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流作用下的群桩流场特性PIV试验研究
1
作者 潘新颖 郭云辉 +2 位作者 梁丙臣 吴政杰 杨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雷诺数Re分别为2400、6000、12000条件下,流向桩心距比为5、横向桩心距比为4时,3×3矩形排列圆桩群桩的局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中下游桩间与上中游桩间的流场特性存在显著差...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雷诺数Re分别为2400、6000、12000条件下,流向桩心距比为5、横向桩心距比为4时,3×3矩形排列圆桩群桩的局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中下游桩间与上中游桩间的流场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雷诺数对桩间流场变化影响明显。当Re为2400和6000时,上游中间桩后的尾流涡漩生成长度及回流区长度明显大于两侧边桩,Re为6000时现象更明显,而当Re增大至12000时此现象消失。受上游桩遮蔽作用,中游桩桩后的尾涡强度明显弱于前排桩,回流区面积随之减小。随着雷诺数增大,上游桩桩后尾涡生成长度、回流区尺度逐渐减小。此外,还分析了紊动强度与雷诺切应力在群桩内部平面上的分布变化。本研究以高桩码头桩基础为原型,分析群桩内部流场特性变化,研究结论有助于推进高桩码头泥沙冲淤变化机理的研究,提高高桩码头的安全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流 群桩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测量的涡轮流量计响应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桂夫 王鲁海 +2 位作者 朱雨建 李军 杨基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81-2387,共7页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获得了涡轮流量计叶片入口流场的速度分布信息,并基于该测量结果,运用T-G模型理论得出流量计的响应。通过与以往所采用的几种典型的入口速度分布计算得到的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基于PIV测量的结果更接近于涡轮流量计...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获得了涡轮流量计叶片入口流场的速度分布信息,并基于该测量结果,运用T-G模型理论得出流量计的响应。通过与以往所采用的几种典型的入口速度分布计算得到的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基于PIV测量的结果更接近于涡轮流量计的真实响应。还比较分析了涡轮入口速度分布对涡轮流量计响应的影响机理,相关结果可望为改进涡轮流量计响应的计算分析方法以及优化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涡轮流量计 入口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水下流场测试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海豹 宋保维 +2 位作者 阮驰 杜晓旭 毛昭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8-1932,共5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设计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水洞洞体内高速、封闭试验条件的流场测量与显示设备.该系统由光源、成像、图像处理与分析、控制和粒子投放等分系统组成,具有复杂环境下全流场的无接触、无扰动、高准确度测量和显示能力,流...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设计研制了一套适用于水洞洞体内高速、封闭试验条件的流场测量与显示设备.该系统由光源、成像、图像处理与分析、控制和粒子投放等分系统组成,具有复杂环境下全流场的无接触、无扰动、高准确度测量和显示能力,流场测试误差小于2%,可为水下航行器外形设计及其改进提供相关的实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流场 水洞 水下航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体后90°圆形弯管内部流场PIV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谢龙 靳思宇 +1 位作者 于建国 王玉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95-1399,1405,共6页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技术对阀体后90°圆截面弯管的内部流场进行测量,分别在不同阀体开度和流速工况下,获取了弯管内大量高分辨率瞬态速度场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相关流场特征,包括时均速度场、流线图谱及涡量场等...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技术对阀体后90°圆截面弯管的内部流场进行测量,分别在不同阀体开度和流速工况下,获取了弯管内大量高分辨率瞬态速度场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相关流场特征,包括时均速度场、流线图谱及涡量场等.结果表明:阀体后弯管流场存在明显的高速区和低速区,并在特定工况下产生涡流;流场特性随着阀门开度、流速以及截面位置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门 弯管 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压水室内部定常和非定常流动PIV测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邵春雷 顾伯勤 陈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133,共6页
为研究离心泵压水室内的流动特性,利用PIV技术在内同步和外同步模式下分别测量了其内部的定常和非定常流场,详细分析了压水室内部流动现象和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压水室内速度沿轴向分布均匀,随圆周角增大而减小;在叶轮和压水室的交界处... 为研究离心泵压水室内的流动特性,利用PIV技术在内同步和外同步模式下分别测量了其内部的定常和非定常流场,详细分析了压水室内部流动现象和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压水室内速度沿轴向分布均匀,随圆周角增大而减小;在叶轮和压水室的交界处,存在清晰的速度分界线;受蜗舌的分流作用,部分流体回流入叶轮流道,扩散管入口处速度显著降低;压水室内部周期性非定常流动规律明显,第VIII断面上,速度的大小和波动幅度沿径向均呈减小趋势,周向速度的波动与叶轮流道内部高速流区的位置有关,而径向速度的波动主要受叶片干扰和哥氏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压水室设计以及离心泵内部流动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定常流动 非定常流动 压水室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的PIV测试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志鹰 汪建文 +1 位作者 韩炜 韩晓亮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在直流式低速风洞中,应用二维PIV系统,对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进行了测试,揭示了在设计风速下,气流以相对风速流过叶片时,叶片周围流场的分布规律。在各个测试截面内,吸力面气流速度均高于相对风速,压力面气流速度均低于相对风速;... 在直流式低速风洞中,应用二维PIV系统,对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周围流场进行了测试,揭示了在设计风速下,气流以相对风速流过叶片时,叶片周围流场的分布规律。在各个测试截面内,吸力面气流速度均高于相对风速,压力面气流速度均低于相对风速;气流沿叶片表面流动未发生分离时,叶片吸力面速度最大区域位于截面翼型最大厚度处;发生分离时,越靠近叶根位置,吸力面速度最大区域越向下游迁移,且分离点越靠近翼型前缘;叶尖部位存在从翼型后缘看为逆时针旋转的涡流,呈螺旋状向下游传播。PIV测试分析为叶片最佳空气动力学特性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并取得了大空间单烟雾发生器直流风洞的PIV实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 流场测试 二维粒子图象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壁方柱湍流场高分辨率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万津津 施鎏鎏 +1 位作者 陆佳凯 刘应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24,329,共4页
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技术(PIV),测量了低速循环水槽中贴壁二维方柱湍流场.实验中采用了1100万像素CCD相机,所测得的速度矢量空间分辨率达0.72 mm×0.72 mm.通过对该分离再附湍流的1500个瞬时速度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时均速... 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技术(PIV),测量了低速循环水槽中贴壁二维方柱湍流场.实验中采用了1100万像素CCD相机,所测得的速度矢量空间分辨率达0.72 mm×0.72 mm.通过对该分离再附湍流的1500个瞬时速度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时均速度场及时均再附点精确位置,并得到了流向、法向速度分量的脉动强度和涡量场.此外,从流场回流因子分布可知低速回流区在法向的振荡幅度为0.15D(D为方柱截面边长),而沿流向上下游的振荡幅度分别为0.5D和2D,表明旋涡相干结构输运、再附过程以及回流区的低频振荡对流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 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 分离再附湍流 相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应用于气液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8
作者 罗玮 周孝德 +1 位作者 程文 刘晓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共4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技术,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近年来在单相流和多相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气液两相流PIV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着重概述了两相示踪粒子的采样技术,并对近年来国外PIV技术在气液... 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技术,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近年来在单相流和多相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气液两相流PIV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着重概述了两相示踪粒子的采样技术,并对近年来国外PIV技术在气液两相流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与分析,指出PIV技术在气液两相流体特性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示踪粒子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法的管内插螺旋液固两相流流场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德其 张凯博 +4 位作者 俞天兰 吴淑英 王志奇 乔硕 禹卫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0,共8页
为探究管内插螺旋与液固两相流复合技术对流场与传热的影响机理,采用粒子图像处理技术(PIV)实验研究管内流体的涡量场及速度场分布规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内插螺旋液固两相流使流体呈螺旋流动,且增大流体的运动强度。在雷诺数Re=26400~... 为探究管内插螺旋与液固两相流复合技术对流场与传热的影响机理,采用粒子图像处理技术(PIV)实验研究管内流体的涡量场及速度场分布规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内插螺旋液固两相流使流体呈螺旋流动,且增大流体的运动强度。在雷诺数Re=26400~33000,总平均涡量比光管增大21.4%~35.8%;径向速度呈正负波动分布,平均径向速度为光管的6.5~19.8倍,径向速度波动为光管的51~609倍;轴向速度沿壁面向管中心递增,轴向速度波动比光管增大41.5%~60.6%;平均湍动能比光管增大162.7%~254.6%,因此内插螺旋液固两相流复合技术更有利于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内插螺旋 液固两相流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IV技术研究汽油机缸内流场的湍流积分尺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刚 汪洋 +2 位作者 王雪雁 史家涛 王静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3,67,共6页
对一台四气门单缸发动机进行了改装,以便于应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研究其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横截面内湍流积分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过程中,缸内流场y方向的速度分量在x和y方向的两条空间平均积分尺度曲线一下一上,基本相... 对一台四气门单缸发动机进行了改装,以便于应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研究其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横截面内湍流积分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过程中,缸内流场y方向的速度分量在x和y方向的两条空间平均积分尺度曲线一下一上,基本相互平行;x方向的速度分量在x和y方向的空间平均积分尺度的变化基本保持重合一致,随曲轴转角增大略有下降的趋势;在进气上止点后150°CA时y方向速度分量对x和y方向的空间平均积分尺度曲线同时跃升到峰值,此时整个流场积分尺度也达峰值,接近4.0mm;y方向速度分量成为影响整个流场积分尺度发展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汽油机 湍流场 积分尺度 分布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槽道近壁面附近颗粒尾流特性的高分辨率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志亮 王肖 +4 位作者 吴学成 邱坤赞 樊建人 罗坤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0-818,共9页
采用PIV测量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球形颗粒的尾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颗粒是10mm的不锈钢球,距壁面高度G/D(28)0、0.25、0.5和1.0,Rep(28)900、2500和5000,气相示踪粒子为峰值粒径2.5?m的雾化液滴。通过对实验得到的瞬态速度场进行分... 采用PIV测量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球形颗粒的尾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颗粒是10mm的不锈钢球,距壁面高度G/D(28)0、0.25、0.5和1.0,Rep(28)900、2500和5000,气相示踪粒子为峰值粒径2.5?m的雾化液滴。通过对实验得到的瞬态速度场进行分析,得到时均流线图和速度场。结果表明,G/D(28)0时,整体涡脱落强度明显减小,颗粒下部的漩涡脱落完全被抑制,在颗粒尾部形成一个顺时针回流区,大小约为颗粒尺寸的1.5倍。0.25?G/D?0.5时,壁面的存在使得颗粒尾流结构出现了不对称,呈一定的角度向上倾斜。随着颗粒与壁面距离的增加,壁面对颗粒尾流的影响减弱,在颗粒后缘会出现一对回流区,上方呈顺时针旋转,而下方呈逆时针,且回流区的长度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颗粒 尾流结构 水平槽道 近壁面 粒子图像测速法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的PIV实验图像处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仲霄 王树山 马峰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721,共7页
PIV测试是流体动力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成为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结构实验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水洞实验利用PIV对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进行测试时,激光在气液两相界面处会发生折射,导致实验图像变形和失真。文章分析了激光在空... PIV测试是流体动力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成为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结构实验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水洞实验利用PIV对通气超空泡内部流场进行测试时,激光在气液两相界面处会发生折射,导致实验图像变形和失真。文章分析了激光在空化流场中各相界面的折射特性和PIV实验图像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图像变形的分析计算式,给出了通过原始流场图像获取真实流场图像的还原处理方法;编制了图像还原计算程序,并对原始PIV图像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反映真实空泡内部流场结构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通气超空泡 空泡内部流场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炉反应管内炭粉颗粒运动的PIV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娜娜 易维明 +1 位作者 刘珠伟 柏雪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为了研究炭粉颗粒在层流炉反应管内的运动规律,按照1∶1比例设计制造了一套透明玻璃试验装置用于PIV流场测量。分别在4种不同的主气流量下,对粒径为100~120目的炭粉颗粒在反应管内的速度场进行了PIV无接触测量。结果表明,在反应管中心... 为了研究炭粉颗粒在层流炉反应管内的运动规律,按照1∶1比例设计制造了一套透明玻璃试验装置用于PIV流场测量。分别在4种不同的主气流量下,对粒径为100~120目的炭粉颗粒在反应管内的速度场进行了PIV无接触测量。结果表明,在反应管中心处,开始时,炭粉颗粒的轴向速度在下料口附近很小,然后迅速增加到最大值,而后以此速度运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开始减小。在约1.8~123.8mm段,炭粉颗粒的轴向速度在管道中心处为最大。轴向速度沿径向成类似抛物线状分布;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计算,获得了管内气流雷诺数与炭粉颗粒停留时间(无量纲处理后)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速度测量 试验 竖直管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IV技术对淹没射流瞬时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超 李龙国 李乃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1-475,509,共6页
对水垫塘内淹没射流流场特性的研究,过去多采用介入流场中的单点测量技术或涡黏性各向同性假设的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无法获得其全域瞬时精细流场。利用非介入的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水垫塘内斜向淹没射流的紊流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水垫塘内淹没射流流场特性的研究,过去多采用介入流场中的单点测量技术或涡黏性各向同性假设的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无法获得其全域瞬时精细流场。利用非介入的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对水垫塘内斜向淹没射流的紊流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利用PIV技术可获得含有大量瞬时性随机涡的精细流场结构,射流与水体间的剪切和混掺使流速减小、紊动能产生和水体涡旋运动,是能量传递和耗散的主要机制;射流流量沿程增加,流速沿程减小,涡量值减小;在淹没射流区,流速、紊动能和涡量值沿射流轴线近似对称分布,但射流下游侧的流速、紊动能和涡量均稍比上游侧稍高,下游水体紊动相对剧烈,而上游水体则相对平稳;在附壁射流区,射流与上层水体剪切、混掺剧烈,形成近似淹没水跃的流态,射流流量沿流向继续增加,流速、紊动能及涡量值均沿水垫塘竖向和水平方向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淹没射流 piv 流场结构 能量传递 能量耗散 水垫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IV技术测试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清水流场流动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俊 邱秀云 +2 位作者 周著 侯杰 龚守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 le im age veloc im etry,简记PIV)技术,测试了不同工况下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清水水流流动特性,给出了该装置内水流流速矢量分布、流场流线、速度分量应变率分布和流场涡量分布图.并据此分析了浑水水力分...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 le im age veloc im etry,简记PIV)技术,测试了不同工况下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清水水流流动特性,给出了该装置内水流流速矢量分布、流场流线、速度分量应变率分布和流场涡量分布图.并据此分析了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内部清水水流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 清水水流 流速场 涡量场 pi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流炉二维PIV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延强 易维明 +2 位作者 李志合 柏雪源 李永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2,共5页
在层流炉冷态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中,相机与测量管的相对位置是保证试验数据精确的重要条件。为使试验过程中整个PIV系统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准确、快捷,设计了二维PIV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层流炉冷态模拟装置上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试... 在层流炉冷态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中,相机与测量管的相对位置是保证试验数据精确的重要条件。为使试验过程中整个PIV系统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准确、快捷,设计了二维PIV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层流炉冷态模拟装置上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试验验证。与没有使用二维PIV自动控制系统之前的试验结果相比:各测量段颗粒的轴向中心速度相互之间的衔接实现了平滑过渡,消除了跳跃性变化;收集距离为350 mm,主气流流量为1.5 m3/h时,层流炉内颗粒停留时间的相对误差为9.218%。说明该二维PIV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层流炉冷态试验需要,实现了均匀、连续拍摄,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半焦 层流炉 粒子图像测速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轮机级内气固两相流场特性PIV实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帅甫 郭颖 +3 位作者 王建军 金有海 丁健 韩兆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7,共10页
烟气轮机是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但烟气内的催化剂颗粒极易在内壁面沉积结垢,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因而必须对烟气轮机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研究以避免催化剂发生沉积。以实际烟气轮机为基准设计了模型烟气轮机,运用粒子... 烟气轮机是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但烟气内的催化剂颗粒极易在内壁面沉积结垢,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因而必须对烟气轮机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研究以避免催化剂发生沉积。以实际烟气轮机为基准设计了模型烟气轮机,运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模型烟气轮机内叶顶、叶中、叶根三个特征面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冷态测量,研究两相流在1000和1400 m3?h-1两种气相流量下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静叶流道内,两相流逐渐偏转加速,在流道出口处速度值和偏转角度达到最大。相同气相流量下,颗粒的速度偏转程度小于气相。动叶流道内,气相速度沿流动方向逐渐衰减,流出流道时速度方向接近轴向。固相在动叶流道出口处叶顶附近具有与旋转方向相反的切向速度分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催化剂颗粒在烟气轮机内部的沉积结垢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两相流 实验验证 测量 烟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技术在近水平油水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明 凌杭建 +4 位作者 王鲁海 杨基明 罗喜胜 马庆华 赵铁柱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自行研制了用于油水两相流研究的PIV(粒子图像速度仪)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研究近水平油井测量仪器内的油水两相管流。分别对水平油水两相流中的分层流和分散流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油水两相流流动速度分布与单相流有着明显不... 自行研制了用于油水两相流研究的PIV(粒子图像速度仪)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研究近水平油井测量仪器内的油水两相管流。分别对水平油水两相流中的分层流和分散流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油水两相流流动速度分布与单相流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油水分层流情况下油相和水相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速度滑移。而在水包油分散流的情况下,由于油滴平均直径在径向上的不对称分布,以及小油滴具有更好的跟随性等原因,油滴的轴向速度也呈现不对称性。PIV技术在油水两相流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 近水平管流 分散流 分层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二维PIV技术在风洞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岩 武斌 董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39,69,共5页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速度及相关特性的光学方法,提供瞬时、同步的流场和无干扰测量是PIV技术的独特特征。随着数字成像、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IV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采用细长旋成体为模型,利用PI...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速度及相关特性的光学方法,提供瞬时、同步的流场和无干扰测量是PIV技术的独特特征。随着数字成像、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IV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采用细长旋成体为模型,利用PIV技术对模型不同截面的流体的速度特性及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IV技术非常适于显示涡流、湍流等复杂的流动结构,是风洞实验中研究流动特性的一种非常有效、准确的方法。该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D-4风洞的二维流动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低速风洞 流场特性 二维流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滤波方法的PIV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宗庆 廖庆敏 裴继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0-404,共5页
针对流体运动图像计算(也称为PIV),为了获得可靠的运动矢量场、散度场和旋度场,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滤波思想的PIV计算方法。新方法属于变分PIV方法,其在克服传统PIV方法不足的同时避开了经典变分方法中能量范函凸性和可微性的约束... 针对流体运动图像计算(也称为PIV),为了获得可靠的运动矢量场、散度场和旋度场,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滤波思想的PIV计算方法。新方法属于变分PIV方法,其在克服传统PIV方法不足的同时避开了经典变分方法中能量范函凸性和可微性的约束,将能量函数的最小化过程转变为非线性滤波过程。该文针对实际粒子图像序列与经典方法进行了实验和比较,结果证明新方法能够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在多流体运动的情况下运动矢量、散度和旋度场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光流 扩散滤波 变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