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0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业春 黄小红 +1 位作者 林圻 贺嘉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数据开展医师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 经绩效分摊和加权综合后,DRG基础评价指标及绩效评价指数均呈现0~100分的近似正态分布;基于DRG绩效评价指数可开展医师绩效的综合评价及优劣势分析;同一医师的评价结果采用绩效分摊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尤其对转科患者较多的医师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采用“分摊系数”进行“一患多医”的绩效权重分摊及评价指标加权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的绩效分配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师 绩效 分摊系数 加权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告知义务的动态体系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磊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5,共15页
针对医疗告知义务的履行,既有方案在医师标准与病患标准之间游离不定,两者均是在预设医疗告知义务的某一价值立场后再实施法律评价的概念“推演”,难以调和医患利益冲突。为了消解医疗告知义务的解释难题,应该抛弃概念推演思维,站在功... 针对医疗告知义务的履行,既有方案在医师标准与病患标准之间游离不定,两者均是在预设医疗告知义务的某一价值立场后再实施法律评价的概念“推演”,难以调和医患利益冲突。为了消解医疗告知义务的解释难题,应该抛弃概念推演思维,站在功能性立场采取动态体系论的评价思路,根据个案情况浮动调整告知范围,从而避免医患利益孰高孰低的二律背反。法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法律规则无法对现实社会发挥调整效益时,就需要回溯其背后的规范原理,医疗告知义务之下存在诊疗风险、诊疗紧迫性、病患对诊疗信息的知悉度、诊疗有效性四大规范要素,该等规范要素相互协动的结果映射出医疗告知的具体样态。其中,诊疗风险具有基础性的评价地位,是各规范要素发挥协动作用的支撑点,其他三个规范要素发挥辅助性的评价作用,根据诊疗风险确定医疗告知标准后进行再调节。医疗告知义务的履行标准在各个规范要素的协作与冲突之间得以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告知义务 病患自决权 医师标准 病患标准 诊疗风险 动态体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良好的医疗实践》对医生行为规范的启示
3
作者 葛晓娟 郑泽瑞 +1 位作者 吴漾 纪婷婷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59,共4页
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对英国医学总会出台的2024年版《良好的医疗实践》内容进行研究,其集合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可为医生执业行为提供良好的行为指南。它重视保障患者权益,提升医师专业能力,关注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强调团队协作与沟通,... 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对英国医学总会出台的2024年版《良好的医疗实践》内容进行研究,其集合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可为医生执业行为提供良好的行为指南。它重视保障患者权益,提升医师专业能力,关注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强调团队协作与沟通,具有具体的执业行为指导。启示我国可借鉴英国经验,制定中国版的“良好的医疗实践”,让医院实现人文关怀有可操作的道德规范指南;以此为依托,加强医师人文素养培养,提升医师人文素质;探索提高第三方机构对医师的管理力度,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用行业自律促进医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的医疗实践》 医师行为规范 规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下手术科室运行效率研究
4
作者 张秀伟 张春瑜 +4 位作者 刘慧 赵丽 关玉平 尚雪飞 任在方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通过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在主诊医师负责制下手术科室的运行效率,为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医院21个手术科室2023年运营数据和医疗资源配置数据作为投入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综合效率、技术效... 目的:通过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在主诊医师负责制下手术科室的运行效率,为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医院21个手术科室2023年运营数据和医疗资源配置数据作为投入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结果:C医院手术科室综合效率值为0.8571。8个手术科室(38.1%)规模报酬不变,12个手术科室(57.1%)规模报酬递增,1个手术科室(5.8%)规模报酬递减。结论:C医院以主诊医师负责制为主线,配套护理垂直管理、核算到医疗小组的绩效改革和床位调配制度,4大综合措施充分发挥了主诊医师负责制的积极作用,手术科室总体运行良好。为保障主诊医师负责制,未来还应及时调整医师配置使之适应业务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手术科室 主诊医师负责制 运行效率 人员配置 绩效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个范畴综述
5
作者 姚强 焦月芳 +3 位作者 张晓丹 饶娅琦 郑慧玲 夏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5,共11页
目的:系统分析各类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范畴综述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为数据源,“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和“医生行为”等为主题词,检索到相关文献2255篇,通过制定严... 目的:系统分析各类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范畴综述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为数据源,“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和“医生行为”等为主题词,检索到相关文献2255篇,通过制定严格的筛选程序最终纳入70篇相关研究。结果:按项目支付激励医生提供足量服务,但易导致过度医疗;固定薪水与按人头支付有助于控制成本,但易引发服务不足;DRG/DIP在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方面的优势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减弱。混合支付方式能够有效平衡医疗服务数量与成本,而按绩效支付在医疗质量提升方面总体表现突出。结论:医生薪酬单一支付方式难以实现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最优化,且质量导向不足,多种支付方式与质量激励相融合的混合支付体系亟待构建。同时,建议深化医保结余薪酬转化机制改革,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加快建立与医保支付和绩效考核协同的医生薪酬混合支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薪酬 支付方式 激励机制 医疗服务行为 范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相容理论视域下院长年薪制镜鉴与医生薪酬改革机制研究
6
作者 周典 田帝 +1 位作者 刘雪珍 赵婉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0,共5页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框架,剖析院长年薪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经验借鉴,总结院长年薪制的制度效能与局限性,提炼对医生薪酬改革的经验启示。院长年薪制切断薪酬与经济收益的关联,强化公益性考核,初步实现激励相容,但也存在考核缺陷与激励失...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框架,剖析院长年薪制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经验借鉴,总结院长年薪制的制度效能与局限性,提炼对医生薪酬改革的经验启示。院长年薪制切断薪酬与经济收益的关联,强化公益性考核,初步实现激励相容,但也存在考核缺陷与激励失衡的风险。医生年薪制需构建分层动态考核体系,依托医保支付和财政保障破解制度孤岛效应。未来应结合区域差异动态优化考核框架,推动个体理性与公益属性的高阶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相容理论 院长年薪制 医生薪酬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对AI-CDSS的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一项来自一、二级医院的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宁 贾存波 +2 位作者 张春瑜 刘兵 彭明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究我国一、二级医院医生对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AI-CDSS)的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43名一、二级医院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 目的 探究我国一、二级医院医生对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AI-CDSS)的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43名一、二级医院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医生使用AI-CDSS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工作年限、专业、绩效预期、社会影响、技术焦虑、个人创新性对使用行为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为≤1年、2~5年、6~10年、11~15年、16~20年和便利条件一般是医生使用AI-CDSS的保护因素,主治医师、外科方向、社会影响不存在和一般、个人创新性一般是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对AI-CDSS使用行为受工作年限和社会影响的影响,需提升工作年限长的医生对AI-CDSS的认知程度,发挥周围环境的辐射带动作用,注重个人创新性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建军 金花 +1 位作者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9-1255,共7页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全专结合门诊概念的来源、内涵、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全专结合门诊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全专结合门诊实践方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完善全专结合门诊建设规章制度、协调统一全专结合门诊路径、注重全专结合门诊团队绩效激励、提升居民认可度、完善全专结合门诊诊疗评价标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职能,深化与专科医师的合作是未来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探索的重要方向。政府、医疗机构和全、专科医师的共同参与、推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全专结合门诊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建设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防融合服务中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文瑜 马兴丽 +3 位作者 张世龙 张馨丹 赵洋 王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66-1972,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卫生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因此,推动医防融合服务成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关键。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医防融合服务的实施主体,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家庭...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卫生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因此,推动医防融合服务成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关键。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医防融合服务的实施主体,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家庭医生团队多学科之间的有效协作不足,严重阻碍了医防融合服务的有效实施和提供。目的调查山东省医防融合服务中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医防融合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山东省的东、中、西部地区各选择烟台市、潍坊市以及聊城市,在每个地市随机选择1个区和1个县/县级市作为样本地区,选取481名家庭医生进行调查。在大量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设计针对基层医生的专门问卷进行调研,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防融合服务提供情况调查表,家庭医生团体在医防融合中的协作水平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医防融合服务开展情况和医防融合中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医防融合服务中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76.1%(366/481)的家庭医生在医防融合服务中团队协作水平较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OR=2.343)、职称为初级(OR=1.887)和中级及以上(OR=2.978)、了解医防融合制度(OR=6.618)、认为所在机构重视医防融合服务(OR=2.861)、半年内参与一次(OR=2.561)和两次及以上培训(OR=3.833)的家庭医生在医防融合服务中的团队协作水平更高(P<0.05)。结论现阶段医防融合服务中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继续提高家庭医生对医防融合服务的认知,完善机构医防融合服务提供制度,为家庭医生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助和政策激励,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团队协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家庭 团队协作 医防融合 服务提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佳琪 肖煜吟 +1 位作者 许家宁 李国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 评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10个维度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对不同人群时的沟通差异,分析现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人际沟通能力量表简版(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cale Short-Form,ICCS-SF)对上海市6个专科医... 目的 评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10个维度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对不同人群时的沟通差异,分析现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人际沟通能力量表简版(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cale Short-Form,ICCS-SF)对上海市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395名医师进行沟通能力评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其沟通与培训现状。结果 ICCS-SF满分为50分,总得分为38.0(35.0~41.0)分,培训对评分的影响体现在总体与社交放松、自我肯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患者与同事群体,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报告最难胜任来自跨学科团队的沟通挑战。认为沟通能力重要、沟通能力培训提及技能种数更多时,医师ICCS-SF得分更高(P<0.001)。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沟通培训的覆盖率与规范性,在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关注跨学科团队间的沟通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沟通能力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跨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OM标准的mini-PA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继武 张宇明 +1 位作者 李红卫 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9,139,共4页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部分。而遵循DICOM30标准通信的构架,是系统的信息是否具有与其他厂商设备或者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在研究放射科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完全遵循DICOM30标准,我们与医院合作开发了一套具有实...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部分。而遵循DICOM30标准通信的构架,是系统的信息是否具有与其他厂商设备或者系统进行交互的关键,在研究放射科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完全遵循DICOM30标准,我们与医院合作开发了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放射科PACS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工作流程分析、相应的PA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以及DICOM服务类的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系统 实现技术 DICOM标准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设计 医疗信息化 工作流程 实用价值 合作开发 流程分析 详细介绍 放射科 服务类 医院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联合门诊“三阶梯”培养模式对专科护士处方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蒋向玲 向霞 +2 位作者 虞幼军 李阳 陈丽婵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索培养专科护士处方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护士处方权的实施提供临床实践经验。方法基于医护联合门诊对专科护士实施“三阶梯”培养,包括医生助理岗位培养、医护联合门诊、基于医护协议处方的护理门诊。结果抽取342例次护理处方,专科... 目的探索培养专科护士处方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护士处方权的实施提供临床实践经验。方法基于医护联合门诊对专科护士实施“三阶梯”培养,包括医生助理岗位培养、医护联合门诊、基于医护协议处方的护理门诊。结果抽取342例次护理处方,专科护士症状/护理问题判断正确率为97.66%,检查开具正确率95.91%,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率93.27%,专科检查结果判断正确率为99.12%。结论基于医护联合门诊“三阶梯”培养模式可提升专科护士处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 专科护士 护士处方能力 护士处方权 医护协议处方 护理门诊 培养模式 护士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师不良事件上报现状分析
13
作者 毛淋淇 张敏敏 +1 位作者 高卫益 金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对医师的不良事件上报现况进行分析,为提高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3年不良事件上报现状和上报人员构成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师... 目的对医师的不良事件上报现况进行分析,为提高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3年不良事件上报现状和上报人员构成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师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更倾向于选择严重程度轻、定性模糊的不良事件类型进行上报;内科医师上报量远高于外科医师;2021—2023年不同职称的医师上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初级职称医师的结构变动值均>0,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为50.03%。结论为进一步改善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医院应以优化上报系统为基础,关注外科及平台科室的上报情况,同时重点加强低年资的医师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不良事件 上报 结构变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药共管专家共识
14
作者 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呼吸疾病学分委会 广东省药学会 +4 位作者 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王志鹏 朱政 魏理 李靖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5-1198,共14页
目的进一步规范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和临床经验总结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管理的相关问题,按照证据分级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德尔菲法就共识建议达成共识,形成《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 目的进一步规范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和临床经验总结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管理的相关问题,按照证据分级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德尔菲法就共识建议达成共识,形成《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药共管专家共识》(简称《共识》)。结果《共识》以奥马珠单抗为代表,形成了12条建议,涵盖了医药共管的工作模式、工作路径、分级诊疗和培训考核等内容,明确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医药共管的规范化管理路径。结论该《共识》为药师参与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实现抗IgE单克隆抗体的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医药共管 抗IgE单克隆抗体 奥马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下家庭医生团队整合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高岚歆 尹刚 +1 位作者 李浩 陶红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33-2440,共8页
背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其服务主体为整合服务开展提供优质土壤,但既往研究缺乏对相关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总结。目的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方法于2023... 背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其服务主体为整合服务开展提供优质土壤,但既往研究缺乏对相关服务模式的探索和总结。目的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方法于2023年7—11月,基于关键事件技术法,目的性选取河南省郸城县、安阳市、巩义市的62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围绕整合服务实践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整合服务的4个主题,分别为整合服务主体、整合服务内容、整合服务过程、整合服务障碍。借鉴“鱿鱼”生理构造,提出“鱿鱼模式”,以形象描述县域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该模式中,强调县域医共体的核心指挥作用,家庭医生办公室的协调角色,以及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和乡村医生的服务触角功能。结论“鱿鱼模式”为理解和优化该服务模式提供了直观框架,县域家庭医生团队的整合服务模式呈现多元化主体参与、全方位服务内容整合的特点,但仍面临一定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团队 整合服务模式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关键事件技术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医生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练璐 王敌 +1 位作者 陈家应 刘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56,共7页
背景“康复回社区”是形成合理就医格局的重点要求,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策略,但目前我国基层医生的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仍有差距。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医生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的现状、特点与不足,为制定能... 背景“康复回社区”是形成合理就医格局的重点要求,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重要策略,但目前我国基层医生的社区康复服务能力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仍有差距。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医生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的现状、特点与不足,为制定能力提升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重庆市、甘肃省五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开展问卷调查,从康复功能评定、康复医疗服务、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理疗四个方面调查基层医生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现状。结果共回收8374份问卷,接受调查的基层医生中,分别有4697名(56.1%)、6396名(76.4%)、5833名(69.7%)、4834名(57.7%)具备康复功能评定、康复医疗服务、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理疗能力,且农村地区基层医生各项社区康复能力及综合能力具备率均高于城市地区(P<0.05)。不同年龄、学历、执业资格、岗位基层医生的康复医疗服务指导、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理疗能力具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年龄方面,30岁以下及60岁以上基层医生康复功能评定能力的具备率高于30~<45岁、45~<60岁(P<0.016),45~<60岁医生具备率高于30~<45岁(P<0.016),45岁以下的康复医疗服务指导能力具备率低于45岁以上的基层医生(P<0.016);30岁以下基层医生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理疗能力具备率低于30~<45岁、45~<60岁和60岁以上(P<0.016),30~<45岁医生能力具备率低于45~<60岁和60岁以上(P<0.016),45~<60岁医生具备率低于60岁以上(P<0.016)。在学历方面,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基层医生能力具备率高于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P<0.016),大专学历医生能力具备率高于本科学历(P<0.016)。在执业资格方面,全科医师具备率高于乡村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P<0.016),乡村医师具备率高于执业(助理)医师(P<0.016)。在工作岗位方面,中医岗位基层医生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理疗能力具备率高于临床岗位和其他岗位(P<0.016),临床岗位具备率高于其他岗位(P<0.016)。基层医生康复医疗综合能力具备率高于中医康复综合能力(P<0.05)。结论基层医生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总体不足,中医康复能力较为薄弱。应完善分级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生康复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加强基层医生中医康复与西医现代康复技术联合培养,完善基层康复人才队伍建设,使其能承担起社区康复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基层医生 社区康复 分层分析 城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职业倦怠及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张妍 张利 +4 位作者 贾淼 阙建宇 高海飞 郭晓敏 陈丽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7-554,共8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中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本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2891名住院医师,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心理相关评估量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中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本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2891名住院医师,应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心理相关评估量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进行评估。使用潜在剖面分析基于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进行分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职业选择的关联。结果:低倦怠型、中倦怠型和高倦怠型住院医师的比例分别为59.0%、28.9%和12.1%。以低倦怠型为参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下因素显著增加职业倦怠风险:培养类型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OR=0.44)、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OR=0.63)、夜班频率多于4次/月(OR=0.66)、焦虑症状(轻度OR=0.49;中度OR=0.26;重度OR=0.14)、抑郁症状(轻度OR=0.38;中度OR=0.24;重度OR=0.11)、失眠症状(轻度OR=0.51;中度OR=0.44;重度OR=0.38)、低社会支持(OR=0.23)、低幸福指数(OR=0.42)。性别为男性(OR=1.25)的住院医师不易出现职业倦怠。高倦怠型(OR=5.11)会增加住院医师未来不再选择医师职业的风险。结论:住院医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受培训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高度倦怠型的住院医师更易放弃医师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咨询服务中信息和情感支持的交互影响:基于在线健康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司广森 刘汕 +4 位作者 胡文轩 高昕瑞 刘笑笑 刘洋 赵伟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构建了医生信息和情感支持交互研究模型,探究医生针对疾病状况、疾病治疗和疾病结果阶段提供的疾病风险、专业知识和预期健康结果信息对患者正向反馈的影响,以及医生的积极情感的调节作用及其对患者正向反馈的直接... 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构建了医生信息和情感支持交互研究模型,探究医生针对疾病状况、疾病治疗和疾病结果阶段提供的疾病风险、专业知识和预期健康结果信息对患者正向反馈的影响,以及医生的积极情感的调节作用及其对患者正向反馈的直接影响。本文选取一家领先的在线健康平台上的医生咨询服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医生提供的三个阶段的疾病信息能够促进患者正向反馈,且被医生的积极情感加强。研究结果揭示了医生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的交互作用,拓展了社会支持理论的范畴,也有助于医生和平台管理者提高医患交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平台 医生咨询服务 医患交互 社会支持理论 患者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建设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洪亚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90-2397,共8页
发展社区全科与专科相协作的“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级、促进就医秩序更加合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政府关于社区卫生发展的文件及已发表文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社区全科与专科相协作的“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级、促进就医秩序更加合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市政府关于社区卫生发展的文件及已发表文献,结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状况调研结果,发现全市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开展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围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结合自身医疗特色,筛选优势病种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服务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社区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中,存在社区缺乏开展全专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人才、部分专家对社区开展专科服务认识不足、全科医生在职培训困境、社区专科药物不足、对社区特色技术的品牌宣传不够等难点。社区全专结合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需要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开展全专结合能力培训,增加专科及专病诊疗用药品种,多途径进行社区特色技术宣传,开展全专结合服务方式的探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医院 专科 全专协作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分级诊疗 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医疗决策偏好研究
20
作者 汪桉冉 张研 +1 位作者 舒畅 王晨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6,65,共6页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医疗决策偏好,为促进诊疗规范及提高医疗服务价值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06份,使用混合logit模型评估医生在高血压、腹腔感染、IgA肾病场景下的医疗决策偏好...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医疗决策偏好,为促进诊疗规范及提高医疗服务价值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06份,使用混合logit模型评估医生在高血压、腹腔感染、IgA肾病场景下的医疗决策偏好,分析不同特征医生医疗决策偏好的异质性。结果 整体来看,治疗效果、患者意愿和医学探索价值对医生决策偏好有影响(P<0.05);在高血压和IgA肾病场景中,不良反应对医生决策偏好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生医疗决策偏好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中,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患者意愿>医学探索价值>成本控制。学历高的医生在腹腔感染和IgA肾病场景中更重视治疗效果(P<0.05),在高血压场景中更重视不良反应(P<0.05)。结论 治疗效果是医疗决策的先决因素,成本控制在目前医疗决策中考量有限,医疗决策偏好受疾病特异性的影响在不同临床实践场景中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决策 医生 偏好 离散选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