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术汤通过P53/SLC7A11/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1
作者 陈鑫源 吴成挺 +4 位作者 李瑞迪 潘雪芹 张耀丹 陶俊宇 林才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3-1371,共9页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 目的 探讨双术汤调控胃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双术汤与胃癌铁死亡的共同靶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HPA数据库、生存分析)及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组(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干预的AGS细胞)、双术汤+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经双术汤含药血清和铁死亡抑制剂Fer-1共同干预的AGS细胞)、铁死亡抑制剂组(仅经Fer-1干预的AGS细胞)4组,检测细胞活力、铁死亡相关指标(活性氧、铁离子、谷胱甘肽)、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动物实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双术汤组(双术汤灌胃)、双术汤+Fer-1组(双术汤灌胃+腹腔注射Fer-1)、Fer-1组(腹腔注射Fer-1),检测裸鼠肿瘤体积与质量、HE染色评估肿瘤病理情况,评估P53/SLC7A11/GPX4表达水平。结果 双术汤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汉黄芩素,与核心靶点P53结合紧密。双术汤能够抑制AGS细胞增殖,以高剂量浓度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及双术汤+Fer-1组比较,双术汤组ROS和Fe2+均升高(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SLC7A11、GPX4蛋白及基因水平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Fer-1组ROS和Fe2+均降低(P<0.05),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LC7A11、GPX4蛋白、基因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线粒体形态正常,双术汤组线粒体皱缩、嵴模糊甚至消失、膜密度升高;双术汤+Fer-1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前减轻,Fer-1组线粒体形态与对照组相似。双术汤组肿瘤体积和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排列紊乱并出现坏死,而联合Fer-1后坏死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双术汤组P53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SLC7A11和GPX4蛋白及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双术汤组相比,双术汤+Fer-1组ROS和Fe2+水平降低(P<0.05),P53表达下降,SLC7A11和GPX4表达升高(P<0.05)。结论 双术汤能够抑制胃癌皮下移植瘤及胃癌细胞生长,其机制与P53/SLC7A11/GPX4轴诱导胃癌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双术汤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探讨黄花倒水莲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思超 刘秋红 +2 位作者 赵士葳 雷玉琼 冯敏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6-1193,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PFH)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DKD组,Ferrostatin-1(Fer-1)组,PFH低剂量(PFH-L)组、PFH... 目的观察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PFH)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铁死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DKD组,Ferrostatin-1(Fer-1)组,PFH低剂量(PFH-L)组、PFH中剂量(PFH-M)组、PFH高剂量(PFH-H)组,每组6只。采用35 mg·kg^(-1)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诱导造模。Fer-1组予以25μmol·kg^(-1) Ferrostatin-1抑制剂腹腔注射,PFH-L、PFH-M、PFH-H组分别予以PFH酒精性提取物50、100、200 mg·kg^(-1)灌胃,Control组与DKD组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24h-U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测定总铁离子、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GSH)活性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I型胶原蛋白α1(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铁蛋白重链(FTH-1)、转铁蛋白受体-1(TFR-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肾组织Nrf2、SLC7A11、GPX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KD组大鼠血糖、24h-UP、BUN、Scr增加(P<0.05);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总铁离子、MDA含量增加,GSH活性降低(P<0.05);COL1A1、α-SMA、TGF-β、TFR-1蛋白表达增加,FTH-1蛋白表达降低(P<0.01);Nrf2、SLC7A11、GPX4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DKD组比较,Fer-1及PFH各剂量组大鼠血糖、24h-UP、BUN、Scr降低(P<0.05);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总铁离子、MDA含量降低,GSH活性增加(P<0.05);COL1A1、α-SMA、TGF-β、TFR-1蛋白表达降低,FTH-1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Nrf2、SLC7A11、GPX4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PFH可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倒水莲 糖尿病肾病 铁死亡 Nrf2/slc7a11 gpx4信号通路 肾损伤减轻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53/SLC7A11/GPX4信号轴探讨七叶内酯诱导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丹 李琳霈 +3 位作者 谭小宁 郜文辉 田雪飞 曾普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0,共9页
目的:探讨七叶内酯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七叶内酯与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并绘制Kaplan-Meier和time ROC曲线。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1/2 IC_(50... 目的:探讨七叶内酯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七叶内酯与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进行分子对接,并绘制Kaplan-Meier和time ROC曲线。将4T1细胞分为对照组、1/2 IC_(50)组、IC_(50)组、2 IC_(50)组、erastin组和卡培他滨组。采用CCK-8法观察4T1细胞活力情况,筛选药物干预浓度;电镜观察4T1细胞线粒体形态,评估线粒体损伤情况;试剂盒检测4T1细胞活性氧(ROS)、Fe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GPX4的水平;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4T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叶内酯1/2 IC_(50)、IC_(50)和2 IC_(50)组细胞活力,GSH和GPX4表达水平,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线粒体变小,膜密度增高,嵴减少(P<0.05),Fe2+、ROS和MDA水平及p53和ACSL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七叶内酯可促进4T1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七叶内酯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调控SLC7A11/GPX4通路抑制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
4
作者 吴雅文 温舒 +1 位作者 胡鹏超 周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6,共10页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在调控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暴露于30 mmol/L葡萄糖和500μmol/L棕榈酸的方法,建立胰岛β细胞损伤模... 目的: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在调控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暴露于30 mmol/L葡萄糖和500μmol/L棕榈酸的方法,建立胰岛β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低、高浓度的Lira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MDA含量的变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试剂盒检测细胞ROS水平的改变;Fe^(2+)荧光探针FerroOrange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内Fe^(2+)和线粒体功能;小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RT-qPCR检测铁死亡关键基因及胰岛素分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中铁死亡关键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7 member 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糖高脂处理的细胞相比,Fer-1与高剂量的Lira处理后,细胞活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量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增加;ROS、MDA和Fe^(2+)的含量减少(P<0.05);RT-qPCR结果显示,Fer-1和高剂量的Lira能显著上调促进胰岛素分泌基因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er-1和高剂量的Lira能显著上调铁死亡抑制蛋白GPX4和SLC7A11的表达(P<0.05)。结论:Lira通过调控SLC7A11/GPX4通路抑制小鼠胰岛素瘤MIN6细胞铁死亡,从而改善高糖高脂诱导的MIN6细胞的损伤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铁死亡 利拉鲁肽 slc7a11/gpx4信号通路 胰岛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Nrf2/SLC7A11/GPX4通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RSC96细胞铁死亡
5
作者 王佳音 郑思 +2 位作者 李明 朱青 陈龙菊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施万细胞来源细胞系RSC96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H_(2)O_(2)诱导RSC96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Pue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商品化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谷胱甘...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施万细胞来源细胞系RSC96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H_(2)O_(2)诱导RSC96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给予Pue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商品化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亚铁离子(Fe^(2+))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环氧化酶-2(COX-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靶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观测Nrf2在细胞核内的表达分布。结果:葛根素预处理能显著提高H_(2)O_(2)诱导的RSC96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内GSH和T-SOD含量,抑制ROS和MDA积累。此外葛根素还激活Nrf2核易位,促进细胞内GPX4、SLC7A11、HO-1和Nrf2蛋白表达,而Nrf2的抑制剂ML385可显著拮抗该效应。结论:葛根素通过Nrf2/SLC7A11/GPX4通路抑制H_(2)O_(2)诱导的RSC96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铁死亡 施万细胞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p53/SLC7A11/GPX4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分化
6
作者 李明 陈宗海 +4 位作者 朱青 颜丽君 张宗星 邹权 陈龙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8-1275,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破骨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形成;TRAP活性测定检测破骨细胞活力;生化检测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破骨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形成;TRAP活性测定检测破骨细胞活力;生化检测细胞活性氧(ROS)、Fe^(2+)、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RT-qPCR检测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及GPX4蛋白水平。结果:LPS成功诱导RAW264.7细胞为破骨细胞。TRAP染色及TRAP活性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Cur组破骨细胞数量及TRAP活性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与Con组相比,LPS+Erastin组TRAP活性显著升高(P<0.01),经Cur处理后,TRAP活性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LPS+Erastin组ROS、Fe^(2+)及MDA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LPS+Erastin组相比,Cur组ROS、Fe^(2+)及MDA水平呈剂量依赖式下降(P<0.01),GSH水平呈剂量依赖式上升(P<0.01)。电镜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Erastin组细胞线粒体嵴减少,膜密度增加;经Cur处理后,细胞线粒体嵴明显增加,膜密度减小。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LPS+Erastin组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经Cur处理后,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SLC7A11和GPX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ur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源性破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铁死亡 破骨细胞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探讨附芍地芩方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明悦 周红光 +3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梁雨薇 陈海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7-468,共12页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附芍地芩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用附芍地芩方处理结直肠癌CT-26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并检测其铁离子(Fe^(2+))、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R Array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验证铁死亡差异基因表达情况。体内动物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沙利铂组(1.5 mg·kg^(-1)·d^(-1))、附芍地芩方低剂量组(4.49 g·kg^(-1)·d^(-1))、附芍地芩方中剂量组(8.97 g·kg^(-1)·d^(-1))、附芍地芩方高剂量组(17.94 g·kg^(-1)·d^(-1)),检测附芍地芩方对小鼠肿瘤组织Fe^(2+)、ROS、MDA水平,SOD活性及Nrf2、Keap1、SLC7A11、GPX4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附芍地芩方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了结直肠癌CT-26细胞的增殖与迁移。附芍地芩方可以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中的Fe^(2+)(P<0.05)与ROS水平(P<0.01);提高结直肠癌CT-26细胞内MDA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SOD活性(P<0.01)。铁死亡PCR Array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附芍地芩方干预后,基因GPX4、SLC7A11表达显著下调,GSTA1、HMOX1、Ca9、Chac1、Keap1、Sqstm1、NOX1、FTH1、Tfr1、SAT2、Pparg、Hamp表达显著上调。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附芍地芩方干预后,结直肠癌CT-26细胞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附芍地芩方显著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增加,Fe^(2+)、ROS以及MDA水平增加(P<0.05,P<0.01),SOD活性下降(P<0.01),且肿瘤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附芍地芩方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以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芍地芩方 结直肠癌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通过p53/SLC7A11/GPX4轴诱导人骨肉瘤细胞铁死亡
8
作者 李明 蒋江梅 +3 位作者 颜丽君 朱青 吴太鼎 陈龙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骨肉瘤的促铁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U-2 OS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rostatin-1(Fer-1)组、Art组和Art+Fer-1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方法检测细胞ROS、Fe^(2+)和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骨肉瘤的促铁死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U-2 OS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ferrostatin-1(Fer-1)组、Art组和Art+Fer-1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方法检测细胞ROS、Fe^(2+)和GSH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RT-qPCR检测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生物酶4(GPX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3、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Art显著抑制了U-2 OS细胞的生长。Art通过促进Fe^(2+)的积累和ROS的形成、抑制GSH的产生,诱发了OS细胞铁死亡,而铁死亡抑制剂Fer-1则抑制了U-2 OS细胞铁死亡。此外,Art还改变了U-2 OS细胞的线粒体形态,表现为线粒体缩小,线粒体膜密度增高,线粒体嵴减少。Art抑制了铁死亡通路上SLC7A11和GPX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了铁死亡上游调控因子p53的表达,从而诱导铁死亡。结论:Art能通过p53/SLC7A11/GPX4通路诱导骨肉瘤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铁死亡 p53/slc7a11/gpx4信号通路 青蒿琥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SLC7A11/GPX4通路探讨首乌丸对卵巢早衰大鼠铁死亡的影响
9
作者 加秀凤 周勇 +1 位作者 张超 陈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15-2622,共8页
目的探讨首乌丸调节卵巢早衰(POF)大鼠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铁蛋白(Ferrit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线粒体铁蛋白(MtFt)的表达调控细胞及其线粒体内铁的储存与代谢... 目的探讨首乌丸调节卵巢早衰(POF)大鼠铁死亡抑制蛋白1(FSP1)、铁蛋白(Ferrit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线粒体铁蛋白(MtFt)的表达调控细胞及其线粒体内铁的储存与代谢平衡及过氧化损伤对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熟SD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首乌丸4周组、首乌丸6周组、首乌丸预防组、补佳乐组(西药对照组)及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160 mg·kg^(-1))腹腔注射建立POF大鼠模型,予首乌丸灌胃治疗后,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电镜观察卵巢颗粒细胞(GCs)超微结构改变;生化检测活性铁、丙二醛(MDA)的含量;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相关因子之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紊乱,卵巢颗粒细胞(GCs)超微结构被破坏,均可见胞质内线粒体明显减少,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或者消失而出现空泡性改变,部分出现核染色质凝聚、边集、核固缩等细胞凋亡现象,而部分核染色质未见明显异常;大鼠卵巢组织内MDA和活性铁浓度明显增加(P<0.01);Ferritin、SLC7A11、GPX4和FSP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Nrf2、SLC7A11、GPX4和FSP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MtF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首乌丸干预组上述改变均得到明显改善,首乌丸预防组作用更显著。结论首乌丸可能通过调控MtFt与FSP1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调节细胞内及线粒体内铁的储存与代谢平衡、减轻卵巢过氧化损伤等多途径抑制铁死亡,改善PO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乌丸 卵巢早衰 大鼠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尼平苷通过调控SLC7A11/GPX4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SH-SY5Y细胞的影响
10
作者 熊波 李航 +1 位作者 文远超 石国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7-843,共7页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Gen)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及Gen低、中、高浓度组(12.5、25、50μmol·L^(-1))。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细胞...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Gen)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及Gen低、中、高浓度组(12.5、25、50μmol·L^(-1))。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细胞均建立OGD/R损伤模型,并采用不同浓度Gen进行干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生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内Fe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转铁蛋白受体1(TF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LDH释放率、MDA含量、Fe2+水平、ROS水平和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SOD活性、GSH水平、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OGD/R组比较,Gen各浓度组细胞LDH释放率、MDA含量、Fe2+水平、ROS水平和T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细胞增殖活性、SOD活性、GSH水平、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H-Gen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Gen可抑制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与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LC7A1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苷 氧糖剥夺/复氧 氧化应激 铁死亡 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俊荣 刘仔 陈锡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88-1892,共5页
目的 探讨布洛芬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非糖基化的x CT(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中风(IS)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 48只以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复制IS大鼠,将IS大鼠随机分为IS组、治疗组(30 mg/kg... 目的 探讨布洛芬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非糖基化的x CT(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中风(IS)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 48只以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复制IS大鼠,将IS大鼠随机分为IS组、治疗组(30 mg/kg布洛芬)、抑制剂组(30 mg/kg ML385)、治疗+抑制剂组(30 mg/kg布洛芬+30 mg/kg ML385),其中以仅分离血管但不结扎的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干预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大鼠脑梗死率以及脑水肿含量;取出大鼠脑组织,观察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检测铁离子含量变化以及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S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脑水肿含量、铁离子含量显著增加,Nrf2、SLC7A11、GPX4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与IS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脑水肿含量、铁离子含量显著下降,Nrf2、SLC7A11、GPX4表达显著增加(P <0.05);抑制剂组逆转了治疗组对IS大鼠神经保护。结论 布洛芬可以保护IS大鼠神经受损,可能与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中风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明目汤调控p53/SLC7A11介导的氧化损伤及铁死亡改善青光眼RGC损伤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杨稀瑞 王继雪 +3 位作者 王思琦 孙会兰 袁星星 孙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17-1726,共10页
目的:探讨通窍明目汤改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数据库检索药物、疾病及铁死亡数据库靶点,筛选出共同靶点与关键靶标,构建“通窍明目汤-青光眼-铁死亡”网络,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体外实验以过氧化氢诱导... 目的:探讨通窍明目汤改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数据库检索药物、疾病及铁死亡数据库靶点,筛选出共同靶点与关键靶标,构建“通窍明目汤-青光眼-铁死亡”网络,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体外实验以过氧化氢诱导RGC,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通窍明目汤组、阳性药物组,共3组,另设正常空白组,自第5周开始予通窍明目汤(99.96 g/kg)灌胃干预。实验结束后,CCK-8检测RGC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ROS表达,ELISA法检测RGC中铁离子、MDA、SOD、GSH-PX含量及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GC中ACSL4、GPX-4、FTH-1蛋白及p53/SLC7A11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RGC中p53、SLC7A11 mRNA含量。结果:经通窍明目汤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通窍明目汤显著降低RGC内活性氧阳性率、铁离子水平及MDA含量、下调RGC细胞核内p53、ACSL4及ACSL4、p53 mRNA表达,增加RGC增殖率,升高SOD、CAT及GSH水平,上调GPX-4、FTH-1、SLC7A11及GPX-4、FTH-1、SLC7A11 mRNA表达(P<0.05)。结论:通窍明目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涉及多条分子通路,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53/SLC7A11信号通路中细胞内p53的表达及systemXc-所介导的RGC铁死亡,抑制SLC7A11表达,导致胱氨酸减少,增加铁死亡敏感性,触发的氧化应激和过度炎症反应,从而避免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明目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铁死亡 p53/slc7a1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皂苷V对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夏荣松 +2 位作者 冉冬芝 彭哲 王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V(MV)对铁死亡诱导剂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RSL3诱导SH-SY5Y细胞建立铁死亡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亚铁离子荧光...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V(MV)对铁死亡诱导剂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RSL3诱导SH-SY5Y细胞建立铁死亡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亚铁离子荧光探针FerroFarRed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 CMXRos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二氢乙啶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MitoSoX Red分别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ROS)。微板法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环加氧酶2(CO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技术预测MV与ACSL4、COX-2、GPX4和SLC7A1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RSL3组SH-SY5Y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ACSL4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成功建立了细胞铁死亡模型。MV处理使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ACSL4和COX-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GPX4和SLC7A1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V与铁死亡核心蛋白ACSL4、COX-2、GPX4和SLC7A11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V可抑制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LC7A11/GPX4和抑制ACSL4/COX-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V 神经母细胞瘤 RSL3化合物 铁死亡 slc7a1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