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研究
1
作者 孙佳琪 郑顺奇 王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过程中紊流较少;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存在以Si、Na为主要成分的过渡区;Al、O、Si扩散形成的Na_(2)SiO_(3)等化合物和Fe扩散进入Al_(2)O_(3)颗粒,都可改善Al_(2)O_(3)颗粒润湿性,优化铸渗效果,促进Al_(2)O_(3)颗粒与灰铸铁基体的结合;过渡层的显微硬度最低为165HV~235HV,Al_(2)O_(3)颗粒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至2005HV~2230HV,铁基体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在230HV~294HV;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19.1 MPa,抗压强度为51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增强 液态铸渗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璐 刘婷婷 +2 位作者 陈先华 郑开宏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51-164,共14页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的特点,分析了金属颗粒增强...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常见制备方法的特点,分析了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主要强韧化机理。最后,对金属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材料及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颗粒 镁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 强化机理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W+B_4C_P/MB15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莹 张国定 +1 位作者 王慧敏 张荻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9-13,共5页
对真空反压浸渍方法制备的挤压态SiCW+B4CP/MB15镁基复合材料及基体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性能测试,并用SEM观察增强剂分布与断口形貌,用TEM和EDS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复合... 对真空反压浸渍方法制备的挤压态SiCW+B4CP/MB15镁基复合材料及基体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性能测试,并用SEM观察增强剂分布与断口形貌,用TEM和EDS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复合材料同基体相比有更高的强度、弹性模量和比强度、比弹性模量。深浸蚀SEM相分析表明均匀排布的晶须、颗粒起到很好的增强效果。复合材料的断口有晶须露头与韧窝存在,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并在SiC/MB15界面上发现Zn析出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 复合材料 晶须 颗粒 断裂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表征:理论模型、有限元模拟和实验测试 被引量:9
4
作者 邱博 邢书明 董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2-870,共9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这类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界面结合强度是衡量界面结合情况最重要的定量化指标。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测量复合材料界面...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在这类材料中,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是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界面结合强度是衡量界面结合情况最重要的定量化指标。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测量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方法,包括早期就已经提出并一直沿用的微观力学测试方法,如单纤维拉出法、单纤维断裂法和微粘结测试法等,以及以材料宏观性能来评价界面应力状态的宏观实验方法,如横向弯曲实验、横向拉伸实验以及导槽剪切实验等。根据测量过程是否需要对界面进行破坏又可以分为声发射技术、声显微技术、拉曼光谱等技术的非破坏性方法以及一些需要破坏界面从而达到测量目的的破坏性方法。虽然诸多学者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测量与表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测试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的成果,对于颇有前景的颗粒增强金属复合材料而言,这些测试手段却因颗粒增强相在形状和尺度上的特殊性而难以奏效,从而造成定量表征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相关研究的发展较为缓慢。为了解决颗粒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界面强度难以测量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预测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建模及计算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对颗粒增强相的形状、分布状态以及界面的形变方式进行了简化处理,导致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们开始寻求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来定量表征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也就是通过测量界面处的剪切强度或拉伸强度来表征界面的结合强度。本文针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归纳了国内外研究者们基于不同原理对界面结合强度进行研究和预测的理论模型,论述了对界面结合强度进行定量表征的有限元模拟测试法以及实验测试法,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界面设计与结合强度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界面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挤压铸造Al_2O_(3p)/钢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余晶 卢德宏 +1 位作者 王健 蒋业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4-91,共8页
在预制坯中加入TiO_2粉末,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1065钢基复合材料,研究TiO_2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使基体与Al_2O_3的结合界面形成了TiO_2、Al_2TiO_5界面层;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硬度和三点弯曲... 在预制坯中加入TiO_2粉末,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1065钢基复合材料,研究TiO_2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使基体与Al_2O_3的结合界面形成了TiO_2、Al_2TiO_5界面层;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硬度和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39.0HRC,743.94MPa,比未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0.0%,26.4%;断口扫描表明,添加TiO_2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无裂纹,Al_2O_3颗粒表现为穿晶断裂。说明加入的TiO_2改善了Al_2O_(3p)/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TIO2 AL2O3颗粒 钢基复合材料 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包覆对Al_2O_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2 位作者 赵乃琴 成国祥 董向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研究了颗粒包覆对Al2O3/青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模式及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包镍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生成Ni2Al3相,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而增加;包铜后,复合材料的界面无化学反应发生,但因机械锁合作用加强,也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加强。颗粒包覆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模式改善。研究表明,Al2O3颗粒表面包覆镍或铜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青铜 界面结构模式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友 施忠良 +1 位作者 顾明元 陶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8-29,3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流变混熔复合新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了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该复合材料微结构,发现:硅相本身的精细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缺陷,硅相与基体以及基体晶粒之间的界面处有η相析出,其中粗大的η析... 提出了一种流变混熔复合新方法,并用此方法制备了硅相增强锌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该复合材料微结构,发现:硅相本身的精细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缺陷,硅相与基体以及基体晶粒之间的界面处有η相析出,其中粗大的η析出相是离异共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相 锌基 复合材料 微结构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界面脱粘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姜芳 宁建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66-369,373,共5页
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假定基体和增强相界面结合完好,推导出在力的边界条件下两相复合材料各组成相的应力、应变以及复合材料的体平均应变和应力,并考虑了基体和增强颗粒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应变以及各相塑性应变... 基于Mori-Tanaka理论和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假定基体和增强相界面结合完好,推导出在力的边界条件下两相复合材料各组成相的应力、应变以及复合材料的体平均应变和应力,并考虑了基体和增强颗粒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应变以及各相塑性应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假定基体和复合材料均为各向同性材料,颗粒仅产生弹性变形,基体产生弹塑性变形且满足Mises屈服准则和等向强化准则,由颗粒所受的拉应力控制界面的脱粘,脱粘概率由Weibull分布函数来描述,脱粘后的颗粒等效为孔洞,采用割线模量法讨论了球形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有界面脱粘时的弹塑性性能,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脱粘 弹塑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串珠表面磨粒脱落失效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恕萍 郑茜元 +1 位作者 张岚 王立权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6-992,共7页
针对金刚石串珠绳串珠表面磨粒脱落的问题,本文依据磨粒与串珠绳金属胎体之间结合界面的临界断裂力评估结合界面的强度,研究胎体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能力。本文通过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串珠绳表面串珠受力模型,分析金刚石磨粒颗粒形状、... 针对金刚石串珠绳串珠表面磨粒脱落的问题,本文依据磨粒与串珠绳金属胎体之间结合界面的临界断裂力评估结合界面的强度,研究胎体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能力。本文通过Abaqus仿真软件建立串珠绳表面串珠受力模型,分析金刚石磨粒颗粒形状、姿态以及磨粒出刃高度等主要因素对结合界面强度的影响,其过程属于混合模式的界面断裂。结果表明:金刚石磨粒的形状、姿态、磨粒出刃高度对结合界面的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对金刚石磨粒脱落失效的研究能够指导串珠绳的研制,通过改变串珠绳的参数,改善串珠绳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绳 金刚石磨粒 脱落机理 受力分析 磨损分析 磨粒脱落 金属胎体 界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凝固界面颗粒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树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综述了凝固界面与异相颗粒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及实验验证状况,并介绍了利用金属基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凝固界面 粒子行为 金属基 复合材料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SiCp增强ZL101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玉厚 严文 周敬恩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研究了内生复合材料TiAl3/ZL101 的金相组织和常规力学性能,探讨了复合材料增强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内生复合材料中增强物呈弥散分布;无论在铸态还是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较基体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延... 研究了内生复合材料TiAl3/ZL101 的金相组织和常规力学性能,探讨了复合材料增强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内生复合材料中增强物呈弥散分布;无论在铸态还是热处理态,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较基体有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延伸率也较基体略有增加.这是内生增强体与外加增强体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变化的显著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增强 显微组织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国清 张清清 黄正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72-178,共7页
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超轻结构材料,以其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阻尼减震及电磁屏蔽性,在航天航空领域与交通运输、电子包装、体育用品等民用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的前景。从复合材料的组织表征、力学性能、制备方法及... 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超轻结构材料,以其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阻尼减震及电磁屏蔽性,在航天航空领域与交通运输、电子包装、体育用品等民用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的前景。从复合材料的组织表征、力学性能、制备方法及加工工艺等方面,概述了超细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进展和研究状况;阐述了超细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强韧化机制,着重介绍了包含过渡型界面层与强化机制的模型计算,及其在金属间化合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中的实验验证,并结合模型探讨了金属间化合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及机制;最后,结合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展望了超细颗粒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的未来方向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基复合材料 超细颗粒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玲 张小联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从SiCp/Al复合材料的颗粒性质、界面性质及基体性质等方面分析了SiCp/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对SiC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颗粒 界面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进展、问题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俊英 杨启志 林化春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0-95,共6页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涂层的进展,包括其性能、现有品种、制备工艺、应用情况.同时报道了目前本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如:力学问题、界面问题、热疲劳问题。
关键词 金属基 复合材料 复合涂层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ZL101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建平 赵玉厚 +1 位作者 董晟全 汤谨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9-85,共7页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经不同处理的SiC颗粒(SiC_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_p/ZL101的显微组织与界面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和X-ray衍射对SiC_p的形貌、相组成及SiC_p/ZL101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气体保护液... 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经不同处理的SiC颗粒(SiC_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_p/ZL101的显微组织与界面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和X-ray衍射对SiC_p的形貌、相组成及SiC_p/ZL101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气体保护液态搅拌设备能够制备SiC_p均匀分布、界面结合良好的SiC_p/Al复合材料。其中以氧化处理SiC_p增强ZL101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为好。在实际液态搅拌工艺条件下,SiC_p与ZL101合金液不发生形成Al_4C_3的界面反应。用氧化SiC_p作增强物时,SiC_p表面的SiO_2膜能与铝合金液元素发生形成MgAl_2O_4尖晶石的界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界面 SICP 金属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降强效应
16
作者 马明亮 周敬恩 柴东朗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失效方式,从能量角度推导颗粒增强体临界体积分数表达式,该表达式包括增强体颗粒尺寸、基体屈服强度、增强体颗粒附近形变耗散功和界面区宽度等与颗粒增强体临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超过该临界值,复合材料强... 根据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观失效方式,从能量角度推导颗粒增强体临界体积分数表达式,该表达式包括增强体颗粒尺寸、基体屈服强度、增强体颗粒附近形变耗散功和界面区宽度等与颗粒增强体临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超过该临界值,复合材料强度将降低,即出现"降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增强体颗粒尺寸 基体屈服强度 形变耗散功 界面区宽度 临界体积分数 降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17
作者 席小鹏 王快社 +3 位作者 王文 彭湃 乔柯 余良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814-3822,共9页
铝合金作为现代工程和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蚀性好等特点。通过在铝基体中添加增强相颗粒,制备得到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既有铝合金良好的强度、韧性、易成形性等特点,又有颗粒的高强、... 铝合金作为现代工程和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蚀性好等特点。通过在铝基体中添加增强相颗粒,制备得到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既有铝合金良好的强度、韧性、易成形性等特点,又有颗粒的高强、高模等优点,是近年来应用最广的一类金属基复合材料。目前,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粉末冶金法、铸造以及超声波法等,但这些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颗粒与金属基体容易发生不良的界面反应,从而影响界面结合效果,降低复合材料的性能。搅拌摩擦加工(FSP)作为一种新型的固相加工技术,可同时实现材料微观组织的细化、致密化和均匀化。目前,FSP直接法已在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面取得应用,主要是将增强相颗粒通过打盲孔或开槽的方式预置在金属基体内再进行FSP,进而制备出高致密度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为FSP过程的温度低,颗粒与铝基体不会发生界面反应,所以该方法也被用于制备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的铝基功能复合材料。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相对FSP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化起到显著作用,这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显微硬度及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和颗粒尺寸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增强。再者,减小颗粒尺寸有利于改善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另外,通过优化搅拌头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以及FSP工艺参数,已经可以实现加工后颗粒相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鉴于搅拌摩擦加工(FSP)直接法在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方面所具备的短流程、高效能以及基体与增强相颗粒界面无杂质等优势,本文对目前FSP直接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综述了FSP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过程中颗粒的含量、类型及尺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颗粒分布均匀性以及颗粒与铝基体的界面问题做了阐述。文章最后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加工 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均匀性 界面 增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法则的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开裂过程细观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侯宇菲 许进升 +1 位作者 古勇军 周长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06-2215,共10页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破坏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算法生成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在颗粒与基体界面及基体内部嵌入零厚度粘结单元。针对NEPE推进剂延展性失效特点,基于多项式内聚力法则建立一... 为从细观角度研究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破坏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算法生成细观颗粒填充模型,利用Python脚本语言在颗粒与基体界面及基体内部嵌入零厚度粘结单元。针对NEPE推进剂延展性失效特点,基于多项式内聚力法则建立一种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并进行子程序VUMAT开发。对比考虑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及基体失效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NEPE推进剂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引起基体内部形成孔洞,孔洞周围形成的高应力区是导致推进剂开裂的关键。实验验证得知,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较双线性内聚力法则和多项式内聚力法则能更准确地描述推进剂的失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 零厚度粘结单元 多项式-梯形内聚力法则 颗粒与基体界面脱湿 基体失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孔亚茹 郭强 张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43,49,共11页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比刚度、比强度、抗疲劳、耐热耐磨和辐射屏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在这类材料中,基体-增强体界面的结构与性能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影响显著。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比刚度、比强度、抗疲劳、耐热耐磨和辐射屏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在这类材料中,基体-增强体界面的结构与性能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影响显著。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特别聚焦于界面的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方式与机制,同时指出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材料界面性质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的发展前景,指出可采用先进的微纳米尺度的测量技术,结合显微结构表征的方法,系统地研究界面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界面 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粘接界面振动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伯起 李金飞 +2 位作者 肖云东 夏成 王治宇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9期77-82,共6页
为解决陆上运输过程中固体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粘接界面在温度、振动载荷同时作用下的损伤问题,以试验的方式研究振动载荷对粘接界面的影响。给出试验试件和不同温度下粘接试件的加速振动试验设计,确定不同温度下加速振动试验方案,总结试... 为解决陆上运输过程中固体发动机推进剂/衬层粘接界面在温度、振动载荷同时作用下的损伤问题,以试验的方式研究振动载荷对粘接界面的影响。给出试验试件和不同温度下粘接试件的加速振动试验设计,确定不同温度下加速振动试验方案,总结试件失效规律,分析试件力学性能随振动时间、温度间的变化关系,并从细观角度解释温振载荷造成粘接界面性能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越高,抗拉强度下降越快;当温度升高,振动时间增加时,界面处颗粒脱湿程度加剧,更易出现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界面 振动试验 抗拉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 颗粒脱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