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永磁同步电机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瑞 吴悠 +1 位作者 杜荣华 唐宏宾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于轨迹跟踪的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模型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二维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双轴运动系统进行了解耦,获得双轴运动系统的轮廓误差和切向误差。然后,利用特征模型方法,在每一轴位置环中设计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黄金分割自适应控制器,同时采用一种逻辑微分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轮廓控制精度。针对所设计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选定两个参数差异较大的电机针对曲率变化大的螺旋线轨迹进行两种不同控制方案对比仿真,并且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保证双轴运动系统的运行精度,该方案控制下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可以与基于PID控制器的轮廓误差控制效果相媲美,调试比PID控制方便、简单,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多轴协调控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特征模型 双轴运动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转子不平衡力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陶大军 陈阳 +1 位作者 李峥 戈宝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61-2973,共13页
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受轴间距限制,设计时会切掉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造成转子电磁力不平衡。为最大限度地抑制转子所受的不平衡电磁力,该文从双并列转子结构出发,分析了电机绕组电感参数不对称的原因,提出通过合理设计线圈跨距和分... 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受轴间距限制,设计时会切掉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造成转子电磁力不平衡。为最大限度地抑制转子所受的不平衡电磁力,该文从双并列转子结构出发,分析了电机绕组电感参数不对称的原因,提出通过合理设计线圈跨距和分布平衡三相电感。在此基础上,构建转子所受总电磁力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各个分力的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各个分力对转子所受总电磁力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占空角、优化耦合间距、采用定子端部不对称结构、采用转子偏心结构和切除部分单元电机五种优化方法,实现对转子所受电磁力的优化,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化效果,以及其对转矩脉动的影响,总结了不同优化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并列转子 永磁直驱电机 电磁力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及抑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阳 陶大军 +2 位作者 王立坤 戈宝军 李守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57-6370,共14页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限制了其在并行对驱类机械装备中的应用。该文对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对比了N-N型、N-S型两种转子结构,阐明... 双并列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由于部分定子铁心和绕组的缺失,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限制了其在并行对驱类机械装备中的应用。该文对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转矩脉动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对比了N-N型、N-S型两种转子结构,阐明了N-S型转子结构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转矩脉动产生机理研究,按照影响因素不同,逐次分析了齿槽效应、端部效应、永磁齿轮效应以及绕组参数不对称对电机转矩脉动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各个转矩分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有限元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针对产生转矩脉动的不同分量,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其中抑制空载转矩可以通过优化电机的结构参数来实现,抑制纹波转矩可以通过优化绕组位置分布来实现。搭建样机实验平台,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并列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 转矩脉动 空载转矩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转子永磁电机双风道冷却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前 周亚南 +3 位作者 徐高红 史浩 刘正蒙 刘国海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混合转子永磁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的优势,但也导致电机散热空间和散热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根据其特有的转子结构提出一种双风道冷却系统,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电机温度场进行验证。首先,根据... 混合转子永磁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的优势,但也导致电机散热空间和散热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根据其特有的转子结构提出一种双风道冷却系统,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电机温度场进行验证。首先,根据电机损耗和尺寸设计一个适合双风道的轴流风扇。其次,对不同进、出风口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选出冷却性能较好的参数组合。最后对单风道和该参数组合下的双风道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双风道冷却结构后电机散热能力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转子永磁电机 计算流体力学 轴流风扇 双风道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机用并轴双转子永磁电机齿槽力矩机理分析与抑制
5
作者 戈宝军 商海洋 林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1,共11页
针对并轴双转子永磁电机过大的齿槽力矩以及转矩脉动大等电磁问题,采用传统单个槽齿槽转矩理论以及双转子电机边端力矩波动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了并轴双转子电机齿槽力矩的特殊组成成分以及其各部分转矩的谐波阶次。分析改变磁极偏心距和... 针对并轴双转子永磁电机过大的齿槽力矩以及转矩脉动大等电磁问题,采用传统单个槽齿槽转矩理论以及双转子电机边端力矩波动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了并轴双转子电机齿槽力矩的特殊组成成分以及其各部分转矩的谐波阶次。分析改变磁极偏心距和转子斜极对电机齿槽力矩和转矩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构建电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改变永磁体偏心距和斜极块数来约束电机的优化变量,并采取约束关系以及优化目标求解出最优转子结构参数。构建有限元模型,验证齿槽力矩理论的正确性。对比采用最优转子结构参数下电机的电磁性能与优化前电机的电磁性能,优化后电机的齿槽力矩、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验证了采用磁极偏心和转子斜极复合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轴双转子永磁电机 齿槽力矩 转子斜极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非对称负载运行特性
6
作者 戈宝军 范阵雨 林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5,共11页
双并列转子电机在驱动两侧非对称负载时,轻载侧电机的功角较低,产生了电机材料浪费,效率低等问题。为提升电机整体输出功率,基于双并列转子电机基本理论采用解析法求得电机驱动转矩平均值的表达式,进而提出轻载侧绕组提前的结构设计。... 双并列转子电机在驱动两侧非对称负载时,轻载侧电机的功角较低,产生了电机材料浪费,效率低等问题。为提升电机整体输出功率,基于双并列转子电机基本理论采用解析法求得电机驱动转矩平均值的表达式,进而提出轻载侧绕组提前的结构设计。而后以一台12极72槽双并列转子电机为例,建立其磁网络模型,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得出驱动转矩的解析计算式,分析转子偏差角对电机基本转矩脉动的影响,得出最佳绕组提前槽数。最后,针对电机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使用响应曲面法,以基本转矩脉动为目标函数,以永磁体偏心距、永磁体极弧系数、并接区高度作为自变量对电机进行优化,有效降低电机转矩脉动,验证了绕组前置的结构改进对提升电机非对称状态下的输出转矩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并列转子 转矩脉动 等效磁网络 响应曲面法 耦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子连体双转子同步并行直驱永磁电机 被引量:9
7
作者 戴思锐 张炳义 +2 位作者 厉伟 冯桂宏 王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07-2118,共12页
提出一种定子连体双转子同步并行直驱永磁电机,用于双螺杆泵、挤压类负载并行对驱机械装备中,该电机取消传动齿轮等驱动设备,解决了动密封问题,可保证负载并行两轴同步性,系统效率得到提升。文中阐述定子连体双转子同步并行直驱永磁电... 提出一种定子连体双转子同步并行直驱永磁电机,用于双螺杆泵、挤压类负载并行对驱机械装备中,该电机取消传动齿轮等驱动设备,解决了动密封问题,可保证负载并行两轴同步性,系统效率得到提升。文中阐述定子连体双转子同步并行直驱永磁电机基本结构与运行机理;提出双转子之间区域为同步区,利用等效磁路法详细分析双转子不同位置时同步区磁路特点及电机电磁关系;提出电机设计方法,分析同步区对电机性能影响。设计制造一台电机进行仿真与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电机达到直驱负载要求,较原有驱动电机具有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密封更完善、体积更小、同步性更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直驱 双转子同步 定子连体 永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双并列转子低速永磁直驱电机设计方法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陶大军 陈阳 +1 位作者 李凌霄 戈宝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0,共9页
针对二辊式轧机、双螺杆泵等并行同步对驱类设备存在体积庞大、主从动轴同步性差且需要定期维护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直驱系统,整个传动系统更加紧凑高效。结合工程需求,构建了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的基本结构,定义了双... 针对二辊式轧机、双螺杆泵等并行同步对驱类设备存在体积庞大、主从动轴同步性差且需要定期维护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直驱系统,整个传动系统更加紧凑高效。结合工程需求,构建了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的基本结构,定义了双并列转子永磁电机定子耦合区内的设计关键参数,并基于等效磁路法对耦合区磁路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定子分块规则和冲片几何结构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耦合区内耦合角的确定方法。对一台额定功率为1 200 kW、额定转速为20 r/min的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电机进行了电磁设计,通过数值仿真对所设计的电磁方案进行了校核分析,探讨了占空角大小对转矩脉动和转子所受不平衡电磁力的影响,为双并列转子永磁直驱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并列转子 永磁电机 磁路 耦合区 电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PMSM无传感器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海珠 谢顺依 +1 位作者 张林森 王松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6,共5页
为了使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双转子PMSM)在全速域实现无传感器精确控制,研究了该种电机双转子位置的复合自检测方法。结合面贴式双转子PMSM的结构,在低速区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确保检测精度,高速区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确保动态响应... 为了使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双转子PMSM)在全速域实现无传感器精确控制,研究了该种电机双转子位置的复合自检测方法。结合面贴式双转子PMSM的结构,在低速区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确保检测精度,高速区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确保动态响应。将两种方法的优势相结合,设计出无传感器复合控制系统,并给出了速度切换区间和加权切换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在高低速之间实现平滑切换,在全速域实现转子位置的准确检测,并保持双转子的等速对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PMSM 无传感器复合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全速域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戈宝军 姜汉 +1 位作者 林鹏 陶大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90,共11页
为有效分析和削弱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首先给出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并接区气隙尺寸确定的一般原则,其次在计及并接区特殊结构参数的情况下给出各部分等效磁导的计算公式,进而建立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等效磁... 为有效分析和削弱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首先给出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并接区气隙尺寸确定的一般原则,其次在计及并接区特殊结构参数的情况下给出各部分等效磁导的计算公式,进而建立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等效磁网络模型,并通过能量差分法建立该电机齿槽转矩的解析表达式,然后以一台双8极54槽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建立其2D有限元计算模型,综合分析电机并接区气隙、永磁体、槽口宽度等不同结构的尺寸参数对齿槽转矩的影响,得到削弱并轴式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的有效方法,最后使用田口法以电机齿槽转矩为优化目标,以并接区气隙尺寸、永磁体尺寸、定子槽口宽度等不同参数作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分析,有效提高电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轴式双转子 永磁同步电机 等效磁网络 等效磁导 齿槽转矩 田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枢齿偏移法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凯 张炳义 冯桂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5-106,共12页
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恒功率运行范围宽与低速大转矩输出能力强的特点。电机在大转矩输出与高速恒功率运行时电流会导致双层气隙磁场分布畸变,易引发较大的电磁振动噪声。该文基于一台85kW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首先对... 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恒功率运行范围宽与低速大转矩输出能力强的特点。电机在大转矩输出与高速恒功率运行时电流会导致双层气隙磁场分布畸变,易引发较大的电磁振动噪声。该文基于一台85kW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首先对双层气隙磁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偏移因子提出一种基于内、外电枢齿偏移削弱电机振动噪声的方法,推导出电枢齿偏移电磁激振力波的解析表达式,总结出电磁激振力波的变化规律。然后借助有限元平台对比分析内、外电枢齿偏移前后振动响应频谱与噪声特性,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削弱电机的振动噪声。最后对样机主要噪声分布工作点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解析计算及仿真分析结果相符,验证了所提的双面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振动噪声分析与削弱方法的准确性,为该类电机振动噪声的计算分析与识别抑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转子 振动噪声 电枢齿偏移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的无刷直流电机转矩脉动抑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珍国 孙启航 +2 位作者 王鹏磊 邵淑敏 贾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987-2996,共10页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非正弦的主磁场分布和反电动势波形,在方波电流驱动下产生较大转矩脉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机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模型,得出该...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非正弦的主磁场分布和反电动势波形,在方波电流驱动下产生较大转矩脉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的转矩脉动抑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无刷直流电机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模型,得出该坐标系下d轴电枢反应和电磁转矩各自取决于dq轴电流的结果;其次,给出了以变换前后绕组产生的d轴电枢反应和电磁转矩不变为原则的三相电流和dq轴电流之间变换方法;最后,利用该变换方法,得到所需dq轴电流对应的三相电流,并对该电流进行闭环控制,进而实现无助磁和去磁的瞬时恒定转矩控制。所提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和DSP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转子永磁体磁场定向 转矩脉动抑制 d轴电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滑模控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德荣 贺锐智 +2 位作者 黄守道 贺声涛 钟义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06-1814,共9页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平衡负载及扰动情况下运行时会出现运行不稳定、鲁棒性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在双转子两边不同负载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实时切换参考坐标系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在不平衡负载及扰动情况下运行时会出现运行不稳定、鲁棒性差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该文在双转子两边不同负载的情况下,分析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实时切换参考坐标系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实时比较转矩角的大小以切换控制所需的坐标系来实现双转子的动态控制。同时,针对动态控制系统易受到负载扰动影响的问题,构建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动态滑模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定子双转子盘式对转永磁同步电机 不平衡负载 动态滑模控制 转矩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起动过程中永磁体退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上官璇峰 周敬乐 蒋思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134,共9页
针对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起动过程中永磁体的退磁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该电机的退磁机理,确定了永磁体退磁幅度最大部位。并在永磁体退磁幅度最大部位内选择一个参考点,重点讨论电机在不同条件下起动过程中参考点的退磁情况。分析... 针对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起动过程中永磁体的退磁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该电机的退磁机理,确定了永磁体退磁幅度最大部位。并在永磁体退磁幅度最大部位内选择一个参考点,重点讨论电机在不同条件下起动过程中参考点的退磁情况。分析了负载转矩、转动惯量和永磁转子初始位置对起动过程中永磁体退磁的影响。研究了双鼠笼绕组对定子磁场退磁的屏蔽作用。确定了电机在极端工作条件下的退磁区域,并对电机永磁体发生局部不可逆退磁前后的稳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电机起动过程具有较大的退磁风险,双鼠笼绕组对永磁体退磁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双鼠笼永磁感应电机 起动过程 退磁分析 屏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体助磁的双转子双鼠笼异步电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上官璇峰 蒋思远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7期757-762,共6页
针对异步电机功率因数低的问题,对一种新型电机—永磁体助磁的双转子双鼠笼异步电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创新性地采用了双鼠笼的结构,并对笼间磁轭厚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 针对异步电机功率因数低的问题,对一种新型电机—永磁体助磁的双转子双鼠笼异步电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创新性地采用了双鼠笼的结构,并对笼间磁轭厚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电机和双转子单鼠笼异步电机及普通异步电机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比较3种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运行状况来研究电机的起动能力和稳态运行性能。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永磁体助磁的双转子双鼠笼异步电机较双转子单鼠笼异步电机和普通异步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因数和效率,较双转子单鼠笼异步电机具有更好的起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感应电机 双鼠笼 双转子 起动能力 稳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忠 吴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建立了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各个仿真模块在MATLAB/Simulink中的建模方法。使用矢量控制系统和空间矢量控制系统对所建立的电机模型进行了仿真,测试了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矢量控制和空间矢量PWM控制的转矩、转速... 建立了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各个仿真模块在MATLAB/Simulink中的建模方法。使用矢量控制系统和空间矢量控制系统对所建立的电机模型进行了仿真,测试了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矢量控制和空间矢量PWM控制的转矩、转速和电流响应曲线,并且深入分析了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稳定运行和瞬态运行时的特点,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时,动、静态响应有所区别,适用于不同场合,为双转子电机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 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矢量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鸭舵的单通道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开创 高欣宝 +1 位作者 刘秋生 陈浩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针对固定鸭舵弹道修正组件在旋转稳定榴弹中的应用问题,介绍了固定鸭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电流、转速双闭环单通道滚转控制策... 针对固定鸭舵弹道修正组件在旋转稳定榴弹中的应用问题,介绍了固定鸭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转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电流、转速双闭环单通道滚转控制策略。通过双轴仿真测试转台,对电机控制效果及模拟飞行进行了模拟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方式控制效果较好,控制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弹药简易制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式 永磁无刷电机 固定鸭舵 滚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F103的双轴交流伺服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智聪 宋宝 唐小琦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1290-1293,共4页
针对传统单轴交流伺服系统存在体积大和成本高的问题,为满足工业自动化行业对结构紧凑型伺服驱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全数字双轴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分析了伺服系统实现原理和软硬件方案的基础上,该系统充分利用了STM32F103的2个高... 针对传统单轴交流伺服系统存在体积大和成本高的问题,为满足工业自动化行业对结构紧凑型伺服驱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全数字双轴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分析了伺服系统实现原理和软硬件方案的基础上,该系统充分利用了STM32F103的2个高级定时器、3个高速AD、2个正交编码器接口等丰富的片上资源,采用了单个STM32F103为主控制器,以两块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功率电路,使系统结构紧凑。实验结果表明,该双轴驱动器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交流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STM32F1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波电流注入法的IPMSM多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公德 王朋 刘宝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3,共8页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的定子电阻、直轴电感、交轴电感和转子永磁磁链易发生变化,降低了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梯形波电流注入的IPMSM多参数在线辨识方法。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IPMSM的定子电阻、直...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PMSM)的定子电阻、直轴电感、交轴电感和转子永磁磁链易发生变化,降低了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梯形波电流注入的IPMSM多参数在线辨识方法。采用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IPMSM的定子电阻、直轴电感、交轴电感和转子永磁磁链,解决了4个参数同时在线辨识所存在的欠秩问题,并且梯形波电流注入法减小了电动机的转矩脉动。为实现待辨识参数的快速和准确的收敛,研究了持续激励条件。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中对逆变器的非线性进行建模分析,减小了逆变器的非线性对IPMSM参数辨识精度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多参数在线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定子电阻 直轴电感 交轴电感 转子永磁磁链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参数在线辨识 梯形波电流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链辨识
20
作者 陈涛 郭壮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转子磁链的准确辨识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转子磁场监控,确保其驱动系统可靠运行并实现高性能控制的有效方法。为解决测量噪声、电机参数变化及辨识模型欠秩对转子磁链辨识精度影响的问题,提出... 转子磁链的准确辨识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转子磁场监控,确保其驱动系统可靠运行并实现高性能控制的有效方法。为解决测量噪声、电机参数变化及辨识模型欠秩对转子磁链辨识精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算法的PMSM转子磁链辨识方法,可在确保满秩辨识的前提下,减小测量噪声与电机参数变化对转子磁链辨识精度的影响,实现PMSM转子磁链的准确辨识,并在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降低了算法计算量,合理兼顾了辨识精度与辨识速度。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磁链辨识 参数敏感性分析 双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