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PCR及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和p30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葛兆宏 陆广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5,共5页
根据MONAM.ALY发表的一对引物,5'-CATACTGGAGCCAATGGTGTAAAGGGCAGA-3'(上游引物),5'-AATGTTGTAGCGAAGTACT-3'(下游引物),上游引物位于REV-SNV毒株LTR序列上游237bp到267bp,下游引物在499bp到517bp之间,扩增产物总长为28... 根据MONAM.ALY发表的一对引物,5'-CATACTGGAGCCAATGGTGTAAAGGGCAGA-3'(上游引物),5'-AATGTTGTAGCGAAGTACT-3'(下游引物),上游引物位于REV-SNV毒株LTR序列上游237bp到267bp,下游引物在499bp到517bp之间,扩增产物总长为281bp。以REV-T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NA作为PCR扩增模板,进行PCR扩增,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这两种方法均获得了禽网状内皮增生症T株的部分LTR序列,将其克隆入pGEM-TEasy克隆载体中,经测序,证实为禽网状内皮增生症T株的部分LTR序列,初步建立了REV的PCR和RT-PCR检测方法。人工合成了REVp30的主要抗原域,用构建成功的表达禽网状内皮增生症p30主要抗原域的原核表达载体pET-p30,转化大肠杆菌BL21,挑取阳性克隆培养,IPTG诱导后裂解菌体作SDS-PAGE分析,出现大小约25Ku的表达产物即融合蛋白TrxA-p30主要抗原域,经Westernblot验证融合蛋白具有REV特异的反应原性。采用常规表达条件:LB培养基,37℃培养,待菌生长至OD600为0.4h~0.6h,用终浓度为0.2mmol/L~0.8mmol/L的IPTG进行诱导,于37℃振荡培养4h~5h,均能高效表达。本研究为建立REV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 p30蛋白主要抗原域 原核表达系统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识别的B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孝军 马俊 +9 位作者 陈熊男 梁祎凡 高琦 黄钊 许润达 郑佳琛 郑泽中 张桂红 王衡 龚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39-2251,共13页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定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Ni柱亲和纯化获得p30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杂交瘤细胞制备...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工具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定位。首先,通过原核表达及Ni柱亲和纯化获得p30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进行杂交瘤细胞制备,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并以细胞表达的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利用IEDB表位预测软件对p30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CP204L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利用IFA、Western blot和iELISA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最后,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对制备的p30单克隆抗体进行4轮生物淘选,筛选多肽表位,并与上述基因截短表达筛选方法进行比对。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能成功识别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ASFV;基因截短表达筛选结果表明,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为^(84)M~K^(142);噬菌体淘选试验结果表明,^(116)TSSFETLFE^(124)为本试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p30蛋白抗原表位核心序列,该结果进一步缩小了表位分布范围。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1株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为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发和p30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单克隆抗体 生物淘选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桃雪 苏冰倩 +5 位作者 齐艳丽 郭江涛 刘忠虎 褚贝贝 王江 曾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415-3423,共9页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的重组p30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分离小鼠脾细胞并将其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结果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ASFV p30蛋白单克隆抗...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以原核表达的重组p30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3次免疫后分离小鼠脾细胞并将其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结果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ASFV 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G10-2和6D2-1。抗体效价分别为1∶12800和1∶32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属于IgG,轻链均为κ型。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与p30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2株单克隆抗体能有效结合截短重组p30蛋白的170~194位氨基酸,证明其抗原识别区域为第170~194位氨基酸。本研究制备了p30蛋白的2株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抗原表位进行鉴定,为ASFV p30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及血清学诊断试剂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30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