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头线圈在颅脑MRI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庆发 巩贺 +6 位作者 殷志杰 王静 刘泉源 徐东昊 杨浩然 荣康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16通道新生儿头线圈用于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体模检测法,选择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序列,设置相同参数,分别对新生儿头线圈及... 目的探讨16通道新生儿头线圈用于新生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体模检测法,选择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序列,设置相同参数,分别对新生儿头线圈及成人头线圈进行体外实验,处理图像得到两线圈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前瞻性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进行颅脑MRI检查的44例健康新生儿,以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应用新生儿头线圈和成人头线圈以相同参数对两组新生儿均采集加速因子R=2时的T2WI序列图像,测试图像SNR和灰白质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再分别调整加速因子R=2、3、4、5、6,测试线圈的并行采集能力。综合分析新生儿颅脑图像,计算两线圈的图像SNR和灰白质CNR,并由两名影像学诊断医师独立评价两线圈的并行采集能力,利用t检验对图像SNR和灰白质CNR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外实验中,新生儿头线圈的SNR高于成人头线圈,平均为成人头线圈的1.4倍,部分皮层表层区超过2倍。临床实验中,新生儿头线圈在双侧丘脑、基底神经节和额叶区域的图像SNR高于成人头线圈;新生儿头线圈在双侧丘脑、基底神经节与额叶白质的灰白质CNR高于成人头线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加速因子后,新生儿头线圈显示具有较高的并行采集能力。结论新生儿头线圈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颅脑的MRI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头线圈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配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斌 张学广 徐殿国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 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下存在次同步振荡失稳风险,构网型变流器可以改善混联系统在弱电网下次同步频段的稳定性。在新能源场站中可以适当配置构网型单元提高系统稳定性,故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的配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文中针对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问题,研究了变流器控制系统特性对构网型变流器配比边界条件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混联并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网型/跟网型变流器控制系统各关键参数以及构网型变流器中电压环控制结构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保证系统次同步频段小干扰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混联系统中构网型变流器配比下限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到了各影响因素约束下配比的稳定边界,并利用频域阻抗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基于RT-LAB半实物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混联系统 次同步振荡 配比 小信号稳定性 稳定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精确频域建模及简化稳定判据 被引量:3
3
作者 尚佳宇 虞家骏 +3 位作者 刘增 王施珂 李嘉瑞 刘进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频率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端口阻抗和频率-电流端口频域特性,文中构建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单机及其并联系统的精确小信号频域模型,其中包含了主电路动态、电压电流内环动态、功率环和锁相环频率动态及其互相作用动态。进而,基于该频域模型分析了频率动态的特性及其影响,并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利用盖尔圆定理推导出了基于该并联系统回率矩阵主对角元的简化稳定判据。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频域模型和简化稳定判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孤岛微网 并联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阻抗模型 频率动态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并行的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计算方法
4
作者 陈潭辉 霍力君 李喆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 为提高无线电引信回波仿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分层并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有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无线电引信仿真平台。该平台采用了三层并行计算方法,任务级实现了分布式节点并行计算,线程级实现了多核CPU多线程并行计算、数据级采用CUDA技术实现了GPU并行计算,同时设计相应的负载均衡策略,有效提高了分布式仿真平台的计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仿真计算表明,与传统单机串行计算方法相比,该计算方法的并行加速比可达到6.8~7.2倍,可有效缩短仿真时间,并且具有更好的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并行计算 分层并行 无线电引信 回波信号模拟 目标近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滤波器组技术在低频全天总功率测量实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兴涛 刘雄伟 +3 位作者 王伟华 吴亚军 余赟 杨小龙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8,共9页
作为探测宇宙再电离时期的重要方法之一,低频全天总功率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在频谱为50~200 MHz的全天总功率谱中寻找宇宙再电离时期极其微弱的中性氢21 cm信号。目前通常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来计算功率谱,其... 作为探测宇宙再电离时期的重要方法之一,低频全天总功率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在频谱为50~200 MHz的全天总功率谱中寻找宇宙再电离时期极其微弱的中性氢21 cm信号。目前通常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来计算功率谱,其存在的频谱泄漏问题,使得射频干扰(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无法彻底剔除,从而严重干扰了微弱的宇宙再电离信号的提取。多相滤波器组(polyphase filter bank, PFB)是一种将信号按频率均匀划分的技术,可以替代FFT计算功率谱。介绍了PFB的基本原理及基于统一计算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CUDA)的实现,并且通过仿真比较了PFB和FFT的性能,还比较了不同阶数的PFB性能差异。结果表明,PFB技术具有更平坦的带通响应、更窄的过渡带、更好的带外抑制。最后,对天马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及低频总功率实验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了PFB技术的优越性,为全天总功率实验的频谱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A PFB技术 GPU并行计算 信号处理 多相滤波器 FFT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稀疏域模型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
6
作者 王宏妍 白艳萍 +2 位作者 郑文康 王立府 续婷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4-933,共10页
针对现有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首先,对空域等角度均匀划分,构造超完备冗余字典;其次,采用并行坐标下降算法... 针对现有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估计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DOA估计方法.首先,对空域等角度均匀划分,构造超完备冗余字典;其次,采用并行坐标下降算法的思想对稀疏信号进行重构,得到信号在空域的稀疏系数矩阵;最后,将稀疏矩阵行向量的l2-范数映射到空域网格上,得到准确的DOA估计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小快拍、多信源条件下,该方法优于子空间类算法、贪婪类算法以及凸优化类算法,具有更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更高的DOA估计精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压缩感知 并行坐标下降算法 矢量水听器阵列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伯努利粒子滤波器的FPGA实现
7
作者 连红飞 李东升 +3 位作者 蒋彦雯 范红旗 肖怀铁 王国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5,共8页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 针对伯努利粒子滤波器在嵌入式应用环境中的高速、高效计算问题,以雷达微弱目标联合检测估计伯努利粒子滤波器为例,提出一种功能模块化、粒子规模可扩展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架构,并通过粒子状态流水计算、分层累加求和、并行化重采样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滤波计算速度。Xilinx ZC706评估板板载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架构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优异的加速比,当粒子数量为1 024时,相较于Intel Corei3-4130 CPU计算环境下的加速比约为10~4量级,该结果对伯努利粒子滤波技术在雷达、机器人、导航制导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努利粒子滤波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实时信号处理 流水并行化 重采样 联合检测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并联VDCM的新能源充电站一体化系统稳定控制
8
作者 薛宇 高博麟 +3 位作者 贺彬 钟薇 梁子泳 曹家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6-384,共9页
传统的控制策略在面对高功率充电需求和电网电压波动时难以适应实际需求。为此,提出基于交错并联虚拟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以期提高新能源充电站稳定运行能力。将交错并联DC/DC应用到充电站拓扑结构中,有效减小电动车充电站输出电流纹... 传统的控制策略在面对高功率充电需求和电网电压波动时难以适应实际需求。为此,提出基于交错并联虚拟直流电机(VDCM)控制策略以期提高新能源充电站稳定运行能力。将交错并联DC/DC应用到充电站拓扑结构中,有效减小电动车充电站输出电流纹波,提高充电站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引入VDCM控制策略,为新能源充电站输出提供稳定可靠的惯量、阻尼支撑,实现对新能源充电站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及阻尼系数对充电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并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的仿真模型分别选用电动汽车和电动重卡两种车型接入/断开充电站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充电站 虚拟电机 交错并联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的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技术
9
作者 程豪 周玮 +2 位作者 张泽恒 张一鸣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395-4405,共11页
在船舶、风电机组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对转轴的状态监测越来越重要。如何为安装于旋转机构上的监测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成为亟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是一个可行方案,它既适用于旋转结构的特殊应用场合,能... 在船舶、风电机组及轨道交通等领域,对转轴的状态监测越来越重要。如何为安装于旋转机构上的监测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成为亟待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是一个可行方案,它既适用于旋转结构的特殊应用场合,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又能够实现轴端状态数据的回传,实时监测转轴的健康状态。但是,对于一些较大轴径的旋转机构,系统将会面临两个问题:(1)接收线圈过长,会导致损耗严重,且接收线圈包裹整个转轴,线圈整体全部通电,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2)轴端接收侧的曲面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如何实现解耦。在此基础上,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结构,分析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间的解耦关系。同时,系统的副边能量线圈采用分段方式,以减小电磁辐射和线圈损耗,并提出三母线的电路结构,克服线圈过渡段时的功率跌落。然后建立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的等效电路,并分析系统的传输特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法模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平面-曲面解耦线圈结构,使得能量线圈与信号线圈之间的互感基本为0,三母线电路结构也将系统输出电压波动抑制在10%以内,实现了旋转机构无线电能与信号的并行传输,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构 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 平面-曲面解耦线圈 三母线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SANet网络的运动想象脑电分类
10
作者 杜江 毕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74,共8页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解码脑电信号时可能存在的特征挖掘不足及利用不充分问题,提出一种并行多尺度时间卷积结合滑动窗口技术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即MCSANet。首先,利用并行多尺度时间卷积有效捕获脑电信号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解码脑电信号时可能存在的特征挖掘不足及利用不充分问题,提出一种并行多尺度时间卷积结合滑动窗口技术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即MCSANet。首先,利用并行多尺度时间卷积有效捕获脑电信号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时域特征和空域特征;再利用滑动窗口切片技术对特征序列进行划分,增加特征序列样本数;之后,每部分特征序列样本都通过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配权重并加以融合,进一步突显出更多关键特征;最后,全连接层和SoftMax层共同协作,对捕获到的特征进行深入学习和精准分类。为了验证该模型的性能,在BCICIV-2a数据集上进行了详尽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者的平均分类准确率都高达81.69%,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在挖掘脑电深层潜在特征、提升运动想象脑电分类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信号 并行多尺度时间卷积 滑动窗口切片技术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消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设计
11
作者 李雪健 陈永强 +3 位作者 马宏 刘杨 王育欣 焦义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9,共14页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 针对天线组阵设备链路中相位校准(phase calibration, PCAL)信号的高效率真实相位提取这一需求,首先提出一种优化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辨率的PCAL信号真实相位提取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将该方法与深度计算单元(deep computing unit, DCU)并行计算技术相结合,提出PCAL信号真实相位并行提取方法,并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针对上述改进方法及实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FFT分辨率的方法相比传统FFT方法可实现约3倍的加速比;在引入并行计算后,加速比进一步提升近一个数量级,基于并行计算的PCAL信号相位实时提取系统可实现对有效带宽为2.2 GHz及以下、信号间隔为1 MHz、量化位数为8 bit的PCAL信号的相位实时提取。此外,设计的实时系统亦适用于其他变频设备的链路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提取 相位校准信号 天线组阵 并行计算 实时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线阵扩展协方差矩阵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12
作者 王绪虎 孙高利 +3 位作者 金序 侯玉君 王辛杰 陈建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行分块和重组,同时筛选对应的阵列流形矩阵,然后利用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PRIT)方法估计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双平行线阵的自相关和互相关信息,提升了二维DOA估计的性能,且无需谱峰搜索则可得到估计值,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节约了计算成本。仿真实验和湖上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线阵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扩展协方差矩阵 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channel differenc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with multi-kernel method 被引量:1
13
作者 Wei Gao Jianguo Huang Jing H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Although a various of existing techniques are abl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tection of the weak interesting sig- nal, how to adaptively and efficiently attenuate the intricate nois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n... Although a various of existing techniques are abl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tection of the weak interesting sig- nal, how to adaptively and efficiently attenuate the intricate nois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no available reference noise signal is still the bottleneck to be overcom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nar arrays, a multi-channel differencing method is presented to provide the prerequisite reference noise. However, the ingre- dient of obtained reference noise is too complicated to be use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noise only using the clas- sical linear cancellation methods. Hence, a novel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ulti-kernel normalized least- mean-square algorithm consisting of weighted linear and Gaussian kernel functions is proposed, which allows to simultaneously con- sider the cancellation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components in the reference nois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ut- pu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the novel multi-kernel adaptive filtering method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 method and the mono-kernel normalized least- mean-square method using the realistic noise data measured in the lake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multi-channel differencing multi-kernel learning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ay-error estimation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SAR systems in azimuth 被引量:1
14
作者 Lun Ma Guisheng Liao +2 位作者 Aifei Liu Yanling Jiang Ling Ch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815-821,共7页
For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s, since the minimum antenna area constraint is eliminated,wide swath and 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 can be achieved.However, the unavoidable array errors, consis... For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s, since the minimum antenna area constraint is eliminated,wide swath and 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 can be achieved.However, the unavoidable array errors, consisting of channel gainphase mismatch and position uncertainty, significantly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such systems. An iteration-free method i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estimate position and gain-phase errors.In our research, the steering 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a pair of Doppler bins within the same range bin are studied in terms of their rotational relationship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rotational matrix only depends on the position errors and the frequency spacing between the paired Doppler bins but is independent of gain-phase error. Upon combining the projection matri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aired Doppler bins, the position errors are directly obtained in terms of extracting the rotational matrix in a least squares framework. The proposed method,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elf-calibration algorithm, performs stably as well as has less computational loa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behave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even 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or estimation 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system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ZPW-2000移频信号检测方法
15
作者 武晓春 刘欣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7,共11页
针对ZPW-2000移频信号在不平衡牵引电流干扰时低频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注意力模块的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移频信号低频信息检测方法。首先,根据ZPW-2000移频信号的载频范围,使用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多尺度层提取相应载频调... 针对ZPW-2000移频信号在不平衡牵引电流干扰时低频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注意力模块的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移频信号低频信息检测方法。首先,根据ZPW-2000移频信号的载频范围,使用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多尺度层提取相应载频调制下的移频信号特征;其次,建立线性倒残差模块实现网络轻量化,在保证网络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减少网络参数,缩短网络检测时长;最后,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标定通道和空间特征权重,提升网络性能,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输出18种低频信号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将含有工频谐波干扰等5类噪声的移频信号输入低频检测模型中进行检测,平均准确率可达99.22%,召回率达到99.21%,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992,检测时间不超过0.249 s。该方法检测效果更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为带内噪声干扰条件下检测ZPW-2000移频信号的低频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 谐波干扰 多尺度神经网络 信号检测 ZPW-2000移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VSG并联组网系统的有功振荡特性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荣亮 兰才华 +3 位作者 张群英 周其锋 黄冀 王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储能虚拟同步机(VSG)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使得储能变换器具备一定的惯量支撑能力,但不可避免地引入有功动态振荡等问题,特别是在储能VSG并联组网系统(ESVPNS)中该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提出一种抑制ESVPNS有功动态振荡的有... 储能虚拟同步机(VSG)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使得储能变换器具备一定的惯量支撑能力,但不可避免地引入有功动态振荡等问题,特别是在储能VSG并联组网系统(ESVPNS)中该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提出一种抑制ESVPNS有功动态振荡的有功前馈补偿改进控制策略,利用包含虚拟惯量与一次调频参数的一阶低通滤波环节构造有功前馈项,通过调节前馈参数提升ESVPNS抑制有功动态振荡的能力,在既不依赖通信又无需微分运算的前提下,不影响ESVPNS有功的稳态均分效果。建立包含有功前馈环节的ESVPNS小信号数学模型,并详细给出前馈参数的设计过程。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虚拟同步机 有功动态振荡 并联组网系统 有功前馈 小信号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逸伦 宣鹏华 +2 位作者 李岩松 冉沅昌 王其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80,共13页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首先对光学电流传感的噪声特性以及光路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光学电流传感本征信号模型。引入消抖函数修正卡尔曼增益K,提出了消抖卡尔曼(Debouncing Kalman,DBK)算法,解决了标准卡尔曼增益K对初始状态依赖性强以及测量过程不确定性非常敏感带来的状态估计值严重抖动问题。并且引入了噪声方差递推估计,来保证在滤波过程中可以实时对噪声方差进行修正。在MATLAB进行了消抖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验证并与标准卡尔曼算法进行了滤波效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法推导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搭建光学电流传感实验平台,将所提算法在LabVIEW FPGA硬件平台并行实现,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且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流传感 消抖卡尔曼 本征信号 噪声方差估计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SOPC的多通道控制模块设计
18
作者 杨龙龙 蔡宁 +2 位作者 荀盼盼 苏世彬 刘任豪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90,共7页
针对某火炮对击发控制的高可靠性和准确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SOPC的多路信号采集和控制模块,应用于其击发控制。设计了以SOPC为核心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和控制电路,其中SOPC微内核与内部FPGA之间为双向实时通信机制,硬件采用Verilog ... 针对某火炮对击发控制的高可靠性和准确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SOPC的多路信号采集和控制模块,应用于其击发控制。设计了以SOPC为核心控制器的信号采集和控制电路,其中SOPC微内核与内部FPGA之间为双向实时通信机制,硬件采用Verilog HDL对SOPC进行了逻辑设计和外设电路构架,实现了多信号采集和控制,利用内部微处理器完成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交互,依托仿真测试平台完成了SOPC的通信时序和功能验证,并利用示波器和上位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从输入信号满足条件到输出相关信号的时延低至250μs,多次测试的时延误差不超过±10μs,而采用PLC控制器进行击发控制则需要3~8 ms,较好地满足了击发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发控制 SOPC 多信号检测控制 并行总线通信 Verilog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
19
作者 石默然 许承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信号导航模型 伪随机码 船载导航信号 FFT算法 并行捕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PRP(并行冗余协议)双路通信冗余系统性能测试验证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良 张宏强 +3 位作者 姚吉 包佳伟 张闻博 赵业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50,62,共5页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已由WLAN (无线局域网)逐步演进为LTE-M(长期演进-地铁),针对不同无线通信制式线路的贯通运营需求,根据WLAN与LTE-M的技术特点,提出PRP(并行冗余协议)双路冗余通信系统,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性能。[方...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技术已由WLAN (无线局域网)逐步演进为LTE-M(长期演进-地铁),针对不同无线通信制式线路的贯通运营需求,根据WLAN与LTE-M的技术特点,提出PRP(并行冗余协议)双路冗余通信系统,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性能。[方法]介绍了PRP双路冗余通信架构的数据传输方式。在深圳地铁11号线WLAN和LTE双系统覆盖区域进行了LTE单链路、WLAN单链路以及LTE和WLAN双链路的车地通信性能测试。以无锡地铁S1线和1号线贯通运营工程为例,进行了PRP双路冗余通信系统的应用验证。[结果及结论]PRP架构下,列车能兼容两种无线通信模式,并满足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的要求;列车经过LTE-M和WLAN两种不同无线通信传输方式覆盖区域时,可以实现两种模式的无缝切换;PRP架构与单链路LTE或WLAN相比,各种性能指标及无线冗余度均有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贯通运营 并行冗余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