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0 km/h运行速度下现有接触网系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佳 于杰 +3 位作者 鲁小兵 张家玮 姚永明 丁润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 研究目的:我国已成熟应用并形成350 km/h及以下速度等级的接触网系统及装备技术体系,但尚缺乏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工程应用,亟待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更高运行速度下的可行性研究,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本文结合我国现有典型接触网系统类型,通过弓网动态耦合仿真和高速综合试验数据分析,开展现有接触网系统张力、设施断面、装备在400 km/h运行速度下的适应性研究,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及方向。研究结论:(1)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弓网受流质量恶化,动车组升单弓运行时接近标准限值,重联升双弓运行时无法更好适应更高速度的要求;(2)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导线、定位、吊弦、弹性吊索、电连接等空间动态位移增加,线索、构件相互间易发生碰撞、磨损,安全风险增大;(3)现有接触网系统在400 km/h运行速度时装备振动疲劳加剧,虽能满足荷载强度需求,但系统及装备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降低,服役寿命大幅缩短;(4)本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领域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及运维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 接触网 系统参数 装备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荔枝颗粒模型接触参数标定与试验
2
作者 郭嘉明 林国鹏 +4 位作者 丁志武 郭鹏 邱晧烽 谢俊楷 曾志雄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12-221,共10页
目的在荔枝自动分装过程中,果实间及果实与分装结构间的接触参数不明确,导致分装效率较低。通过离散元法对荔枝颗粒仿真模型进行接触参数标定,为相关分装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EDEM软件建立颗粒模型,通过碰撞弹跳、斜面滑移... 目的在荔枝自动分装过程中,果实间及果实与分装结构间的接触参数不明确,导致分装效率较低。通过离散元法对荔枝颗粒仿真模型进行接触参数标定,为相关分装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EDEM软件建立颗粒模型,通过碰撞弹跳、斜面滑移和滚动试验等方法,测定荔枝与不锈钢、亚克力、泡沫塑料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同时,基于堆积角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结果,确定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的因素水平和方案,同时采用响应面法对多元二次方程进行多目标优化,最终确定荔枝果实间接触参数组合,并通过抬升无底圆筒试验和分装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标定得到荔枝与不锈钢、亚克力、泡沫塑料的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498、0.462、0.342,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356、0.347、0.598,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0375、0.0387、0.0398。优化得到荔枝果实间接触参数组合,碰撞恢复系数为0.243,静摩擦因数为0.374,滚动摩擦因数为0.127。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得到的堆积角误差为3.59%。结论成功标定了荔枝颗粒的接触参数,仿真参数准确、可靠,可为荔枝物理特性研究及分装设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持,达到了提高分装效率的研究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艾草茎秆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研究
3
作者 刘虎 张泽豪 +3 位作者 何琴英 张道德 严旺开 霍欣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2,共10页
以艾草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仿真软件,分别基于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 V2模型建立艾草茎秆刚性、柔性离散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确定艾草茎秆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分别为0.33、91.37 MPa、34.35 MP... 以艾草茎秆为研究对象,利用EDEM仿真软件,分别基于Hertz—Mindlin、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 V2模型建立艾草茎秆刚性、柔性离散元模型。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确定艾草茎秆的泊松比、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分别为0.33、91.37 MPa、34.35 MPa。以休止角和弯曲破坏力为响应指标,通过Plack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艾草茎秆的接触参数和黏结参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艾草茎秆与钢板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0.47、0.2。艾草茎秆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0.49、0.14。艾草茎秆黏结模型中单位面积法向刚度为5.51×10^(12)N/m^(3),单位面积切向刚度为8.40×10^(11)N/m^(3),临界法向应力为20.69 MPa,临界切向应力为20.57 MPa,黏结半径为0.62 mm。采用休止角试验和弯曲试验对标定的参数进行验证,休止角和弯曲破坏力的物理试验均值与仿真试验均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43%、2.10%,为艾草茎秆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和收割机械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茎秆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标定 黏结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试验
4
作者 于英杰 崔杰 +1 位作者 马二登 宋大科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4-269,共6页
研究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参数,提高烟草育苗播种机排种器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准确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模型,基于自由落体碰撞试验、斜面滑动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和堆积试验,对比... 研究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试验参数,提高烟草育苗播种机排种器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准确度。应用离散元软件EDEM建立烟草包衣种子离散元模型,基于自由落体碰撞试验、斜面滑动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和堆积试验,对比分析EDEM仿真试验结果,标定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之间的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得到烟草包衣种子与ABS树脂间以及种子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419和0.6、0.366和0.7、0.034和0.15。采用滚筒式精密排种器进行仿真参数试验验证,对比不同排种轮转速下试验指标的实测值和仿真值,得到精密排种器充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仿真参数可靠,能准确模拟烟草包衣种子物料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包衣种子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 标定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机活塞环性能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
5
作者 杨东亚 闪文帅 +2 位作者 李金龙 牛钦楦 高贵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0-140,共11页
为改善斯特林机活塞环密封性能,首先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活塞环在压差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获取了装配过盈量δ、浮动环轴向厚度σ、浮动环外径D和皮碗唇缘深度L这4个结构参数对活塞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活塞环... 为改善斯特林机活塞环密封性能,首先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活塞环在压差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获取了装配过盈量δ、浮动环轴向厚度σ、浮动环外径D和皮碗唇缘深度L这4个结构参数对活塞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以活塞环-缸套接触面接触压力趋近以试验结果所设的望目值为优化目标,对活塞环的上述4个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确定其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浮动环与缸套密封界面最大接触压力随δ的增加而增加,随σ的增加呈先增后减,随D的增加呈先减后增,随L增加呈先平稳波动后增加。通过估计回归系数和方差分析发现,结构参数影响力有差异,σ对最大接触压力影响最显著,其次是L和D,δ最小。此外,σ与L的交互项对响应的影响显著。当δ为0.03 mm、σ为1.05mm、D为55.6 mm、L为0.95 mm时,活塞环Ⅰ密封面上的最大接触压力由12.124 MPa降至10.717 MPa,活塞环Ⅱ上由4.0270 MPa升至4.3287 MPa。利用THT07-135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验证表明,优化后摩擦面温升下降、摩擦因数上升且磨损率显著降低、优化设计科学有效。这种反求引导式优化设计方法可为高性能密封件的研制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林机 活塞环密封 接触压力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物料特性及脱壳过程仿真接触参数研究
6
作者 江洁 程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240,共8页
为缩短季节性产物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周期,以油茶果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茶果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接触参数。通过排水法、晾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得油茶果的密度为973.56 kg/m 3、含水率为69%、泊松比为0.28和弹性模量为156 MPa;采用对... 为缩短季节性产物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周期,以油茶果为研究对象,建立油茶果的离散元模型,并标定接触参数。通过排水法、晾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得油茶果的密度为973.56 kg/m 3、含水率为69%、泊松比为0.28和弹性模量为156 MPa;采用对比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结果的方式标定接触参数,通过碰撞弹跳试验、斜面滑移试验、斜面滚动试验分别标定,得到油茶果与钢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76、0.540、0.0077。通过圆筒提升试验和数字图像处理得到实际堆积角为21.21°。仿真试验中,以油茶果间接触参数为试验因素,仿真堆积角为试验指标,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寻找显著性因素的最优区间,响应面试验建立仿真堆积角与显著性参数的回归模型,寻优后得到油茶果间接触最佳参数组合:碰撞恢复系数为0.467、静摩擦因数为0.534、滚动摩擦因数为0.0080。利用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得到仿真试验堆积角为21.03°。结果表明,标定后的仿真堆积角与实际堆积角相对误差为0.85%,且堆形吻合,标定结果可靠。为油茶果处理设备的研发和仿真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脱壳 接触参数标定 物料特征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与粉碎颗粒接触参数标定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健 江善晨 +3 位作者 孔宪锐 耿婕 牛智有 李洪成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1,共11页
原料粉碎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锤片式粉碎机筛网破损是常见的故障。针对筛分式粉碎机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中颗粒筛分过程离散元仿真缺乏粉碎颗粒有效接触参数,数值模拟不准确等问题,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获得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粉碎... 原料粉碎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锤片式粉碎机筛网破损是常见的故障。针对筛分式粉碎机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中颗粒筛分过程离散元仿真缺乏粉碎颗粒有效接触参数,数值模拟不准确等问题,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在获得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粉碎玉米颗粒粒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粉碎玉米颗粒的特征粒径制作试验样本,采用碰撞斜板法和漏斗法试验结合离散元仿真,以多面体颗粒模型代表粉碎玉米颗粒,对粉碎玉米颗粒接触参数进行标定。研究结果表明,筛网上部和下部的平均冲击强度和更大且冲击频率高,更容易破损,粉碎玉米颗粒间和粉碎玉米颗粒与碳钢间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14和0.44,仿真验证试验相对误差为0.56%和1.95%,粉碎玉米颗粒间和粉碎玉米颗粒与碳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77和0.85,仿真验证试验相对误差为3.04%和3.56%。研究结果为解析粉碎机筛网冲击特性和筛分式筛网破损识别装置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网破损 锤片式粉碎机 冲击强度 接触参数标定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滑蹭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渊博 崔永存 +1 位作者 汪静静 杨志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8,共11页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轴承结构设计参数,提升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抗蹭伤的能力。首先,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求解了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然后,以钢球接触状态、钢球运转稳定性及轴承摩擦功耗为分析指标,分析了轴承滑蹭产生的机理;最后,分析了钢球接触状态、垫片厚度和工作游隙对轴承产生滑蹭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在处于即将发生三点接触临界状态时,轴承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最低,不会因接触区温升过快造成轴承失效;在一定的范围内,垫片厚度和径向工作游隙越小,则轴承发生的滑蹭现象越轻,其最优参数为垫片厚度0.125 mm、径向工作游隙0.221 mm,此时轴承的工作状态为刚发生三点接触的临界状态,钢球和内滚道之间发生的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摩擦功耗最小。该结果可为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 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 滑蹭特性 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 轴承结构设计参数 三点接触状态 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几何参数对硬质薄膜断裂和分层失效行为的影响及其解耦分析
9
作者 束坤 林飞虎 +6 位作者 汪剑云 吴继强 马欣新 张传伟 古乐 李臻 王黎钦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13,共12页
本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球头微米压痕过程中弹塑性钢基体上硬质薄膜主应力和膜基界面应力的分布和演化行为,研究了接触几何参数t/R(膜厚/球头半径)对薄膜断裂和分层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并探讨了其解耦测试分析指导准则,为膜基系统聚合... 本文中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球头微米压痕过程中弹塑性钢基体上硬质薄膜主应力和膜基界面应力的分布和演化行为,研究了接触几何参数t/R(膜厚/球头半径)对薄膜断裂和分层的影响和作用规律,并探讨了其解耦测试分析指导准则,为膜基系统聚合性能和界面结合性能的表征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微米压痕过程3个承载阶段薄膜的主要变形状态分别为弹性平滑变形、弯曲变形和拉伸变形.薄膜最大拉伸主应力位置当t/R较大(t/R≥0.08)时,始终位于底部弯曲变形区域;当t/R较小(t/R≤0.01)时,则始终位于表面接触区外缘的拉伸变形区域;当0.02≤t/R≤0.067时,该位置将由底部转移到表面,潜在断裂形式由径向裂纹转变为环形裂纹,转变点的临界压入深度和临界应力数值与t/R之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随着t/R的增大,卸载过程中的最大界面法向应力增加,发生拉伸分层的可能性增加;而随着t/R的增大,界面最大切向应力随之轻微减小,但由于基体的塑性变形,界面切向应力的最大值均接近其剪切屈服强度0.6σ_(ys)(1/√3σ_(ys),σ_(ys)为基体屈服强度).为避免断裂和分层相互影响,评价界面法向结合性能时应选择较大的t/R;评价界面切向结合性能时,考虑到t/R对界面切向应力影响较小,而t/R较大易触发薄膜断裂,应选择较小的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固体薄膜 接触几何参数 解耦分析 薄膜断裂 界面分层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NMSPNs参数估计算法及其在接触网可靠性建模中的应用
10
作者 钟杰 于龙 +1 位作者 王健 高仕斌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6,共10页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NMSPNs)是针对复杂可修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模型。考虑复杂可修系统状态不可完全观测,导致难以获取其时间样本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迁点火次数的NMSPNs参数估计算法。推导出变迁点火次数与NMSPNs参数...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NMSPNs)是针对复杂可修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模型。考虑复杂可修系统状态不可完全观测,导致难以获取其时间样本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迁点火次数的NMSPNs参数估计算法。推导出变迁点火次数与NMSPNs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可得迭代公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对NMSPNs对应的设备多失效状态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替代复杂可修系统中不可观测的数据,代入迭代公式,实现对NMSPNs参数的更新。所提算法仅以变迁点火次数的目标值作为输入数据,对复杂可修系统中事件的实施时间服从分布类型没有限制,且能准确估计出NMSPNs参数。分别用复杂可修系统和接触网绝缘子的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非马尔可夫随机PETRI网 蒙特卡洛模拟 参数估计 接触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度对航空发动机高速斜齿轮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侯岩锟 刘振刚 +2 位作者 胡敦珂 郭海龙 刘振侠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某型高速斜齿轮,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考虑斜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啮合位置开展了润滑特性研究。获得了粗糙度波长、幅值、无量纲参数(材料参数G、速度参数U、载荷参数W)对斜齿轮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引入... 针对航空发动机某型高速斜齿轮,基于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考虑斜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对啮合位置开展了润滑特性研究。获得了粗糙度波长、幅值、无量纲参数(材料参数G、速度参数U、载荷参数W)对斜齿轮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引入油膜特征参数(压力、膜厚、温升)波动标准差,量化了不同输入参数对润滑油膜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齿轮表面的粗糙度显著影响润滑油膜的稳定性,当齿面粗糙度与油膜厚度处于同一量级时,油膜特征参数相较于光滑解的波动幅度达到50%,导致接触区局部油膜厚度显著低于中心区域,增加了干摩擦的风险。粗糙度幅值的增加与波长的减少会加剧油膜特征参数的波动,齿轮卷吸速度方向的粗糙度分布情况对润滑油流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G的增加,油膜压力与温升的波动更为剧烈,而参数U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粗糙度带来的压力波动,W的增加则放大了粗糙度的影响。通过减小齿轮表面粗糙度峰值,避免粗糙度尖峰的密集分布,可以有效改善斜齿轮的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有限长线接触 弹流润滑 粗糙度 无量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调整参数对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王伦 陈书涵 肖泽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基于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原理和五轴机床的空间运动特性,建立了齿面数学加工模型。根据齿面接触分析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机床调整参数的变化对齿轮接触区的影响规律。进而通过建立齿... 基于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原理和五轴机床的空间运动特性,建立了齿面数学加工模型。根据齿面接触分析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准双曲面齿轮齿面接触轨迹及传动误差数学模型,分析了机床调整参数的变化对齿轮接触区的影响规律。进而通过建立齿面失配图,阐述了机床调整参数对齿面轮廓形成的影响规律,与理论齿面接触分析结果一致,为提高准双曲面齿轮啮合传动性能,调整机床加工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 准双曲面齿轮 机床调整参数 接触轨迹 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鲁丽’苹果仿真接触参数标定
13
作者 付函 吴志治 +3 位作者 段洁利 余绍政 刘烽 郑海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8,共12页
【目的】构建基于离散元法的苹果颗粒模型,并精确标定其仿真接触参数。【方法】采用球形颗粒组成的方式构建‘鲁丽’苹果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合适的球形颗粒半径。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恢复系数和摩擦系数等接触... 【目的】构建基于离散元法的苹果颗粒模型,并精确标定其仿真接触参数。【方法】采用球形颗粒组成的方式构建‘鲁丽’苹果离散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合适的球形颗粒半径。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恢复系数和摩擦系数等接触参数。通过方差分析评估苹果接触部位、果实质量和材料类型对接触参数的影响。调整仿真参数以复现不同试验条件,结合数据拟合得到参数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苹果的接触部位对其恢复系数的影响不显著。确定了颗粒半径为2 mm的苹果离散元模型,并以此为准,标定了苹果与特高密度和高密度泡棉的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61和0.47、0.46和0.61、0.0166和0.0288,而苹果相互之间的对应参数分别为0.65、0.42和0.0320。通过无底圆筒提升试验验证了标定参数的有效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苹果离散元模型,研究可为振动收获中接近承接或采后处理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离散元法 苹果颗粒模型 接触参数 虚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CM和LCM的分层砂土与触土部件互作参数标定与试验
14
作者 谭好超 沈聪聪 +3 位作者 马俊龙 李德宇 徐丽明 马帅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9,共12页
为探究北方露地葡萄砂性土在纵深方向上的性质差异及其与开沟触土部件的互作机理,本文针对砂性土上、中、下3层土壤建立了离散元仿真模型,并选用滞后弹性模型(Hysteretic spring contact model,HSCM)和线性粘聚力模型(Liner cohesion mo... 为探究北方露地葡萄砂性土在纵深方向上的性质差异及其与开沟触土部件的互作机理,本文针对砂性土上、中、下3层土壤建立了离散元仿真模型,并选用滞后弹性模型(Hysteretic spring contact model,HSCM)和线性粘聚力模型(Liner cohesion model,LCM)作为接触模型。通过圆筒提升试验及图像处理技术测得各层土壤堆积角。利用小球滚动和碰撞反弹试验测定了滚动摩擦因数和恢复系数。以土壤颗粒间接触参数为试验因素,以堆积角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土壤堆积角回归预测模型,得到3层土壤滚动摩擦因数为0.07、0.17和0.21,恢复系数为0.47、0.52和0.62,粘聚能量密度为2694、4266、4432 J/m^(3)。通过对土壤屈服试验和斜面试验,测得各层土壤屈服强度和滑动摩擦角,并进行通用旋转中心组合模拟试验,确定各层土壤与触土部件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和恢复系数。在标定参数下,3层土壤堆积角仿真与物理试验误差分别为1.7%、2.6%、5.0%。为验证土壤与触土部件标定参数准确性,在开沟装置后方增设半边罩壳(一侧有罩壳一侧无罩壳),进行田间抛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罩壳和无罩壳一侧土壤抛掷距离分别为101.4、235.3 mm,与仿真值误差仅3.34%和8.73%,表明仿真模型准确可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土壤与触土部件互作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弹性模型 线性粘聚力模型 离散元 分层砂土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浅海养殖底质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仿真
15
作者 赵佳佳 张国琛 +6 位作者 吴昊 李秀辰 张倩 娄玉仲 李航企 徐斌 母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5-304,共10页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 针对菲律宾蛤仔等埋栖贝类采收作业时底质颗粒间缺乏准确的接触参数,该研究以辽宁丹东大鹿岛菲律宾蛤仔养殖区浅海底质为研究对象,选取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对底质颗粒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物理试验测定了浅海底质含水率、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泊松比。基于漏斗法测定了浅海底质堆积角,确定了需要标定接触参数的范围为:JKR表面能4.50~18.00 J/m^(2)、碰撞恢复系数0.35~0.75、静摩擦系数0.20~1.04、滚动摩擦系数0.10~0.20。通过Design-Expert软件的优化模块对模型寻优得到JKR表面能、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10.96 J/m^(2)、0.37、0.63、0.10,在该最优解下仿真试验所得堆积角为49.83°,与物理试验所得的堆积角(51.00°)相对误差为2.29%。通过旋切试验对底质间接触参数进行验证,在物理试验与仿真试验中,旋切机构刀轴扭矩相对误差为7.76%,相对误差较小,结果表明标定的参数准确可靠,可为后续研究浅海底质-蛤仔-采收机构互作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底质 堆积角 直剪试验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标定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映射的多目立体视觉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技术
16
作者 薛宪堂 周威 +5 位作者 秦哲 杜馨瑜 张翼 王燕国 刘春浩 赵权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7-115,共9页
目前基于多目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系统存在非工作支测量范围较小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标定特征映射矩阵的多目立体视觉技术,对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进行优化。该检测系统能够通过标定数据,实现4套特征映射矩阵组和相机模型参数的... 目前基于多目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系统存在非工作支测量范围较小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标定特征映射矩阵的多目立体视觉技术,对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进行优化。该检测系统能够通过标定数据,实现4套特征映射矩阵组和相机模型参数的标定。优化后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映射矩阵约束检查、车顶几何参数计算等。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的导高和拉出值参数满足技术条件,对接触线的非工作支识别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测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几何参数 特征映射 多目立体视觉 非工作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颗粒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仿真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宏建 韩欣 +5 位作者 杨化伟 陈修波 赵光泽 孙经伟 孙林林 王金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6-76,共11页
为精准确定红富士、花牛和黄元帅苹果的接触参数,该研究基于离散元法对3种苹果颗粒的仿真模型进行接触参数标定试验。首先,创建3种苹果的离散元填充模型,并通过电子秤、万能试验机等试验设备,确定其本征参数。其次,通过碰撞弹跳试验、... 为精准确定红富士、花牛和黄元帅苹果的接触参数,该研究基于离散元法对3种苹果颗粒的仿真模型进行接触参数标定试验。首先,创建3种苹果的离散元填充模型,并通过电子秤、万能试验机等试验设备,确定其本征参数。其次,通过碰撞弹跳试验、斜面滑移试验和斜面滚动试验,得到红富士、花牛和黄元帅苹果与亚克力板的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473、0.432和0.466;与亚克力板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35、0.536和0.519;与亚克力板的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07 7、0.013 8和0.008 8。最后,通过堆积角试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红富士、花牛和黄元帅同种苹果间的碰撞恢复系数分别为0.487、0.348和0.469;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584、0.869和0.644;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84、0.096和0.093。试验结果表明,红富士、花牛和黄元帅苹果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的休止角相对误差分别为5.95%、6.55%、8.67%。研究结果可为苹果物理特性和低损采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模型 苹果 接触参数 标定与试验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颗粒群仿真接触参数标定与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宏建 陈修波 +5 位作者 李宏立 田园 范国强 许珺烁 刘双喜 王金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0,共11页
接触参数影响控释肥颗粒离散元仿真结果。为了精准模拟控释肥颗粒力学行为与运动规律,本文基于离散元法对控释肥颗粒的接触参数进行标定与试验。首先,建立控释肥离散元基础模型,并利用台架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EDEM中对控释肥颗粒... 接触参数影响控释肥颗粒离散元仿真结果。为了精准模拟控释肥颗粒力学行为与运动规律,本文基于离散元法对控释肥颗粒的接触参数进行标定与试验。首先,建立控释肥离散元基础模型,并利用台架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EDEM中对控释肥颗粒与PVC板之间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其次,通过碰撞弹跳试验、斜面滑移试验和斜面滚动试验测得控释肥颗粒与PVC板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39、0.507和0.105。最后,通过堆积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控释肥颗粒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8、0.25和0.09,并通过无底圆筒提升试验和排肥台架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堆积角实际值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4%,排肥量实际值与仿真结果4种转速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38%、4.23%、4.41%、4.36%,所标定的控释肥接触参数精准有效,可为控释肥离散元仿真提供数据和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离散元法 接触参数 标定试验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面粉颗粒接触参数标定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硕 江礼坚 +3 位作者 林谢昭 唐旭晟 刘晓敏 张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6,共8页
为设计和优化面粉输送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面粉进行准确地工程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必要的标定。该研究依据颗粒缩放理论,用“Hertz-Mindlin with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表征面粉颗粒间黏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 为设计和优化面粉输送设备,应用离散元法对面粉进行准确地工程建模和分析,需要对其接触参数进行必要的标定。该研究依据颗粒缩放理论,用“Hertz-Mindlin with 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表征面粉颗粒间黏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静/动态休止角的接触参数标定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接触参数的敏感性和方差分析,表明面粉颗粒间的滚动摩擦系数、面粉颗粒与不锈钢表面间的静摩擦系数、表面能对静态休止角的影响极显著(P<0.01),并且多组接触参数都可以模拟出与试验相同的静态休止角。进一步研究表明,面粉颗粒与不锈钢表面间的静摩擦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为0.2~0.4。通过2种填充率、4种转速下基于动态休止角的参数标定,将其中与试验最为吻合的一组参数作为标定结果,其值如下:面粉颗粒之间恢复系数为0.6、面粉颗粒之间静摩擦系数为0.2、面粉颗粒之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1、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恢复系数为0.6、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静摩擦系数为0.6、面粉颗粒与不锈钢容器表面之间滚动摩擦系数为0.5、表面能为0.12 J/m^(2)。使用该组参数对矩形容器中物料自由坍塌试验进行仿真,其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提出的标定方法简单、易执行,对粉料输送设备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正交试验 面粉 接触参数标定 静/动态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钻柱动态疲劳失效特征及参数优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昌 徐祖凯 +2 位作者 周星 王昭彬 陈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深度不断增大,超深井钻柱井下振动更加复杂,应力状态随时间变化显著,为保障超深井钻柱的安全性,开展了受空间挠曲井筒约束超细长钻柱的动态疲劳失效特征研究,并进行钻柱结构及工作参数优选。基于实际井眼轨迹,考虑钻柱与井... 随着油气勘探深度不断增大,超深井钻柱井下振动更加复杂,应力状态随时间变化显著,为保障超深井钻柱的安全性,开展了受空间挠曲井筒约束超细长钻柱的动态疲劳失效特征研究,并进行钻柱结构及工作参数优选。基于实际井眼轨迹,考虑钻柱与井壁的碰撞特征,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全井钻柱动力学特性;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研究了超深井全井钻柱在非对称循环变幅应力状态下的疲劳强度;结合现场实例,研究了超深井钻柱的危险截面,分析了钻柱疲劳强度随转速、钻压和稳定器安装位置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钻压和高转速对钻柱疲劳强度的影响较大,低转速对钻柱疲劳强度的影响较小;稳定器可以大幅降低底部钻具组合疲劳失效的概率,而且稳定器安装位置对钻柱疲劳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超深井钻柱组合结构参数和钻井参数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钻柱 动态应力 碰撞接触 疲劳强度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