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性聚集金纳米粒子体系用于细菌的体外热疗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付超 常静林 +4 位作者 姜轩 张从柔 张玉民 褚丽萍 赵瑞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5,共8页
目的利用发生响应性聚集后的金纳米粒子体系的较强的光热特性,研究其对细菌的体外光热杀伤作用。方法通过Au-S键反应将合成好的多肽A和多肽B分别修饰到金纳米粒子(GNPs)表面,然后等比例混合组成GNPssystem。首先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 目的利用发生响应性聚集后的金纳米粒子体系的较强的光热特性,研究其对细菌的体外光热杀伤作用。方法通过Au-S键反应将合成好的多肽A和多肽B分别修饰到金纳米粒子(GNPs)表面,然后等比例混合组成GNPssystem。首先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响应性聚集情况,利用多功能酶标仪研究其在在弱酸性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变化;然后为了了解该纳米粒子在菌液中的光热转换情况,分别测定其在弱酸性条件下溶液内和与细菌作用后的温度变化曲线;进一步考察其体外抗菌效果。结果DLS检测到合成的GNPssystem在弱酸性条件下粒径由16nm增大到900nm左右,并在TEM下可见明显的聚集体,并且在650~900nm的紫外吸收信号明显增高。在模拟细菌的弱酸性环境下,GNPssystem在激光照射条件下均实现了溶液和细菌混合溶液的快速升温,且最高温度可达69.8℃,与对照组GNPs-PEG2000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GNPssyste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伤力最强,50μg/mL浓度时就可杀死约50%的细菌;浓度为200μg/mL时基本上可以完全杀死,与对照组GNPs-PEG2000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为GNPs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GNPs用于光热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响应聚集 细菌 光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性树枝状聚合物-金纳米粒子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钦富 胡可珍 +1 位作者 李小杰 陈明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5-1070,共6页
以表面接枝聚乙二醇链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EG-PAMAM)为纳米载体,在其内部空腔包覆金纳米粒子,在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硫辛酸改性的阿霉素(LA-DOX),从而间接实现了抗癌药物在PEGPAMAM内的高效负载.同时,LA-DOX中的酰腙键提供pH响应性... 以表面接枝聚乙二醇链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EG-PAMAM)为纳米载体,在其内部空腔包覆金纳米粒子,在金纳米粒子表面连接硫辛酸改性的阿霉素(LA-DOX),从而间接实现了抗癌药物在PEGPAMAM内的高效负载.同时,LA-DOX中的酰腙键提供pH响应性,实现了药物的pH响应性释放.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明,包覆金纳米粒子的PEG-PAMAM纳米载体对LA-DOX的负载能力显著增强.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负载LA-DOX的树枝状聚合物-金纳米粒子复合药物载体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聚合物 纳米粒子 PH响应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阿霉素和顺铂的透明质酸纳米粒子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鸿云 庄新明 +1 位作者 许维国 刘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CD44受体靶向的载阿霉素和顺铂的透明质酸(HA)纳米粒子HACDDP-DOX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阐明HACDDP-DOX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绿色合成途径合成乳腺癌靶向的载药HA纳米粒子HACDDP-DOX,并测定其粒径、不... 目的:探讨肿瘤CD44受体靶向的载阿霉素和顺铂的透明质酸(HA)纳米粒子HACDDP-DOX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阐明HACDDP-DOX对小鼠移植性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绿色合成途径合成乳腺癌靶向的载药HA纳米粒子HACDDP-DOX,并测定其粒径、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搭载阿霉素的释放情况。于小鼠乳腺脂肪垫接种4T1细胞,构建乳腺癌肿瘤模型。根据肿瘤体积和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CDDP组和HACDDP-DOX组,于肿瘤生长至80 mm3后的第1、5和9天通过尾静脉注射PBS、游离混合药物DOX/CDDP和HACDDP-DOX进行治疗。通过检测肿瘤体积、小鼠体质量变化和免疫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HACDDP-DOX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效果及生物安全性。利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观察HACDDP-DOX在小鼠体内的药物组织分布情况。结果:HACDDP-DOX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80.0±17.4)nm,pH值为7.4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粒径增大,可有效释放DOX。抑瘤实验,与DOX/CDDP组比较,HACDDP-DOX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肿瘤体积减小(P<0.05)。HE染色,对照组小鼠肝脏存在肿瘤转移灶,且肺泡间隔增宽;DOX/CDDP组和HACDDP-DOX组肿瘤组织均有坏死,HACDDP-DOX组肿瘤组织的坏死程度明显重于DOX/CDDP组。与DOX/CDDP组比较,HACDDP-DOX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Ki-67活性明显下降(P<0.01)。生物荧光成像,HACDDP-DOX能够通过靶向作用有效聚集于肿瘤部位释放药物。结论:HACDDP-DOX纳米粒子可以有效靶向于乳腺癌细胞,降低化疗药物系统毒性,同时增强乳腺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性纳米粒子 透明质酸 阿霉素 顺铂 靶向治疗 乳腺肿瘤 化学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在乳状液制备及破乳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翔峰 刘婉琪 +3 位作者 熊永娇 彭开铭 刘佳 陆丽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64,共16页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乳状液制备与破乳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归纳了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合成结构与特征性质,阐述了其在乳状液制备及破乳中的应用过程,重点分析了磁性纳米粒子在溶液中良好分散...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乳状液制备与破乳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归纳了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合成结构与特征性质,阐述了其在乳状液制备及破乳中的应用过程,重点分析了磁性纳米粒子在溶液中良好分散、稳定吸附于油水界面排布为膜结构的作用行为,尤其是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响应特征对乳状液中界面性质、液滴形貌及运动状态的影响,并进一步总结出其表面性质及作用行为对稳定乳状液或使乳状液破乳的规律。针对磁性纳米粒子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规律的探究可为其在应用领域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本文就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乳化液 破乳 油水界面 行为特征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温度响应壳层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大鹏 杨木泉 +2 位作者 董志鑫 薄淑琴 姬相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67-2572,共6页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得到全亲水性的嵌段共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氧化乙烯)](PEO-b-PNIPAM),通过"grafting to"使其接枝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分析及动态光散... 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得到全亲水性的嵌段共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嵌段-聚(氧化乙烯)](PEO-b-PNIPAM),通过"grafting to"使其接枝到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能谱分析及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杂化的金纳米粒子的壳层结构及温度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得到核壳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同时其壳层具有温度响应行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流体力学半径略有减小.在整个升温过程中,由于外层PEO链段的抑制作用,没有发生粒子间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配体交换 核壳结构的金纳米粒子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的温敏性发光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伟 廖正芳 +1 位作者 阿尔普丁·艾尼娃尔 左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0-277,共8页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改性剂,合成了水分散性较好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PEI NPs)。考察了溶剂组成、反应时间、PEI分子量与加入量对UC@PEI NPs发光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H2O)∶V(EG)=1∶1,PEI(Mw=10000)加...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烯亚胺(PEI)为表面改性剂,合成了水分散性较好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PEI NPs)。考察了溶剂组成、反应时间、PEI分子量与加入量对UC@PEI NPs发光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H2O)∶V(EG)=1∶1,PEI(Mw=10000)加入量为1.2 g,并于200℃反应8 h为最优合成条件。随后在UC@PEI NPs、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存在下,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发生自由基聚合,制备复合水凝胶,采用SEM、拉伸试验机、发光光谱仪进行形貌、机械强度和发光温度响应性的表征。结果表明:该互穿网络结构复合水凝胶反复脱水溶胀后,材料保持完好,平均脱水率和溶胀率为81.18%和61.38%;应力作用下的应变量达到251.10%,机械强度为22.92 kPa;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当温度从20℃升至48℃时,540 nm处(Er3+,4S3/2→4I15/2)的发光强度减少42.64%,而当温度下降,发光强度可逆回升。说明该复合水凝胶具有可逆的上转换发光温度响应性,材料稳定性和拉伸性良好,并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纳米粒子 PNIPAM 发光温度响应 水凝胶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嵌段聚合物刷修饰纳米孔的pH响应门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莉 王楚 周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4,共10页
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p 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聚丙烯酸-聚-2-乙烯基吡啶PAA-P2VP)接枝在纳米孔内的开关效应.探讨了嵌段序列Wall-P2VP-PAA和Wall-PAA-P2VP对响应性开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Wall-PAA-P2VP嵌段序列才能在不同... 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p 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聚丙烯酸-聚-2-乙烯基吡啶PAA-P2VP)接枝在纳米孔内的开关效应.探讨了嵌段序列Wall-P2VP-PAA和Wall-PAA-P2VP对响应性开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Wall-PAA-P2VP嵌段序列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智能响应性开关.接枝密度对智能响应性开关影响的研究表明,只有在合适的嵌段聚合物链接枝密度下,形成的孔道才能够达到智能开关效应.链长是影响智能开关膜开关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链长较短的条件下,无法形成关闭的开关效应;而在链长较长的条件下则可以形成闭合的开关效应.在控制嵌段聚合物的接枝密度和链长的条件下,共聚物刷修饰的纳米膜孔在不同的p H值条件下可以实现智能膜的开关效应.对不同嵌段比对智能膜形成孔大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随着PAA嵌段比例的增大,嵌段聚合物膜孔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几乎闭合.研究结果为设计和构建有开关效应的纳米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 嵌段聚合物 p H响应 智能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包覆磁性介孔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影 周艺峰 +1 位作者 聂王焰 陈鹏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Fe_3O_4纳米粒子为核的磁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通过修饰羧基、利用羧基和壳聚糖的作用,制备壳聚糖(CS)包覆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CS).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Fe_3O_4纳米粒子为核的磁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通过修饰羧基、利用羧基和壳聚糖的作用,制备壳聚糖(CS)包覆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MSNs/CS).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微球的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壳聚糖包覆在了磁性介孔二氧化硅的表面,介孔二氧化硅的厚度为30nm,壳聚糖的厚度为10nm,且得到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介孔二氧化硅 壳聚糖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BSA纳米磁性复合颗粒的磁响应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采桦 孙前进 梁工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02-1705,共4页
利用化学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尺寸、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磁性Fe3O4/BSA颗粒,经分散后包覆蛋白使其具备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该颗粒可长期、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在外加交变磁场(414kA/m,50Hz)下纪录不同颗粒的浊度变化率,并利用光透射性... 利用化学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尺寸、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磁性Fe3O4/BSA颗粒,经分散后包覆蛋白使其具备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该颗粒可长期、稳定地分散在溶液中。在外加交变磁场(414kA/m,50Hz)下纪录不同颗粒的浊度变化率,并利用光透射性可即时测得介质中浑浊程度与时间的关系,结合浊度-浓度拟合曲线,计算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复合颗粒对外加磁场的响应程度,半定量计算出相同时间下不同尺寸的微粒吸附在管壁上的质量百分比。结果显示,稳定在介质中的纳米磁性颗粒在外加磁场后,磁响应性随颗粒尺寸增大而增大,颗粒大小分别为10、108和210nm,所对应的磁响应性分别为6%、10%和12%;在外加磁场30s后,该磁性纳米复合颗粒在管壁附着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9.9%、70.4%及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 复合纳米粒子 超顺磁 Fe3O4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亲性无规共聚物自组装磁性分子印迹纳米粒子四环素光子晶体传感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亭屹 张云 +1 位作者 赵强 曹玉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8-633,640,共7页
以油酸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为磁性内核,双亲性无规共聚物P(St-co-VP)为乳化剂,四环素(TC)为模板分子,将光子晶体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通过细乳液自组装一步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MMINPs),并基于外界磁场组装... 以油酸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OA-Fe3O4)为磁性内核,双亲性无规共聚物P(St-co-VP)为乳化剂,四环素(TC)为模板分子,将光子晶体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通过细乳液自组装一步法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纳米颗粒(MMINPs),并基于外界磁场组装构建了可进行裸眼可视化检测的光子晶体传感器。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曲线(TGA)对MMINPs粒子进行了表征。优化了TC-MMINPs的制备条件,考察了TC磁性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器(TC-MMIPCs)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和选择性。结果显示,在TC质量浓度1.0×10^(-4)~1.0 g/L范围内,质量浓度的对数与反射波长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4)g/L。该传感器响应速度较快,在30 s内即可完成响应,印迹因子为3.41。其响应具有特异性,对于与四环素结构相似的氯霉素的选择因子为5.92。该传感器已成功用于某品牌舒缓保湿喷雾中TC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纳米粒子 响应光子晶体 分子印迹技术 四环素 双亲无规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覆盖型AuNPs@PNIPAM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雨甜 吴思 +3 位作者 常康康 夏宇正 陈晓农 石淑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能高,在水中极易团聚,使其应用受限.本文采用物理共混法,将带有正电荷的温敏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与带负电荷的AuNPs混合,经自组装制备了微凝胶表面覆盖AuNPs的有机-金属复合粒子AuNPs@PNIPAM.该复... 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能高,在水中极易团聚,使其应用受限.本文采用物理共混法,将带有正电荷的温敏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与带负电荷的AuNPs混合,经自组装制备了微凝胶表面覆盖AuNPs的有机-金属复合粒子AuNPs@PNIPAM.该复合粒子不仅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而且其粒子的分散液具有温度比色性,在25℃→50℃→25℃的温度变化过程中呈现“红→紫→红”的可逆颜色变化.通过对硝基苯酚(4-NP)的还原反应,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粒子具有受温度调控的催化能力,随温度升高催化性能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与文献报道的类似材料相比, AuNPs@PNIPAM复合粒子同时具有温度比色性和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 纳米粒子 温度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AM)@Ag复合微球的气敏性研究
12
作者 王鹏举 姚邦海 +2 位作者 魏清渤 张玉琦 薛惠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21-25,共5页
通过在核壳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表面吸附Ag+继而用紫外灯光照还原,制备了P(St-AM)@Ag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反射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P(St-AM)@Ag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微球的气敏性。结果表明... 通过在核壳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表面吸附Ag+继而用紫外灯光照还原,制备了P(St-AM)@Ag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反射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P(St-AM)@Ag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微球的气敏性。结果表明,所制备P(St-AM)@Ag复合微球对乙醚蒸气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和响应稳定性,复合微球粒径越小、微球表面包覆的Ag越多,响应性越大,粒径205nm的P(St-AM)@Ag复合微球在饱和乙醚蒸气中的最大响应性可达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AG纳米粒子 气敏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及药物控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林萍 许光宇 +2 位作者 石莹莹 宋仕永 张普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乙醇胺为碱性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介孔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以硅烷偶联剂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面修饰,以...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乙醇胺为碱性沉淀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介孔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以硅烷偶联剂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面修饰,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H响应性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甲基丙烯酸(MSNs@PMAA)复合微球。利用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SNs@PMAA复合微球平均直径为167 nm,具有长程有序介孔孔道,MSNs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从1 081 m^2/g、1.756cm^3/g和3.2 nm减小至506 m^2/g、1.340 cm^3/g和1.7 nm。以多柔比星(DOX)为模型药物,MSNs@PMAA复合微球显示了较高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在体外有明显的p H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溶胶-凝胶法 环境响应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壳结构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巧兰 廖谦 +2 位作者 王海燕 邱高 鲁希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以羟丙基纤维素为模板,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纳米水凝胶。再以该PMAA纳米水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PNIPA)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对纳米水凝胶的... 以羟丙基纤维素为模板,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聚甲基丙烯酸(PMAA)纳米水凝胶。再以该PMAA纳米水凝胶为模板,合成了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PNIPA)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对纳米水凝胶的形态、结构、pH以及温度敏感性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水凝胶粒径为338.8~407.9 nm,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体积相转变具有良好的pH及温度响应性,这种绿色合成的生物相容性新型核壳结构纳米水凝胶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水凝胶 聚甲基丙烯酸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ph-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