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大鼠HIBD模型中血清pNF-H及UCH-L1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濛 方成志 +2 位作者 彭凯伟 宋梦莹 张丙宏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7期97-102,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乳鼠模型模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HIBD模型乳鼠血清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及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52只7日龄新生SD... 目的通过建立乳鼠模型模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HIBD模型乳鼠血清神经丝蛋白H磷酸化亚型(pNF-H)及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52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HIBD组(A组)、假手术组(B组)与空白对照组(C组)各84只。A组采用改良Rice法,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缺氧2h处理,制备HIBD模型;B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及不行缺氧处理;C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3组乳鼠运动行为学变化及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组于实验开始6h、12h、24h、48h、72h、5d、7d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NF-H、UCH-L1蛋白浓度。结果与B、C组比较,A组乳鼠实验开始后出现明显的运动行为学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相同时间点A组乳鼠血清pNF-H和UCH-L1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不同时间点血清pNF-H和UCH-L1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6h时血清pNF-H、UCH-L1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血清pNF-H蛋白于72h达峰后逐渐下降,血清UCH-L1蛋白于48h达峰后逐渐下降,7d时血清pNF-H及UCH-L1蛋白趋于正常。结论血清pNF-H和UCH-L1蛋白在HIBD早期显著升高,二者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辅助诊断,有利于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针对性干预及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致死率及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pnf-h UCH-L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在脊髓损伤评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何件根 武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159-161,共3页
目前脊髓损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功能学评价、影像学评价、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宏观评价方法 ,而研究表明在脊髓损伤早期,特别是在脊髓损伤休克期,脊髓损伤的基础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很难评价。分子生化标志物研究为目前... 目前脊髓损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功能学评价、影像学评价、组织形态学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宏观评价方法 ,而研究表明在脊髓损伤早期,特别是在脊髓损伤休克期,脊髓损伤的基础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很难评价。分子生化标志物研究为目前脊髓损伤评价领域新兴的方法 ,特别是磷酸化的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NF-H)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本文比较了脊髓损伤传统评价方法 ,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pNF-H在脊髓损伤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