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耦合电动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耦合机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苏玉刚 檀竹斌 +2 位作者 胡宏晟 陈丰伟 邓仁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9-1609,I0031,共12页
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WPT)系统具有耦合机构轻薄且成本低、对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导体产生的涡流损耗小等优点,适用于电动车动态无线充电应用。该文构建一种基于分段式耦合机构的动... 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WPT)系统具有耦合机构轻薄且成本低、对耦合机构之间或周围导体产生的涡流损耗小等优点,适用于电动车动态无线充电应用。该文构建一种基于分段式耦合机构的动态EC-WPT系统,以双边LC补偿的动态EC-WPT系统为对象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接收极板在分段式导轨上方移动时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理论推导;给出一种分段式导轨的供电切换策略;以提升系统传输性能及耦合机构抗横向偏移能力等为目标,给出一种分段式耦合机构的参数设计方法;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对接收极板运动过程中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分析;搭建一套实验装置对所设计系统及参数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极板在相邻两段导轨过渡区域时系统的输出功率变化趋势与理论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无线充电 电场耦合 分段式导轨 输出功率波动 耦合机构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设计参数研究
2
作者 杨文茂 杜建军 +3 位作者 徐浩 邓军桥 蔡文锋 林红松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研究目的:采用无砟轨道是重载铁路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参数是开展重载铁路桥上无砟轨道设计的关键。本文建立车-轨-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钢轨形式、道床板宽度和道床板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提... 研究目的:采用无砟轨道是重载铁路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参数是开展重载铁路桥上无砟轨道设计的关键。本文建立车-轨-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研究钢轨形式、道床板宽度和道床板厚度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提出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关键设计参数取值。研究结论:(1)与60 kg/m钢轨相比,采用75 kg/m钢轨时车体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增大,轨道结构位移和受力减小;(2)随着道床板的宽度和厚度增大,结构垂向振动位移随之增大,车体垂向加速度、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桥梁垂向加速度、扣件反力和道床板与桥梁接触应力均随之减小;(3)桥上无砟轨道系统动力综合评价结果随道床板宽度和厚度的增加而减小;(4)结合无砟轨道的动力特性及工程投资,建议重载铁路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采用60 kg/m钢轨,道床板宽度取3.0 m,道床板厚度取0.275 m;(5)本研究成果可为桥上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 动力响应 层次分析法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记忆矩阵和加权多元状态估计的电站辅机故障预警和定位方法
3
作者 余兴刚 王日成 +2 位作者 曾俊 魏鑫 邱斌斌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电站辅机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对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临界660 MW火电机组送风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参数的送风机故障模型动态记忆矩阵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在确保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 电站辅机设备健康状态评估与故障预警对新型电力系统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临界660 MW火电机组送风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参数的送风机故障模型动态记忆矩阵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在确保计算结果精度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计算速度。同时引入权重系数改进多元状态估计(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MSET)算法,提出了一种权重系数计算方法;采用总体相似度和参数相似度指标进行故障预警和定位,构建了基于动态记忆矩阵和加权MSET算法的送风机故障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送风机故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加权MSET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工况下异常参数的预测精度,还能降低异常参数对正常参数预测结果的影响,进而在实现送风机故障提前预警的同时准确定位出故障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警和定位 动态记忆矩阵 特征参数 多元状态估计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高紧凑性垂直硅基光栅耦合器研究
4
作者 段宁 李聪聪 +4 位作者 袁征难 师晨曦 马丁琪 曹鹏飞 闫格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聚焦于硅基光电子芯片光学接口的设计,以实现高耦合效率、低制造成本和高集成度的目标。采用形状优化逆向设计算法,结合动态参数更新机制,利用参数化剖面和加噪处理,快速生成初始设计方案。通过降余弦衰减策略调节参数更新率,加快光栅... 聚焦于硅基光电子芯片光学接口的设计,以实现高耦合效率、低制造成本和高集成度的目标。采用形状优化逆向设计算法,结合动态参数更新机制,利用参数化剖面和加噪处理,快速生成初始设计方案。通过降余弦衰减策略调节参数更新率,加快光栅耦合器优化收敛过程,有效降低计算成本并提高设计效率。设计出无需额外材料层的紧凑型光栅耦合器。光栅区长度为18μm,在100 nm线宽条件下,在1550 nm波长下实现了-0.85 dB的单端口仿真耦合效率和28 nm的3 dB带宽。在10 nm刻蚀深度制备误差的情况下,实验单端口峰值耦合效率达到了-3.62 dB。对比于近期报道的光栅耦合器,在无需额外材料层的情况下,实现了220 nm硅层厚度的SOI平台上目前所知最高的耦合效率。此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率、低成本,兼具紧凑结构的光学接口,可为实现硅光芯片间的互联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硅基光栅耦合器 形状优化逆向设计 光学接口设计 动态参数更新 逆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耦合动响应分析及参数设计
5
作者 范坤 董龙雷 +1 位作者 杨珍 赵项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针对超声速下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运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难题,采用模态分析优化了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特性,并对翼型火箭橇在非对称载荷下,400~1 200 m/s速度工况下的橇轨耦合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对翼面的不同气动下压力、不同靴轨间隙... 针对超声速下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运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难题,采用模态分析优化了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特性,并对翼型火箭橇在非对称载荷下,400~1 200 m/s速度工况下的橇轨耦合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对翼面的不同气动下压力、不同靴轨间隙对橇体振动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橇体关键部件材料进行分析,最终得到1 000 Hz内滑靴和翼面的动态载荷预示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不大于15%。该分析方法可为非对称翼型结构设计及橇体参数的选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火箭橇在轨安全运行,为非对称翼型火箭橇试验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翼型火箭橇 橇轨耦合 动响应分析 参数设计 运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滑蹭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渊博 崔永存 +1 位作者 汪静静 杨志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8,共11页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轴承结构设计参数,提升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抗蹭伤的能力。首先,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求解了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然后,以钢球接触状态、钢球运转稳定性及轴承摩擦功耗为分析指标,分析了轴承滑蹭产生的机理;最后,分析了钢球接触状态、垫片厚度和工作游隙对轴承产生滑蹭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在处于即将发生三点接触临界状态时,轴承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最低,不会因接触区温升过快造成轴承失效;在一定的范围内,垫片厚度和径向工作游隙越小,则轴承发生的滑蹭现象越轻,其最优参数为垫片厚度0.125 mm、径向工作游隙0.221 mm,此时轴承的工作状态为刚发生三点接触的临界状态,钢球和内滚道之间发生的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摩擦功耗最小。该结果可为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 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 滑蹭特性 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 轴承结构设计参数 三点接触状态 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对大跨度浮式悬索桥行车动力响应的影响
7
作者 白芷毓 魏凯 +1 位作者 张枫 张择端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张力腿平台为基础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建设方案在高水深、软土质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基础刚度较弱,行车荷载可能会引发桥梁的剧烈振动,可以通过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的调整削弱其影响,但目前对行车荷载作用下该新型大跨... 以张力腿平台为基础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建设方案在高水深、软土质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基础刚度较弱,行车荷载可能会引发桥梁的剧烈振动,可以通过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的调整削弱其影响,但目前对行车荷载作用下该新型大跨度浮式桥梁的研究较少,此类方案可行性与适用性亟需得到验证。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大跨度浮式悬索桥模型响应,改变基础浮箱淹没深度、拉索倾角,采用模态分析方法研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度浮式悬索桥的淹没深度、拉索倾角参数调整主要改变前两阶振型,且对横向响应影响较大;加大浮式基础的淹没深度、增加倾斜布置的张力腿拉索均能有效减小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其中,对拉索倾角在何种角度可以使行车荷载作用下的浮桥响应达到最小,则需要通过具体分析得出;在设计阶段需尽可能详尽考虑相关张力腿基础设计参数,以增加整个浮桥方案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应用可行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悬索桥 行车荷载 张力腿基础 设计参数 动力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动态行为特征的交通状态识别研究
8
作者 李熙莹 卢美燕 +2 位作者 何兆成 苏淑妍 庞淑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85,共13页
交通状态识别研究对于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能够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还能有效提升道路的运行效率。传统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仅考虑单一的宏观特征参数,忽视车辆变道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车辆间相互干扰,导... 交通状态识别研究对于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不仅能够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还能有效提升道路的运行效率。传统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仅考虑单一的宏观特征参数,忽视车辆变道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车辆间相互干扰,导致状态划分空间粒度较粗,状态辨识不够精细化,难以深入分析交通拥堵的成因。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无人机视角下基于车辆动态行为特征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基于旋转检测框的车辆检测算法(YOLOv8s-OBB)和车辆跟踪算法(BoTSORT)检测和跟踪车辆,解决水平框中背景像素冗余以及车辆框重叠的问题,提取车辆空间方向角和旋转4点坐标等更精准的车辆轨迹数据,并计算微观交通流参数;其次,利用获取的车辆空间方向角和旋转位置信息提出车辆动态行为特征参数,即变道干扰率和车辆方向波动指数;然后,结合宏观的平均速度和交通密度参数,构建多维状态特征空间,应用于实际道路场景的交通状态识别。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在旋转车辆目标检测中,该方法的mAP@0.5达到0.987,输出的车辆轨迹数据稳定且连续;在交通状态识别中,在平均速度和交通密度作为宏观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引入变道干扰率后,状态识别精确度达到0.983;进一步,引入车辆方向波动指数后,状态识别精确度达到0.987。同时,根据状态特征空间表征,可以更加精准地将交通状态划分为4种状态,即畅通态、平稳态、拥挤态和堵塞态,从而可以为车辆动态行为定量化分析交通状态影响,为基于无人机视角的交通状态识别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先进的状态精细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状态识别 车辆动态行为特征参数 旋转车辆检测与跟踪 无人机航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motion dynamics analysis of ballistic targets based on infrared detec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Junliang Liu Yanfang Li +2 位作者 Shangfeng Chen Huanzhang Lu Bendong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72-480,共9页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icro-motions, such as mechanical vibration or rotatio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classifying and recognizing ballistic targets in the midcourse, and recent researches explore w...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icro-motions, such as mechanical vibration or rotatio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classifying and recognizing ballistic targets in the midcourse, and recent researches explore ways of extracting the micro-motion features from radar signals of ballistic target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how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mo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llistic targets from the signals based on infrared (IR) detection, which is mainly achieved by analyzing the periodic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IR irradiance intensity signature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IR signatures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micro motion types and estimate related parameters. Consequently, this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micro-motion dynamics of ballistic targets based on IR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motion dynamics infrared (IR) signatures target recognition parameters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inement of austenite grain using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for AISI H13
10
作者 张斌 柳建韬 +1 位作者 张鸿冰 阮雪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4期240-245,共6页
The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optimizing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grain size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ch technology param... The uniform experiment desig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optimizing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grain size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ch technology parameter on final grain size of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during multistage deformation. It has been verified that the technology scheme for refining the final grain size can be determined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with the aid of the uniform desig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nd the intermission time after deformation of the first stage affect the final grain size remarkably. For AISI H13 hot work tool steel, the final grain size can be refined notably when de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first stage are set as follows: a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1?025 1?085 ℃; a true strain of above 0.26 and the interpass tim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ge of deformation less than 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REFINEMENT deformation parameter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统合加工嵌合纤维小体组装模块反应机制探究
11
作者 徐奭 万平 +3 位作者 李娟娟 刘涵 杜济良 田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为探究生物统合加工嵌合纤维小体中重组蛋白粘连模块与对接模块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嵌合纤维小体组装效率的影响,采用酿酒酵母细胞分泌表达支架蛋白和酶分子催化模块,在胞外通过非变性蛋白凝胶电泳和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分析二级支架蛋... 为探究生物统合加工嵌合纤维小体中重组蛋白粘连模块与对接模块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对嵌合纤维小体组装效率的影响,采用酿酒酵母细胞分泌表达支架蛋白和酶分子催化模块,在胞外通过非变性蛋白凝胶电泳和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分析二级支架蛋白、纤维素酶分别与一级支架蛋白结合时的相互作用反应。结果显示,分别连接二级支架蛋白和纤维素酶蛋白的对接模块与粘连模块的亲和力常数增大,亲和力减小,组装反应为焓变驱动的放热反应并产生氢键,证明这些蛋白分子间亲和力减小是导致二级支架蛋白与一级支架蛋白组装效率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嵌合纤维小体 纤维素酶 自组装 蛋白相互识别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设计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宇昊 潘庭龙 +2 位作者 许德智 周喜超 李建林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864,共7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众多,参数设计较为复杂,常规方法难以保证设计效果。针对该问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阻尼系数、转动惯量、下垂系数和积分系数值大小,在分析比较不同参数值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动态响应效果的基础上,...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参数众多,参数设计较为复杂,常规方法难以保证设计效果。针对该问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改变阻尼系数、转动惯量、下垂系数和积分系数值大小,在分析比较不同参数值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无功动态响应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以系统动态响应稳定性能为目标的优化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松鼠搜索算法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选择出合理参数,有效提升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动态响应性能,具有较好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控制变量法 参数优化设计 松鼠搜索算法 动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阈值的BPE-dropout多任务学习的端到端语音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建 朵琳 +1 位作者 韦贵香 唐剑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2,共9页
针对语音识别任务中出现的未登录词问题,提出一种带阈值的BPE-dropout多任务学习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带随机性的字节对编码算法,在形成子词时引入带字数阈值的策略,将子词作为建模单元,编码器部分采用Conformer结构,与链接时序分类... 针对语音识别任务中出现的未登录词问题,提出一种带阈值的BPE-dropout多任务学习语音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带随机性的字节对编码算法,在形成子词时引入带字数阈值的策略,将子词作为建模单元,编码器部分采用Conformer结构,与链接时序分类和注意力机制相结合.为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引入动态参数对损失函数进行动态调节,并同时进行多任务训练和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用子词作为建模单元可有效解决未登录词问题,在多任务学习框架下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识别性能.在公开数据集THCHS30和ST-CMDS上,该模型实现了超过95%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多任务学习 字节对编码 动态调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路重构的构网型虚拟同步机改进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俊铭 石荣亮 +2 位作者 董政 李军徽 张玉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36-244,共9页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grid-forming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GFVSG)可提升电网电压调节能力以及频率稳定性的技术,但在有功指令内部扰动、电网频率外部扰动等工况下存在与同步发电机相类似的并网有功动态振荡问题。针对此问题,该研...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grid-forming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GFVSG)可提升电网电压调节能力以及频率稳定性的技术,但在有功指令内部扰动、电网频率外部扰动等工况下存在与同步发电机相类似的并网有功动态振荡问题。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建立GFVSG并网系统的并网有功闭环等效控制模型,分析GFVSG并网有功在内部有功指令与外部电网频率两种扰动下存在动态振荡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回路重构原理(loop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LRM)的GFVSG(LRM-GFVSG)改进控制方法,详细给出相应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搭建100 kV·A GFVSG并网系统的MATLAB仿真平台及其试验平台,利用仿真以及试验对比结果共同验证了LRM-GFVSG改进控制方法在抑制GFVSG并网有功动态振荡方面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可为提高GFVSG的动态响应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性 参数设计 构网型虚拟同步机 并网有功 动态振荡 回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质量比滚控式变质心飞行器动力学特性分析
15
作者 孙佳慧 胡玉东 +1 位作者 高长生 荆武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61,共12页
针对大质量比滚控式变质心再入飞行器结构参数设计问题,建立了包含活动体偏转运动的完整飞行器姿态伺服动力学模型,进而对活动体参数设计对姿态动力学耦合特性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首先根据Routh准则给出了飞行器的纵向静稳定区域,并讨... 针对大质量比滚控式变质心再入飞行器结构参数设计问题,建立了包含活动体偏转运动的完整飞行器姿态伺服动力学模型,进而对活动体参数设计对姿态动力学耦合特性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首先根据Routh准则给出了飞行器的纵向静稳定区域,并讨论了配平攻角与活动体配置参数间的关系。对飞行器系统的动力学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活动体偏转在控制滚转姿态的同时会对偏航姿态产生影响,进而造成控制精度的下降,甚至导致不稳定的飞行状态。为了在飞行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中提高飞行器的控制性能、最小化飞行器滚转机动对偏航通道的影响,采用多尺度法对活动体偏转与飞行器偏航姿态运动构成的耦合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在不同构型参数下的稳态解析解进行幅频响应特性分析,并给出考虑滚转偏航耦合约束下的大质量比滚控式变质心飞行器构型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心飞行器 动力学耦合 非线性振动 结构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杨开科 罗俊鹏 +3 位作者 马文静 耿远超 王德恩 袁强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正交遍历多维设计参数(光学反射镜与压电陶瓷的材料类型、几何尺寸和固定方式等),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压电片变形镜动态形状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优化得到具有预期响应带宽和驱动位移性能的压电片变形镜设计方案,并通过制备压电片变形镜的原理样件来验证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固有频率和镜面驱动位移幅值符合预期,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这可为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高效研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 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 正交遍历 多维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织构参数对往复式液压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17
作者 王文安 孙梦祯 +2 位作者 刘志奇 陈东良 谢志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4-79,共6页
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限制机械设备服役性能的主要原因,织构化处理是当前提升摩擦副接触面摩擦特性的有效方法,但当前的织构化研究缺乏液压工况下织构参数的设计体系。针对此问题,采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对往复运动形式下的织构化表面润滑、... 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限制机械设备服役性能的主要原因,织构化处理是当前提升摩擦副接触面摩擦特性的有效方法,但当前的织构化研究缺乏液压工况下织构参数的设计体系。针对此问题,采用仿真和试验方法,对往复运动形式下的织构化表面润滑、摩擦特性进行正交化分析。使用极差分析方法,以仿真组动压承载力与试验组磨损量为评价标准,得到各参数对织构化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权重为:直径>深度>面密度>形状,最优织构参数为外接圆直径700μm、形状三角形、深度300μm、面密度8%。建立了液压工况下的织构最优参数设计体系,为织构化处理在液压摩擦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多尺度织构参数 动压润滑 摩擦特性 最优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随机载荷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与功率响应分析
18
作者 王德莉 杨雯 +2 位作者 韦玮 裴海清 徐伟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5-1529,共15页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结构是波浪能发电系统的一类核心做功单元,它的研建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供电瓶颈技术推进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其机械构型、参数设计、俘能机制,该文建立了多自由度波能转换结构耦合运动模型...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结构是波浪能发电系统的一类核心做功单元,它的研建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供电瓶颈技术推进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研究其机械构型、参数设计、俘能机制,该文建立了多自由度波能转换结构耦合运动模型.通过对粒子群等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克服了多自由度迭代规模过大以及局部最优解困境等问题,丰富了算法功能,定性及定量测算了波能转换结构在二/四自由度、线性/非线性阻尼、两场景结构尺寸参数调控下的振荡及俘能效果.验证了多自由度、非线性阻尼等振控条件的俘能优势,同步探寻此类结构的动力学行为规律、参数优化设计及俘能机制高效路径.引入随机载荷以优化模型精度并做进一步探索,总结了噪声差异引致结构俘能效果的作用规律.为实际工程中波浪能转换结构的有效应用模式发展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浮子式波能转换结构 耦合模式 算法优化 动力学响应 参数设计 随机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动力设计参数 被引量:40
19
作者 向俊 曹晔 +2 位作者 刘保钢 赫丹 曾庆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986,共6页
基于高速列车-板式无碴轨道时变系统竖向振动分析理论,研究了车速、轨道几何不平顺幅值、CA砂浆刚度及阻尼等动力学参数对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合理的CA砂浆刚度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板... 基于高速列车-板式无碴轨道时变系统竖向振动分析理论,研究了车速、轨道几何不平顺幅值、CA砂浆刚度及阻尼等动力学参数对此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合理的CA砂浆刚度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板式无碴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均随车速及轨道几何不平顺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合理的CA砂浆刚度取值范围为1.0~1.5 GPa/m;CA砂浆阻尼应尽可能取较大值,有利于降低轨道板的振动,延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板式无碴轨道 动力参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坐标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动态优化设计 被引量:49
20
作者 张建润 卢熹 +2 位作者 孙庆鸿 彭文 姚树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949-1953,共5页
在大型高架桥式、高速、高精度五坐标龙门加工中心的动态设计中,通过动态测试的方法获得导轨结合面的特性参数并将其应用到数字仿真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在加工中心的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提出了灵敏度分析法和基于动刚度的结构优化... 在大型高架桥式、高速、高精度五坐标龙门加工中心的动态设计中,通过动态测试的方法获得导轨结合面的特性参数并将其应用到数字仿真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在加工中心的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提出了灵敏度分析法和基于动刚度的结构优化法,对主要部件的内部筋板结构进行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设计,提高了加工中心的动静态特性;针对加工中心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共振问题,巧妙利用机床的附属设备设计了抑制振动的调谐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加工中心 结合面参数 动态设计 调谐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