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对I型志贺毒素A亚基的递送及细胞毒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敏佳 刘晔宏 +4 位作者 薛依桐 徐俊 王彤 徐首红 张俊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0,共8页
探究了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递送和释放I型志贺毒素A亚基至肿瘤细胞Hela的效率和功能。首先将在大肠杆菌中分别重组表达I型志贺毒素A亚基Stx1A和减毒突变A亚基Mu-Stx1A,然后将对p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PEG_(8)-PDPA_(100)-PEG_(8)(其中PEG为... 探究了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递送和释放I型志贺毒素A亚基至肿瘤细胞Hela的效率和功能。首先将在大肠杆菌中分别重组表达I型志贺毒素A亚基Stx1A和减毒突变A亚基Mu-Stx1A,然后将对p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PEG_(8)-PDPA_(100)-PEG_(8)(其中PEG为聚乙二醇,PDPA为聚异丙基甲基烯酸酯)分别运载至宫颈癌细胞Hela中。体外活性实验证明重组蛋白Stx1A具有明显的抑制蛋白合成作用,而减毒变异型Mu-Stx1A不具备这种作用。用聚合物胶束将Stx1A及Mu-Stx1A转运至Hela细胞中,发现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细胞转染效率增大。包载了Stx1A的胶束进入细胞后,释放活性Stx1A导致细胞病变和凋亡,该现象随着Stx1A浓度的增加表现更显著。实验证明聚合物胶束可以成功包载、运输和稳定释放具有活性的Stx1A分子至肿瘤细胞内,发挥毒性功能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该聚合物胶束可以在蛋白类药物运输中发挥有效作用,为后续I型志贺毒素A亚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性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志贺毒素 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 蛋白类药物 胞内递送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结合pH-敏感型脂质小囊的制备及其pH-敏感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戈升荣 柳晨 +1 位作者 陈御石 裴元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研究表面结合聚合物脂质小囊的制备及其pH-敏感性。方法制备3种Mr的聚2-乙基丙烯酸(PEAA)并通过巯基将其连接在含有二肉豆蔻酰-N-[(4-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已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脂质小囊表面,测定酸化时内容物钙... 研究表面结合聚合物脂质小囊的制备及其pH-敏感性。方法制备3种Mr的聚2-乙基丙烯酸(PEAA)并通过巯基将其连接在含有二肉豆蔻酰-N-[(4-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已羰基]磷脂酰乙醇胺的脂质小囊表面,测定酸化时内容物钙黄绿素的释放情况。结果表面结合PEAA的脂质小囊在pH6.6和pH6.2时钙黄绿素的释放百分率分别为31.19%和45.39%,对照组在pH6.6和pH6.2时钙黄绿素的释放百分率各为0.813%和1.897%。结论PEAA表面结合的脂质小囊具有较好的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脂质小囊 脂质体 ph敏感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内涵体的pH敏感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艳华 周成铭 杨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5-260,272,共7页
首先以脱氧胆酸(DOCA)和三苯甲基组氨酸甲酯盐酸盐(H-His(Trt)-OMe·HCl)为反应物,经催化剂缩合制得DOCA-His(Trt)中间体。然后将透明质酸(HA)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 首先以脱氧胆酸(DOCA)和三苯甲基组氨酸甲酯盐酸盐(H-His(Trt)-OMe·HCl)为反应物,经催化剂缩合制得DOCA-His(Trt)中间体。然后将透明质酸(HA)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活化形成活性酯。最后将活性酯接枝DOCA-His(Trt)中间体,制得HA-DOCA-His(Trt)聚合物,脱Trt保护,制得HADOCA-His聚合物。采用FT-IR鉴定HA-DOCA-His的化学结构,并评价其溶血性和pH敏感性,通过超声法制备载紫杉醇的HA-DOCA-His胶束,并以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考察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HA-DOCA-His溶血性与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相当,远远低于Tween 80;载紫杉醇的HA-DCA-His胶束在模拟内涵体环境中具有触发释药行为;相比于紫杉醇溶液,HA-DOCA-His载药胶束在模拟内涵体pH环境下表现出高效抑制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HA-DOCA-His胶束可作为CD44受体和内涵体pH敏感的多靶向胶束载药系统,用于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肿瘤靶向递药和胞内靶向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CA-His 聚合物胶束 内涵体 ph敏感 CD44受体靶向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 敏感聚合物胶束mPEG-GDE-OE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慧 王菲 +1 位作者 汪云云 巩凯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0-579,共10页
以3-氨基-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原酸酯单体(2-十八烷氧基-1,3-二氧戊烷-4基)甲胺(OE),与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GDE)经开环聚合(ROP)反应合成了pH敏感聚合物mPEG-GDE-OE,并以十八烷基胺(... 以3-氨基-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原酸酯单体(2-十八烷氧基-1,3-二氧戊烷-4基)甲胺(OE),与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PEG-NH2)、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GDE)经开环聚合(ROP)反应合成了pH敏感聚合物mPEG-GDE-OE,并以十八烷基胺(OA)为原料合成了非pH敏感聚合物mPEG-GDE-OA。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相应的聚合物胶束,并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相应的载药聚合物胶束。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DLS)仪表征胶束大小及粒径分布,用透射电镜(TEM)观察胶束形貌;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了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宫颈癌细胞(Hela)为细胞模型,考察了载药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毒性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mPEG-GDE-OE胶束和mPEG-GDE-OA胶束的粒径分别为(168.2±4.6)nm、(157.5±3.4)nm。载药聚合物胶束DOX/mPEG-GDE-OE和DOX/mPEG-GDE-OA的粒径比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略大,分别为(191.6±6.7)nm、(182.8±5.2)nm。与mPEG-GDE-OA胶束相比,mPEG-GDE-OE胶束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表现出良好的控释性能和较强的肿瘤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开环聚合 聚合物 胶束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H响应型Y形两亲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药物释放性能
5
作者 张玉娇 曹明 +3 位作者 夏茹 陈鹏 钱家盛 张佩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1,47,共6页
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作为聚合单体,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AROP)的方法合成了一种Y形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PEG-b-PEEGE),并在支点位置引入对弱酸敏感的缩酮结构。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和相对分子... 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作为聚合单体,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AROP)的方法合成了一种Y形两亲性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乙氧基乙基缩水甘油醚(PEG-b-PEEGE),并在支点位置引入对弱酸敏感的缩酮结构。采用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表征。通过旋蒸法制备聚合物胶束,采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胶束的形貌及尺寸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为88.36 nm。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考察聚合物的载药及在不同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这种缩酮结构的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释放能力,即在酸性条件下(pH 4.0)的释放速率比生理pH环境下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两亲性聚合物 聚合物胶束 阿霉素 ph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pH敏感胶束的制备及其药物控释 被引量:4
6
作者 郝伟举 张俊琪 +2 位作者 尚亚卓 徐首红 刘洪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8-2635,共8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 PEG-b-PDPA_n(聚合度n=100-200)及荧光修饰的嵌段聚合物异硫氰酸荧光素-聚乙二醇-聚N,N-二异丙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FITCPEG_(45)-PDPA_(100))。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制...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 PEG-b-PDPA_n(聚合度n=100-200)及荧光修饰的嵌段聚合物异硫氰酸荧光素-聚乙二醇-聚N,N-二异丙胺基甲基丙烯酸乙酯(FITCPEG_(45)-PDPA_(100))。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备胶束,此胶束呈现均一的球形分布,平均粒径180-240 nm(0.3mg?m L^(-1))。以阿霉素(DOX)为模拟药物,其胶束载药量约11%(w,质量分数)左右,外环境pH对载药胶束的粒径和体外释放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弱酸环境下,胶束核质子化发生膨胀甚至解体,在2-3h内药物可释放80%左右。体外毒性试验表明,空白胶束与人类肝癌细胞(Huh7)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与此细胞共同孵育5h的荧光聚合物胶束体现了较好的转染效果。因此,这类荧光标记胶束可能会为实时跟踪化疗药物的输送或分布打开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聚合物 自组装胶束 靶向运输 可控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紫杉醇pH敏感环糊精胶束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伟伟 杨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1,共5页
利用环糊精的衍生物6-CHO-β-CD和十八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具备pH敏感性聚合物6-β-环糊精十八烷基亚胺(6-β-CD-N-(CH_2)_(17)-CH_3),以透析法制备紫杉醇(PT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了紫杉醇载药胶... 利用环糊精的衍生物6-CHO-β-CD和十八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具备pH敏感性聚合物6-β-环糊精十八烷基亚胺(6-β-CD-N-(CH_2)_(17)-CH_3),以透析法制备紫杉醇(PTX)载药胶束。采用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了紫杉醇载药胶束的粒径、形态、包封率和载药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载药胶束在不同pH条件下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胶束材料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98×10^(-2)g/L;载药胶束的包封率为(34.3±1.0)%,载药量为(1.97±0.3)%,平均粒径为261.6 nm,且形状为棒状结构。在酸性(pH 5.0)条件下药物的释放量明显高于生理环境(pH 7.4)介质中药物的释放量,且在72 h后有突释现象,可以实现在酸性条件下靶向治疗癌细胞的效果。聚合物6-β-CD-N-(CH_2)_(17)-CH_3自组装形成的棒状胶束具有一定的pH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胶束 β-CD衍生物 紫杉醇 ph敏感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体识别作用构筑的聚合物前药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彩萍 白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pH响应性前药胶束,其主体分子是β-环糊精-阿霉素前药分子,客体分子为偶氮苯封端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利用二维核磁NOESY谱鉴定了环糊精与偶氮苯之间的主客体包合作用,利用动态光散射和透... 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pH响应性前药胶束,其主体分子是β-环糊精-阿霉素前药分子,客体分子为偶氮苯封端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利用二维核磁NOESY谱鉴定了环糊精与偶氮苯之间的主客体包合作用,利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超分子聚合物胶束的形貌和尺寸.结果表明超分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了球形纳米胶束,其粒径尺寸在80~100nm.超分子聚合物-前药胶束体外药物控释行为具有pH响应特性,分别在pH5.0和pH7.4下研究了其对药物的控释行为.利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药物分子DOX的累计释放率,结果表明连接抗癌药物DOX分子的酰腙键对酸性环境极为敏感,可在短时间内被还原,实现抗癌药物的有效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超分子聚合物 聚合物胶束 主客体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辛基-N′-亚胺基-O-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体外pH敏感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红霞 张灿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以pH敏感的亚胺键为连接臂,制备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在其2-NH2上引入亚胺键,制得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衍生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 目的:以pH敏感的亚胺键为连接臂,制备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在其2-NH2上引入亚胺键,制得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衍生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评价其体外pH敏感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pH敏感的N-辛基-N′-亚胺基-O-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以期作为肿瘤细胞溶酶体敏感的难溶性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亚胺 聚合物胶束 溶酶体 ph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pH敏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红霞 董晓燕 陈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397-18400,共4页
[目的]以pH敏感的酰胺键为连接臂,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方法]通过在壳聚糖2-NH2上引入疏水辛基和pH敏感的酰基,合成具有pH敏感性的两亲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采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目的]以pH敏感的酰胺键为连接臂,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方法]通过在壳聚糖2-NH2上引入疏水辛基和pH敏感的酰基,合成具有pH敏感性的两亲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采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评价其pH敏感性。[结果]合成的4种两亲性酰基壳聚糖衍生物中,N-辛基-N'-(3-羧基丙酰基)-壳聚糖(OCPC)和N-辛基-N'-(3-羧基烯丙酰基)-壳聚糖(OCAC)在pH 4.5~7.4范围不具有pH敏感性;N-辛基-N'-(邻羧基苯甲酰基)-壳聚糖聚合物(OCBC)和N-辛基-N'-(2-羧基环己甲酰基)-壳聚糖(OCCC)在pH 5.0~6.0范围具有pH敏感性。[结论]合成的目的物OCCC有望作为新型pH敏感聚合物胶束材料增溶难溶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酰胺 ph敏感 聚合物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ATRP合成MCC-g-P4VP分子及其药物控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煌 薛腾 +3 位作者 唐二军 袁淼 刘少杰 赵地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微晶纤维素(MCC)上接枝了pH敏感性的聚4-乙烯基吡啶(P4VP),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药物载体材料MCC-g-P4VP。通过对亲水性模型药物罗丹明B和疏水性模型药物阿司匹... 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微晶纤维素(MCC)上接枝了pH敏感性的聚4-乙烯基吡啶(P4VP),合成了具有pH敏感性的药物载体材料MCC-g-P4VP。通过对亲水性模型药物罗丹明B和疏水性模型药物阿司匹林的包载及体外释放,研究了胶束对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的释放机制。利用FT-IR、NMR、GPC、TEM、XRD和UV-Vis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胶束形貌、胶束对药物的载药性能及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CC-g-P4VP聚合物胶束对两种药物的包载效果较好,载药胶束具有球状的核壳结构,载药胶束在药物释放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pH敏感性且在酸性条件下的药物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疏水性药物从胶束中释放的过程具有更加明显的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纤维素聚合物 载药胶束 ph敏感 动力学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