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涛 苏建徽 杨向真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9-459,共11页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 针对传统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存在静差和富含背景谐波的非理想电网电压下网侧电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性能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反Park变换(IPT)方法构造网侧电流正交分量,然后在dq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网侧电流控制环路,再选用PI控制器实现电流无差跟踪。为了解决并网电流的谐波问题,引入多谐振控制器,抑制并网电流的低次谐波。在静止坐标系下推导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控制系统中PI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参数的简化设计方法,分析所提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针对6 kW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正交分量构造 多谐振控制器 参数设计 电容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分割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设计
2
作者 马遵 王丹阳 +2 位作者 孟贤 肖文勋 朱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满足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电流环带宽等多性能指标的控制器多目标参数稳定域。此外,本文使用D分割法分析在LCL滤波器参数存在偏差时参数稳定域的变化趋势,实现在滤波器参数扰动情况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的精确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综合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参数设计 并网逆变器 比例积分控制器 D分割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相位补偿器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3
作者 孙标广 杨泽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9-239,共11页
在控制延时环节的影响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出现了有效阻尼区域过窄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新型二阶相位超前补偿环节,补偿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边界频率从f_(s)/6提高至0.34f_(s)。优化电容电流... 在控制延时环节的影响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出现了有效阻尼区域过窄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新型二阶相位超前补偿环节,补偿后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CCFAD)的有效阻尼边界频率从f_(s)/6提高至0.34f_(s)。优化电容电流反馈系数的参数设计方法,并在离散域下分析所提控制策略的闭环极点轨迹。通过与已有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网阻抗增加、滤波器参数宽范围波动的工况下,所提策略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时 并网逆变器 补偿 参数设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计及并网逆变器耦合效应的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法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豪宇 杨明 +1 位作者 方聪 朱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08-5117,I0064,共11页
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环、锁相环和电网阻抗三者相互耦合引发系统失稳的问题。首先建立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锁相环和电流环之间的耦合原理。然后基于零极点分布和Nyquist稳定判据,揭示电网阻抗与锁相环带宽变化时导... 针对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环、锁相环和电网阻抗三者相互耦合引发系统失稳的问题。首先建立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分析锁相环和电流环之间的耦合原理。然后基于零极点分布和Nyquist稳定判据,揭示电网阻抗与锁相环带宽变化时导致系统鲁棒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此,通过构造前置环节以重塑锁相环传递函数,进而提出一种新型锁相环控制结构,同时给出具体的参数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新型锁相环可以消除锁相环带宽对系统鲁棒性的影响,实现锁相环带宽与电流环的解耦,提高了系统对弱电网的适应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并网逆变器 新型锁相环 参数设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逆变器侧电流反馈影响的LCL滤波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4
5
作者 许津铭 季林 +1 位作者 葛小伟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656-4664,共9页
LCL滤波器在中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得到持续关注。但LCL滤波器设计时变量较多且相互间关系紧密,参数难以确定。同时,电流控制同滤波器参数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电流质量。现有的LCL滤波器设计方法都... LCL滤波器在中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得到持续关注。但LCL滤波器设计时变量较多且相互间关系紧密,参数难以确定。同时,电流控制同滤波器参数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电流质量。现有的LCL滤波器设计方法都仅考虑了滤波器的滤波性能,未能有效结合电流控制对滤波器参数设计的限制。因此,如何优化设计滤波器以及控制器参数仍较为困难。该文通过建立单逆变侧电流反馈控制下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得出控制性能对LCL参数的约束条件。结合滤波性能的需求,总结出了一套LCL滤波器参数和控制器参数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逆变侧电流反馈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参数设计 被引量:25
6
作者 阚加荣 谢少军 +3 位作者 吴云亚 姚志垒 胡国文 陈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9-124,共6页
对于采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LCL并网逆变器而言,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能稳定工作,其控制参数设计相对简单,但是进网电流易产生较大的低频谐波。从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低频谐波电流的原因,得出电流环的控制参数、LCL滤波器... 对于采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LCL并网逆变器而言,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能稳定工作,其控制参数设计相对简单,但是进网电流易产生较大的低频谐波。从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低频谐波电流的原因,得出电流环的控制参数、LCL滤波器参数对低频谐波电流抑制的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的滤波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数设计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LCL滤波器 电流反馈 谐波抑制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双环控制参数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殷进军 刘邦银 段善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128,共6页
并网逆变器中LCL滤波器的谐振峰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为了抑制谐振峰的影响,可以采用电容电流内环、并网电流外环的双电流环策略控制并网电流,但由于内外环都是电流环,其控制带宽相差不大,传统方法中内外环独立设计可能导致内外环控制... 并网逆变器中LCL滤波器的谐振峰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为了抑制谐振峰的影响,可以采用电容电流内环、并网电流外环的双电流环策略控制并网电流,但由于内外环都是电流环,其控制带宽相差不大,传统方法中内外环独立设计可能导致内外环控制器难以协调工作。文中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参数整体设计及优化方法,采用少自由度的极点配置方法得到控制参数,在考虑系统具有一定稳定裕度的情况下基于时间乘以误差绝对值积分指标进行参数优化。采用该方法可避免控制参数的多次调整,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一台并网逆变器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整体参数设计与优化方法可使控制系统得到良好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双电流环控制 参数设计 分布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断续脉宽调制策略及其输出滤波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27
8
作者 任康乐 张兴 +2 位作者 王付胜 屠运武 汪令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494-4504,共11页
在中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低、输出滤波器设计困难等问题。采用断续脉宽调制策略(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能在保证开关损耗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逆变器等效开关频率、降低滤波器设计难度。首先,对6... 在中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中,存在开关频率低、输出滤波器设计困难等问题。采用断续脉宽调制策略(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DPWM)能在保证开关损耗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逆变器等效开关频率、降低滤波器设计难度。首先,对6种三电平DPWM(DPWM0、DPWM1、DPWM2、DPWM3、DPWMA、DPWMB)的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功率因数及较高调制度下,DPWMA兼具开关损耗小、共模电压与谐波畸变低的优点;其次,针对DPWMA调制策略输出谐波相对集中于第一载波带的特性,引入LLCL滤波器拓扑,并基于选频思想提出一种改进阻尼方案,在有效提高载波频率处谐波衰减能力的同时,确保谐振抑制能力且显著降低阻尼电阻损耗;随后,给出了所提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原则及其详细流程。对30 k W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所提调制策略和滤波器设计方法,逆变器的输出共模电压和并网电流谐波含量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同时阻尼电阻损耗较小,有利于减小中压大功率逆变器的网侧滤波器体积与成本,提高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三电平逆变器 断续脉宽调制 LLCL滤波器 无源阻尼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林 解宝 +2 位作者 郑晨 刘晋宏 杜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1-219,共9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并网逆变器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并网逆变器能够成功实现并网运行的前提是其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最小要求限值,这限制了并网逆变器的应用。为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应用门槛,提出一种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并网逆变器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并网逆变器能够成功实现并网运行的前提是其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最小要求限值,这限制了并网逆变器的应用。为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应用门槛,提出一种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通过将LCL型滤波器设计成一个有一定升压增益的模块,降低了前端逆变桥的输出电压要求,进而能够降低并网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限制,扩大了单相并网逆变器在低功率场合下的应用。首先分析传统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受限制的原因,然后基于一种改进LCL型滤波器设计思路,利用其电压增益功能,给出一种详细的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 直流母线电压限制 LCL型滤波模块 并网逆变器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kV准东—四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设计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邓旭 王东举 +3 位作者 沈扬 周浩 陈锡磊 孙可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根据直流输电理论并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特点设计准东—四川±11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主回路参数。给出了换流站换流器等关键设备的基本参数,换流器的接线方案推荐双12脉动换流器串联的接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大直流运行... 根据直流输电理论并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特点设计准东—四川±11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主回路参数。给出了换流站换流器等关键设备的基本参数,换流器的接线方案推荐双12脉动换流器串联的接线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最大直流运行电压为1112 kV,最大直流电流为5.357 kA,最小直流电流为0.44 kA;两端换流站换流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均取为24%,整流站和逆变站变压器额定容量分别为542.11 MV·A和521.59 MV·A,分接头档位分别为+28/4和+20/5;额定运行工况下,整流站和逆变站的无功消耗分别为6 916 Mvar和6 693 Mv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直流输电 参数设计 整流器 逆变器 空载直流电压 无功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多逆变器并网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卓 程红 +3 位作者 曹笃峰 杨子龙 王一波 韩超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针对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失效的问题,文章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讨了滑模频率漂移法和无功扰动法相互影响的机理,指出了被动法、双向无功扰动法、阻抗测量法应用于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 针对孤岛检测方法应用于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可能失效的问题,文章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讨了滑模频率漂移法和无功扰动法相互影响的机理,指出了被动法、双向无功扰动法、阻抗测量法应用于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了Sandia频移法、滑模频率漂移法的有关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孤岛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逆变器系统 孤岛检测 影响机理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并联系统开关环流的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马皓 林钊 +1 位作者 张宁 董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823-5831,共9页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往往会存在环流,包括直流环流、工频环流以及开关频率环流。目前提出的环流分析和环流抑制的方法大部分都是针对直流、工频及其谐波环流的。而对于开关频率环流,并没有定量地分析开关环流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 多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往往会存在环流,包括直流环流、工频环流以及开关频率环流。目前提出的环流分析和环流抑制的方法大部分都是针对直流、工频及其谐波环流的。而对于开关频率环流,并没有定量地分析开关环流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开关器件的开通和关断过程,该文提出了一种由于器件开关状态不同步而产生的开关频率环流的数学模型。另外,该文还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开关环流与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能够较好地抑制开关环流的电路参数设计原则。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电路参数设计原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频率环流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 电路参数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设计变量优化算法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么健石 侯祥林 徐心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为消除在传统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由于线性化引起的模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设计变量优化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以每个待估计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与设计变量相关的误差函数为目标函数,并将参数约束条件构造在目标... 为消除在传统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由于线性化引起的模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设计变量优化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以每个待估计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与设计变量相关的误差函数为目标函数,并将参数约束条件构造在目标函数中,建立参数估计的最优化问题·针对圆形轨道倒立摆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估计,证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是解决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设计变量 优化算法 非线性模型 参数估计 圆轨倒立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弧焊电源的设计及参数选择(I)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贤昌 韩晓东 +2 位作者 白志范 邓占峰 孙威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5,60,共5页
根据新型LCL谐振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原理,对这种弧焊电源进行了设计,并对电路中主要参数予以了确定。其内容包括:逆变电源输出电流Io及空载电压的计算、串联谐振电感Ls、电容Cs的参数选择、IGBT缓冲电容的参数选择。根据设计的电... 根据新型LCL谐振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原理,对这种弧焊电源进行了设计,并对电路中主要参数予以了确定。其内容包括:逆变电源输出电流Io及空载电压的计算、串联谐振电感Ls、电容Cs的参数选择、IGBT缓冲电容的参数选择。根据设计的电源参数,对研制的焊接电源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该电源能够较好地实现软开关。从而证明该设计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软开关 弧焊逆变 电源设计 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弧焊电源的设计及参数选择(II)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贤昌 邓占峰 +2 位作者 孙威威 白志范 杜旭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在介绍新型LCL(混合谐振结构)谐振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原理的基础上,对这种弧焊电源进行了设计,并对电路中主要参数予以了确定。其内容包括并联电感Lp及变压器初级电容Cp的计算、变压器变比及其最大占空比的确定。根据设计的电源参... 在介绍新型LCL(混合谐振结构)谐振软开关弧焊逆变电源主电路原理的基础上,对这种弧焊电源进行了设计,并对电路中主要参数予以了确定。其内容包括并联电感Lp及变压器初级电容Cp的计算、变压器变比及其最大占空比的确定。根据设计的电源参数,对研制的焊接电源进行试验。试验表明,该电源能够较好地实现软开关。从而证明该设计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软开关 弧焊逆变 电源设计 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率下一种提高LCL滤波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案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明 赵月圆 +2 位作者 杨杰 胡梦圆 解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38-3948,共11页
高渗透率下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可能因锁相环与电网阻抗的交互影响而引发系统失稳问题。基于上述背景,首先建立考虑电网阻抗影响时的锁相环等效控制框图,利用锁相环输出相角与扰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揭示系统鲁棒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剖析传统... 高渗透率下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可能因锁相环与电网阻抗的交互影响而引发系统失稳问题。基于上述背景,首先建立考虑电网阻抗影响时的锁相环等效控制框图,利用锁相环输出相角与扰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揭示系统鲁棒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剖析传统前置滤波器锁相环存在的主要弊端。鉴于此,从优化锁相环控制结构角度考虑,提出一种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案,并对所提锁相环的等效传递函数进行推导,同时通过设计示例给出具体的参数设计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新型锁相环拥有和传统前置二阶低通滤波器锁相环相同的谐波衰减特性,系统鲁棒性得到保证,并且无需额外的相位补偿环节即可实现并网公共点单位功率因数入网。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新型锁相环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 并网逆变器 新型锁相环 参数设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ES的综合电能质量调节器及其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勇 姜建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26-29,55,共5页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超导储能(SMES)的综合电能质量调节装置,阐明了装置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装置结构和控制的有效性,分析了主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超导储能(SMES) 并联处理 电流型变流器(CSI)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式TBM施工铁路隧道仰拱预制块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符亚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83,共5页
以敞开式TBM施工特长铁路隧道仰拱预制块结构为研究背景,基于荷载结构设计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二维平面分析模型,研究了仰拱预制块圆心角、中心水沟沟槽深度、宽度等参数对衬砌结构变形、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圆... 以敞开式TBM施工特长铁路隧道仰拱预制块结构为研究背景,基于荷载结构设计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二维平面分析模型,研究了仰拱预制块圆心角、中心水沟沟槽深度、宽度等参数对衬砌结构变形、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圆心角对仰拱预制块变形、内力影响较小,设计中应根据仰拱预制块拼装技术及轨道结构要求来确定;中心水沟沟槽底至仰拱预制块底部间距h对仰拱预制块变形、内力影响较大,设计中间距h应大于复合式衬砌厚度;扩大中心水沟宽度,可有效降低集中应力值,在满足轨上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设计中可适当扩大中心水沟宽度来增大隧道排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TBM 特长铁路隧道 荷载结构法 仰拱预制块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电解电容隔离型Cuk逆变器及其功率解耦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谈怡君 易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3-58,共6页
基于隔离型Cuk变换器具有电气隔离、结构简单、输入电流连续等优点,提出一种新型隔离型Cuk逆变器及其功率解耦策略。首先给出Cuk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该结构不需要中间母线电解电容,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可提... 基于隔离型Cuk变换器具有电气隔离、结构简单、输入电流连续等优点,提出一种新型隔离型Cuk逆变器及其功率解耦策略。首先给出Cuk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该结构不需要中间母线电解电容,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可提高功率密度与可靠性。针对输入直流侧存在二次电流纹波,进一步提出在逆变器输入端并接一个有源功率解耦单元以消除二倍频脉动电流,详细分析解耦单元工作原理、特性、关键参数设计及控制。搭建500 W的实验仿真电路,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k逆变器 功率解耦 工作原理分析 控制策略 参数设计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och量子遗传算法的倒立摆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
20
作者 李盼池 宋考平 杨二龙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7-973,共7页
为解决倒立摆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loch量子遗传算法(BQGA)的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将量子位的3个Bloch坐标都看作基因位,每条染色体包含3条并列的基因链,每条基因链代表一个优化解,即一组控制器参数,在与普通... 为解决倒立摆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loch量子遗传算法(BQGA)的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将量子位的3个Bloch坐标都看作基因位,每条染色体包含3条并列的基因链,每条基因链代表一个优化解,即一组控制器参数,在与普通量子遗传算法(CQGA)染色体数目相同时可加速优化进程。以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FNNC)的优化设计为例,以单级倒立摆为被控对象,针对两种初始状态,对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优化的控制器明显优于基于普通量子遗传算法优化的同类控制器;当倒立摆系统参数改变时,该控制器也明显优于LQR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遗传算法(QGA) 模糊控制器 倒立摆控制 参数优化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