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型St/BVA/BA微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俊涛 于成芬 +2 位作者 陈守明 赵晓燕 吴其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 St/ BVA/ BA微凝胶 ,研究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及加入方式、不同引发剂及其加入方式等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对半连续法制备的核壳结构微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 Ca2 + 稳定性、稀释... 采用种子乳液和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型 St/ BVA/ BA微凝胶 ,研究了不同乳化剂配比及加入方式、不同引发剂及其加入方式等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及稳定性的影响 ;对半连续法制备的核壳结构微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 Ca2 + 稳定性、稀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凝胶 核壳结构 乳胶粒 乳液聚合 St BVA BA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表面载银微凝胶层层组装膜的制备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峰 王旭 +2 位作者 叶开其 裘令瑛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0-994,共5页
以载银聚烯丙基胺盐酸盐-葡聚糖微凝胶与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构筑基元,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种可直接沉积在疏水的塑料基底表面的载银抗菌微凝胶膜.研究结果表明,该载银抗菌微凝胶膜具有很好的抗菌能力,并且其抗菌活性可以通过控制载... 以载银聚烯丙基胺盐酸盐-葡聚糖微凝胶与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构筑基元,利用层层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种可直接沉积在疏水的塑料基底表面的载银抗菌微凝胶膜.研究结果表明,该载银抗菌微凝胶膜具有很好的抗菌能力,并且其抗菌活性可以通过控制载银微凝胶膜的组装层数进行调控.这种沉积在塑料表面的载银抗菌微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基底黏附力,能够保障其长效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聚合物微凝胶 抗菌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形分散剂的制备及其在分散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才登 刘德华 +2 位作者 王艳君 龚志超 曹同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9-103,共5页
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制备分散剂 ,研究了反应机理和分散剂的结构 .将制得的分散剂用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共聚合 ,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及“梳形链”部分对分散稳定效果的影响 .结果... 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甲基丙烯酸为单体制备分散剂 ,研究了反应机理和分散剂的结构 .将制得的分散剂用于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共聚合 ,研究了分散剂的种类及“梳形链”部分对分散稳定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分散剂具有反应活性和梳形分子结构 ,对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的分散聚合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分散聚合 微凝胶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核-壳结构高分子-钨-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华涛 张颖 +2 位作者 夏慧芸 刘慧瑾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AM-co-MAA)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经过离心沉积法制备得到了P(AM-co-MAA)-W复合微球,然后对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在其表面直接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得到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P(AM-co-MAA)-W-SiO2复合微球...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AM-co-MAA)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经过离心沉积法制备得到了P(AM-co-MAA)-W复合微球,然后对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在其表面直接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得到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P(AM-co-MAA)-W-SiO2复合微球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在高分子微凝胶表面形成了完整的金属钨和二氧化硅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凝胶 二氧化硅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冻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崔亚 陈凯 +1 位作者 王业飞 焦翠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55-57,79,共4页
微冻胶是90年代末期国外出现的一种新的冻胶型堵剂,是通过一定的聚合交联技术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的聚合物冻胶分散体,具有粒径可控、选择性封堵、单层黏附以及对地层物理化学条件不敏感的特点。总结了微冻胶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微冻... 微冻胶是90年代末期国外出现的一种新的冻胶型堵剂,是通过一定的聚合交联技术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的聚合物冻胶分散体,具有粒径可控、选择性封堵、单层黏附以及对地层物理化学条件不敏感的特点。总结了微冻胶的特点,详细论述了微冻胶的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冻胶 堵剂 剪切交联 乳液聚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用聚合物微球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鹏 贾振福 +2 位作者 周成裕 陈世兰 黄文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与其他调驱剂相比,聚合物微球具有运移、封堵、弹性变形、再运移、再封堵的特点,已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粒径的可控性和力学参数缺失等两方面问题。聚合物微球粒径和力学参数对其调驱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对可控聚... 与其他调驱剂相比,聚合物微球具有运移、封堵、弹性变形、再运移、再封堵的特点,已在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粒径的可控性和力学参数缺失等两方面问题。聚合物微球粒径和力学参数对其调驱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对可控聚合精确控制微球粒径和锥形毛细管微观力学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确定微球力学性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可以得到粒径可控的微球,锥形毛细管微观力学法与原子力显微技术相结合可以测定出微球的杨氏模量、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粒径控制 力学性质 调驱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的合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德华 袁才登 +2 位作者 王艳君 杨连成 曹同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48,共3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丙烯酸为单体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进行了种子乳液聚合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结构化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出核壳结构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 ,以克服需单独制备两种乳液的缺点。研究了交联单体...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及丙烯酸为单体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进行了种子乳液聚合 ,通过“粒子设计”利用核壳结构化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出核壳结构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 ,以克服需单独制备两种乳液的缺点。研究了交联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交联单体用量、单体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反应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 核壳结构乳胶粒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种子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双重响应性微凝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鑫 左榘 +1 位作者 刘茹 李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4-1438,共5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及2-乙烯基吡啶为主要单体,采用无皂种子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的、具有温度及pH双重响应性能的核-壳结构微凝胶,并以扫描电镜及动态激光光散射等手段对微凝胶粒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溶胀行为研究表明,微凝胶...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及2-乙烯基吡啶为主要单体,采用无皂种子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的、具有温度及pH双重响应性能的核-壳结构微凝胶,并以扫描电镜及动态激光光散射等手段对微凝胶粒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溶胀行为研究表明,微凝胶粒子具有独立的互不干扰的温度及pH敏感性能,其体积相变温度与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凝胶基本一致,说明局部分布的弱电离单体不会对PNIPAM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种子分散聚合 单分散 响应性 微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pH及温度双重敏感微凝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艳云 胡国胜 +2 位作者 王标兵 史永文 杨云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4,共3页
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luronic/寡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酰氯化反应得到了端基结构为丙烯双键的大分子单体;最后以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co-酰氯化大单体)共聚型微凝胶;考察了加速剂用... 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了Pluronic/寡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酰氯化反应得到了端基结构为丙烯双键的大分子单体;最后以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co-酰氯化大单体)共聚型微凝胶;考察了加速剂用量、搅拌速度、分散剂用量及油水两相比例等因素对成球性能及粒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可以制备出球形良好的微凝胶,最适宜的条件为:加速剂用量为1.0μL/mL,分散剂用量7%(在分散相中的质量含量),搅拌速度500r/min,油水两相比例=10/1(W/W),研究表明所制备微凝胶具有良好的pH和温度双重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PH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响应葡萄糖敏感微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君 韦雄雄 +3 位作者 郝红 王晨 孙瑞鸿 杜鲜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46,共5页
以3-氨基苯硼酸(AAPB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酰胺(A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70℃下经乳液聚合制备了P(AAPBA-DMAA-co-AAm)微凝胶。采用FTI... 以3-氨基苯硼酸(AAPBA),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酰胺(A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70℃下经乳液聚合制备了P(AAPBA-DMAA-co-AAm)微凝胶。采用FTIR,SEM和TG对微凝胶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粒径测试得出微凝胶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通过称量法和吸光度法对微凝胶的葡萄糖响应性进行了测试。模拟人体环境进行响应实验,表明微凝胶的响应速率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约10 min达到平衡,且具有良好的响应重现性。微凝胶对葡萄糖的快速响应为微凝胶用于药物释放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PBA 乳液聚合 微凝胶 葡萄糖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变温度范围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微凝胶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婷 查刘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无皂乳液聚合(SFEP)法合成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相转变温度范围明显地比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窄,其中又以连续式SFEP法的效果最明显。相同... 采用间歇式、半间歇式和连续式无皂乳液聚合(SFEP)法合成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相转变温度范围明显地比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窄,其中又以连续式SFEP法的效果最明显。相同交联剂用量的情况下,连续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的粒径和溶胀比最大,而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最小。通过研究微凝胶合成过程中溶胀比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证明了连续式或半间歇式SFEP法合成的PNIPAM微凝胶具有比较均匀的内部交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 微凝胶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相转变温度 无皂乳液聚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含氟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鲁梅 刘永庆 胡正水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34,共3页
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核壳型含氟反应性微凝胶,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种类及操作方法对微凝胶稳定性和形貌的影响。
关键词 反应性微凝胶 核壳结构乳胶粒 乳液聚合 含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耐盐微凝胶JTY-Ⅱ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善法 喻高明 +2 位作者 郭洪金 张建国 罗觉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针对胜利现河油田河11块油藏条件(温度≤110℃,地层水矿化度≤4.0×104mg/L,高钙镁),研制了聚合物水基微凝胶调驱剂JTY Ⅱ。所用聚合物为疏水化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为带碳环或杂环的有机物与带多配体含锆离子的无机物的复配物,用矿化... 针对胜利现河油田河11块油藏条件(温度≤110℃,地层水矿化度≤4.0×104mg/L,高钙镁),研制了聚合物水基微凝胶调驱剂JTY Ⅱ。所用聚合物为疏水化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为带碳环或杂环的有机物与带多配体含锆离子的无机物的复配物,用矿化度4.0×104mg/L、Ca2++Mg2+7.0×103mg/L的采出水配制成胶液。聚合物+交联剂质量浓度为500~2000mg/L的成胶液在95℃形成可流动凝胶,成胶时间随浓度增大而缩短。1000mg/L的成胶液95℃、6s-1下的粘度,60d时升至27.5mPa·s,增幅达400%,在110℃时仍能形成稳定微凝胶,其耐温性估计为125℃,耐矿化度超过1.5×105mg/L。成胶液和微凝胶受机械剪切后粘度保留率分别为90%和>75%。在95℃下在天然岩心中注入0.3PV500~1500mg/L成胶液,使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12.04%~22.45%(1000mg/L聚合物溶液提高采收率12.64%),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增大。岩心中形成的微凝胶耐冲刷,累计注水20PV时注水压力略有上升(0.190→0.215MPa)。该微凝胶可用于河11块油藏的调驱。表7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耐盐微凝胶JTY-Ⅱ 研制 胜利现河油田 调驱剂 驱油效率 耐温性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NIPAm基微凝胶的无皂乳液聚合机理及产物性质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金才 葛凤燕 +3 位作者 杨纯 蔡勇 吴猛 蔡再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70,共7页
由壳聚糖(CS)和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聚合反应,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SEP)法在不同温度(50,60和70℃)下合成了CS/PNIPAm基微凝胶.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 由壳聚糖(CS)和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聚合反应,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SEP)法在不同温度(50,60和70℃)下合成了CS/PNIPAm基微凝胶.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检测胶体粒子尺寸、多分散指数PDI和粒子尺寸分布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推测反应机理.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及DLS分别表征微凝胶的表面形貌、组成和化学结构及其温度和pH值响应性.测试结果表明:微凝胶粒径分布均一、具有核壳结构,组成中含有CS和PNIPAm及接枝共聚物CS-g-PNIPAm,产物具有温度和pH值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壳聚糖 微凝胶 无皂乳液聚合 动态光散射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状软磁性Fe_3O_4MNPs/PAA/ATP NRs三元纳米复合微凝胶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立萍 房虎 +1 位作者 杨海龙 柴凤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106,共3页
以功能化纳米Fe_3O_4粒子和功能化凹凸棒黏土纳米棒晶为交联点形成刚性无机网络骨架,以含羧基活性官能团的丙烯酸为聚合单体,采用"一锅法"反相悬浮工艺制得具有三维网络交联结构的新型软磁性珠状纳米Fe_3O_4/聚丙烯酸/纳米凹... 以功能化纳米Fe_3O_4粒子和功能化凹凸棒黏土纳米棒晶为交联点形成刚性无机网络骨架,以含羧基活性官能团的丙烯酸为聚合单体,采用"一锅法"反相悬浮工艺制得具有三维网络交联结构的新型软磁性珠状纳米Fe_3O_4/聚丙烯酸/纳米凹凸棒晶三元纳米复合微凝胶,并研究了其机械强度、磁性能及对Pb^(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功能化纳米Fe_3O_4粒子和凹凸棒黏土纳米棒晶为交联剂,获得的微凝胶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超顺磁性;在pH为5的100mg/g Pb^(2+)溶液中,复合微凝胶对Pb^(2+)的吸附容量大于43mg/g,吸附的Pb^(2+)在0.3mol/L HCl水溶液中仅需100min即可完全解吸,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使用后,吸附容量和解吸率几乎不变,再生使用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吸附剂 软磁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反相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尺寸聚合物微凝胶的结构表征与调控
16
作者 凌建雄 胡志标 +2 位作者 夏必来 洪昕林 张高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纳米尺寸的聚合物微凝胶粒子。研究了乳化剂体系的选择和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单体和水的比例等聚合参数对微凝胶乳...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纳米尺寸的聚合物微凝胶粒子。研究了乳化剂体系的选择和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单体和水的比例等聚合参数对微凝胶乳液体系的影响。并通过纳米粒度仪、动态光散射、静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聚合物微凝胶粒子的结构形态和性质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凝胶 乳液聚合 微观结构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Iniferter微凝胶及星型聚苯乙烯的合成
17
作者 杨文君 吴其晔 +2 位作者 周丽玲 李增吉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317-1319,共3页
借助于超声波振荡分散法,通过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对氯甲基苯乙烯三元共聚合反应合成了可溶性聚苯乙烯微凝胶,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取代其中的氯原子得到具有Iniferter功能的多官能度自由基活性微凝胶,该活性微凝胶引发苯乙... 借助于超声波振荡分散法,通过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对氯甲基苯乙烯三元共聚合反应合成了可溶性聚苯乙烯微凝胶,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取代其中的氯原子得到具有Iniferter功能的多官能度自由基活性微凝胶,该活性微凝胶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星型高分子,星型高分子中仍有Iniferter功能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自由基 活性聚合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氨酯微凝胶的制备及其自稳定作用研究
18
作者 黄志虹 钟文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聚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或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在丁酮中以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自稳定的聚氨酯微凝胶。用粘度法及凝胶渗析色谱、红外光谱分析了凝胶形成过程,观察到随反应时间( t)延长,反应体系粘度增加,... 采用聚乙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或三羟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在丁酮中以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自稳定的聚氨酯微凝胶。用粘度法及凝胶渗析色谱、红外光谱分析了凝胶形成过程,观察到随反应时间( t)延长,反应体系粘度增加,但 t=210 min时粘度突然下降,聚合物分子量增加,表明此时形成了聚合物凝胶。用电子透射显微镜及粒度分析仪分析了凝胶的形态与粒径,观察到了聚乙二醇的自动空间稳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氨酯 微凝胶 溶液聚合法 溶解参数 生物降解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交联聚合
19
作者 曹丽琴 王吉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0,共4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沉淀聚合法,在不添加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共溶剂的前提下,以AIBN为引发剂,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度敏感型微凝胶;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沉淀聚合法,在不添加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共溶剂的前提下,以AIBN为引发剂,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交联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度敏感型微凝胶;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聚合物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微凝胶的相转变温度,同时也考察了样品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胀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分散的、粒径约为2.0μm的干燥粉末;单体转化率大于90%;不同组成结构样品的相转变温度(VPTT)在15℃~30℃范围;且微凝胶在无水乙醇中有良好的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温敏性 微凝胶 交联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聚丙烯酸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
20
作者 于清波 李宪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2,58,共4页
通过简单的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晶态聚丙烯酸微凝胶,研究了聚丙烯酸微凝胶晶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对晶态聚丙烯酸微凝胶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反应温度影响聚丙烯酸微凝胶的结晶性和形貌。
关键词 晶态 聚丙烯酸微凝胶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