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实践探索与实现机制——基于武汉市B社区的个案分析
1
作者 肖述剑 张妍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7,共14页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既是巩固党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关...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既是巩固党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关键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双融互促、同行同向。从理论逻辑上看,“党建引领”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组织引导和实际行动,才能统一多元治理主体的思想认识,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群众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党对基层治理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从实践逻辑上看,“党建引领”只有将党的价值主张、组织引领、资源整合和制度约束系统地融入基层社会,才能以共富聚民心、以发展促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实现政党建设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耦合。本文基于对武汉市B社区的个案分析,归纳总结了突出价值引领,确保方向不偏;聚焦组织下沉,激发治理动能;深化资源整合,夯实治理根基;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执行落实等经验举措,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基层党组织通过构建党员示范带动机制凝聚主体共治共识、完善延伸嵌合机制强化主体关系联结、建立资源统合机制汇聚主体治理合力、创新条块整合机制规范主体治理行动等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克服基层治理困境、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村党委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析——以日喀则市为例
2
作者 史奕潼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89-93,共5页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西部地区不断完善有关乡村治理方面的措施,使得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治理中仍存在着如组织引领乏力、产业融合不深入、乡村人才流失、文化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西部地区不断完善有关乡村治理方面的措施,使得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治理中仍存在着如组织引领乏力、产业融合不深入、乡村人才流失、文化发展滞后和农民自治意识不强等问题。该文认为,党组织在西部地区乡村治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针对乡村治理的新挑战与新难题,必须深化党在基层的建设,使其融入到乡村的治理与发展之中,确保党对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有效指导。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有关农村工作、基层治理的中央文件、政策以及措施,了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背景与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对日喀则市实施联村党委的具体案例研究,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同时,分析出当前西部地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遇到的瓶颈,并根据实际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基层社会治理 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 联村党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战略优势、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孙泽璐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00-104,109,共6页
农村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以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三农”工作经验的内在赓续,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三农”工作... 农村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以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三农”工作经验的内在赓续,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三农”工作的战斗堡垒。在实践过程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存在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固、党员人才储备数量有限、监督覆盖难以全面落实、落实反馈不畅和考核程序不强等制约因素。对于如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现实挑战,需突出政治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强化思想建设,筑牢信仰根基;贯彻组织路线,汇聚人才力量;推进正风肃纪,打造廉洁环境;落实相关制度,优化运行机制,为乡村振兴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农村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 优势与挑战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R县M村为例
4
作者 徐旖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6期120-123,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该研究以R县M村为样本,采用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组织、经济、文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该研究以R县M村为样本,采用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组织、经济、文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认知局限、产业短板、人才匮乏等困境,为此,提出强化思想建设、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等针对性对策。期望为其他相似类型村庄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 思想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可行路径
5
作者 王军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9期63-68,共6页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具有历史、理论、实践和现实四重逻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必然要求。基层党建引领乡村人才振兴具有历史、理论、实践和现实四重逻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文化观念发生变化、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新挑战等现实障碍。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统筹资源规划,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提高群众组织力,努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乡村治理 人才振兴 逻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分析
6
作者 宋宇涵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54-59,共6页
步入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村基层党建。其政策指向实现了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到“突出政治功能”再到强调“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演进。在这一进程中,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始终坚持加... 步入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村基层党建。其政策指向实现了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到“突出政治功能”再到强调“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的演进。在这一进程中,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始终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基层反腐工作。同时,在体制机制、基层关爱、组织功能等方面持续创新。因此,农村基层党建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规定,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和目标导向,不断开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基层党组织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以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为例
7
作者 严九发 郭佳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69-75,共7页
党是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是乡村生态... 党是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是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党员发展难、党员队伍质量不高、党员教育缺乏重视和组织力凝聚力不强等现实困境。该文通过对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凝练下湾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并针对下湾村基层党建的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下湾村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路径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江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8
作者 韦克蒋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左江流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左江红色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着专业人才短缺、资源挖掘不足以及组织管理“弱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左江流域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左江红色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存在着专业人才短缺、资源挖掘不足以及组织管理“弱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聚焦现实基础,从聚才引智、塑造品牌以及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多维联动,打造左江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的互利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人才建设 基层党组织 文化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以Q市X村为例
9
作者 周玲洁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6期47-50,共4页
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领导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思想引领、资源整合和组织推动的关键作用。该研究以Q市X村为例,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该村通过深化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构建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以... 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领导力量,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思想引领、资源整合和组织推动的关键作用。该研究以Q市X村为例,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该村通过深化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构建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以党建联建推动环境整治,优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党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同时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确保乡村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从当前来看,基层党组织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破解文化产业同质化发展困境。同时,需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乡村文化体验和传播方式,并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 思想引领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居民低碳意识培塑的内在逻辑
10
作者 孙新民 史春媛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80-83,共4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将党在农村地区的“双碳”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在引领农村居民低碳意识培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头羊”作用。该文基于增能理论建构逻辑框架,共论述三大逻辑,一是作为培塑...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将党在农村地区的“双碳”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在引领农村居民低碳意识培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头羊”作用。该文基于增能理论建构逻辑框架,共论述三大逻辑,一是作为培塑内在逻辑起点的历史逻辑,阐明主体对客体进行培塑的原因所在,论述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居民低碳意识培塑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二是作为培塑内在逻辑痛点的现实逻辑,阐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培塑的困境所在,分析农村居民在个体主动增能上受内部传统、客观、主观多因素阻碍。三是作为培塑内在逻辑终点的实践逻辑,阐明主体对客体进行培塑的路径所在,提出基层党组织应从价值认知、方式更新、制度保障3方面外部助推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农村居民 低碳意识 内在逻辑 增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系统化运作及其提升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颜德如 张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8,共14页
从政治系统来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其具备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运作体系,组织力表现为系统内外各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力量。在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下,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系统的复杂多样易引发组织力的滞后困顿,出现组织力困境;另一方面,... 从政治系统来审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其具备系统的整体属性和运作体系,组织力表现为系统内外各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力量。在政治系统论的分析框架下,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系统的复杂多样易引发组织力的滞后困顿,出现组织力困境;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以独特的政治优势规范了“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运作流程,通过与内外部环境的多维互动和功能互补形成反馈闭环,构成一体化的循环链,由此决定了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解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运行工作,其在现实生活中仍然面临内外部因素共同刺激而导致的领导力弱化、凝聚力式微、执行力失范和服务力缺位之困境,组织力水平尚未达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性目标要求,这进一步倒逼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各个环节入手构建提升组织力的有效策略:政治系统“输入”环节调动“党性—结构—民意”的整合性,政治系统“转换”“输出”环节激活“集成—巩固—共生”的驱动性,政治系统“反馈”环节释放“价值—功能—制度”的交互性。上述策略统筹保障组织的系统化运作及其组织力整合后的正向提升,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系统化运作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组织力何以助推乡村共同富裕?——基于“情景-主体-策略-制度”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晓婷 倪国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49,共11页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力是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基于对组织力概念的辨析,本文构建了“情景-主体-策略-制度”4维理论框架,以解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力在落实国家中心任务实现“集体协商-共同目标-集体行动-共同富裕”中的具体行动逻...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力是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基于对组织力概念的辨析,本文构建了“情景-主体-策略-制度”4维理论框架,以解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力在落实国家中心任务实现“集体协商-共同目标-集体行动-共同富裕”中的具体行动逻辑。进一步,结合浙江省K镇“党建联盟+片区组团”的具体实践案例,研究发现党的组织力通过“对接统合”多元主体,进而“引领创变”形成因地制宜、因村而变的不同策略选择,是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中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弱化困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最后,本文从强化“党建引领+村民参与”的组织结构,实现民主集中的“集体协商”;发挥组织力“对接统合+引领创变”优势,凝聚发展有望的“共同目标”;组织力赋能公共事务治理能力,激发内生驱动的“集体行动”;党员接力培育村内精英,持续实现“共同富裕”等4个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共同富裕 群众路线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技术与组织互构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春满 王秀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以数字化全面驱动治理方式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技术与组织互构的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对于政党组织形态的变革既有“技术机遇”式的正向推动作用,也有“技术利维坦”的负向作用,保持二者的结构性均衡是政党组织... 以数字化全面驱动治理方式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技术与组织互构的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技术对于政党组织形态的变革既有“技术机遇”式的正向推动作用,也有“技术利维坦”的负向作用,保持二者的结构性均衡是政党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聚焦中国共产党的数字技术应用实践,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中,技术的赋能效应通过技术定制、技术弹性和技术价值公约三个作用点,分别提升了组织效率、促进了组织结构嵌合、发挥了行动者能动性,实现基层党组织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数字化协作、技术善治保障基层社会平衡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纵深发展,要构建党建引领和数字要素升级的双重作用机制,通过标准与精准双线融合、自主与协作双环并进、需求与供给双边联动、局部与整体双向统筹,在数据、平台、用户和思维四个维度深化数字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数字赋能 技术与组织互构论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意涵 王志鑫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9期69-72,共4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农村始终是党的重要阵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承载着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农村始终是党的重要阵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承载着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的重大责任;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组织建构薄弱、经济发展滞缓、文化缺失活力等困境。各级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组织体系、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现实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辅廷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00-103,共4页
在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中占据显著比例,其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将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中占据显著比例,其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福祉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将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国家政策的优先方向,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为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然而,随着乡村内外环境的不断演变,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境。鉴于此,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凸显的愈发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农村发展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与策略研究
16
作者 郭梦圆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0期79-82,共4页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新时代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新发展阶段上,我国农村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新时代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新发展阶段上,我国农村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队伍建设、经济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群关系等新的挑战和问题,这对党在农村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此,要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密切党群关系,把工作重心聚焦于乡村振兴,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党群关系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建设研究
17
作者 刘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83-86,共4页
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联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应努力提升自身政治领导力,使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政治保障。... 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联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应努力提升自身政治领导力,使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政治保障。但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阻碍其政治领导力的发挥。联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需从干部队伍、体制机制创新、群众组织力等方面提升其政治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村社区 基层党组织 政治领导力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18
作者 经晓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8期68-71,共4页
基层党组织直面群众,是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的带头人更是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成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力量。因此,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基... 基层党组织直面群众,是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的带头人更是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成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力量。因此,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基层带头人队伍不仅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抓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关键所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自然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一环,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 带头人 队伍建设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 再论“单位”研究 被引量:120
19
作者 李路路 苗大雷 王修晓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共25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单位"变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分为"单位"体制及其变迁、单位内部的权力结构与行为方式、单位与社会分层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作者认为,采用细致的个案调查方法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的内部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挖掘"单位"社会分层效应的具体微观机制,进而探讨"单位"和"单位体制"的变迁,并且,以此为参照来理解中国社会组织的新特点、新功能,将是"单位"研究的方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单位 组织制度 基层秩序 个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黄进 王海清 +2 位作者 董欣欣 陈斌 万学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29,36,共3页
通过对四川省五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医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性别"、"生源"、"学习成绩"、"年级"、"就业指导"是影响医学生是否愿意到基层的重要因素。加... 通过对四川省五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医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性别"、"生源"、"学习成绩"、"年级"、"就业指导"是影响医学生是否愿意到基层的重要因素。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对改善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结构,解决医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就业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