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
作者 杜太生 康绍忠 +2 位作者 胡笑涛 张富仓 龚道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通过对国内外分根区交替灌溉研究成果分析,综述了一种既能满足果树水分需求,又能控制植株长势、减少“奢侈”蒸腾、改善果实品质的果园节水灌溉新技术——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阐明了其理论体系和节水优产机理,概述了与该技术有关的部... 通过对国内外分根区交替灌溉研究成果分析,综述了一种既能满足果树水分需求,又能控制植株长势、减少“奢侈”蒸腾、改善果实品质的果园节水灌溉新技术——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阐明了其理论体系和节水优产机理,概述了与该技术有关的部分根区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适合在果园应用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实施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部分根区干燥 节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室内试验及节水机理 被引量:30
2
作者 胡笑涛 康绍忠 +3 位作者 张建华 张富仓 李志军 周良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5,共5页
开展了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番茄试验研究,设中等水分处理和低水分处理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中等水分处理的表面滴灌3个处理。结果表明: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可以在作物上下根区层形成干湿交替的区域,在适宜水分条件下能够大... 开展了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番茄试验研究,设中等水分处理和低水分处理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中等水分处理的表面滴灌3个处理。结果表明: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可以在作物上下根区层形成干湿交替的区域,在适宜水分条件下能够大大降低耗水强度,使耗水过程趋于平缓,有利于控制植株长势、壮大径杆直径,以及增加下层根系的比重与根冠比,番茄产量在无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可实现节水46.5%。在较高的土壤水分下限条件下适时进行番茄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能够有效降低设施农业的运行管理费用、增加番茄商品率及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番茄 垂向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 控制性分根区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灌溉和水分利用效率(英文)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建华 贾文锁 康绍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根系分区灌溉是指仅仅部分根系受到正常的灌溉 ,其余根系则受到人为的干旱。两项理论根据指出这种措施可减少植物的水分消耗 ,并保持一定的生物产量。其一是植物蒸腾失水与气孔导性是线性关系 ,而光合作用与气孔导性则是一种渐趋饱和的... 根系分区灌溉是指仅仅部分根系受到正常的灌溉 ,其余根系则受到人为的干旱。两项理论根据指出这种措施可减少植物的水分消耗 ,并保持一定的生物产量。其一是植物蒸腾失水与气孔导性是线性关系 ,而光合作用与气孔导性则是一种渐趋饱和的关系 ,如果气孔导性从最大值适当调低 ,可显著降低蒸腾 ,但对光合影响应小得多。其二是处于干燥土壤中的根系可感受干旱 ,产生干旱信号来调节地上部分的气孔开度。显然 ,这项措施在田间有多大效用值得深入研究。首先是大田作物的蒸腾失水仅部分地受气孔控制 ,界面层的扩散阻力起很大作用。因此该措施可能对界面层阻力较小的 ,如果树等作用大些。另外 ,根系干旱信号可否“长期”地产生和调控气孔仍需试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区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干旱 气孔 脱落酸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亏缺调控灌溉——果园节水理论的新突破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太生 康绍忠 +1 位作者 胡笑涛 张富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检索有关资料 ,综述了基于时间、空间土壤水分调控的果园时空亏缺调控灌溉技术———调亏灌溉(RDI)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APRI) ,阐明了两种灌溉技术的概念、理论依据、节水优产机理和研究进展 ,提出了考虑果树生育期...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检索有关资料 ,综述了基于时间、空间土壤水分调控的果园时空亏缺调控灌溉技术———调亏灌溉(RDI)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APRI) ,阐明了两种灌溉技术的概念、理论依据、节水优产机理和研究进展 ,提出了考虑果树生育期和根区供水模式交互作用的时空综合调控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亏缺调控灌溉 果园 节水理论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施肥水平下根区局部灌溉对甜玉米水分利用的效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春燕 李伏生 +3 位作者 覃秋兰 黄翠珍 罗兰芬 农梦玲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根区局部灌溉如分根区交替灌溉和部分根干燥灌溉是新的高效节水技术。研究了两种施肥水平条件下根区局部灌溉对甜玉米叶片光合、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常规均匀灌水相比,根区局部灌溉高、低肥处理的蒸腾速率... 根区局部灌溉如分根区交替灌溉和部分根干燥灌溉是新的高效节水技术。研究了两种施肥水平条件下根区局部灌溉对甜玉米叶片光合、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常规均匀灌水相比,根区局部灌溉高、低肥处理的蒸腾速率分别降低19.01%和17.50%,光合速率分别提高8.88%和18.34%,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4.69%和43.45%。随着甜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各灌溉处理间的叶面积差异逐渐缩小;单株干物重分别下降15.14%和24.38%,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分别下降31.28%和29.58%;冠层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3.48%和7.40%。这表明较高肥条件下根区局部灌溉的冠层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较多,因而根区局部灌溉技术的节水效应要与合理施肥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灌溉 甜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辣椒时空亏缺灌溉需水特性与产量的试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邵光成 刘娜 陈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根据全自动温室内辣椒田间试验资料,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下辣椒需水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辣椒调亏灌溉的部分生育期引入分根交替灌溉后,灌水沟两侧土壤含水率呈现交替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可以使辣椒根系经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考... 根据全自动温室内辣椒田间试验资料,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下辣椒需水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辣椒调亏灌溉的部分生育期引入分根交替灌溉后,灌水沟两侧土壤含水率呈现交替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可以使辣椒根系经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考验。充分供水条件下,辣椒全生育期耗水量以结果盛期为最大,苗期和开花座果期其次,结果后期最小,各阶段耗水模系数分别为39.96%、22.91%、19.34%和17.79%,各生育期供水量和灌水方式均会影响辣椒的耗水量。为了取得高产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苗期应进行适当的根系均匀水分亏缺,开花座果期及时复水,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分别采用根系均匀亏缺灌溉和分根交替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调亏灌溉 需水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交替灌溉技术在荔枝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贾文君 万景刚 +3 位作者 徐冰 何欣 王永梅 周开兵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以南岛无核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Nandao seedless fruit)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树体生长、结果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PRD的新梢生长量显著小于正常灌溉对照(CK)的,而大于灌水量减半处理(... 以南岛无核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 Nandao seedless fruit)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树体生长、结果和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PRD的新梢生长量显著小于正常灌溉对照(CK)的,而大于灌水量减半处理(HN)的。PRD的株产最高,HN的最低。PRD的果实品质因素中除出汁率显著低于CK的外,其余各因素则显著高于CK的或与其无显著差异;HN的除果形指数显著高于PRD和CK的外,其余品质因素则显著低于PRD和CK的或与其无显著差异;可见,以PRD的果实综合品质表现最佳。PRD叶片的叶绿素a、14d后的叶绿素a/b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净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均呈现最高趋势,其呼吸速率呈现低于HN的趋势,表明PRD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促进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交替灌溉(PRD) 南岛无核荔枝 生长 结果 碳水化合物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苹果幼苗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启良 张富仓 刘小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64-1372,共9页
以矮化红富士苹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交替滴灌(ADI)、固定滴灌(FDI)和常规滴灌(CDI)3种滴灌方式和3种灌水量对苹果幼苗的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以阐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下苹果幼苗生理特性和节水机理。结果表明:与CDI方式相... 以矮化红富士苹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交替滴灌(ADI)、固定滴灌(FDI)和常规滴灌(CDI)3种滴灌方式和3种灌水量对苹果幼苗的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以阐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下苹果幼苗生理特性和节水机理。结果表明:与CDI方式相比,当灌水定额由20 mm增大到30 mm时,ADI方式提高了苹果幼苗根干重、根系导水率、叶水势和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其蒸腾速率、棵间蒸发量和蒸散量,从而使得ADI方式下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总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CDI方式大大提高;3种滴灌方式的根系导水率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并以8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与CDI方式相比,ADI和FDI方式在节水达33.3%时的平均根系导水率仅分别降低了5.81%和14.7%,但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CDI方式高出16.31%和14.48%、40.52%和27.65%。可见,局部根区灌溉方式能促进苹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并主要通过提高根系导水率的途径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 生理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导水率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盆栽辣椒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邵光成 张娟 +2 位作者 陈磊 刘娜 邢文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内辣椒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时空亏缺灌溉在辣椒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空亏缺灌溉对辣椒株高、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合理的时空亏缺灌溉却可以显著抑制... 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内辣椒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时空亏缺灌溉在辣椒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空亏缺灌溉对辣椒株高、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合理的时空亏缺灌溉却可以显著抑制蒸腾速率Tr,而光合速率Pn下降不明显,复水后Pn又具有超补偿效应,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且可大幅度提高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温室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调亏灌溉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灌水的生理基础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养军 魏钦平 李嘉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4-218,共5页
根系分区灌水是一种新型的灌水技术,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率。从根系分区灌水概念的提出、生理基础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现状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根系分区灌水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 根系分区灌水是一种新型的灌水技术,可以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率。从根系分区灌水概念的提出、生理基础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现状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根系分区灌水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 灌水技术 果树 生理基础 高水分 分区 产量 存在问题 概念 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交替灌溉下氮形态对番茄苗期光合日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飞 祝鹏飞 +4 位作者 束良佐 王荣富 任伟 葛吉源 曹利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本试验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分根区交替灌溉下氮形态对番茄苗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方式(正常灌溉、交替根区灌溉)以及氮素形态(铵态氮、硝态氮),且交替根区灌溉设置两种灌溉下限(60%或40%田间持水量,θf)。水分处理30... 本试验以番茄为材料,研究分根区交替灌溉下氮形态对番茄苗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方式(正常灌溉、交替根区灌溉)以及氮素形态(铵态氮、硝态氮),且交替根区灌溉设置两种灌溉下限(60%或40%田间持水量,θf)。水分处理30d后测定番茄苗叶片光合日进程与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硝态氮处理相比,铵态氮处理有利于苗期番茄生长发育;(2)与正常灌溉相比,交替灌溉处理下植株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随灌溉下限不同而有差异,只要交替灌溉水分下限控制适当(60%θf),在节约水分的同时对番茄光合作用与生长的影响不大,但过分的水分胁迫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并最终导致生物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形态 番茄 交替灌溉 光合日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性灌溉对设施草莓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翠玲 孙协平 +4 位作者 宋凯 狄方坤 曾峰 王连新 张继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3-137,151,共6页
在日光温室环境及盆栽条件下,通过与全灌(FI)比较,研究了亏缺灌溉(DI)及分根交替灌溉(PRD)对草莓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试验从开花期开始到果实成熟期结束,共分5个处理,全灌(FI);分根灌溉PRD分2个处理水平,即PRD1和PRD2;限... 在日光温室环境及盆栽条件下,通过与全灌(FI)比较,研究了亏缺灌溉(DI)及分根交替灌溉(PRD)对草莓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试验从开花期开始到果实成熟期结束,共分5个处理,全灌(FI);分根灌溉PRD分2个处理水平,即PRD1和PRD2;限制灌溉DI也分两个处理水平,即DI1和DI2。与FI处理相比,DI1和DI2处理的叶水势和气孔导度明显偏低,单株叶面积、鲜果重、平均单果重也显著低于FI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却比FI处理的高(分别高15.8%和29.3%);PRD1处理的叶水势与FI处理的相当,且高于其它处理,而气孔导度比FI,DI1和DI2处理的明显降低,与PRD2处理的相近。PRD1处理的鲜果重、平均单果重与FI处理的相当,比DI1,DI2和PRD2处理的显著提高;与FI处理相比,DI1,DI2,PRD1和PRD2处理分别节水31.5%,50.0%,31.5%和50.0%,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5.8%,29.3%,44.4%和84.4%。从草莓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指标可以看出,PRD1处理比DI1,DI2和PRD2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综合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亏缺灌溉 分根交替灌溉 全灌 灌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的生理基础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寒玉 汪耀富 +1 位作者 李进平 陈振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2,15,共3页
针对我国干旱烟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量达到对照灌水量的2/3处理,烤烟干物质重减少15%,而耗水量下降了33.3%,水分利用效... 针对我国干旱烟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分析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量达到对照灌水量的2/3处理,烤烟干物质重减少15%,而耗水量下降了33.3%,水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水效果明显;灌水量为对照灌水量的1/2时,节水效果不好,其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 生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卿 杜国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86-89,共4页
根系分区灌溉(PRI)不仅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光合反应等一系列指标,而且影响树体内源激素含量、酶种类及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本文对PRI技术在果树上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PRI技术对果树生产的意义及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树 根系分区灌溉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灌溉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续海红 杨凯 +1 位作者 田永强 孙慧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为给果树节水灌溉提供帮助,通过整理国内外根系分区灌溉(PRI)对果树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文献,论证了PRI的可行性,为果树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果树 根系分区灌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根灌溉对干旱区棉花生长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婷婷 唐立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0-215,221,共7页
本试验旨在观测分根灌溉(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PRI)棉花能否在降低灌溉量的条件下维持一定的经济产量。田间实验的灌溉方式分为2种:交替隔沟灌溉(Alternative Furrow Irrigation,AFI)、固定隔沟灌溉(Fixed Furrow Irrigation,F... 本试验旨在观测分根灌溉(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PRI)棉花能否在降低灌溉量的条件下维持一定的经济产量。田间实验的灌溉方式分为2种:交替隔沟灌溉(Alternative Furrow Irrigation,AFI)、固定隔沟灌溉(Fixed Furrow Irrigation,FFI)和常规灌溉(Conventional Furrow Irrigation,CFI)。结果表明,在降低30%灌溉量的条件下,棉花籽棉产量略有减少,AFI和FFI的籽棉总产量分别为CFI的92%和84%,但AFI比CFI的霜前花产量高出12%。PRI处理的棉花叶面积、株高及叶片、桃和茎的干物质量都低于CFI,但单株平均桃数与CFI没有显著差异。在降低灌溉量的条件下,由于霜前花价格比较高,AFI基本上能够维持棉花的经济产量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灌溉 棉花 叶面积 干物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方式下作物与地下水的相互影响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金凤 周维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0,共3页
为了节约灌溉水资源,利用实验室内相关装置模拟浅层地下水条件,对沪油15号油菜施以不同灌水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下作物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表层6 cm深度土壤,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差异非常明... 为了节约灌溉水资源,利用实验室内相关装置模拟浅层地下水条件,对沪油15号油菜施以不同灌水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下作物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表层6 cm深度土壤,不同灌水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差异与地下水条件无关;在稍深一些的20 cm土层深度处,在无地下水处理的交替灌溉条件下,很难看出不同灌水沟下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变化。这说明在有浅层地下水的情况下,对作物进行交替灌溉能够促使作物更有效地利用浅层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灌水方式 控制性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