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轮对高速液氧泵空化流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窦唯 蒋文山 +2 位作者 李超群 高永新 姚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286,共7页
高抗空化诱导轮可以改善液氧泵的空化特性,提高大推力火箭的可靠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高速液氧泵的流动仿真模型,通过三组试验工况验证了模型准确性,研究了诱导轮叶片数对液氧泵性能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诱导轮... 高抗空化诱导轮可以改善液氧泵的空化特性,提高大推力火箭的可靠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了高速液氧泵的流动仿真模型,通过三组试验工况验证了模型准确性,研究了诱导轮叶片数对液氧泵性能和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诱导轮可以减小离心轮空化面积,代偿离心轮的汽蚀,提高液氧泵扬程;在入口流量和出口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诱导轮叶片数,液氧泵的效率增加,扬程降低,离心轮空化面积增加,诱导轮代偿离心轮汽蚀能力削弱。综合考虑液氧泵性能参数和空化特性,三叶片诱导轮能够满足大推力液体火箭的高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液氧泵 诱导轮 空化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分设备国产化技术改造总结
2
作者 周金城 刘江淮 王胜利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马钢气体公司全套35000 m^(3)/h空分设备均自国外引进,因膨胀机、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原设计因素,精馏系统制冷量不足,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无法自动调节负荷。通过对膨胀机、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实施国产化技术改造,增加精馏... 马钢气体公司全套35000 m^(3)/h空分设备均自国外引进,因膨胀机、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原设计因素,精馏系统制冷量不足,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无法自动调节负荷。通过对膨胀机、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实施国产化技术改造,增加精馏系统制冷量,使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能够自动调节其出口压力。文章叙述了膨胀机、工艺液氧泵、粗氩循环泵运行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改造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设备 膨胀机 工艺液氧泵 粗氩循环泵 冷量 压力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任彦锋 郭晶晶 +4 位作者 王增夏 冯蕊涵 王雪宁 杨树涵 邢永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与对照组(n=52)单纯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氧、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BP)和动脉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发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发心房颤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低于观察组,但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3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血氧的改善更显著,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体外膜肺氧合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重叠扰动开采工作面隅角低氧治理技术
4
作者 刘云秋 《能源科技》 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
结合神东矿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重叠多次扰动开采特点,针对采空区高浓度氮气涌出、采空区遗煤氧化、地表漏风、采空区“呼吸”现象等主要导致回风隅角低氧的因素,在采取合理配风调压、加强井上井下漏风封堵等常规措施基础上,研究并应用... 结合神东矿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重叠多次扰动开采特点,针对采空区高浓度氮气涌出、采空区遗煤氧化、地表漏风、采空区“呼吸”现象等主要导致回风隅角低氧的因素,在采取合理配风调压、加强井上井下漏风封堵等常规措施基础上,研究并应用井下移动抽排、均压技术治理隅角低氧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隅角氧气浓度,为近距离煤层群重叠扰动开采条件下治理工作面低氧探索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近距离 重叠扰动 低氧治理 移动抽排 均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苹果片低氧热泵干燥工艺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磊 支梓鉴 +4 位作者 刘云宏 朱文学 张玉先 朱敏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红富士苹果作为实验材料,以氮气为干燥介质置换空气降低设备中氧体积分数,研究了温度、切片厚度、氧体积分数和风速对苹果片热泵干燥速率、L值、VC和总酚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切片厚度... 以红富士苹果作为实验材料,以氮气为干燥介质置换空气降低设备中氧体积分数,研究了温度、切片厚度、氧体积分数和风速对苹果片热泵干燥速率、L值、VC和总酚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切片厚度5 mm、氧体积分数5%,干燥后苹果片水分含量为5.83%,L值为83.01,VC含量为3.68 mg/100 g,总酚含量为68.26 m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片 低氧 热泵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泵机械密封用金属波纹管设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树强 王良 陈杰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2期53-58,共6页
分析研究了液氧泵机械密封用金属波纹管在常温条件下轴向拉伸变形与金属波纹管自由高度和密封摩擦功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出了液氧泵机械密封用金属波纹管设计规范,采用该规范设计生产的金属波纹管已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 分析研究了液氧泵机械密封用金属波纹管在常温条件下轴向拉伸变形与金属波纹管自由高度和密封摩擦功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出了液氧泵机械密封用金属波纹管设计规范,采用该规范设计生产的金属波纹管已用于液氧/煤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已通过地面热试车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波纹管 液氧泵 机械密封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变推力发动机氧泵工作适应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文金 蒋文山 韩英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39,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氧泵设计工况的全流场仿真计算,拟合了流量-扬程-转速特性曲线计算公式;根据发动机系统10%~100%变推力要求,采用拟合公式计算得到氧泵变工况工作转速,并进行变工况适应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额定转速变工况流...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氧泵设计工况的全流场仿真计算,拟合了流量-扬程-转速特性曲线计算公式;根据发动机系统10%~100%变推力要求,采用拟合公式计算得到氧泵变工况工作转速,并进行变工况适应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额定转速变工况流场分布,变转速、变工况时氧泵流场均匀性大幅提高,叶片流动分离显著降低,氧泵效率曲线平稳,高效率区较宽;氧泵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变工况适应性,可以满足发动机的深度变推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深度变推 氧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ECMO联合IABP救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冬梅 熊剑秋 王哲芸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9期856-858,共3页
成人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在0.5%~1.5%。左心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但一部分患者仅依靠IABP支持仍然不能维持满意的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模型在火箭发动机遥测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志勇 张志峰 王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的遥测数据信号非平稳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R模型双谱方法分析、处理和提取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开始测试、火箭飞行、火箭关机等三个阶段的故障信息,探讨了二次相位耦合与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故障的关系。... 针对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的遥测数据信号非平稳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AR模型双谱方法分析、处理和提取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开始测试、火箭飞行、火箭关机等三个阶段的故障信息,探讨了二次相位耦合与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故障的关系。首先对两个频率二次相位耦合信号进行了AR模型双谱仿真,获得二次相位耦合信号的一般规律,然后采用AR模型双谱方法对此氧离心泵测点三个阶段的遥测数据进行二次相位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R模型双谱方法可用于识别火箭发动机氧离心泵的故障。该氧离心泵发生故障主要是二次相位耦合引起更强烈的非平稳振动造成的,论证了通过二次耦合相位分析火箭发动机离心泵故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氧离心泵后续的性能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氧泵 遥测数据 AR模型双谱 二次相位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市仁和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期水环境影响研究
10
作者 陈云鹏 佘伟钰 朱国亮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12期27-29,39,共4页
抽水蓄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废污水,其事故排放将对水环境造成影响。针对攀枝花市仁和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二维混合模型模拟施工期废污水事故排放对金沙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石加工系统废水事故排放污染带长度可达... 抽水蓄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废污水,其事故排放将对水环境造成影响。针对攀枝花市仁和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二维混合模型模拟施工期废污水事故排放对金沙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石加工系统废水事故排放污染带长度可达3.5 km,充分混合后SS浓度为本底值的2倍,影响程度高。研究成果可为施工期废污水事故排放下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废污水 SS COD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驱动方式气道舒张剂对喘息症状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红叶 胡琼燕 +6 位作者 谢庆玲 甄宏 陈远华 黄小芳 那文艳 孙艺 韦玉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951-1953,共3页
目的比较空气压缩泵和氧气两种驱动方式雾化吸入气道舒张剂对喘息症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病例按出生日期分成空气压缩泵组及氧气驱动组。观察两种雾化方式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雾化持续时间及评价患儿接受程度。结果两组研究... 目的比较空气压缩泵和氧气两种驱动方式雾化吸入气道舒张剂对喘息症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病例按出生日期分成空气压缩泵组及氧气驱动组。观察两种雾化方式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雾化持续时间及评价患儿接受程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喘息轻重程度、SaO2等方面均无差异。两组病例在吸入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肺功能、吸入过程的主观感觉、吸入持续时间、患儿接受程度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肺部哮鸣音均改善;虽然吸入治疗后SaO2的升高幅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实际SaO2变化的差值很小,A组平均为(1.6±2.1),B组为(2.6±1.6),临床意义不大。结论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雾化吸入气道舒张剂对喘息症状的患者同样有效,空气压缩泵更适合门诊和家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缩泵 氧气 雾化吸入 喘息症状 学龄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碘化学激光器输出功率的估算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万发 韩新民 +1 位作者 金玉奇 桑凤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建立了激光在工作时的动态模型,即假设在单位时间内,激光介质的粒子数全部被泵浦到上能级。引入激光介质重复泵浦次数的概念,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分析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的传能机理,计算了沿气流方向变化的碘原子上能级的弛豫时间... 建立了激光在工作时的动态模型,即假设在单位时间内,激光介质的粒子数全部被泵浦到上能级。引入激光介质重复泵浦次数的概念,根据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分析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的传能机理,计算了沿气流方向变化的碘原子上能级的弛豫时间及沿气流方向变化的碰撞传能时间,并且计算了碘原子在出光区内被单重态氧反复泵浦的次数及相应的残余单重态氧数目,从而计算出碘原子在出光区的反复泵浦次数,修正了原计算COIL输出功率的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当碘流量过低时,增益小于损耗,激光器不能起振;当增大碘流量时,激光输出功率也逐步增大,反复泵浦次数逐渐减少;当碘流量继续增大时,激光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且在一定碘流量变化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但随着碘流量的进一步增大,激光输出功率却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碘化学激光器 单重态氧 碘原子 泵浦次数 弛豫时间 碰撞传能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3
作者 朱周桦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方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75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三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未予雾化吸入,治疗... 目的:观察比较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方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75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三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未予雾化吸入,治疗A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B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相同药物。观察三组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6.0%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喘缓解时间治疗A、B两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而治疗B组又相对短于治疗A组(P<0.05)。第一次雾化吸入后血氧饱和度(SaO2)与吸入前相比,治疗A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B组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均是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喘息性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氧气驱动 空气压缩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雾化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淑芳 李永瑶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2期2036-2037,共2页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雾化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氧气组和机器组,氧气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作为气源的氧流量为4~6L/min;机器组采用压缩雾化...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雾化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氧气组和机器组,氧气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作为气源的氧流量为4~6L/min;机器组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机(德国百瑞)进行雾化吸入。两组雾化吸入药物均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4mL。雾化时间均为10~15min/次,2次/d,连续雾化5d以上。结果 两组患者SpO2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雾化吸入后痰量增多的时间,痰量开始减少的时间以及痰量稳定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两种雾化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氧气驱动 压缩雾化吸入机 慢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O-28/150型液氧泵燃爆事故的分析及教训
15
作者 殷合香 陈振亮 李映颖 《低温与特气》 CAS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对一起低温液氧泵燃爆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教训深刻,给制氧人员以警示。
关键词 事故原因 BPO-28/150型液氧泵 制氧机 燃烧爆炸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秀禄 谭小燕 +3 位作者 农月稠 徐国玲 钟玫 颜晓东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在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94例,根据志愿入组方法分两组,观察组(智能负压创伤治疗)18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8例,两... 目的探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在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分级2~3级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94例,根据志愿入组方法分两组,观察组(智能负压创伤治疗)18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8例,两组患者在清创后,观察组采用国产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湿敷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负压泵运行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智能负压泵运行噪音小,创面正、负压变换时间准确,正、负压值保持稳定,未发生器械不良事件。结论智能负压创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Wangner2~3级较常规创面处理方法疗效显著。国产智能负压泵在运行中显示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负压泵 智能负压创伤治疗 经皮氧分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分装置调节阀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17
作者 胡东山 庞厚芳 《低温与特气》 CAS 2011年第5期16-17,21,共3页
介绍了兖矿鲁化28000空分装置开车以来仪表调节阀出现的几次运行故障,针对故障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处理,消除了隐患,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关键词 空分 调节阀 液氮 液氧泵 分子筛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片气调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磊 支梓鉴 +4 位作者 刘云宏 朱文学 张玉先 王强 朱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研究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切片厚度对其干燥速率影响较大,风速和氧体积分数对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通过干燥曲线的对数转换及线性拟合,确定苹果片的薄层干燥模型为Page方程。利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由干燥温度... 研究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切片厚度对其干燥速率影响较大,风速和氧体积分数对干燥速率影响较小。通过干燥曲线的对数转换及线性拟合,确定苹果片的薄层干燥模型为Page方程。利用逐步回归法,确定由干燥温度、物料厚度、风速及氧体积分数表示的干燥常数k、n的表达式。通过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可知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很好地描述苹果片充氮低氧热泵干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 苹果片 充氮低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驱雾化与泵驱雾化在儿科的甄选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梅 朱连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氧驱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泵驱雾化)吸入法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使用氧驱雾化吸入法治疗,对照组使用泵驱雾化吸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氧驱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泵驱雾化)吸入法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使用氧驱雾化吸入法治疗,对照组使用泵驱雾化吸入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缺氧、喘憋、咳痰、肺部啰音、胸片炎症缓解时间分别为(4.47±0.32)d、(52.25±7.64)h、(50.32±2.34)min、(4.23±0.46)d、(5.22±0.23)d、(6.90±0.33)d,均短于对照组的(5.31±0.43)d、(67.89±6.56)h、(65.25±6.21)min、(5.34±0.41)d、(6.09±0.26)d、(7.29±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泵驱雾化泵射流装置将气雾状药物喷入到患儿的呼吸道,使得药物直接接触到病变部位,药效快且用药量少;氧驱动雾化吸入的药物直径适中,不会阻碍患儿的气道,而且能持久保持药物浓度,直达病变部位快速发挥药效。医生在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甄别,为不同的患儿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驱动雾化 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 肺炎 儿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国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院内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2例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组实施... 目的回顾性分析院内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2例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观察组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比较两组死亡率、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治疗时间、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血乳酸、血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死亡1例(6.25%),对照组死亡2例(12.50%)。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收缩压(117.28±13.21)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舒张压(61.29±7.12)mm Hg、LVEF(42.89±17.83)%高于对照组的(79.99±12.10)mm Hg、(52.19±5.28)mm Hg、(30.03±13.37)%,CVP(8.22±3.27)cm H2O(1 cm H2O=0.098 kPa)低于对照组的(13.92±5.33)cm 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5.19±1.04)d、ICU治疗时间(9.01±3.89)d短于对照组的(6.84±2.08)、(18.37±6.10)d,VIS评分(19.54±5.56)分低于对照组的(26.32±11.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乳酸(4.22±0.93)mmol/L、血肌酐(138.93±33.20)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03±2.10)mmol/L、(181.24±48.3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治疗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维持临床指标稳定状态,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减少患者重症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