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递函数的高速受电弓跟随性研究
1
作者 孔令楠 周宁 +3 位作者 程尧 蒋聪健 孙翌 张卫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3-542,共10页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对列车弓网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受电弓的跟随性作为动力学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弓网的动态接触性能与受流质量。为厘清高速受电弓的跟随性随受电弓参数变化的机理,进而改善弓网动力学性能,首先推导受电弓三...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对列车弓网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受电弓的跟随性作为动力学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弓网的动态接触性能与受流质量。为厘清高速受电弓的跟随性随受电弓参数变化的机理,进而改善弓网动力学性能,首先推导受电弓三质量块等效模型的传递函数;然后以此为基础初次建立了反映受电弓跟随性能的全新数学理论模型,并结合数值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基于该模型运用仿真计算、理论推导与灵敏度分析得到在1.5~12 Hz激振频率下跟随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电弓跟随性的极大值发生在受电弓反向共振频率,即2阶固有频率段。弓头、上框架的等效质量、刚度、阻尼和下框架的等效刚度与跟随性呈负相关;下框架的等效质量、阻尼与跟随性呈正相关。弓头和框架的等效质量与跟随性极值频率呈负相关;等效刚度与跟随性极值频率呈正相关。灵敏度分析显示弓头和框架的等效质量对跟随性影响较大,变化率数量级为10^(0)~10^(1);其次是等效阻尼,变化率数量级为10^(-2)~10^(-1);最后是等效刚度,变化率数量级普遍低于10^(-3),下框架的等效刚度改变几乎不影响跟随性。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较精确的受电弓跟随性数学模型,并详细展示了受电弓各等效参数变化对跟随性的影响率,为跟随性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受电弓 受流质量 传递函数 跟随性 规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晓 周宁 +1 位作者 张欣 魏海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7,32,共7页
[目的]既有对接触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大多基于受电弓底座仅有纵向自由度的假设,忽略了轮轨激励引起的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需要将车辆-受电弓-接触网(以下简称“车-弓-网”)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刚... [目的]既有对接触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大多基于受电弓底座仅有纵向自由度的假设,忽略了轮轨激励引起的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需要将车辆-受电弓-接触网(以下简称“车-弓-网”)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刚性接触网、柔性接触网两种接触网类型下的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案例线路上进行了弓网动态受流试验,对所建的刚性接触网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基于列车运行速度为80 km/h、90 km/h、100 km/h、110 km/h及120 km/h五种速度工况,选取了其中两种速度工况对刚性接触网受电弓绝缘子底座处的垂向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在五种速度工况下分别对两种接触网类型下弓网模型、车-弓-网模型的各动态响应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所建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是合理的。车体振动会对弓网受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柔性接触网下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影响很小,可不予考虑;刚性接触网下,与未考虑车体垂向振动的弓网模型相比,考虑了车体垂向振动的车-弓-网模型计算得到的弓网接触压力统计最小值、弓头最大抬升位移均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弓网接触压力统计最小值变化率的最大值为24.7%,弓头最大抬升位移变化率的最大值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车-弓-网关系 弓网受流性能 车体垂向振动 多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ing dynamic pantograph loads with combined numerical analysis
3
作者 F.F.Jackson R.Mishra +6 位作者 J.M.Rebelo J.Santos P.Antunes J.Pombo H.Magalhaes L.Wills M.Askill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1期81-94,共14页
Appropriate interaction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is imperative for smooth operation of electric trains.Changing heights of overhead lines to accommodate level crossings,overbridges,and tunnels pose significant ... Appropriate interaction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is imperative for smooth operation of electric trains.Changing heights of overhead lines to accommodate level crossings,overbridges,and tunnels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maintaining consistent current collection performance as the pantograph aerodynamic profile,and thus aerodynamic load changes significantly with operational height.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se the global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aerodynamic forces acting on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n HSX pantograph operating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orientations,such that the results can be combined with multibody simulations to obtain accurate dynamic insight into contact forces.Specifically,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ntograph component loads in a representative setting,such as that of the recessed cavity on a Class 800 train.From an aerodynamic perspective,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otal drag force acting on non-fixed components of the pantograph is larger for the knuckle-leading orientation rather than the knuckle-trailing,al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found to reduce with increasing pantograph extension.Combining the aerodynamic loads acting on individual components with multibody tools allows for realistic dynamic insight into the pantograph behaviour.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how considering aerodynamic forces enhance the realism of the models,leading to behaviour of the pantograph-catenary contact forces closely matching that seen in experimental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tograph-catenary interaction Pantograph aerodynamic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Pantograph loads current collec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刚性弓网系统受电弓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4
作者 蔚超 周宁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通过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DSA250型受电弓六个结构参数变化对速度为160km/h的高速刚性地铁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选出了能改善受流性能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并对各参数对受流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 通过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DSA250型受电弓六个结构参数变化对速度为160km/h的高速刚性地铁弓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选出了能改善受流性能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并对各参数对受流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选出的优组合参数能明显提高弓网系统的动态受流质量;六个结构参数中,受电弓弓头质量对弓网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最大,而上框架质量对受流性能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耦合系统 结构参数 正交试验设计 受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弦故障影响下的接触网锚段区域动态行为研究
5
作者 姜鸿鹏 徐焱 +2 位作者 刘振东 张士奎 隋明君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3期182-189,共8页
锚段关节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行为直接影响高速运行工况下的弓网受流性能。目前,吊弦断裂等吊弦故障频繁出现在高速铁路接触网锚段区域,并对高速铁路弓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威胁。研究吊弦故障影响下的... 锚段关节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行为直接影响高速运行工况下的弓网受流性能。目前,吊弦断裂等吊弦故障频繁出现在高速铁路接触网锚段区域,并对高速铁路弓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威胁。研究吊弦故障影响下的接触网锚段关节区域的动态行为对确保弓网系统受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某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锚段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完整的三维锚段关节模型,并进一步搭建了包含锚段关节区间的“受电弓-接触网”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运行速度对弓网耦合接触力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锚段关节处吊弦故障影响下的锚段区域动态行为。由仿真计算结果可见,建立的锚段关节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其动态行为,锚段关节处吊弦故障会显著恶化弓网受流性能和邻近区域的吊弦动力学行为,增加吊弦断裂风险,因此有必要在接触网巡检时对锚段关节处的吊弦状态进行仔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段关节 弓网受流性能 受电弓-接触网系统 吊弦故障 吊弦断裂 仿真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和空气动力学模型的高速受电弓动态性能仿真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燕 吴俊勇 郑积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59,共5页
建立了接触网和受电弓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和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MSC-Marc及STAR-CD软件,研究受电弓动态受流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接触实现2个子系统耦合,对弓网进行动态仿真;通过高速受电弓三维模型,对受电弓高速空气动力学性能进... 建立了接触网和受电弓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和空气动力学模型,采用MSC-Marc及STAR-CD软件,研究受电弓动态受流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接触实现2个子系统耦合,对弓网进行动态仿真;通过高速受电弓三维模型,对受电弓高速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简单链型悬挂比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线动态抬升量和平均接触压力均小,在速度250 km/h时,气流对受电弓产生的抬升力约为12 N,空气阻力为55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受流 受电弓 有限元模型 空气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风下高速铁路接触网抖振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洋 刘志刚 +2 位作者 汪宏睿 侯运昌 韩志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4,共8页
接触网系统在短周期脉动风的作用下,会发生抖振现象,从而引起弓网受流的恶化。本文考虑作用在接触网上的水平与竖直脉动风和静风载荷,推导作用在接触网系统上的抖振力模型;采用Davenport谱和Panosfsky谱,运用谐波合成法分别模拟水平和... 接触网系统在短周期脉动风的作用下,会发生抖振现象,从而引起弓网受流的恶化。本文考虑作用在接触网上的水平与竖直脉动风和静风载荷,推导作用在接触网系统上的抖振力模型;采用Davenport谱和Panosfsky谱,运用谐波合成法分别模拟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脉动风时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弓网耦合模型,将抖振力施加到接触网模型中,分析接触网在脉动风下的风振响应,对脉动风作用下的弓网系统进行动态仿真,研究脉动风下接触网抖振对弓网动态受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动风引起的接触网抖振对弓网受流影响很大,在研究接触网风振响应和弓网动态特性时,应综合考虑静风载荷和脉动风载荷的影响;脉动风攻角的变化对弓网受流影响明显,风攻角是研究风载荷下弓网受流性能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 抖振 动态受流性能 风攻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场对弓网系统动态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飞 刘志刚 韩志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42,共7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弓网系统模型,对在随机风场中的受电弓-接触网动态性能进行仿真研究。模型中采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模拟接触线和承力索,受电弓和接触网模型之间通过接触实现耦合,使弓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仿真;采用适合接... 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弓网系统模型,对在随机风场中的受电弓-接触网动态性能进行仿真研究。模型中采用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模拟接触线和承力索,受电弓和接触网模型之间通过接触实现耦合,使弓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动态仿真;采用适合接触网随机风场计算的沿高度不变的Davenport谱,运用谐波合成法数值模拟风场。在此基础上,采用MSC-Marc软件完成弓网系统在不同随机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随机风的功率谱函数与目标谱结果非常吻合,随机风场对接触网风振响应及弓网间的动态性能影响很大,且沿风向定位器的第一吊弦退出工作时间随风速增大而增长。通过仿真结果比较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随机风场下弓网系统结构参数配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随机风场 动态受流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总体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蒋先国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1期48-52,共5页
从明确弓网系统及接触悬挂评价标准入手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的分析和总结 ,确立高速接触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接触网是通过与其接触线相互摩擦运动的受电弓向电动车组或电力机车受流 ,弓网间稳定、良好的功率传输是实现高速... 从明确弓网系统及接触悬挂评价标准入手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设计的分析和总结 ,确立高速接触网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接触网是通过与其接触线相互摩擦运动的受电弓向电动车组或电力机车受流 ,弓网间稳定、良好的功率传输是实现高速行车的关键。为了衡量弓网间的受流质量 ,首先应确定对弓网关系进行评价的标准 ,而接触悬挂的评价标准则用于悬挂参数的确定。所选悬挂参数能否满足弓网间受流标准的要求并是否为最佳 ,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或试验进行验证和优化。高速接触网的设计要体现安全、可靠和免维护性。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接触网 总体设计 悬挂 弓网系统 受电弓 受流特性 接触压力 电气化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受流性能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戴南山 《电力机车技术》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简述高速情况下影响机车受流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机理, 并对提高受流性能提出了简统化的设想。
关键词 受电弓 高速受流性能 波动传播速度 抬升量 磨耗 列车 电力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接触网拉出值布置方式对弓网受流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静 周宁 +3 位作者 邹栋 黄仲 程尧 张卫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7,共6页
以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典型刚性接触网拉出值正弦波布置方式与Z字形布置方式的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频谱分析研究了两种布置方式下的弓网受流性能,实现了服役状态下弓网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研究了拉出值布置方式... 以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典型刚性接触网拉出值正弦波布置方式与Z字形布置方式的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频谱分析研究了两种布置方式下的弓网受流性能,实现了服役状态下弓网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研究了拉出值布置方式对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布置方式的接触压力统计参数差异较小,但Z字形布置方式的受流质量更好,且对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刚性接触网 拉出值布置方式 弓网受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轨供电系统中受流器与第三轨的接触压力及其对受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晓芳 柳拥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轨供电系统 接触压力 受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隧道内行驶时气动特性对受电弓变形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修云良 杜礼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高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产生的气动力会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弓网的受流稳定性.建立了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受电弓的气动分析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受电弓气动载荷进行分析,研究列车以... 高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产生的气动力会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压力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弓网的受流稳定性.建立了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受电弓的气动分析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受电弓气动载荷进行分析,研究列车以不同速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在气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隧道内以250、300、350 km/h运行时,受电弓表面所受压力增长率分别为15.11%和11.72%,其中受电弓气动阻力占总阻力的8% ~ 14%.在上臂杆两端增加横拉杆后,受电弓弓头变形量减少18.98%,上臂杆变形量减少18.96%,下臂杆变形量减少19.09%,表明受电弓的强度明显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受电弓的受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受电弓 数值分析 受流性能 压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度影响的靴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小红 张静 金伟 《电气化铁道》 2020年第6期65-68,97,共5页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接触轨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严重时将导致绝缘支架破坏甚至断裂。为研究温度应力作用下靴轨振动特性,建立靴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不同的温度载荷,研究不同温度场中的集电靴-接触轨动态性能。采用梁单元模拟... 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接触轨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严重时将导致绝缘支架破坏甚至断裂。为研究温度应力作用下靴轨振动特性,建立靴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不同的温度载荷,研究不同温度场中的集电靴-接触轨动态性能。采用梁单元模拟接触轨,采用弹簧单元模拟绝缘支架等支撑结构,集电靴和接触轨模型之间通过罚函数法实现耦合,完成靴轨系统的整体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绝缘支架卡死的情况下,随着接触轨温度的升高,接触轨挠度逐渐增大;随着接触轨温度的降低,接触轨挠度逐渐减小;当温度变化大于等于20℃时,支架反力会使绝缘支架发生破坏;随着绝缘支架破坏程度的增加,靴轨动态受流质量也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电靴 接触轨 温度应力 动态受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古晓东 《中国铁路》 2022年第5期12-16,共5页
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在设计之初就注重优化结构设计,通过铰链结构改进定位器耐磨性,增大抬升量校验以提升安全性。对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与传统定位器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京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检测成果,从弓网受流性能、安全性等方面... 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在设计之初就注重优化结构设计,通过铰链结构改进定位器耐磨性,增大抬升量校验以提升安全性。对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与传统定位器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京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检测成果,从弓网受流性能、安全性等方面对新型定位器进行试验验证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受电弓包络线适应性好、满足安全冗余要求、符合弓网受流性能要求,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为进一步深化接触网简统化相关技术研究、提升接触网系统整体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统化接触网 定位器 弓网受流性能 试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刚性接触网设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峰 牛景露 《建筑电气》 2023年第2期33-38,共6页
结合隧道限界和项目实际情况,基于仿真分析软件建立弓网仿真模型,深入研究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工程最高160km/h运行时速下刚性接触网设置方案,受电弓、碳滑板材质等关键零部件方案,以及160km/h架空刚性接触网弓网动态相互作用等。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刚性接触网 柔性接触网 刚柔过渡 弓网匹配 受流性能 弓网接触力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受流器滑板磨耗性能试验前后表面形貌变化分析
17
作者 邢彤 李杨紫洁 +1 位作者 赵颖昕 孙健翔 《铁道技术监督》 2023年第12期26-33,共8页
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列车运用过程中受流器滑板磨耗情况,利用靴轨关系试验台,开展滑板磨耗性能试验。采用仪器观察磨耗性能试验前后滑板试样外观、金相组织。结果表明:磨耗性能试验前滑板试样表面可见Cu颗粒,并有少量Cu富集,一些Cu颗粒中... 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列车运用过程中受流器滑板磨耗情况,利用靴轨关系试验台,开展滑板磨耗性能试验。采用仪器观察磨耗性能试验前后滑板试样外观、金相组织。结果表明:磨耗性能试验前滑板试样表面可见Cu颗粒,并有少量Cu富集,一些Cu颗粒中含Pb。在靴轨关系试验台运行速度分别为80 km/h和160 km/h条件下,试验后的滑板试样表面滑痕方向与滑板试样长度方向基本一致。试验台以80 km/h速度运行1×104 km后,滑板试样表面可见Cu颗粒;试验台以160 km/h速度运行1×104 km后,滑板试样表面几乎未见Cu颗粒。试验台以80 km/h或160 km/h运行1×104 km后,滑板试样表面“蚀坑”部位的Cu含量较高。另外,滑板试样表面“亮带”部位较周边区域的Cu含量高,这与载流条件和一定运行速度下滑板试样与接触轨试样摩擦时发生的金属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受流器 滑板 磨耗性能试验 靴轨关系试验台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