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德莉 胡晓洁 +2 位作者 吴娟娟 刘伟 曹谊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25,438,共3页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在组织工程化细胞中的高效、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经G418筛选、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病毒液 ,并直接感染靶细胞。结果 转染细...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在组织工程化细胞中的高效、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经G418筛选、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病毒液 ,并直接感染靶细胞。结果 转染细胞于 48h后 ,在荧光显微镜蓝光激发波长下 ,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转染率达 2 0 %~5 0 %。感染靶细胞内GFP的有效表达可维持 2个月。结论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GFP载体 ,可作为组织工程化细胞标记 ,用于细胞动态研究 ,其方法简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标记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内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示踪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广东 王晓云 +3 位作者 刘德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报告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 (BMSC)中的高效、稳定、持久表达 ,直接示踪BMSC在关节软骨缺损内的分布及分化。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G4 1...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报告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 (BMSC)中的高效、稳定、持久表达 ,直接示踪BMSC在关节软骨缺损内的分布及分化。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G4 18筛选及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假病毒液 ,并直接转染BMSC。将含有GFP基因转染标记的BMSC与生物可降解材料复合后 ,植入猪自体关节软骨缺损处 ,7个月后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修复组织中GFP标记的BMSC的分布及分化。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证实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构建成功 ,转染PT6 7细胞后可在荧光激发波长下 ,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转染率达 2 0 %~ 5 0 % ,经G4 18筛选后可达 10 0 %。筛选、扩增后 ,PT6 7细胞的上清培养液可成功地转染BMSC ,筛选后能稳定、持久、高效表达GFP。将标记的BMSC植入关节软骨缺损 7个月后 ,修复组织仍能高效表达GFP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 ,多数新生软骨陷窝内有GFP标记的细胞。结论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GFP载体 ,能持久标记骨髓基质细胞 ,用于细胞动态变化的研究及细胞转归的示踪 ,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直观。标记的BMSC可在关节软骨缺损内分化为成熟的软骨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基质细胞 软骨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的体外扩增及逆转录病毒pLXSN-Fer1重组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俊梅 余新炳 +2 位作者 吴忠道 郑亦男 李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pLXSN- Fer1 真核表达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进一步在细胞中表达及DNA免疫作准备。方法 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卵黄铁蛋白(yolk ferritin,Ferl) 的基...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pLXSN- Fer1 真核表达重组逆转录病毒,为进一步在细胞中表达及DNA免疫作准备。方法 用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卵黄铁蛋白(yolk ferritin,Ferl) 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pLXSN 逆转录病毒载体,然后经氨苄LB培养基筛选,酶切、PCR鉴定。结果 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扩增出特异的卵黄铁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成功pLXSN- Fer1 重组逆转录病毒。结论 构建成功pLXSN- Fer1 重组逆转录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卵黄铁蛋白 pLXSN-Fer1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FP标记技术示踪裸鼠体内组织工程化骨的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捷 刘德莉 +4 位作者 周广东 苗春雷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35-237,266,共4页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体内形成过程中种子细胞的变化与转归。方法 用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FP-RV)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其接种于β-磷酸三钙(β-TCP),形成细胞一材料复合物,移植于裸鼠皮下...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技术,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体内形成过程中种子细胞的变化与转归。方法 用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FP-RV)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其接种于β-磷酸三钙(β-TCP),形成细胞一材料复合物,移植于裸鼠皮下。术后8周,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和骨钙素(OCN)免疫组化检测功能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GFP进行示踪观察。结果 8周后,大体可见组织工程化新骨形成,组织学示新生骨小梁围绕材料孔隙生成,AKP染色和OCN免疫组化结果阳性,并可见新生组织内有呈绿色的GFP标记细胞,β-TCP部分降解。结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学结构与松质骨小梁类似。新生组织表达GFP,证实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形成来源于供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 组织工程 骨组织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Β-磷酸三钙 供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7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祝联 刘伟 +5 位作者 陈兵 刘德莉 刘方军 吴娟娟 陆俊弘 曹谊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 :实现骨形成蛋白 7(BMP 7)基因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BMP 7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嘌呤霉素筛选、扩增 ,获得含BMP 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液 ,直接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 ,用免疫组化... 目的 :实现骨形成蛋白 7(BMP 7)基因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BMP 7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嘌呤霉素筛选、扩增 ,获得含BMP 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液 ,直接感染骨髓基质干细胞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 7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BMP 7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并可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表达BMP 7。结论 :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的靶细胞可表达BMP 7,为组织工程中骨和软骨种子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骨形成蛋白—7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重组体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敏磊 符大伟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1-245,共5页
为了在细胞水平上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pi)基因的表达活性对化学致癌物诱导细胞转化作用的影响及探讨肿瘤基因预防的可能性,作为第一步,本实验构建了GST-pi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XT_1的重组体。
关键词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pi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跨膜型人CD55基因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杜瑞琴 白云 +1 位作者 黎万玲 姜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构建嵌合跨膜型CD5 5基因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CD5 5信号肽及成熟蛋白胞外区 (-3 4 -3 0 4aa)的DNA片段 ,双侧引入EcoRⅠ、SspⅠ位点 ,与编码CD46分子的跨膜区及膜内区 (2 70~ 3 5 0aa)的DNA片段的5... 目的 构建嵌合跨膜型CD5 5基因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编码CD5 5信号肽及成熟蛋白胞外区 (-3 4 -3 0 4aa)的DNA片段 ,双侧引入EcoRⅠ、SspⅠ位点 ,与编码CD46分子的跨膜区及膜内区 (2 70~ 3 5 0aa)的DNA片段的5’末端自身的StuI位点连接 ,构建嵌合跨膜型CD5 5DNA片段 ,序列测定后将此嵌合CD5 5片段与pLXSN逆病毒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酶切鉴定插入片段的方向。结果 DNA序列测定证实所构建的嵌合跨膜型CD5DNA阅读框完整、连接部位序列正确 ;HindⅢ酶切鉴定得到了正向插入的CD5 5TM pLXSN重组表达质粒。结论 我们成功构建了嵌合跨膜型CD5 5DNA片段及含此片段的重组逆病毒表达载体CD5 5TM pLXSN ,为进一步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嵌合分子 ,比较研究GPI锚固型CD5 5分子与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关系建立良好对照并为应用跨膜型的CD5 5分子对PNH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跨膜型分子 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CD55基因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基因导入大鼠髓性白血病细胞及基因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任蕴芳 郭宁 +3 位作者 张贺秋 毛宁 A.C.M.Martens A.Hagenbeek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5-41,共7页
可移植性大鼠急性粒系白血病(Brown Norway rat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BNML)是研究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的颇为完备的实验模型。由于重组人IL-6(rhIL-6)可作用于大鼠,然而大鼠BNML细胞系LT12缺乏rhIL-6受体(rhIL-6R)表达。为了在BNML... 可移植性大鼠急性粒系白血病(Brown Norway rat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BNML)是研究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的颇为完备的实验模型。由于重组人IL-6(rhIL-6)可作用于大鼠,然而大鼠BNML细胞系LT12缺乏rhIL-6受体(rhIL-6R)表达。为了在BNML模型探讨rhIL-6在体外以及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文应用改良的磷酸钙共沉淀法将携带rhIL-6R 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XM6/IL-6RNeo导入LT12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G418抗性克隆,建立了表达rhIL-6R的LT12亚细胞系(称之为R cell lines)。我们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rhIL-6R的单克隆抗体和FACScan检测、^(125)I-rhIL-6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地高辛配基标记的rhIL-6R cDNA探针的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分折了R细胞系在体外不同条件下传代过程中及给BN大鼠尾静脉回输后其rhIL-6R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用改良的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编码rhIL-6R cDNA和Neo^R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XM6/IL-6RNeo导入LT12细胞系后,受体细胞在体外含适当浓度G418的基质液中传代培养,可长期稳定表达rhIL-6R,给BN大鼠尾静脉回输后20天左右,其脾脏和骨髓细胞均可检测到rhIL-6R的明显表达,而且~3H-TdR掺入分析证明细胞膜表面所表达的rhIL-6R可以介导外源性rhIL-6信号传到细胞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白血病细胞系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