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非依赖性信号通路在DNA损伤致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潇芸 姜英 杨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 p53在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但p53基因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易发生突变,突变率可超过50%。目前研究发现,p73、p63、Caspase 2、NF-κB等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够在p53非依赖的DNA损伤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必要对p53非依赖信号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基因 p53 信号传导 p53 细胞凋亡 p53非依赖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53/AMPK信号通路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2
作者 何忆清 王茜 +3 位作者 刘泉 张颖 魏逍萱 杨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 目的 探讨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11.97 g/kg)、三子汤组(15.75 g/kg)、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阳性药物组(克罗米芬5.25 g/kg),每组6只。采用来曲唑(1 mg/kg)构建PCOS大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持续12 d。记录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及子宫质量,瑞氏染色法观察大鼠动情周期,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及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p53、AMPK、mTOR、Beclin 1、LC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p53、AMPK、mTOR、Beclin 1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升高(P<0.01),子宫质量降低(P<0.05);动情周期紊乱;颗粒细胞减少,囊性卵泡增加;血清LH、LH/FSH、T、AMH水平升高(P<0.05,P<0.01),FSH、E2、P水平降低(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LC3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调泡周期疗法组大鼠卵巢质量降低(P<0.05),子宫质量升高(P<0.05);各动情阶段规律出现;颗粒细胞层数增加,优势卵泡可见;血清LH、LH/FSH、T、AMH水平降低(P<0.05,P<0.01),FSH、E2、P水平升高(P<0.05,P<0.01);卵巢颗粒细胞p53、mTO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P<0.01),AMPK、Beclin 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LC3Ⅱ/Ⅰ表达降低(P<0.05)。结论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可通过调控p53/AMPK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调节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自噬平衡,促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泡周期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自噬 p53/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SR1活性对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介导的犬肾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曾红玉 叶贵珊 +2 位作者 武琦 张安定 韩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22-4234,共13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反应激酶1(oxidative stress-responsive 1,OXSR1)在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凋亡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MDCK凋亡通路及研究以OXSR1基因为靶向的MDCK凋亡的干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MDCK-Cas9细胞上构建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在OXSR1基因敲除细胞中转入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质粒以构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以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分别刺激野生型细胞与OXSR1基因敲除、回补、失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激活的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ROS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靶序列出现明显的Indel特征,证实OXSR1基因敲除细胞系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系构建成功。流式细胞术发现,刺激剂MMC、JNJ-26854165、Rotenone均能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其中在MMC和Rotenone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显著差别(P>0.05);在JNJ-26854165刺激下,OXSR1基因敲除细胞凋亡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和失活细胞(P<0.0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当MMC和Rotenone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和OXSR1基因回补细胞(P<0.01;P<0.05),与OXSR1基因失活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当JNJ-26854165刺激细胞时,OXSR1基因敲除细胞的BCL-XL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NOXA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细胞、OXSR1基因回补与失活细胞(P<0.01)。【结论】OXSR1基因及其激酶活性可调节MMC、JNJ-26854165、Rotenone刺激MDCK时BCL-XL基因转录,影响p53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以及ROS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SR1基因 p53依赖依赖途径 ROS信号通路 MDCK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SIRT1/p53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发挥保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贾祥 徐田杰 +5 位作者 樊佳欣 郭小玲 刘凯楠 张辉 王永生 王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06-3316,共11页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接受灌胃治疗[200 m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4周后,采用形态...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接受灌胃治疗[200 m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4周后,采用形态学染色方法观察关节软骨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1/p53信号通路因子、炎症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组大鼠较模型组软骨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软骨层面趋于平整,软骨细胞数目增多,蛋白多糖含量增加。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二甲双胍组大鼠软骨组织中SOX9、Aggrecan、Bcl-2、SIRT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而IL-6、TNF-α、BAX、Caspase-9、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SIRT1/p53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骨关节炎SD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进而保护关节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凋亡 炎症 二甲双胍 SIRT1/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余逸杰 姜瑜 +5 位作者 丁澍 李波 崔星钢 袁伟 戴芝银 仲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VSMC衰老水平。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及细胞中衰老相关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衰老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结果衰老组小鼠主动脉中CD137、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明显高于年轻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衰老组小鼠血浆CD137水平明显高于年轻组[(154.0±4.1)pg/ml vs(98.0±2.3)pg/ml,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衰老VSMC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γ-H2AX、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C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P5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促进VSMC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衰老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p2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苷元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p53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罗亭 王晓波 +7 位作者 余石群 欧阳锦 付登刚 彭游 程成全 熊小伟 黄邵鑫 汪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1-438,共8页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daidzein,DD)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重点探讨p53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和DD对HELF和H129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基因芯片技术检测DD处理H1299细胞后... 目的研究大豆苷元(daidzein,DD)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重点探讨p53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和DD对HELF和H1299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基因芯片技术检测DD处理H1299细胞后基因的表达量变化,GSEA和差异分析筛选主要通路和关键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主要通路中关键基因(p53和CASP9)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p53抑制剂Pifithrin-α抑制p53的表达后,检测DD对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对H1299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大豆异黄酮和DD能促进肺正常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且能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p53信号通路在DD处理组中明显富集(NES=1.78,P=0.000),且发现处理组中p53和CASP9基因的表达出现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DD处理的HELF和H1299细胞中CASP9和p53的mRNA表达均明显提高(P<0.05),HELF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亦出现增加(P<0.05)。抑制p53表达后,DD可明显增加H1299和HELF细胞中p53的mRNA表达(P<0.05),亦可明显提高H1299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P<0.05),并观察到DD可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DD能抑制肺癌H129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其机制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豆苷元 小细胞肺癌细胞 增殖 凋亡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53/SLC7A11/GPX4信号轴探讨七叶内酯诱导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丹 李琳霈 +3 位作者 谭小宁 郜文辉 田雪飞 曾普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目的:探讨七叶内酯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七叶内酯与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并绘制Kaplan-Meier和time ROC曲线。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1/2 IC_(50... 目的:探讨七叶内酯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七叶内酯与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并绘制Kaplan-Meier和time ROC曲线。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1/2 IC_(50)组、IC_(50)组、2 IC_(50)组、erastin组和卡培他滨组。采用CCK-8法观察4T1细胞活力情况,筛选药物干预浓度;电镜观察4T1细胞线粒体形态,评估线粒体损伤情况;试剂盒检测4T1细胞活性氧(ROS)、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GPX4的水平;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4T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叶内酯1/2 IC_(50)、IC_(50)和2 IC_(50)组细胞活力,GSH和GPX4表达水平,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嵴减少(P<0.05),Fe2+、ROS和MDA水平及p53和ACSL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七叶内酯可促进4T1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七叶内酯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诱导的脑衰老模型小鼠p53/p2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勇 刘晶 陈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9-2162,2316,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脑衰老模型小鼠p53/p2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淫羊藿苷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通过D-半乳糖诱导建立脑衰老模型。淫羊...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脑衰老模型小鼠p53/p21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淫羊藿苷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通过D-半乳糖诱导建立脑衰老模型。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灌胃淫羊藿苷药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MDA的表达。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p53和p2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都明显增加(P<0.01),而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则明显较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均有所较少(P<0.01,P<0.05),而小鼠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有所增加(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明显降低(P<0.01),而MD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AOC、GSH-PX、GSH-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而MDA则有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中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海马中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结论:淫羊藿苷具有延缓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衰老信号通路p53/p2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D-半乳糖 脑衰老 抗衰老 p53/p21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岑素通过调节P53信号通路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博 李恩萍 +3 位作者 杨长春 史天云 陈鹤 徐方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目的:探究汉黄岑素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C细胞株,建立顺铂敏感性的CC细胞株CaSki/DDP并检测CaSki和CaSki/DDP的IC50值,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贝伐单抗组(BVZ 2.5μg/ml)、顺铂组(DDP 10 mg/L)... 目的:探究汉黄岑素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C细胞株,建立顺铂敏感性的CC细胞株CaSki/DDP并检测CaSki和CaSki/DDP的IC50值,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贝伐单抗组(BVZ 2.5μg/ml)、顺铂组(DDP 10 mg/L)、低剂量汉黄岑素组(DDP 10 mg/L+WG 5μmol/L)、中剂量汉黄岑素组(DDP10 mg/L+WG 10μmol/L)、高剂量汉黄岑素组(DDP 10 mg/L+WG 20μmol/L)、P53抑制剂组(DDP+PFT-α)和汉黄岑素+P53抑制剂组(DDP+WG 20μmol/L+PFT-α)。使用CCK8检测细胞生长;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Ki67、PCNA Bcl-2、Bax、cytC、Caspase3、LC3Ⅱ、LC3Ⅰ、Beclin1、P6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细胞凋亡;使用免疫荧光检测自噬LC3核转位;使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53水平;使用P53抑制剂Pifithrin-α处理后,使用蛋白印迹法、CCK8、流式和免疫荧光检测P53水平和细胞生长、凋亡、自噬情况。结果:宫颈癌细胞株CaSki/DDP的IC50值为50 mg/L;相比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宫颈癌细胞Ki67、PCNA、Bcl-2、P62表达水平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Bax、cytC、Caspase3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值、细胞凋亡率、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相比顺铂组,使用汉黄岑素处理各组宫颈癌细胞Ki67、PCNA、Bcl-2、P62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Bax、cytC、Caspase3表达水平、LC3Ⅱ/LC3Ⅰ值、细胞凋亡率、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相比P53抑制剂组,汉黄岑素+P53抑制剂组P53宫颈癌细胞凋亡率、单个细胞内LC3+荧光点数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汉黄岑素可以通过调节P53信号通路增强宫颈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其增殖,实现增强宫颈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汉黄岑素 p53信号通路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维生素D受体及p53信号通路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晗 李昆珊 +8 位作者 吴璐一 周志刚 黄任佳 吴焕淦 刘雅楠 黄艳 马晓芃 刘慧荣 陆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59-2263,2270,共6页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相关,针灸对UC有显著的疗效,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我们从维生素D受体(VDR)及与VDR相关的p53信号通路角度,观察针灸对UC大鼠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DSS制备U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对双侧天枢穴采用电针或隔药灸干预1周,维生素D灌胃1周。分析大鼠结肠黏膜形态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QPCR检测结肠VDR蛋白和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p53、PUMA和Caspase-3蛋白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经电针、隔药灸和VD干预后各组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隔药灸组和维生素D组的VD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53、PUMA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隔药灸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炎性反应,该效应可能与针灸对VDR及下游p5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针刺 艾灸 维生素D受体 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2c靶向CREB1基因通过P53信号通路影响肺癌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冉 石长林 +1 位作者 苟小军 何鸿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02c(miR-302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肺癌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在线分析GEO数据库中GSE19945和GSE136043两组肺癌数据集中miR-302c的表达情况,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研究CREB1表达情况;双... 目的:探讨微小RNA-302c(miR-302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肺癌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在线分析GEO数据库中GSE19945和GSE136043两组肺癌数据集中miR-302c的表达情况,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研究CREB1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302c和CREB1的关系。正常组细胞不加任何药物,对照组细胞转染miR-302cmimic-NC,实验组细胞转染miR-302c-mimic。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通过小管形成检测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REB1、p-P53、p-P21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miR-302c在肺癌组织、肺癌淋巴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肺癌组织中CREB1的表达明显升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302c靶向调控CREB1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小管生成的数量明显下降,实验组中CREB1的表达明显下降,p-P53、p-P21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miR-302c在肺癌组织表达降低,过表达miR-302c后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这可能与抑制靶基因CREB1的表达,以及激活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 RNA-302c 肺癌 侵袭和迁移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p5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p53信号通路对癫痫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杰 徐小敏 张其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66-1669,1673,共5页
目的探讨p38/p53信号通路在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活化规律,及对癫痫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抑制剂组、二甲亚枫溶剂对照组,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 目的探讨p38/p53信号通路在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活化规律,及对癫痫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癫痫组、抑制剂组、二甲亚枫溶剂对照组,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神经元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38/p-p38、p53/p-p53阳性细胞的着色情况。结果癫痫组海马CA1区可见到神经元变性、坏死,抑制剂组较轻。癫痫组各时间点p38/p-p38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2 h达高峰,6 h后减少,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较癫痫组减少。癫痫组各时间点p53/p-p53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癫痫发作时间越长,阳性细胞数越多,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较癫痫组减少。结论 p38抑制剂对SE大鼠神经元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阻断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信号通路 p38 p53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信号通路的新成员miRNA 被引量:3
13
作者 缪扣荣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00-503,共4页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关系较为紧密的基因,几乎在所有的人类肿瘤中均存在p53信号通路的异常。野生型p5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其功能主要在转录调节方面。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关系较为紧密的基因,几乎在所有的人类肿瘤中均存在p53信号通路的异常。野生型p53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其功能主要在转录调节方面。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新近研究发现miRNA成为p53基因活化后下调某些蛋白表达的重要中间机制。本文就miRNA生物合成、功能及其在p53基因信号通路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微小RNA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PI3K/p53信号通路调控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凋亡和周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淑兰 贺倩倩 +1 位作者 宫凯凯 满玉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Cur(0、10、20、40μmol/L)处理正常培养的SGC-7901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Cur(0、10、20、40μmol/L)处理正常培养的SGC-7901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在不同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能力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I3K/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ur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ur处理组的细胞亮蓝色荧光强度减弱;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Cur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P<0.01),G0/G1期细胞出现阻滞(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Cur组细胞PI3K蛋白表达量、Akt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而p21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P<0.01)。结论 Cur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效应,通过诱导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进而促进其凋亡进程,这可能与其对PI3K/p53信号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人胃癌细胞 增殖 凋亡 pI3K/p53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伟刚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p53主要有两条途径来介导细胞凋亡:通过促进下游促凋亡因子的基因转录来诱导凋亡;通过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p53转录活性缺失,或者基因转录、蛋白翻译受抑制的情况下,p53仍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提示p53的转录... p53主要有两条途径来介导细胞凋亡:通过促进下游促凋亡因子的基因转录来诱导凋亡;通过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p53转录活性缺失,或者基因转录、蛋白翻译受抑制的情况下,p53仍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研究结果提示p53的转录非依赖途径在促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所以对转录非依赖活性诱导细胞凋亡途径的深入了解将会对肿瘤治疗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凋亡 转录依赖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慧彦 何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2019-2021,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PI3K/Akt通路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活化受体酪氨酸激酶和它们下游信号递质的研究也已经为肺癌的治疗打开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由于...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肺癌。PI3K/Akt通路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活化受体酪氨酸激酶和它们下游信号递质的研究也已经为肺癌的治疗打开了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由于PI3K/Akt通路在下游多点活化受体酪氨酸激酶,因此被广泛地研究并开发新的抗肿瘤制剂。mTOR已经被确定是PI3K/Akt的下游靶点。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mTOR的抑制剂对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效果已取得了很好的研究结果。在此我们将对肺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分子基础做一综述,并进一步讨论有关肺癌的多靶点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Akt/mTOR信号通路 小细胞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抵抗素对牛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阳明贤 左之才 +1 位作者 李碧 王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9-383,共5页
旨在探究牛抵抗素通过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诱发牛肺泡巨噬细胞的相关炎症反应机理。使用100 ng·mL^(-1)终浓度牛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在0、1.5、3.0、6.0、12.0、24.0 h时采用qRT-PCR检测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 旨在探究牛抵抗素通过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诱发牛肺泡巨噬细胞的相关炎症反应机理。使用100 ng·mL^(-1)终浓度牛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分别在0、1.5、3.0、6.0、12.0、24.0 h时采用qRT-PCR检测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4、TRAM、NF-κB)mRNA水平表达量,通过ELISA法检测下游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00 ng·mL^(-1)牛抵抗素处理牛肺泡巨噬细胞后,TLR4、TRAM、NF-κB基因表达量于6.0 h时极显著上调(P<0.01),诱导12.0 h时,相关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IL-6、1L-1β、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于1.5 h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且均存在时间依赖效应。抵抗素诱导牛肺泡巨噬细胞后,可激活TLR4/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通过信号传递,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引起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抵抗素 牛肺泡巨噬细胞 TLR4/MyD88依赖信号通路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RSN2-AS1通过miR-129-5p/Wnt5a轴靶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同欣 颜朝阳 +3 位作者 路军涛 李晓旭 董稚明 郭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探讨NRSN2-AS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96例ESCC和癌旁组织及ESCC细胞系中NRSN2-AS1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分析N... 目的探讨NRSN2-AS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qRT-PCR法检测96例ESCC和癌旁组织及ESCC细胞系中NRSN2-AS1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分析NRSN2-AS1过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NRSN2-AS1和miR-129-5p的靶向关系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应用qRT-PCR法分别检测NRSN2-AS1/miR-129-5p/Wnt5a分子轴的表达。结果NRSN2-AS1在ESCC组织中(2.48±0.90)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2±0.73,t=4.480,P<0.01)。NRSN2-AS1在食管癌细胞系Eca109(1.99±0.04)、TE1(2.43±0.09)、TE13(3.68±0.21)和KYSE150(4.44±0.26)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8,P均<0.01)。NRSN2-AS1过表达可促进Eca109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上调NRSN2-AS1可促进Eca10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均<0.01)。NRSN2-AS1可通过竞争性结合miR-129-5p,上调Wnt5a的表达,进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NRSN2-AS1可通过miR-129-5p/Wnt5a轴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其有望成为ES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长链编码RNA NRSN2-AS1 miR-129-5p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p53/SLC7A11/GPX4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分化
19
作者 李明 陈宗海 +4 位作者 朱青 颜丽君 张宗星 邹权 陈龙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8-1275,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破骨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形成;TRAP活性测定检测破骨细胞活力;生化检测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破骨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形成;TRAP活性测定检测破骨细胞活力;生化检测细胞活性氧(ROS)、Fe^(2+)、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RT-qPCR检测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及GPX4蛋白水平。结果:LPS成功诱导RAW264.7细胞为破骨细胞。TRAP染色及TRAP活性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Cur组破骨细胞数量及TRAP活性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与Con组相比,LPS+Erastin组TRAP活性显著升高(P<0.01),经Cur处理后,TRAP活性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LPS+Erastin组ROS、Fe^(2+)及MDA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LPS+Erastin组相比,Cur组ROS、Fe^(2+)及MDA水平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GSH水平呈剂量依赖式上升(P<0.01)。电镜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Erastin组细胞线粒体嵴减少,膜密度增加;经Cur处理后,细胞线粒体嵴明显增加,膜密度减小。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LPS+Erastin组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Cur处理后,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ur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死亡 破骨细胞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炎症的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雨晴 苏程果 +4 位作者 周海燕 姜建振 叶江南 罗芳 朱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13-3419,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踝关节的保护作用以及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激动剂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拮抗剂组,每组10只。大鼠注射... 目的观察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踝关节的保护作用以及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激动剂组、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拮抗剂组,每组10只。大鼠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电针组和电针+拮抗剂组大鼠予以电针干预;假电针组大鼠予以电刺激处理;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注射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拮抗剂;激动剂组大鼠注射HIF-1α激动剂。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AA大鼠的关节炎严重程度,苏木素-伊红(HE)法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的关节炎症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HIF-1α表达,荧光定量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内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HE染色评分和血清HIF-1α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假电针组、激动剂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HE染色评分和血清HIF-1α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电针+拮抗剂组和拮抗剂组大鼠的HIF-1α、VEGF、MDM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1)。假电针组、激动剂组大鼠的HIF-1α、VEGF、MDM2、p53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干预对AA大鼠的踝关节炎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炎症 HIF-1α/MDM2/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