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DNA3-AAD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军 肖颂华 +2 位作者 陶恩祥 邢诒刚 梁秀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5-257,I001,共4页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定并筛选出正向连接重组体,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免疫印记检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酶切证实基因片断正向连接于pCDNA3上,并在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含人类神经元AAD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可在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有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AADC表达载体 构建 原代培养 骨骼肌细胞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 免疫印记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杨军 刘妮 +5 位作者 卫阳 靳耀锋 王军宁 康安静 苏宝山 李宗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克隆HBeAg基因,构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经PC... 目的克隆HBeAg基因,构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法从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中扩增HBeAg基因,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染入CHO细胞,G418筛选,用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Be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到HBeAg基因,并构建了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基因测序证实克隆的HBeAg基因中共有12个位点发生单碱基置换突变(C1819G,A2007T,C2046T,C2061G,G2106A,C2109A,C2146T,T2172C,C2203T,A2235G,G2253A,C2298T),1个位点发生缺失突变(2346 del T);成熟HBeAg蛋白中149位缬氨酸(valine,V)突变为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V149F),在HBeAg蛋白羧基端融合有一段长11个氨基酸的多肽(RLESRGPVZTR)。PCR、免疫斑点、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重组pcDNA-HBeAg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分泌型HBeAg蛋白。结论重组HBe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为HBeAg的临床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PCDNA3 1(+)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淑萍 孙世琪 +2 位作者 莫亚霞 胡永浩 郭慧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扩增后进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对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进行PCR鉴定并测序。用脂质体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并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重组表达载体 pVAX-VP0VP1VP3构建和表达 病毒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抑癌基因p53鸡的研究
4
作者 李鹏姗 雷雪芹 +7 位作者 徐廷生 王攀林 宋祯 李振红 史明艳 韦光辉 张广平 李俊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1,共8页
【目的】探索MAR调控序列对外源人抑癌基因p53在转基因鸡体内整合稳定性的影响,为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脂质体包埋法,将pEGFP-N1-p53/MA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 【目的】探索MAR调控序列对外源人抑癌基因p53在转基因鸡体内整合稳定性的影响,为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脂质体包埋法,将pEGFP-N1-p53/MA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Hep3B),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测转染含人野生型p53基因的Hep3B细胞形态及超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显微注射法将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载体注入鸡X期胚盘的明区和暗区,制备G0代转基因鸡。以EGFP为报告基因,人工授精法制备G1代转基因鸡,对G0代和G1代鸡体外源基因p53进行PCR检测,并对G1代转基因鸡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结果】转染含人p53基因重组载体的Hep3B细胞明显皱缩变圆;微观结构层面,粗面内质网不明显,线粒体肿胀,细胞核中异染色质边集明显,并出现凋亡小体。G0代转基因鸡暗区组孵化率(45%)显著高于明区组孵化率(0)(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孵化率(82.5%)(P<0.05);获得4只基因组中含有外源p53基因的G0代转基因鸡,外源基因转染率为22.2%(4/18);获得2只G1代转基因鸡,转基因世代遗传率为3.08%(2/65)。【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p53/MAR可以促进人肝癌细胞Hep3B的凋亡;脂质体介导的含MAR序列调控元件的pEGFP-N1-p53/MAR质粒,可以提高p53在转基因鸡基因组中的整合稳定性,并可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载体 HEP3B 转基因鸡 P53基因 转染率 世代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启动子区域的克隆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淑华 陈丽萍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克隆不同长度的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CDA1)启动子区域并测定它们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长度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启动子(CDA1P)区域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小鼠肝脏的全基因序列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不同长度的目的片段,连接到pGL3... 目的:克隆不同长度的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CDA1)启动子区域并测定它们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不同长度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启动子(CDA1P)区域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小鼠肝脏的全基因序列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不同长度的目的片段,连接到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pGL3-basic-mCDA1P),纯化pGL3-basic mCDA1P质粒后,瞬时转染到Leuwis肺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48 h后收集转染细胞,测定萤光素酶活性,明确不同长度的CDA1P的活性。结果:①通过PCR法成功获得不同长度的CDA1PDNA片段,并用酶切法证实;②成功构建携带有CDA1P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酶切法及测序证实;③转染Leuwis肺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后测定萤光素酶活性发现不同长度的CDA1P活性不同,相同长度的CDA1P在Leuwis肺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活性亦不相同。结论:CDA1P在不同细胞中活性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身分化抗原-1 启动子 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