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环境法权范式取代环境权利范式--从环境法现实体系出发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47,共18页
现有的环境法研究和构建并没有脱离权利范式。从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来看,这种范式既无法完成自身证成,也与环境实定法存在较大的不兼容性,自身还存在明显的缺陷。环境法权范式的出现将给环境法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法权范式的... 现有的环境法研究和构建并没有脱离权利范式。从环境法理论与实践来看,这种范式既无法完成自身证成,也与环境实定法存在较大的不兼容性,自身还存在明显的缺陷。环境法权范式的出现将给环境法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法权范式的实质是权利和权力的统一体,在肯定权利的同时,正视和确立了权力在法律秩序和运行中的角色和作用。它使得公共利益这一和权利并行的重要环境法现象觅得了法学理论上的落脚点。环境法权范式所构建的环境法律体系,并不是对权利范式的套用或者补充,而是在符合宪法规范的前提下,立足于环境权利调整和权力配置而形成的制度体系。在构造路径上,环境法权范式应当抓住我国《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的契机,对环境权力和权利进行有序的调整、优化,并进行相应的制度构建,包括但不局限于权利保障制度、权利限制制度以及司法救济制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范式 环境法权 环境法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 被引量:30
2
作者 蔡守秋 吴贤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9,共17页
"主、客二分"和"主、客一体"这两种范式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后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 "主、客二分"和"主、客一体"这两种范式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后者的基本观点是"主体≠人、客体≠物"。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的范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彻底克服"主、客二分"范式的逻辑弊病,发扬"主、客一体"范式理论优势的需要;是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告别旧时代,信任和投入新时代的需要;是学科健康发展、深化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 客二分” “主 客一体” 范式转变 环境资源法 法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的基础与导向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德敏 杜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7,共9页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导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主客一体"的革命性范式,彰显了相关论者范式建构的自觉,并推动了环境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范式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人...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导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主客一体"的革命性范式,彰显了相关论者范式建构的自觉,并推动了环境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范式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人"的价值序位而遭遇同样的困境,以理论建构为重心同样忽视了对应对环境问题实践的有用性的追求。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应以"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为指导,在一定限度内完成向"实践导向"的转变。重建现代环境法学方法论应该从主体要求、价值观要求、技术要求及规范要求四个维度展开,社会工程哲学基础上的创新恰恰涵盖了这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社会工程的系统论哲学恰当地应用于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 主客一体 协调发展 实践导向 社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与资源习惯法对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及其互动探讨——以四川省宜宾市周边四个苗族乡的习惯法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健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国家制定的环境与资源法体系由于移植制定法的缺陷、立法与实践脱节、环境保护的地域性等诸多原因,在实践中存在若干困境。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四个苗族乡环境与资源习惯法的实证研究及其与国家法的对照,可以看出习惯法是对国家法的有益... 国家制定的环境与资源法体系由于移植制定法的缺陷、立法与实践脱节、环境保护的地域性等诸多原因,在实践中存在若干困境。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四个苗族乡环境与资源习惯法的实证研究及其与国家法的对照,可以看出习惯法是对国家法的有益补充。在分析习惯法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汲取精华、下放民族地区立法权、人员和财政支持等若干建议,以构建一个习惯法与国家法良性互动的可能路径,以期为苗族地区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资源保护 习惯法 国家法 苗族地区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