曼-苏门答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演算的工作流模式描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岗 姚绍文 Joan Lu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1-194,共4页
工作流模式包含了业务流程的基本特征和共性,其实现依赖于具体的流程建模语言或方法。Pi-演算是一种进程代数,可以应用于业务流程的形式化建模。本文使用Pi-演算作为业务流程形式化的工具,对存在多种BPMN表示的工作流模式进行形式化建模... 工作流模式包含了业务流程的基本特征和共性,其实现依赖于具体的流程建模语言或方法。Pi-演算是一种进程代数,可以应用于业务流程的形式化建模。本文使用Pi-演算作为业务流程形式化的工具,对存在多种BPMN表示的工作流模式进行形式化建模,以探究工作流模式Pi-演算的描述,检验Pi-演算对业务流程行为特征的表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流程建模 工作流模式 pi-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条件Pi演算的组合服务柔性演化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涛 曾国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230-238,共9页
组合服务应当具有适应所处环境和商业规则不断变化的能力。现有的服务组合语言和执行机制缺乏应对动态变化所需的可变性和适应性。尽管已有很多扩展,但是组合服务的动态适应正确性还缺乏保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Pi演算的组合服务柔性... 组合服务应当具有适应所处环境和商业规则不断变化的能力。现有的服务组合语言和执行机制缺乏应对动态变化所需的可变性和适应性。尽管已有很多扩展,但是组合服务的动态适应正确性还缺乏保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Pi演算的组合服务柔性演化机制。通过增加归属操作符和条件控制符对经典Pi演算进行扩展,使之与事件-条件-动作模式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一种描述组合服务流程的方法。从分析组合服务各种变化的场景出发,提出了11种基本的变化场景及其不同的柔性演化模式,对每种模式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分析。该方法能够保证组合服务的可变性和适应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pi演算 服务自适应 柔性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信息学(PI)算法计算参数优化分析——以山东及相邻地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盛峰 郑建常 +1 位作者 蒋长胜 吴忠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633-4643,共11页
图像信息学(PI)算法已经成为了地震较活跃地区研究中长期地震危险趋势的重要算法,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预测工作中.为进一步探索PI算法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区的预测效能以及其对地区性差异的依赖情况,本文以山东及邻... 图像信息学(PI)算法已经成为了地震较活跃地区研究中长期地震危险趋势的重要算法,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预测工作中.为进一步探索PI算法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区的预测效能以及其对地区性差异的依赖情况,本文以山东及邻区为研究区,通过遍历计算模型中网格大小、预测时间窗起点及长度三种参数下的预测结果,并以定量检验算法效能的"ROC值"为统计检验方法,在目标震级ML4.0、ML4.5、ML5.0情况下分别分析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预测结果,得到了针对本研究区PI算法对几种参数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选取优势参数分布中的参数组合,以回溯性和"向前"预测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在相应预测时间窗口内发生目标地震的"热点"分布,最后针对算法的技术及物理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工作探索了不同计算参数对算法预测效能的影响以及PI算法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区的适用性,简要讨论了不同震级范围表现出来的自相似特征对算法的影响,可为将算法引入到山东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学pi算法 地震活动性 参数对比 相对工作特性图表法(ROC) 回溯性和"向前"预测 自相似性 山东及相邻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法的门源MS6.4地震前震中附近地震热点图像异常变化研究
6
作者 余娜 张晓清 +1 位作者 袁伏全 杨晓霞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4-729,742,共7页
基于1980年以来青海省和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定位地震目录,分析了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选取空间网格尺度为0.2°×0.2°、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间段和预测时间段均为3 a,应用图像信息(PI)法,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 基于1980年以来青海省和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定位地震目录,分析了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选取空间网格尺度为0.2°×0.2°、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间段和预测时间段均为3 a,应用图像信息(PI)法,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震热点图像的异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的预测时间窗内,冷龙岭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图像颜色偏深,发震概率较高,向前滑动至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和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3个预测时间窗,此两断裂附近仍存在地震热点,地震热点图像颜色逐渐由深变浅,而门源MS6.4地震就落在PI法得到的地震热点内。门源MS6.4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相对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由深变浅,震后消失;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地震热点持续存在,分布较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也呈由深变浅的过程。未来需关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有发生强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最小完备震级 地震热点 门源MS6.4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演算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7
作者 陈宁 冯博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71-73,共3页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智能实现方法,但是目前人工神经网络缺乏通用的数学模型,用来模拟各种结构的神经网络.然而形式化方法对于建模和验证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形式化描述和验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智能实现方法,但是目前人工神经网络缺乏通用的数学模型,用来模拟各种结构的神经网络.然而形式化方法对于建模和验证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形式化描述和验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Pi演算是一种移动进程代数,可用于对并发和动态变化的系统进行建模,因此Pi演算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都是并发计算.在这个基础上,首先通过Pi演算建模人工神经网络,证明了它们之间的等价性,然后设计了基于Pi演算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器.最后,讨论了这个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pi演算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算法用在天山地震带的回溯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尼鲁帕尔.买买吐孙 张小涛 +1 位作者 张永仙 夏彩韵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5-52,共8页
以天山地震带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1994—2014年发生的MS6.0以上强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溯性研究。以截止震级MC为MS4.0,空间网格间距0.4°×0.4°,异常学习时间窗为15年,预测时间窗为4年,系统计算天山地震带1994年以来的"... 以天山地震带为研究区域,以该地区1994—2014年发生的MS6.0以上强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溯性研究。以截止震级MC为MS4.0,空间网格间距0.4°×0.4°,异常学习时间窗为15年,预测时间窗为4年,系统计算天山地震带1994年以来的"地震热点"图像,分析研究时段内强震前后的PI图像演化过程,并采用ROC方法和R值评分检验,对图像信息方法在天山地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分。结果表明:(1)在回溯性研究时段内发生的强震都分布在地震热点上;(2)研究时段内发生的6次6.5级以上地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热点异常演化过程;(3)ROC检验和R值评分结果显示,PI算法优于随机预测,PI算法在文章中采用的模型参数对天山地震带MS≥6.0地震具有较好的中长期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方法 地震热点 天山地震带 回溯性研究 地震可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玛多M_(S)7.4地震的PI热点特征回溯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程 张永仙 +2 位作者 周少辉 毕金孟 徐小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研究2021年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热点特征变化。以8 a预测窗长、0.8°×0.8°网格尺度为主要参数,获取2009—2028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分布图像。结果显示:(1)在2009—2020年的5个连续回溯性预测... 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研究2021年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热点特征变化。以8 a预测窗长、0.8°×0.8°网格尺度为主要参数,获取2009—2028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分布图像。结果显示:(1)在2009—2020年的5个连续回溯性预测窗口中,玛多地震的震中所在网格及其摩尔邻近网格持续存在密集热点,对发震地点指示作用较强。(2)2014—2028年,多数预测窗口内玛多地震震中或摩尔邻近网格出现过PI热点;在最后3个连续预测窗口内(2019—2026年、2020—2027年、2021—2028年),震中附近出现密集深色热点且呈逐渐收缩的趋势,对发震紧迫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综合2009年以来的热点演化图像可知,巴颜喀拉地块、柴达木地块、祁连地块和羌塘地块内都出现过热点,出现在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交界玛多县附近的热点频次高、颜色深、覆盖面较大,表明青藏块体内部巴颜喀拉地块中北缘地震活动性较强、相对发震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pi方法 热点 回溯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可预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唯熙 张永仙 +1 位作者 张盛峰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5,共18页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全国M_(S)≥3.0地震目录,采用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段”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年尺度的滑动时间步长,以南北地震带2016年以来发生的M_(S)≥6.0地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为例,研究了不同空间范围的选取对PI方法地震预测效能的影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采用R值评分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检验方法。结果显示:①在其它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选取对PI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②利用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时,区域内部地震活动性差异小的区域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地震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地震活动性高的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更容易被预测,推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出现的异常更显著,而算法里的归一化过程会抑制地震活动性较低区域出现的异常,从而造成漏报;③对于具体的目标地震,震中附近的PI热点图像会经历演化,因此利用PI方法向前预测时要结合多个时间窗口进行综合预测;④不同于其它天然构造地震的热点演化趋势,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和2021年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中附近热点反复出现、消失,可能与人工活动有关;⑤滇西南地区、海原断裂中东部附近、小江断裂中部地区、龙门山断裂南部和小江断裂东北部地区存在持续出现的PI热点,这些区域为值得关注的M_(S)≥6.0地震发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南北地震带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R 值评分 ROC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信息化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交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格局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璟晶 赵红星 +2 位作者 聂江龙 何瑞春 刘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85-5900,共16页
选取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建立2012~2022年“一带一路”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交通信息化与交通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地理探测器来研究交通信息化对交通碳排放影响的... 选取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建立2012~2022年“一带一路”交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交通信息化与交通碳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地理探测器来研究交通信息化对交通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对外窗口区和开放先行区的交通信息化发展较为成熟,丝路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区的交通信息化发展相对较落后;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指数为0.1917~0.4001,整体呈下降趋势,显著性水平介于0.008~0.060,高-高集聚主要分布在开放先行区,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丝路核心区,高-低集聚主要分布在对外窗口区和战略支点区,且分布在高-低集聚的省域逐年增多;交通信息化系统应用是影响“一带一路”沿线整体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异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其决定力均值最大达0.53,不同省域间影响交通碳排放空间分异的驱动因子存在差异,且驱动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交通碳排放 交通信息化 时空异质性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法联合分析未来地震发生趋势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怀忠 程佳 +3 位作者 张小涛 刘杰 李纲 张永仙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载响应比(LURR)、态矢量(SV)、矩张量加速释放(AMR)等中短期前兆方法分析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可能,并对地震发生的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估算;在空间上实现向地震危险区域的逐渐逼近,时间上实现从长期预测到中短期预测的自然过渡。作为回顾性震例研究,我们对近3年来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强震(ML>6.5)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算法而言,将不同前兆方法适当组合结合能够更为明确地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信息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趋势 图像信息 加卸载响应比 态矢量 矩张量加速释放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的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武安绪 张永仙 +2 位作者 周元泽 张小涛 李国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45-2457,共13页
震前加速破坏阶段地壳岩石破裂过程中可能辐射电磁信号,提取与之相关的电磁信号异常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及破坏过程,从而为防震减灾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l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MPI方法),并用于汶川地... 震前加速破坏阶段地壳岩石破裂过程中可能辐射电磁信号,提取与之相关的电磁信号异常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及破坏过程,从而为防震减灾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l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MPI方法),并用于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信息的提取.通过分析对比处理前后的DEMETER电磁卫星时空图像可以发现,原始时空图像一般存在季节性和空间性的变化规律,较难获得有意义的信息;而采用MPI方法处理后,则发现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MPI方法具有消除背景趋势、突出短期变化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取强震相关的电磁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pi方法(Mpi方法) 电离层参量 时空图像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与中医智能化辨证 被引量:7
14
作者 倪荣 彭明德 +1 位作者 沈玉强 朱晨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信息化的路径。方法:从中医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和哲学思想,并通过回顾分析10余年来在中医智能化辨证所经历的症状、证、证型、辨证的数字化,以及计量指标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表述研究,比对... 目的:探索中医药信息化的路径。方法:从中医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和哲学思想,并通过回顾分析10余年来在中医智能化辨证所经历的症状、证、证型、辨证的数字化,以及计量指标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表述研究,比对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辨证论治数字化为智能化辨证探索了一条路径,但对证的智能化分类和识别还存在不足。结论:可以通过中医病、证、治法国家标准在电子病历中实施,以及中医医案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以便在大数据时代更加深入地探索症状与病证的关系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信息化 模式识别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Pht1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晁毛妮 张志勇 +5 位作者 宋海娜 李成奇 张新 胡根海 张金宝 王清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9,共11页
【目的】磷是植物三大必需矿质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Pht1家族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在植物磷吸收和转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该基因的系统研究工作尚很少开展。本研究旨在进行Pht1家族成员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目的】磷是植物三大必需矿质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Pht1家族的磷酸盐转运蛋白在植物磷吸收和转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该基因的系统研究工作尚很少开展。本研究旨在进行Pht1家族成员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陆地棉Pht1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和表达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在陆地棉的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7个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GhPT),其中A亚组包含8个GhPT,D亚组包含9个GhPT;(2)棉花GhPT蛋白之间序列相似性很高,并均具有12个疏水的跨膜区域;(3)进化分析表明这些GhPT蛋白主要聚为2大组(GroupⅠ和GroupⅡ),位于同一组的GhPT的编码基因大部分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4)17个GhPT基因不均匀分布在A亚组和D亚组中的5条染色体上,串联复制和片段复制可能导致GhPT基因在陆地棉中的扩增;(5)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hPT6和GhPT14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且同时响应低磷和低钾胁迫诱导并上调表达。【结论】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Pht1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离子信号途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基因家族 GhPT基因 磷酸盐转运蛋白 进化分析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解读、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 被引量:80
16
作者 胡钦太 张晓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0,共9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2.0阶段,开启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征程。教育信息化2.0是在教育信息化1.0阶段取得坚实成果基础上的继承和深入发展,它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为触点,强调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关注人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2.0阶段,开启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征程。教育信息化2.0是在教育信息化1.0阶段取得坚实成果基础上的继承和深入发展,它以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为触点,强调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旨在重构全新教育生态,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育信息化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教育信息化2.0要想真正实现创新与突破,必须首先在思考方向和行动逻辑上找准方向。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诸多复杂性决定了其应当运用系统性思维、不确定性思维和数据驱动思维等三大思维模式来应对新时期技术与教育从融合走向创新的实践困境。从全局视野来看,教育信息化2.0将对教育系统外部、教育系统本身、学校教育、教育理念和文化等方面产生系统性变革,尤其体现在:更加凸显教育信息化2.0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价值潜能,促进教育系统内部建立协同进化和良性循环的生态平衡系统,由此推动学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重塑2.0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内涵解读 思维模式 系统性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应用于代谢物组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晓建 李晶 +1 位作者 刘昌孝 元英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19-1825,共7页
如何利用代谢物组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与其他领域整合并重构完整的生化网络,建立预测细胞表型、优化生化过程和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崭新方法是生物信息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代谢物组数据分析中应用的主要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关键问题... 如何利用代谢物组的海量数据和信息,与其他领域整合并重构完整的生化网络,建立预测细胞表型、优化生化过程和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崭新方法是生物信息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了代谢物组数据分析中应用的主要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关键问题,列举了各种方法在植物、微生物及哺乳动物体系的重要应用.最后对代谢物组学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代谢物组学 生物信息学 模式识别 无监督 有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范如涌 项晓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60,共4页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界定,来认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成要素和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必然涉及资源、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依据人们对这些...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界定,来认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组成要素和内涵,认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必然涉及资源、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这四个基本要素,并依据人们对这些要素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来阐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信息化 发展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培训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信息学平台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庆功 姜恩永 +1 位作者 韩志勇 张茂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调查分析了材料信息学平台研究与应用的现状,指出了材料信息学平台已成为材料研发的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展望了新一代材料信息学平台的发展趋势,概述了材料信息平台对于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材料信息学平台的应用将加速材料... 调查分析了材料信息学平台研究与应用的现状,指出了材料信息学平台已成为材料研发的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展望了新一代材料信息学平台的发展趋势,概述了材料信息平台对于材料研究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材料信息学平台的应用将加速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引起材料研究模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信息学 材料设计 材料专家系统 材料数据库 研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测度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方媛 崔书瑞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42,共8页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五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阶段类型,借助空间插值分析模拟其高低... 本文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五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值赋权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五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阶段类型,借助空间插值分析模拟其高低值格局,研究表明:(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优势排序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发展超前于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滞后显著;(2)"五化"综合空间分布呈现以"哈尔滨-长春"向外扩散的不规则圈层区域,以沈阳和大连为核心的高值区波及范围狭窄,黑龙江东部、辽源-通化、朝阳-阜新、本溪-丹东所在的吉林南端、辽东与辽西为低值地带;"五化"各自格局均呈现不均衡态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四化"格局类似,农业现代化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阶梯式格局;(3)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高级别的"五化"增长型城市与鹤岗、双鸭山、白山、辽源、七台河、本溪低水平"五化"衰退型城市差距较大,沈阳工业化、城镇化与绿色化、哈尔滨的信息化、齐齐哈尔的农业现代化位居首位;多数城市农业现代化超前于其它四化发展;(4)三省"五化"处于轻度失调衰退类型,"五化"协调发展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沈阳、长春、大连与哈尔滨为初级协调发展,吉林与大庆为濒临失调衰退,轻度失调衰退的城市比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绿色化 协调发展类型 空间格局 东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