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处理对2个品系天然橡胶粒径、分子量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庆云 范亿豪 +4 位作者 廖建和 郑加刚 廖小雪 于人同 赵艳芳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6-1237,共12页
天然橡胶(NR)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其组分结构与性能受橡胶树品系、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质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通过研究不同离心次数制备的天然橡胶的粒径与分子量变化,探讨其对橡胶组分与性能的影响,对获取高质量橡胶... 天然橡胶(NR)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其组分结构与性能受橡胶树品系、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质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通过研究不同离心次数制备的天然橡胶的粒径与分子量变化,探讨其对橡胶组分与性能的影响,对获取高质量橡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热研73397和PR107两个橡胶品系,通过不同离心次数处理,探究其对胶乳粒径、生胶的分子量和理化性质、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心处理后,2个品系胶乳的粒径均随离心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粒径分布更集中,热研73397的粒径大于PR107;分子量随离心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离心次数增加,2个品系的灰分、凝胶含量、氮含量及门尼黏度均下降,硫化时间延长,但抵抗贮存硬化能力增强,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有所降低,2个品系所得硫化胶的耐老化性随离心次数增加而降低。此外,离心处理提高了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增强了橡胶抗湿滑性能,橡胶的滚动阻力和生热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胶乳粒径 分子量 理化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VOC环氧乳液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研究
2
作者 牟迪 姚唯亮 +1 位作者 何树先 王俊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2,59,共8页
【目的】解决水性环氧乳液VOC含量偏高、乳化剂添加量高以及在高颜料体积浓度(PVC)下涂膜防腐性能不佳等问题。【方法】利用二聚酸改性,采用特定工艺合成了高效乳化剂并用其制备了环氧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差示扫描量热... 【目的】解决水性环氧乳液VOC含量偏高、乳化剂添加量高以及在高颜料体积浓度(PVC)下涂膜防腐性能不佳等问题。【方法】利用二聚酸改性,采用特定工艺合成了高效乳化剂并用其制备了环氧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表征了乳液和涂膜的性能。【结果】制备的环氧乳液稳定性好,高PVC(46%)下的涂膜耐腐蚀性优异,耐盐雾性达到400 h,板面无起泡,单边扩蚀不超过2 mm。通过调整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和相对分子质量,优化了乳液的粒径和细度。二聚酸的添加量为14%时,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结论】与市售水性环氧涂料对比,经二聚酸改性的环氧乳液在柔韧性、硬度、耐冲击性等方面表现更为优异,且在相同PVC条件下,防腐性能显著优于市售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VOC环氧乳液 乳化剂 相对分子质量 粒径分析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醇沉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肖金艳 宋瑞萍 +3 位作者 王宝贝 林丽芹 谢友坪 加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为探索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0%、60%和80%的乙醇梯度分离雨生红球藻渣多糖,依次得到HP40、HP60、HP80三个粗多糖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PSEC-... 为探索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综合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0%、60%和80%的乙醇梯度分离雨生红球藻渣多糖,依次得到HP40、HP60、HP80三个粗多糖组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HPSEC-MALS-RI)等方法对各组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结构、粒径和Zeta电位等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显著影响所沉淀雨生红球藻渣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醇沉粗多糖的得率和纯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乙醇浓度越高,沉淀的粗多糖分子量越低。本研究提取的粗多糖的纯度较高,其中HP40的总糖含量可达99.46%±0.015%。三种组分均包含Glc、Man、Gal、Ara、Rha、Xyl、Fuc、Glc-UA这8种单糖,但单糖组成及比例并不相同,与HP40相比,HP60和HP80还含有核糖,共有9种单糖。HP的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HP80的粒径最小(73.505±2.405 nm)且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大(−11.6 mV)。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HP80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6%以上(10.0 mg/mL)。综上所述,梯度醇沉可以对雨生红球藻渣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单糖组成、粒径、分子量、抗氧化活性各不相同的粗多糖。其中,40%乙醇所沉淀的粗多糖得率和糖含量最高,80%乙醇所沉淀的粗多糖分子量最小、抗氧化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渣 多糖 梯度醇沉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单糖组成 分子量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活性肽的质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娟 樊丽 +3 位作者 郭玉杰 周娇娇 张明晶 李春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141-146,共6页
以胶原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体积排阻色谱(SEC)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及示差折光(RI)联用技术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肽段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酶解过程中,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牛、鸡)和大豆分离蛋白在分... 以胶原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体积排阻色谱(SEC)结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MALLS)及示差折光(RI)联用技术对碱性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肽段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酶解过程中,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牛、鸡)和大豆分离蛋白在分子量分布、体系的分散度及粒径变化规律上表现出了典型的差异。结果表明,牛胶原蛋白在酶解开始时就迅速被降解产生了大量小分子肽段,鸡胶原蛋白相对于牛胶原蛋白在相同的酶解条件下更难产生小分子肽段,大豆分离蛋白随着酶的加入则是表现出了先聚集再降解的特性。SEC-MALLS技术可以有效把控蛋白酶解的过程以及体系中肽段分子量分布,该技术可以为活性肽产品的开发及品质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碱性蛋白酶 体积排阻色谱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 肽段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对涤纶织物涂层研究
5
作者 杨陈 赵丽雪 林燕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6,共5页
以阻燃聚酯多元醇为磷源对水性聚氨酯阻燃改性,并对改性的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膜及其涂层涤纶织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引入的阻燃聚酯多元醇已完全参与了对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改性;当含磷量低于5%时,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呈半透明... 以阻燃聚酯多元醇为磷源对水性聚氨酯阻燃改性,并对改性的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膜及其涂层涤纶织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引入的阻燃聚酯多元醇已完全参与了对水性聚氨酯的阻燃改性;当含磷量低于5%时,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呈半透明至乳白色,粒径低于100 nm,离心稳定性较好;随着含磷量的增加,阻燃水性聚氨酯膜的吸水率、力学性能及裂解温度有所降低,质量残存率有所上升;含磷量为3%时,其涂层涤纶织物已达到难燃级别;分析认为:利用阻燃水性聚氨酯涂层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粒径 分子结构 热失重 力学性能 吸水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分子筛颗粒的热态流化磨损特性
6
作者 黄志伟 苗洋 +3 位作者 董梅 吴志伟 焦卫勇 高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低碳烷烃芳构化反应是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的标志性技术,但催化剂磨损会降低其反应效率,影响产物质量。因此在不同温度下以0.3 m/s空气流速对不同初始粒径的催化剂颗粒进行16 h流化磨损,分析环境温度对颗粒磨损特性的影响,结合颗粒形貌与... 低碳烷烃芳构化反应是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的标志性技术,但催化剂磨损会降低其反应效率,影响产物质量。因此在不同温度下以0.3 m/s空气流速对不同初始粒径的催化剂颗粒进行16 h流化磨损,分析环境温度对颗粒磨损特性的影响,结合颗粒形貌与粒径变化解释磨损机制与初始粒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磨损率与环境温度成正比,与初始粒径成反比,当环境温度升高至600℃,颗粒组分结构发生变化,累积磨损率由15%提高至25%;当初始粒度从100μm提高至150μm,累计磨损率降低接近10%。结合粒径分布变化,证明小颗粒磨损以表面剥层为主,大颗粒磨损以体相断裂为主。根据磨损速率与磨损机制的变化可将磨损行为分为高速阶段、减速阶段和匀速阶段,磨损速率在高速阶段达到峰值,催化剂主要发生裂纹增殖与表面剥层,体相断裂仅在减速阶段与表面剥层共同主导磨损。以上研究表明,降低反应温度与增大颗粒粒径均能减少颗粒磨损率,同时以温度与初始粒径为参数建立了磨损模型,有助于预测颗粒磨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流态化 粒径分布 磨损机制 磨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 被引量:37
7
作者 高宝玉 王占生 汤鸿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研制出碱化度( B) 为2 .0 的具有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 简称 P A S C) 混凝剂.一种方法是将 Na Cl 加入到不同 Al/ Si 摩尔比的 Al Cl3(6 H2 O 和聚硅酸混合液中;另一种方法是按一定的 Al/ Si 摩尔比将聚硅酸加入到聚合氯化铝液中.应用光子相关光谱( P C S) 和超滤膜过滤方法对 P A S C 及聚合氯化铝( P A C) 的颗粒大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在 P A S C 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生成了聚集体更大的聚合物,显著提高了聚集体的粒径,这种提高以共聚法最为明显; Al/ Si摩尔比影响 P A S C 的聚集度, Al/ Si 摩尔比越小, P A S C 的聚集度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混凝剂 颗粒 分子量分布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威 张国英 +4 位作者 张静 刘璐 黄丽 鲁剑巍 李小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在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和免耕)的长期定位试验(湖北省武穴市和荆州市)基础上,通过湿筛法测定不同土层(0 20 cm和20 40 cm)的不同粒径(>5 mm,2~5 mm,1~2 mm,0.5~1 mm,0.25~0.5 mm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并... 在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和免耕)的长期定位试验(湖北省武穴市和荆州市)基础上,通过湿筛法测定不同土层(0 20 cm和20 40 cm)的不同粒径(>5 mm,2~5 mm,1~2 mm,0.5~1 mm,0.25~0.5 mm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并对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和分形维数(PSD)等进行分析,研究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免耕处理均会影响土壤各级团聚体的分布状况,同时其也会增加农田表层(0-20 cm)土壤粒径>0.25 mm团聚体的百分含量、MWD和GMD值,但是会降低PSD值.其中PSD与粒径>0.25mm团聚体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武穴处理相关系数为-0.997,荆州处理相关系数为-0.993),但是MWD和GMD与粒径>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秸秆还田和免耕均会增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但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粒径>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MWD和GMD值均高于免耕处理,说明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要优于免耕的.秸秆还田和免耕措施相结合,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武穴和荆州两地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于粒径>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MWD、GMD和PSD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平均几何直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罗杨 陈大钧 +2 位作者 许桂莉 万伟 陈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71,共6页
国内外利用颗粒级配和紧密堆积理论研究开发了1.20~1.65kg/L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解决了固井中的许多技术难题。但是,对于密度为1.15~1.30kg/L的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以最紧密堆积和颗粒级配理论为依据,建立... 国内外利用颗粒级配和紧密堆积理论研究开发了1.20~1.65kg/L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解决了固井中的许多技术难题。但是,对于密度为1.15~1.30kg/L的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以最紧密堆积和颗粒级配理论为依据,建立了最佳模型,精选出了以G级水泥、微细水泥、空心微珠和玻璃微珠为主体的四级颗粒级配系统,配合适量的激活剂研究出了密度为1.15~1.30kg/L的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率先在实验室模拟出了超低密度水泥浆返至地面的室温候凝施工过程。解决了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稳定性和高早期强度等难题,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 低密度水泥浆 颗粒级配 紧密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丝结构与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申晓锋 李华杰 +3 位作者 王锐亮 常明彬 李跃锋 堵劲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3-26,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 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 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 mm烟丝比例的增加,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 mm烟丝的影响较小,2.80~4.75 mm烟丝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7S球蛋白热力学特性、溶解性和溶液性质与表面疏水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春雷 魏冬旭 +2 位作者 贾烨 江连洲 李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3,49,共6页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制备的7S球蛋白为实验对象,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疏水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热力学特性,采用体积排阻-凝胶色谱法分析溶液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采用Zeta Plus电位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流体动力学...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制备的7S球蛋白为实验对象,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疏水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热力学特性,采用体积排阻-凝胶色谱法分析溶液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采用Zeta Plus电位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流体动力学粒径及其分布并测定ξ-电位,研究大豆7S球蛋白热力学特性、溶解性和溶液性质与表面疏水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7S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与变性温度、变性焓、ξ-电位绝对值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7S球蛋白的溶解性与表面疏水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大豆7S球蛋白溶液可溶性聚集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粒径与表面疏水性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7S球蛋白 热力学特性 溶解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流体动力学粒径 ξ-电位 表面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级配理论的油井水泥体系设计及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荣超 王瑞和 +1 位作者 王成文 步玉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7,共5页
针对目前油井水泥混合料配比设计困难、缺乏合理颗粒级配模型的现状,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颗粒群分形连续级配模型。利用激光粒度测试仪分析了级配原材料的粒径分布状况,并将分形级配模型与Andreasen方程进行对比,得到实现最紧密堆积... 针对目前油井水泥混合料配比设计困难、缺乏合理颗粒级配模型的现状,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颗粒群分形连续级配模型。利用激光粒度测试仪分析了级配原材料的粒径分布状况,并将分形级配模型与Andreasen方程进行对比,得到实现最紧密堆积的分形维数范围。结合塔里木现场要求取分形维数为2.561,优化设计出浆体密度为1.40 g/cm3的三元体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对体系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水泥石抗压强度(24 h)大于18.4 MPa,养护压力对强度影响很小,水泥浆失水量和游离液含量较低,稠化和流变性能满足要求,体系稳定性好,验证了体系粒径分布的合理性和分形级配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级配 分形级配模型 固井 低密度水泥 试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花生油脂体粒径电位和蛋白质组成的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郝莉花 陈复生 +1 位作者 刘昆仑 布冠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79-284,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花生油脂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以5种(豫花23,豫花27,豫花9719,豫花9830和豫花9502)油脂含量不同的花生品种为原料,采用水剂法提取油脂体,并对提取后油脂体的粒径、ζ电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比...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花生油脂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以5种(豫花23,豫花27,豫花9719,豫花9830和豫花9502)油脂含量不同的花生品种为原料,采用水剂法提取油脂体,并对提取后油脂体的粒径、ζ电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提取后,5种花生油脂体粒径间存在一定差异,以豫花9719的粒径较大;花生油脂体均含有油脂体蛋白和贮藏蛋白,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蛋白质种类的差异;5种花生油脂体在pH值为3.0时ζ电位为正值,在p H值为7.4和pH值为9.0时ζ电位为负值,盐浓度的增加会降低油脂体ζ电位的绝对值;5种花生油脂体的蛋白质均为极性带负电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大于非极性带正电或不带电氨基酸,但氨基酸总量各不相同,以豫花27较低。该研究可为花生油脂体的品质特性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油脂 物理性质 花生 蛋白质分子量 粒径分布 Ζ电位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君 吕彤 +2 位作者 黄丹丹 曹玮 花玉芳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反应获得预聚体,用1,6-己二醇扩链,并用长链烷基醇封端,最终获得内部含有疏水链段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HEUR)。采用FT-IR和1H NMR对HEUR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黏度测定,着重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反应获得预聚体,用1,6-己二醇扩链,并用长链烷基醇封端,最终获得内部含有疏水链段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HEUR)。采用FT-IR和1H NMR对HEUR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黏度测定,着重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疏水链段的位置和大小对增稠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增稠剂的加入对苯丙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末端疏水链一定时,增加亲水链长度,有助于黏度的提高;相同浓度下,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样品比分布宽的样品增稠效果好;分子内部疏水链段会使黏度降低,同时会使乳液粒径增大,乳液黏度的大小完全由增稠剂分子末端疏水链以及增稠剂的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疏水链段 扩链剂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曝气强度下MBR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葛根 王洪礼 张海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3-918,共6页
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s)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的影响.2套MBRs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500L/h及100 L/h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 d,应用污泥混合液过滤装置测定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 研究了曝气强度对膜-生物反应器(MBRs)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的影响.2套MBRs采用曝气强度分别为500L/h及100 L/h恒流出水模式连续运行60 d,应用污泥混合液过滤装置测定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结果表明:过高的曝气强度将恶化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增加膜污染速率;曝气强度的增加将导致污泥混合液上清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浓度增加,此部分大分子有机物浓度的增加恶化了污泥混合液的可滤性;曝气强度大于500 L/d也将导致污泥絮体中1~10μm细小颗粒和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胞外聚合物 颗粒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动态光散射角度误差对权重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雪敏 申晋 +4 位作者 徐敏 黄钰 高明亮 刘伟 王雅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0-326,共7页
角度权重估计是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测量技术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可依赖于光强均值或光强自相关函数基线。角度误差对颗粒粒度分布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度权重系数的估计。通过对模拟和实测动态光散射数据的反演,研究了角度... 角度权重估计是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测量技术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可依赖于光强均值或光强自相关函数基线。角度误差对颗粒粒度分布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度权重系数的估计。通过对模拟和实测动态光散射数据的反演,研究了角度误差对基线值法和光强均值法进行权重估计对粒度分布反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角度加权,无角度误差时反演结果无显著差异。存在角度误差时,误差对光强均值法反演结果的影响大于基线值法,并且对大颗粒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小颗粒的影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当散射角存在误差时,基于Mie理论的光强均值法得到的权重系数为理论值,与实测的光强自相关数据所对应的权重系数存在偏差。而且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Mie散射光强随散射角变化呈现出更为剧烈的波动,致使这种偏差加大。因此,采用基于Mie散射理论的光强均值法进行角度加权,对多角度光散射测量装置应提出较高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散射角 权重估计 基线 颗粒测量 粒度分布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重剂指标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明 李早元 +1 位作者 王思然 郭小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0,214,共4页
为更好地掌握加重剂对高密度水泥浆性能的影响情况,考察了加重剂的密度、水分、杂质、粒度分布等理化性能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重剂水分1.0%时,水分含量递增,水泥浆的密度递减,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也呈递减趋势;(2)加重剂泥... 为更好地掌握加重剂对高密度水泥浆性能的影响情况,考察了加重剂的密度、水分、杂质、粒度分布等理化性能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重剂水分1.0%时,水分含量递增,水泥浆的密度递减,水泥石的抗压强度也呈递减趋势;(2)加重剂泥质杂质3.0%时,杂质含量递增,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呈递减趋势;(3)加重剂的粒度分布对水泥浆性能影响较大,粒径集中在45~106μm是较理想的粒度分布。通过研究,得到了加重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组分加量、水灰比等因素对高密度水泥浆工程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重剂 密度 水分 杂质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可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建 马海乐 +5 位作者 曲文娟 周存山 罗敏 何荣海 洪晨 翁龙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4,共7页
旨在采用超声预处理改善玉米蛋白的酶解性,研究了超声频率模式(单频、双频、定频和扫频)及频率参数对玉米蛋白酶解水解度及溶解率的影响,采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法对酶解液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68±2)kHz/(2... 旨在采用超声预处理改善玉米蛋白的酶解性,研究了超声频率模式(单频、双频、定频和扫频)及频率参数对玉米蛋白酶解水解度及溶解率的影响,采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法对酶解液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68±2)kHz/(28±2)kHz双频扫频为最佳超声频率模式,优化试验获得超声预处理的最佳工作参数为:超声温度30℃、料液比1:20(g/mL)、超声处理时间40min、扫频周期500ms、超声功率密度80W/L、脉冲超声的工作时间10S和间歇时间3S。在最佳超声频率模式及工作参数预处理的条件下,水解度和蛋白溶解率分别为23.6%和75.2%,较对照组(未经超声处理)分别提高了39.4%和54.7%,且酶解液具有更窄的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这表明超声预处理能促进玉米蛋白向多肽转化,尤其有利于分子质量为200~1000u的玉米蛋白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预处理 玉米蛋白 频率模式 高效尺寸排阻色谱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山农12小麦籽粒HMW-GS积累及GMP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梁太波 尹燕枰 +7 位作者 蔡瑞国 闫素辉 李文阳 耿庆辉 王平 邬云海 李勇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60-2167,共8页
在沙壤、中壤和黏壤3种质地土壤条件下,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山农12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强势与弱势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积累特征及其与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粒度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强、弱势籽粒HMW-GS花后14... 在沙壤、中壤和黏壤3种质地土壤条件下,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山农12为材料研究了小麦强势与弱势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积累特征及其与谷蛋白大聚合体(GMP)粒度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强、弱势籽粒HMW-GS花后14d均已形成,强势粒HMW-GS含量明显高于弱势粒,说明强势粒具有较强的HMW-GS积累能力。小麦籽粒HMW-GS含量和GMP含量均表现为黏壤土>中壤土>沙壤土,说明黏壤土有利于HMW-GS的积累。小麦GMP粒径分布范围在0.37~245μm之间;数目分布呈单峰曲线,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呈双峰曲线。小麦强势粒GMP>100μm颗粒数目百分比和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弱势粒,强势粒具有更多的大粒径GMP颗粒。小麦HMW-GS含量和GMP含量与<10μm和<100μmGMP颗粒体积百分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100μmGMP颗粒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大粒径GMP颗粒具有较高的HMW-G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谷蛋白大聚合体(GMP) 土壤质地 强势粒 弱势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淀粉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光 丁霄霖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 ,用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 ,用淀粉酶水解方法提纯抗性淀粉 ,然后进行高效排阻色谱 (HPSEC)。计算出抗性淀粉的重均分子量MW——— =18614,数均分子量MW——— =12 681,并得到抗性淀粉分子量分布曲线。该方法是准确...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 ,用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 ,用淀粉酶水解方法提纯抗性淀粉 ,然后进行高效排阻色谱 (HPSEC)。计算出抗性淀粉的重均分子量MW——— =18614,数均分子量MW——— =12 681,并得到抗性淀粉分子量分布曲线。该方法是准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分子量 凝胶渗透色谱 高效排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